玄武門政變之後,唐太宗因做了此事,間接為大唐盛世打下了基礎!

前言

說起唐太宗李世民大家都會想到繁榮昌盛的大唐王朝,在中國歷史上唐朝可算得上是最繁榮鼎盛的一個王朝,而貞觀盛世,則是這個王朝中最燦爛輝煌的時期,作為貞觀之治的開創者——唐太宗李世民,則當之無愧地成為一代盛世明主。

在宋代詩人黃庭堅的《重贈徐天隱》中是這樣描寫大唐貞觀盛世的: 開元貞觀事,身得見全盛。閉門長蓬蒿,或許老夫病。從中可以讓我們瞭解到大唐的貞觀盛世是有多麼輝煌。

玄武門政變之後,唐太宗因做了此事,間接為大唐盛世打下了基礎!

在這麼輝煌的時期之前發生過一件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著名的玄武門政變,說到玄武門政變就不得不說一下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要發起這次政變了。

玄武門政變發起原因

瞭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發起玄武門政變都是因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在當時李世民沒當皇帝之前還是秦王,由於南征北戰的秦王李世民功勞太大,因此讓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妒忌,由此心中起了剷除秦王李世民的想法。

玄武門政變之後,唐太宗因做了此事,間接為大唐盛世打下了基礎!

但是這件事很快被秦王李世民知道了,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在加上房玄齡等人的勸諫,這讓秦王李世民下定決心發起了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政變,第二天一大早就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給消滅了。

玄武門政變之後,唐太宗因做了此事,間接為大唐盛世打下了基礎!

據《舊唐書 》記載:(六月)四日,太宗將左右九人至玄武門自衛。高祖已召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倫、宇文士及、竇誕、顏師古等,欲令窮覆其事。建成、元吉行至臨湖殿,覺變,即回馬,將東歸宮府。太宗隨而呼之,元吉馬上張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應弦而斃,元吉中流矢而走,尉遲敬德殺之。俄而東宮及齊府精兵二千人結陣馳攻玄武門,守門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戰,流矢及於內殿。太宗左右數百騎來赴難,建成等兵遂敗散。高祖大驚,謂裴寂等曰:“今日之事如何?”蕭瑀、陳叔達進曰:“臣聞內外無限,父子不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建成、元吉,義旗草創之際,並不預謀;建立已來,又無功德,常自懷憂,相濟為惡,釁起蕭牆,遂有今日之事。秦王功蓋天下,率土歸心,若處以元良,委之國務,陛下如釋重負,蒼生自然乂安。”高祖曰:“善!此亦吾之夙志也。”乃命召太宗而撫之曰:“近日已來,幾有投杼之惑。”太宗哀號久之。建成死時年三十八。

玄武門政變之後,唐太宗因做了此事,間接為大唐盛世打下了基礎!

玄武門政變之後,秦王李世民帶領房玄齡等人來到高太祖李淵的面前,說出了自己在玄武門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給殺害了,然後就跪了下來,伏在高祖的胸前,號啕大哭良久。

過了一段時間唐高祖李淵就將秦王李世民封為太子,朝中各種事情都交給了他,之後又過了一段時間太子李世民繼位,改年號為貞觀,並且實行了一系列政策,這其中包括著名的貞觀之治,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帶領下,唐朝成了歷史上最鼎盛的一個王朝。

玄武門政變之後,唐太宗因做了此事,間接為大唐盛世打下了基礎!

在這裡相信大家都有一個疑惑,就是玄武門政變之後,隱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舊部唐太宗李世民是怎麼處理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因為此事間接為大唐盛世打下了基礎。

重用魏徵 大赦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後就頒佈了一道聖旨,“大赦天下”大赦了隱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舊部,並且還將隱太子李建成的洗馬魏徵,收入麾下重用,大家都知道魏徵是個直柬之人,有什麼就說什麼的,他也是因此被唐太宗李世民看中,

由此也得到了不少佳話,而且魏徵還為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不少大事。這也為唐朝盛世打下了基礎。

玄武門政變之後,唐太宗因做了此事,間接為大唐盛世打下了基礎!

唐太宗李世民重用魏徵,大赦天下的這種行為也體現了他的大度,並且還為唐朝的燦爛輝煌時期打下了基礎,在史書中也有記載說,李世民平時就很欣賞魏徵的才幹,所以就才重用他。

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唐太宗李世民是個有能力的人才,所謂人才愛人才,就因為他有才所以才欣賞魏徵這樣的直柬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