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矮個子,將來的孩子會不會也長不高?為什麼?

xhide


其實父母個子矮,確實會影響孩子將來的身高,但是還是可以通過後天的改善提升孩子的個頭。一般的,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中,先天遺傳因素佔到了70%,後天因素只佔到了30%。而後天因素中,環境以及其他因素各佔25%,飲食營養因素佔到30%,運動因素佔到20%。所以身高基本上是“7分天註定,3分靠打拼”。但是也有父母都不高,孩子長得高的情況。

這時我想起了身邊的一些例子,我老家隔壁有戶人家,叔叔阿姨個子都不高,但他們兒子個子卻有一米八幾,他家經濟條件好,這孩子從小營養充足,又酷愛運動,所以後天因素也會使孩子長高。如果父母個子都矮,那就要在後天因素上多下功夫,這樣也能養出一個個子高的孩子。下面我們一一介紹一下如何才能使孩子長高。

1.營養充足又均衡,促進孩子骨骼生長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說的是一個孩子從小倍受家人寵愛,家人希望他長高長壯,於是總是給他喂各種補品,最後導致孩子腎臟出了問題,所以餵養孩子並不是給他喂足夠的補品,而是讓他營養均衡,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如果父母能使孩子飲食規律,平常注重營養搭配,將葷與素、粗與細相搭配,同時適當給孩子吃些營養豐富的食物,比如魚類、牛奶、豆製品等,保證孩子獲取足量的蛋白質以及各種微量元素,孩子自然可長高。

有些父母平常嬌慣著孩子,給他買很多零食,不只使孩子不好好吃正餐,也使孩子脾胃虛弱,營養吸收不足,導致孩子很難長高。

2.堅持運動不鬆懈,促進人體生長髮育

孩子幼時好動,可有些父母覺得孩子身體嬌嫩,不願意孩子長期在外跑,生怕他生病,總是讓孩子窩在家裡,雖然生病的幾率小了,可孩子抵抗力也差了,一旦進入幼兒園,則很容易生病。

要想孩子健康茁壯長大,就必須讓他多出去運動,促進新陳代謝,提高身體抵抗力,也有利於孩子生長髮育。

如果父母想讓孩子長高,可儘量讓孩子做一些利於身體拉伸的有氧運動,比如打籃球、跳繩、游泳、爬杆等,既能讓孩子消耗脂肪,起到減肥、促進食慾的作用,又有助於孩子骨骼發育,提高免疫力,促進身體長高。

3.保證充足且規律的睡眠,促進生長激素分泌

睡眠對於孩子生長來說尤為重要,尤其是晚上九點到半夜一點,是孩子分泌生長激素最旺的時間段,所以父母必須保證孩子在晚上九點前入睡,且有一個優質睡眠才好。

如果孩子睡眠不規律,且晚上無法保證正常入睡,則使孩子無法及時進入深度睡眠狀態,不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則使孩子很難長高。

如果父母想讓孩子長高,那就需保證孩子擁有充足且規律的睡眠,把握住好孩子分泌生長激素的兩個時刻,一個是晚上九點到凌晨一點,一個是早上六點左右,此時最利於孩子骨骼、肌肉、脂肪及全身代謝,也自然能使孩子長高。

除了上述我們所說的飲食、運動以及睡眠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也會影響孩子身高,比如藥物、空氣及用水環境等,如大部分南方人比北方人身高偏矮一些,所以如果父母個子都矮,也不必擔心著急,只要後天努力,孩子也是可以長高的。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幼教咖


我有一個關係非常好的高中同學,她身高168釐米,是個非常活潑漂亮的女生。因為我身高161釐米,所以特別羨慕身高165釐米以上的女生!我上高中時開學報名,我見過她的父母,當時比較驚訝,因為我覺得她那麼高的個子,父母一定會很高,其實她的媽媽最多155釐米,她的父親也就跟我同學一樣的身高!所以說,遺傳並不是孩子身高的決定因素!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貝身體健康,長得高高壯壯的,那麼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哪些呢?

1、營養 。 寶寶在長身體的時候自然要營養全面,如果寶寶在生長髮育的過程中營養不能滿足,就會造成寶寶發育遲緩、個子矮小的情況。很多家庭會有給孩子喝牛奶的習慣,目的就是為了增加營養,讓寶貝長高高!

2、睡眠。腦下垂體會分泌生長激素,它是刺激寶寶生長的重要激素。生長激素在一天裡每個時間段分泌是不均衡的,它的分泌量睡覺時要比清醒時多一些,所以我們經常會聽說不讓寶寶熬夜,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才能身體好才能長高這樣的話,所以寶貝一定要保證規律的作息,這樣更有利於健康。

3、運動 ,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愉悅身心,還能促進孩子身高增長,根據體育運動科學研究證明,想要達到運動長高的效果,需要較長的運動時間,短時間的運動是起不到增加身高作用的。促進身高增長的運動主要有排球、籃球、伸展體操、跳繩等伸展、跳躍類運動。在這些運動中,跳繩是最有效的長高運動。

4、遺傳因素,遺傳是影響孩子身高的重要因素,我同事185釐米,聽他說他媽媽有170,爸爸也有180,都屬於高個子的類型!他去年剛結婚的,媳婦個子也有165的樣子,所以孩子將來也肯定應該不會矮!

5生活環境 飲食習慣 氣候等,只要在南北這兩個地方待過的人,都知道南北方人有個很大的身材差異。北方人的身材一般都是比較高大魁梧,北方人就要比較矮一點瘦弱一點。

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長高高,瞭解了遺傳不是影響身高的唯一因素後,有些父母勢必會非常開心,那就從現在起通過其他方面的努力讓寶貝長高吧!


叮噹媽媽育兒


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是這樣,無論自己生的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長成一個大高個。男孩兒個子高一點會比較帥氣,女孩兒個子高一點會比較有氣質。尤其是長輩從找兒媳婦的時候,就開始為自己孫子孫女的身高打算,總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找一個高一點的老婆。

我媽就是這樣,自從我弟和她女朋友結婚之後,每天都在為她孫子的身高發愁。因為我弟的個子不是很高,我弟妹的個子也有點矮。現在我大侄子已經7歲了,能比同齡人高出小半個腦袋,而且超級喜歡打籃球,連學校的體育老師都說我大侄子有打籃球的優勢。很多老一輩的人都認為身高是可以遺傳的,矮個子的父母生出來的孩子也會長不高。其實除遺傳外,孩子在生活中有這幾點表現,同樣能長成大高個。

能吃能喝不挑食

遺傳因素對孩子身高的影響只佔其中一部分,孩子到底能不能長成大高個,跟孩子的生活習慣也有很大的關係,其中擁有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孩子的胃口一直都很好,而且還沒有挑食的毛病,孩子的身體所攝入的營養就會比較均衡,這是促進孩子骨骼生長和健康發育的必要條件。

活潑好動閒不住

有些孩子從小就表現的比較愛動,不是在外面和小朋友們一起追逐打鬧,就是喜歡在家裡上躥下跳。還有稍微大一點的孩子,能在大中午的時候跑出去打籃球,這樣的孩子每天的運動量都特別的大,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身體,還可以促進孩子的骨骼發育。而且,喜歡運動的孩子胃口一般都會比較大,不會有挑食的毛病。

沒有熬夜的壞習慣,而且睡覺特別香

熬夜對於大人來說是傷害身體,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影響長個,孩子的身體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生長的。如果孩子平時有貪睡的習慣,只要不影響孩子正常的上學和學習,做家長的就不要指責孩子愛睡懶覺。尤其是在週六、週日的時候,要儘量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充足。

你家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嗎?


聰慧媽咪


這個可不一定,孩子的身高與遺傳因素有關,但不只受這一種因素影響,既然遺傳不可以改變,就想辦法在其他方面做好,多做一點,孩子長高的可能性就大一點,相信這也是家長希望看到的。



前幾天和朋友聊天,她和愛人都身高都是一般,剛上高三的女兒已經過了一米八,想不明白孩子是怎麼長的。女兒也不樂意,每次體檢都特意要老師寫低點。

第一,孩子身高不止與遺傳有關。

1、遺傳不是決定身高的唯一原因。身高方面一般遺傳因素大致佔到75%,其他環境因素佔25%。

2、父母生兩個孩子,身高也不會完全一樣。人的身高並不是由單一特定的基因決定,大部份人身上同時存在高和矮的基因,孩子最後長得高或矮,主要看錶現出來的遺傳基因是哪個。

第二,環境因素的重要性。

環境因素主要包括:睡眠、營養、運動等。

1、營養因素。孩子18歲前,身高發育都很迅速,孩子攝入營養要全面,不均衡的飲食會導致一種或幾種營養物質的缺乏,影響孩子生長髮育。

飲食上,油膩辛辣、難消化、過寒的食物和碳酸飲料,過多糖分攝入都不利於孩子長高,家長要最好讓孩子養成飲食清淡,不挑食,不偏食的習慣,少吃反季食材,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2、睡眠因素。對孩子來說,睡眠也是不可缺少的,睡眠時生長激素分泌旺盛,且持續長。想長高就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

3、運動因素。常聽人說,孩子要長個最好打打籃球,這種說法是有科學依據的。不止籃球,跳繩、游泳、引體向上等都有助於孩子長高。相反,一些負重行的運動,例如舉重等則對長高不利,孩子成長階段應該儘量避免。


總之,孩子的身高受父母影響,但不是絕對的,外在環境因素同樣不可以忽視。家長可以通過及時引導和調整孩子日常習慣,達到滿意的身高。

我是一凡媽媽,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和關注,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一凡媽媽的百寶箱


父母的身高決定了孩子的身高,但是孩子就不能在遺傳身高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嗎?

這些“身高俗語”有道理嗎?

“國人身高節節躥升,最主要是大家的營養越來越好了。”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伍學焱教授說,全世界範圍內的身高增加也是這個原因。

除此之外,身高還受遺傳、疾病等多方面影響。一直以來,百姓中流傳著很多和身高相關的俗語,從中也能透視出一些身高秘密。

➤➤➤“三歲定身高”

伍學焱表示,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人一生中,有兩個“長個”的高峰期:

一個是出生後的第一年。剛出生時人大概在50釐米左右,一歲時長到75釐米,以後每年長5釐米左右,成人身高1/3以上是在2歲前長成的。

第二個是青春期發育前,這個階段一年可長8—10釐米。接下來,就是青春發育時的猛烈一跳,這一跳因人而異,大部分男孩能長30釐米左右,女孩長25釐米左右。

➤➤➤“二十三躥一躥”

伍學焱說,過去由於營養不良,造成青春期生長停滯,到青春期後期出現補償生長,所以在個別人身上出現了“二十三躥一躥”的現象。其實,人到十五六歲後就不會再長個了。

重慶醫科大學兒童醫院對1000多名青少年進行調查發現,男孩到18歲、女孩到16歲以後,骨骺已基本閉合,就基本不會再長高了。

➤➤➤“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

伍學焱表示,這是一種誤傳。而且決定身高的因素35%來自爸爸,35%來自媽媽,其餘30%則與營養、運動等因素有關。

➤➤➤“早長晚長都一樣。”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身材矮小隻是晚長,過一兩年就會跟上。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潘慧教授表示,不論男女,判定兒童矮小都有一條黃金分界線,那就是4歲。這時人體內生長激素等的分泌已基本成形,從身材上可以初步看出是否存在缺陷。

而長得過早危害更大。早熟的孩子就像一輛還沒加滿油,就搶先衝出起跑線的車,開始可能領先,但不久就會因為動力不足中途拋錨,最終被別的車趕上。伍學焱告訴記者,早熟的兒童可能提前一年進入青春期,成年後的身高就會少6釐米。

➤➤➤“越老越抽抽”

人過了50歲,身高就會走下坡路。其實,中老年人經常測量身高,在一定程度上還可評定衰老程度。

美國克利夫蘭專業女性健康中心主任霍利·薩克博士稱,人在21歲時身高達到最高值。21歲之後每年應測一次身高,如果身高比21歲時矮了3.8釐米,應該立即檢查骨骼密度。發表在英國《內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也顯示,在20年間身高降低3釐米或更多,老年男性因突發心臟病死亡的幾率更高。

到底什麼決定身高?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身高是“天生的”,其實,決定身高的因素除了遺傳,還包括內分泌、營養代謝、心理、睡眠、運動等很多方面。武學焱列出了決定人體身高的排行榜。

➤➤➤第一名:遺傳

據研究,人的最終身高75%取決於遺傳因素。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兒科主任羅小平教授告訴記者,確實有一個預測下一代成年身高的公式(兒童靶身高):

兒子成年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釐米)/2;

女兒成年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釐米)/2。

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響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在生活中也有父母都不高,兒女卻“出類拔萃”的情況。

➤➤➤第二名:營養

身高是由營養“堆砌”起來的,而蛋白質是人體主要的“建築材料”。

即使擁有再好的遺傳基因,如果營養不良,個子也不會長高。此外,“精神營養”也會決定孩子的個頭。如果孩子從小生長在缺乏家庭溫暖的環境中,他的身高常比同年齡兒童矮小。

➤➤➤第三名:正常發育

以下幾大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

●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骨骼發育早,但閉合也會提前,最終身高會低於正常發育的孩子。

●缺覺:睡眠不足,對身高有重要影響。

●姿勢:有些孩子不太注意站、坐、行、讀、寫的正確姿勢,習慣性地低頭、端肩、含胸、駝背,致使脊柱變形,會影響長高1—5釐米。

➤➤➤第四名:疾病  

像慢性胃腸炎、心臟病等導致營養吸收障礙的疾病,會使得孩子的身體營養不夠,身高無法正常生長。還有一些疾病會直接影響身高,如甲狀腺、腦垂體功能低下等。

➤➤➤第五名:地域、氣候

南北方人的身高確實存在差異。

北方氣候寒冷,生活在那裡的人新陳代謝慢,大多發育時間較晚,基礎身高較高,所以身材高大些;生活在熱帶地區的人,因為氣候溫暖或炎熱,人體新陳代謝快,大多青春期發育較早,基礎身高低,所以身材會矮小一些。

季節也會影響人“長個”。

世界衛生組織一項調查發現:兒童生長速度,在5月份最快,10月份最慢,所以在5月前後應供給孩子足夠的營養。

那麼怎樣才能長個呢?

➤➤➤吃好睡好才能長個

如果父母不高,如何創造後天的條件來彌補先天不足呢?幾位專家建議,要想抓住18歲前這個生長的“黃金季節”,建議從營養、運動、睡眠等方面下工夫。

➤➤➤蛋白質、礦物質不能缺

10—13歲的青少年,每天需要蛋白質70克,13—18歲需要80克,每天一杯奶是增高的秘訣。礦物質中,一定不能缺了鈣、磷、鋅。還要注意給小胖孩減肥,過胖也會影響身高。

➤➤➤每天必須戶外活動1小時

嬰幼兒可做主動或被動體操;學齡兒童可做向上跳的運動,如跳皮筋、踢毽和各種球類;青少年可做跳高等彈跳運動及全身性運動,如籃球、排球等。而舉重、槓鈴、鉛球、鐵餅等負重訓練,18歲前最好別練。

➤➤➤10點前睡覺

生長激素在夜間深睡眠時分泌達高峰。3—6歲兒童要每天睡10—12小時;小學生、初中生9—10小時;高中生每天8—9小時。

為了儘快進入深度睡眠狀態,最好讓孩子晚上10點之前入睡。

➤➤➤儘量少蹲著

蹲著玩會導致腿部血液循環不暢、骨骼向外彎曲。坐椅子上時讓後背靠緊椅子背,這樣的姿勢有利於脊柱保持挺直。

➤➤➤衣襪寬鬆點

衣服太緊會影響血液循環,特別是緊緊箍住腳踝、穿脫都困難的襪子,會影響腿部的血液循環,不利於長高。

➤➤➤每兩個月量次身高

一般來說,孩子每年的生長速率低於4釐米,與同齡孩子的差距逐漸拉大時,你就要多加留意了,應及早帶孩子到兒科內分泌專科諮詢檢查。

➤➤➤別迷信增高補品

現在所謂增高助長的醫保用品“遍地開花”,千萬不可盲目使用,如果骨齡已經成熟,用了也不會有效果。


澤橋醫生


父母的身高是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的!

孩子的基因都是來自於家族的遺傳,那麼父母對其的影響自然是深遠的。尤其是在身高這方面,我們會發現,往往一些身材高大的父母他們的子女一般情況下身高都是較為出挑的。那麼父母的身高是否會對孩子產生極大的影響呢?一起了解下吧。

醫學研究表明,人類的身高目前75%都是來自於基因的遺傳所決定的。因此可見父母的遺傳史佔了很大一部分的,但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影響因素,後天的影響因素也有著很大的作用。因此這就需要寶媽們在孕育期間注意營養均衡,合理。

這樣,孩子在出生後就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這是身高優勢的一個基礎。除了這方面之外,在孩子長身高的這段期間,要經常的讓他們鍛鍊身體,而且營養要跟上,這樣才能促進血液的循環以及新陳代謝,增加骨骼的供血能力,加快骨骼的生長髮育。

因此,父母的身高對孩子的影響是佔據覺大多數的,但這並不是唯一一個決定性因素,還跟後天的培養息息相關,只要父母做好後天的準備工作,孩子一樣可以在身高方面取得優勢。


食納佳


這個可不一定,雖說身高佔遺傳的比例很大,但是和後天的環境也是有關係的。

還有的孩子身高隨舅舅,舅舅的身高高,媽媽的身高不高,孩子也有可能長得高。

很難有個定數,但是保證孩子的營養和鍛鍊,還有睡眠,發現孩子身高偏離正常值很多,就要多幹預。

有很多男的就是嫌棄女朋友身高矮,影響下一代,都說爹矮矮一個,媽矮矮一窩。

但是誰有說得準,身邊也有很多例子,證明那說法也並不成立。



倆兒子的媽


科學家研究表明:基因遺傳是決定身高的主要因素,表現為多基因遺傳。

基本簡介

控制身高的不是單個基因,而是很多基因,它們之間沒有明確的顯隱性關係,但有有效基因和無效基因之分。身高性狀的表達,看個體基因型中控制身高的有效基因的多少。有效基因多,表現身高就高,反之則反,表現為數量遺傳。

父母對孩子身高的影響,要看他們形成的性細胞(精子和卵子)中貢獻出來的有效基因的多少,而不是簡單的看他們表現出來的身高。 概率是相等的,也有可能是二者的自由組合,或者更好,或者也有可能更壞,歸根結底就是先天性對身高來說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這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的營養如果能夠比較充足的話,他的身高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也就是說身高跟後天的營養條件有很大的關係。不完全由基因決定的。


水木99999


身高與遺傳、營養、運動三大因素有關。

如果孩子營養均衡,喜愛運動,那麼完全可以在長大後身高超過父母。


跪射俑


也不是。但是基因佔了70%,剩下的就要靠父母的努力和孩子的鍛鍊。

父母的努力

①多熬一些促進骨骼發育食物給孩子吃,例如:西紅柿,花椰菜,胡蘿蔔等。

②買點鈣片和奶粉給孩子再補點營養

③多鼓勵孩子去參加學校或者課後活動/運動

因為專家說運動不僅能增進孩子食慾,還能促進其生長激素的分泌,讓孩子骨骼組織供血增加,從而促進孩子骨骼生長髮育

④多督促孩子早點上床睡覺,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與睡眠習慣

最好9點就睡了,因為那個時候生長激素分泌會達到最高峰


孩子的鍛鍊

①多運動,多曬太陽;

②減少零食,睡前不在吃東西

③保持開朗樂觀的情緒,心理的健康對孩子的身高也是極為重要的。

暫時想到這麼多,以上僅是我的想法,加油,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