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積食嚴重,會有5個「提示」!若1個沒有,說明消化正常

眼下正是全民抗"疫"的攻堅階段,大人小孩都不能出門,加上家裡的年貨、零食到處都是,大人都在發愁吃胖了小孩子更難免會出現吃多、吃撐等情況。尤其是"孩童不知飢飽",遇到好吃的東西,總要吃個夠,因此很容易造成積食。

孩子如果積食嚴重,會有5個「提示」!若1個沒有,說明消化正常

一、判斷寶寶是否積食,要警惕5個信號

小兒積食,意食滯不化,日久成積,中醫稱為"疳積"。俗話說"小兒百病積食為先",古人視"疳積"為兒科四大難證之一,也是現今1-5歲幼兒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多因幼兒消化功能未健全、家長餵養不當引起。

寶寶出現積食,說明脾胃受損,受納運化失職,會導致營養物質無法輸送到其他臟腑,滋養四肢百骸,容易引發小兒感冒發熱、反覆咳嗽、過敏等疾病。

想知道寶寶是否積食,媽媽們日常需留意寶寶發出的這5個信號:

· 舌苔厚膩

《內經》記載,舌為脾胃之外候,苔乃胃氣之燻蒸。胃功能正常,則化物不藏,舌苔薄而淺白;當胃內積食,胃氣攜帶胃內多餘的食氣上升,則表現為腐膩苔,舌苔厚膩,口中伴有酸腐臭味。

孩子如果積食嚴重,會有5個「提示」!若1個沒有,說明消化正常

· 大便異常

寶寶胃內積食,食物殘渣消化慢,在腸道內停留過久,水分被吸收,形成的糞便幹、硬,導致出現大便乾結或排出困難。有些孩子還會因為消化不良,形成腹瀉。此外,不管是便秘還是腹瀉,都會因大便有未消化完的食物殘渣而出現腐臭味。

· 煩躁不寐

因積食,中焦失司,土木失調,其中土為脾胃,木則是甲木膽和乙木肝。膽為清淨之府,肝為剛髒,木性可曲可直,有生髮、條達舒暢的特性[1]。故土木失調,易引起神志變化,如心煩、燥怒、睡眠不安,甚至哭啼驚恐。

· 面黃肌瘦

孩子如果積食嚴重,會有5個「提示」!若1個沒有,說明消化正常

脾主運化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積食致脾運下降,氣血生化不足,營養失調,可通過肌膚直接表達。積食的孩子,常表現為面黃肌瘦、皮膚粗糙、口唇色白。

· 手足心熱

手足心熱是中醫病證名,即手心、足心有發熱。手足心為脾胃所主,積食致脾胃內傷,中氣不足,一方面可表現為清氣下陷,谷氣不得升浮,無陽以護其營衛,易生寒熱;另一方面陰火上衝,鬱而生熱,故出現手足心熱的症狀。

二、食補與藥補,巧治小兒積食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古人早已道出小兒餵養的真諦。寶寶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攝入適量營養,達到有效吸收,才更有利於健康發育,過度餵養不可取。

當寶寶出現積食,要健脾消食,應暫停高蛋白和高脂肪飲食,忌生冷辛辣,可藉助食補與藥補輔助功能恢復:

· 陳皮鹹瘦肉粥

孩子如果積食嚴重,會有5個「提示」!若1個沒有,說明消化正常

所謂治病以調氣為先,陳皮能瀉能燥,具有理氣之攻,能使滯氣運行。陳皮對腸胃可起到溫和的刺激作用,排除腸管內積氣,健脾胃。清粥開胃易消化,加入鹹瘦肉可提升口感,促進食慾。家長們在製作時可將陳皮鹹瘦肉粥煲稀一點,少食多餐,讓寶寶攝入更多水分,排出更多尿液。

· 山楂雪梨湯

山楂,自古就是一味消食化滯、健脾開胃的中藥,尤其擅消肉食油膩之物,化濁降脂顯著。雪梨則具生津潤燥、清熱化痰、養血生肌之功效。家長們可以把山楂和雪梨進行熬煮,加入少量冰糖調和口感,酸酸甜甜,可健脾開胃,促進消化。

· 小兒消食片

如果孩子食慾不振,粥飯不思,可以選用宏濟堂小兒消食片。山楂消肉食油膩,可健脾開胃,為君藥;六神曲和炒麥芽有消食化滯、健胃和中之功,雞內金歸胃、脾、膀胱經,可消食化積、健脾益胃,這三者共為臣藥;而檳榔、陳皮理氣消積、導滯通便,為佐藥。有諸藥全面深入的調理,對脾胃功能的恢復起效快。

孩子如果積食嚴重,會有5個「提示」!若1個沒有,說明消化正常

用量上,1~3歲的寶寶可一次服用或咀嚼小兒消食片2-3片,3-7歲則每次3~5片,每天3次,消食化滯,健脾和胃。改善孩子因食滯腸胃所致積滯,症見食少、便秘、脘腹脹滿、面黃肌瘦。此外,藉助小兒推拿,如捏脊、清大腸等推拿方式,也可以輔助寶寶消積化食。

小兒積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常見病,媽媽們一定要多加註意。歡迎各位媽媽們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分享經驗。

1.李曉劍. 土木升降失調及臨證運用管見[J]. 中華中醫藥學刊, 2001, 19(1):52-5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