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偏见”裹挟的职场新人:3招教会你如何打破外界偏见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

小胡今年已经32岁了,但是一直找不到女朋友,家里人也发愁,公司同事有时候也拿这话题调侃他,他看似不介意,但是心里还是挺难受的!

刚好国庆的时候,家里拜托的媒婆介绍了一个姑娘,说是趁着国庆放假回家见个面,小胡那是一个高兴。头天晚上做足了准备,家里人也帮他出谋划策,为的就是能让这事成!

当天两人在咖啡厅约见面,刚开始聊的还不多错,但是没过多久小胡就发现对方有点不耐烦,小胡本想转移话题说点别的,但是人家姑娘直接说家里有事要回去。

被“偏见”裹挟的职场新人:3招教会你如何打破外界偏见

小胡相亲遭遇偏见!

第一次相亲就这么结束了。小胡很沮丧,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结束了,后来媒婆过来说,人家姑娘对他的第一印象不怎么好,所以不愿意。

可是小胡觉得自己做的没什么问题啊,自己人挺好的,了解时间长了就自然而然知道自己的为人了。但是人家姑娘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

有的时候我们表现得很好,但是结果偏偏不如人意。就像我们面试一样,从开始到结束对答如流,但是面试官就是不选你,究其根本所在,也许是面试官对我们有偏见,因为偏见让我们失去了这次机会。

我们用毒药来形容偏见一点也不过分,在职场中,无论是你的上级、下属,亦或着是同级,对彼此之间的看法不一样,就会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猜测、质疑,乃至偏见。而且大多数偏见的产生都是因为这三大效应。

被“偏见”裹挟的职场新人:3招教会你如何打破外界偏见

每个人脑海里认为的对方都不同!

效应一:首因效应

意思是说人与人在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举例来讲:小王和小张分别去见了公司的同一客户,但是最后小张拿下了单子和客户签了合同,小王却没有。经理就很纳闷,都是自己的公司组员,同一个客户,为什么只和小张签却不给小王?客户解释道:“因为小张来找我谈事情的时候穿的很得体,一看就是来做业务,而你的另一个员工,给我的感觉就是吊儿郎当,不靠谱,我要是把事情交给他做,我不放心!”经理听了恍然大悟。

同一个客户,同一家公司,不同的员工给客户的印象不同,当然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导致我们在第一次交往认识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偏见!

效应二:晕轮效应

普希金我们都了解,俄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小说家,他就因为晕轮效应吃了个大苦头。

他曾经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虽然容貌惊人,但她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

每当普希金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而相反的,她总是要求普希金陪她去游乐,甚至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

被“偏见”裹挟的职场新人:3招教会你如何打破外界偏见

普希金也层偏见于人!

一颗文学巨星就这样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所以晕轮效应就是指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某一特征掩盖了他其他的特征,从而造成了我们对人际认知的障碍。晕轮效应导致的偏见,让我们没有办法整体认知一个人!

效应三: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是相对的,首因效应说的是人们的第一印象,而近因效应则是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

什么意思呢?

我们继续说个案例:经理给小美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在年底的总结会议上要用PPT来讲一下这一年里她的贡献和付出以及未来的计划,但是小美却说“不用了,我随便说说就可以,我成绩怎么样,大家都知道。”经理也没说什么。但是最后老板在发年终奖的时候,另一个同事的年终奖却高于小美的,她就很气愤的问经理。

经理说:“现场打分你也看到了,他的分数比你的高。”小美不服气“凭什么,他就这两个月的业绩比我高,我上半年的业绩一直是第一。”经理听了之后说:“这就是近因效应,年初的大成绩容易被淡忘,年底的小错误容易被放大,人家做的PPT,数据各方面都很清晰,而你连个PPT都懒得做。”最后小美也知道自己错在了那里,经理单独给了她一个红包。

这就是近因效应,近因效应让人只记住事情的最后,用最后的某件事来判断一个人,它和首因效应的区别在于,近因效应一般是在我们熟知的人中起到较大的作用,而首因效应一般是与陌生人交往时起较大作用。但不管时那种都会导致我们产生偏见,一旦偏见产生我们就不能准确的做出判断。

那常见的偏见有哪些,它又是如何让影响我们的职业生涯的?

偏见分很多种,像是大家最常见的就是45岁的年龄偏见面试只要男性的性别偏见漂亮的人机会大的相貌偏见

以及只招聘性格开朗的性格偏见甚至是和老板星座冲突的星座偏见……它们就像是互联网,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我们被牢牢的套住,既想甩开它又不敢鱼死网破。

被“偏见”裹挟的职场新人:3招教会你如何打破外界偏见

职场上各种偏见,层出不穷!

就拿一个销售型公司来讲,这个公司的组成必须要有行政部、人事部、销售部或许还有运营部,每个部门之间相互牵连但又各司其职。

我们不能把每个部门分的太清,比如说销售部业绩好,是因为销售部人员努力还是说是因为人事部努力招人才有了销售部?换句话讲,要是没有人事部招进来一大批销售,就没有销售部的今天。销售部在前面冲锋陷阵,运营部就得在后方守好阵地,你能分的清是说销售厉害还是运营厉害?

所以,有的时候部门分的太清,很容易让大家产生“敌意”,而这种“敌意”就是偏见。而这种偏见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每个部门的人都认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其他人都是辅助次要的,从而认不清自己,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变得傲慢。

再来举个我们常见的偏见:新人进公司不久,我们对新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无非就是能力不行,不能胜任一些项目,或者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觉得新人不适合公司发展,然后大家排斥他。而这么做引发的后果有两种:

1.努力扭转偏见;

2.受不了偏见,最后离开。

被“偏见”裹挟的职场新人:3招教会你如何打破外界偏见

职场新人受偏见最为严重!

小刚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实习生进入了一家公司,刚开始领导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就绕着小刚,因为领导觉得他刚毕业,没什么经验,能力也不行,就让他扫扫地、换换水,打印一些资料,多是一些体力活。

一个月下来小刚总觉得领导在给他穿小鞋,于是周一大会的时候就主动申请一个项目策划,领导特别诧异,于是就答应了他,与此同时也把这个策划案交给了一个老员工。

一周的时间,当领导看到小刚和老员工的策划案的时候又一次惊讶到了。小刚的策划案不比老员工的差,一下子改变了对小刚这个刚毕业的新人看法。

其实小刚在这一个月里不仅在熟悉业务也在努力学习,他知道要是不改变领导对他的看法,那迎接他的就是辞职走人,而且职场中被误解这事常态,自己应该理性的对待,于是他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扭转了结局。

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是我们可以:无视他人眼光,努力为自己拼搏,把握时机主动出击,用实力证明自己,打破职场看不见的偏见。

那除了用自己实力扭转别人对自己的偏见的做法,还有没有其他好的办法消除偏见?

我可以肯定的回答:有!

如果说我是小刚,当别人对我有偏见的时候,除过用实力证明自己,我还可以通过多沟通来消除偏见或者是增强自己的意志,让自己的胸怀变大,包容别人的偏见。

为什么别人会对自己有偏见?上面提到的三大效应也明确指出了,所以我们为了消除偏见,就要多沟通,把对方对我的一些偏见讲明了,大家都清楚了也就没有偏见了!

被“偏见”裹挟的职场新人:3招教会你如何打破外界偏见

尽可能消除偏见的办法!

或者是说职场上还有这样一类人,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认为,我依然如此,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这种人的意志是很坚定的,一旦认定的事情很难做改变,而且对于旁人的看法不管不顾,只做好自己就可以。

所以说,当别人对自己有偏见的时候,你可以:

1.多与对自己有偏见的人沟通;

2.用实力证明自己的能力,消除偏见;

3.让自己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包容偏见,与此同时还要有坚定的意志。

做到这三点,我们就能尽可能的消除别人对自己的偏见!

那如果说我对别的同事产生了偏见,我又要怎么做呢?

1.分清楚为什么会有偏见,从整体出发分析根本原因!

我们为什么会对新人小刚产生偏见,就是因为在我们看来,新人就是不如老员工,新人就是不熟悉业务,只能干打杂的。但是我们忘了一点,新人的接受能力很强,学习能力也很强,他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让自己变得充实,就像一块干海绵,放进水里一样。

2.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点我想上面已经解说的很清楚,我会想办法通过努力来消除大家对新人的看法和认知。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这样有些偏见自然而然就没了。

被“偏见”裹挟的职场新人:3招教会你如何打破外界偏见

消除偏见的办法!

3.抽身做个旁观者,尽量提醒自己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办公室里什么传的最活跃,八卦!有的时候你不八卦但不代表别人不八卦。我们是对其他同事没有偏见,但是你肯定会听到其他同事讨论公司里的人,这个时候你就要注意,千万不要深陷其中,你要做的是抽身做个旁观者,不发表任何言论,而且心里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因为偏见有的时候真的能毁了一个人!

总之,偏见不可能只存在于办公室,任何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有可能存在偏见,消除偏见的方法也有很多种。

《非暴力沟通》里讲过一个观点:评价与意见的区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都不想被偏见。职场上如果出现问题的时候,多沟通,而不是武断评价,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给人贴标签。

因为没有谁能真正地对谁的生活感同身受,因为每个人的路和风景都不同。

首因效应、晕轮效应以及近因效应导致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发生或多或少的偏见,但我们只要随时纠偏,不去给别人贴标签,就会变得更理性。

而且我们再给别人贴标签的时候,自己身上也被贴满了标签,只不过我们自己不知道罢了!


关注【@安奕天 】,职场进阶不迷路,您的随手“关注”和“赞许”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