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活命,就跳水!戰鬥中士兵躲入水中,真的可以防禦子彈嗎?

看過類似《拯救大兵瑞恩》這部二戰電影的朋友們可能會被開篇的血腥畫面所震撼:1944年6月6日試圖在法國北部的奧馬哈灘登陸的盟軍部隊,在還沒有踏上歐洲大陸的時候,就遭到了來自德國大西洋壁壘的防禦部隊的猛烈火力襲擊。電影橋段中,很多盟軍士兵為了活命,紛紛從登陸船的兩側跳入海水中,以躲避敵人MG-42機槍的流彈襲擊。

想活命,就跳水!戰鬥中士兵躲入水中,真的可以防禦子彈嗎?

除了《拯救大兵瑞恩》這種軍事題材的電影外,其他的諜戰和警匪片中,好萊塢大腕們的汽車在落入水中後,即使敵人用槍不斷掃射水面,主角們就是能夠依仗水體,來避免被子彈擊中(經典的鏡頭如《碟中諜4》),那麼疑問來了,跳入水中之後,真的可以防止被子彈擊中嗎?所謂的“水下神話”真的存在嗎?

電影橋段中,主角跳入水中,卻不會被岸上開槍的射手發射的子彈所擊中。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子彈的殺傷原理是什麼,由於槍管中的膛線和火藥燃燒產生的高速推力,子彈能以超音速的速度發射出去,堅硬的材質和超高的動能,一旦命中人體,那麼所產生的殺傷性是極大的,如果命中要害部位,喪命的概率極高。

但是子彈是在空中介質中運動的,只要這個物體還在地球上,而非類似宇宙這樣的真空環境中,那麼就會受到穿越介質從而帶來的阻力,只不過這取決於介質性質。由於空氣中空氣分子的密度較低,所以空氣的阻力就較小,而液體雖然也是和氣體一樣是流動的,但是由於分子密度的大幅提高,阻力也就更大。

空氣並非像我們想象的那樣一無所有,順暢無阻,只是因為我們生活在大氣環境下,我們的日常行為都已經通過大腦反應自覺抵消掉了來自空氣的阻力。而當我們去游泳的時候,水強大的阻力我們就可以窺見一斑了。

想活命,就跳水!戰鬥中士兵躲入水中,真的可以防禦子彈嗎?

人在游泳的時候,可以明顯感覺四肢變得“不夠靈活”,這是因為阻力的存在所導致的。如果我們仔細研究過每一款槍械的性能參數,你就會發現,任何槍支(當然,《星球大戰》中的激光槍除外)都會有極限射程和有效殺傷射程,這個距離有可能會很遠,但是由於空氣阻力的阻礙,每一粒子彈都會停下來,而不是“永遠的飛下去”。而在水裡,子彈的減速勢頭會被極大地放大。

就拿曾經Discovery紀錄頻道做的一個試驗來看,威力驚人、射速極快的二戰機槍MG-42(也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朝海岸的盟軍士兵射擊的德軍使用的槍支)在對水面射擊時,射速超過每秒3000英尺速度的機槍彈僅僅深入水下2.5英尺(約合76釐米)之後,就完全停下來了。

然而,是所有槍械的子彈都會在水中穿過同樣長的距離後停下來嗎?答案是否定的,決定子彈飛行的距離是由子彈類型、射擊入水速度、子彈的阻力速度、子彈材質和入水時間共同決定的,它還取決於水體(流體)的密度,這就是著名的“阻力方程”。

想活命,就跳水!戰鬥中士兵躲入水中,真的可以防禦子彈嗎?

所以從公式來看,動能大,初速快的機槍僅僅只能深入水下不到1米,而小威力的手槍的表現,肯定會更差,所以可以說,一旦有人朝你射擊,立刻跳到水中躲避槍擊,是完全合乎科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