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四五十年代很流行的無後坐力炮後來被淘汰了?

劉捷180550407


無後坐力炮被淘汰,一方面是由於反坦克導彈的發展,另一方面是坦克裝甲技術的提升。無後坐力炮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發明的,當時的無後坐力炮在發射炮彈的時候會同時射出兩枚炮彈,向前拋射的一枚是真正攜帶火藥的彈頭,向後拋射的則是一個配重體。這樣兩枚炮彈之間的後坐力就能夠相互抵消,發射人員就不會受到火炮發射時後坐力的衝擊。從原理上來講,無後坐力炮並沒有真正的消除後坐力,只是通過力的相互作用,將後坐力抵消了。



由於當時的無後坐力炮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無後坐力炮才真正開始應用於戰場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無後坐力炮的發射原理髮生了一定的改變,這時候的無後坐力炮不再同時發射兩枚炮彈,而是通過炮彈發射向後噴射的氣體來維持火炮自身的平衡。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後坐力炮憑藉著操作簡單、威力大、後坐力小的優勢,成為了戰場上反坦克的主流裝備。


二戰結束後火炮技術的發展遠跟不上導彈技術和坦克技術的發展,坦克和反坦克技術的發展,就好像“矛”與“盾”之間的關係一樣。為了應對各種反坦克火炮,坦克的裝甲厚度、裝甲材料質量不斷提升。慢慢的傳統炮火就成了生鏽的“矛”,無法擊穿新式坦克裝甲這張堅固的“盾”。到了上世紀70年代之後,戰爭的空間和距離逐漸拉長,射程不到一萬米的無後坐力炮在現代化戰爭中已經顯得比較乏力。無後坐力炮的隱蔽性差,射擊的時候會產生火焰,很容易遭到對方空軍火力的襲擊。


因此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無後坐力炮反坦克主力的位置逐漸被反坦克導彈所取代。反坦克導彈具備射程更遠、威力更強、精準度更高等優點,在實戰中的能力遠勝於無後坐力炮。因此世界一流科技強國,基本都已經淘汰了無後坐力炮。不過無後坐力炮並沒有真正的銷聲匿跡,一些反坦克導彈數量不多的國家,以及一些特種部隊中仍然裝備著大量的無後坐力炮。

無後坐力炮退出現代化戰爭的舞臺,是現代化戰爭裝備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隨著未來導彈成本的降低,傳統的炮火終究會被精準度更高、射程更遠的導彈所取代。


軍武小咖


解放軍在國家剛剛解放的時期,有炮用就很好了。既能跟的上部隊的機械化速度,打擊精度高,威力也適中,是部隊眼中的寶貝,為何會退下來了?原因自然是越南戰爭中,美軍使用了直升機蛙跳這種跨時代的戰法,同時還加強了單兵火力。個體小,威力大,單次使用的M-72誕生了。相信很多讀者都見過電影中的美國英雄們使用M72,甚至M202四彈連發的雄壯場景。這種經濟效用比更高的武器,自然替代了老舊的無後坐力火炮,我國最有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69式40MM火箭筒。在世界上的近期的各大戰場上,都有它的英姿。











蒙真


其實無後坐力炮並沒有被淘汰,恰恰相反,無後坐力炮在冷戰時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遍佈了世界上100多個國家,成為了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單兵反坦克武器,沒有之一。因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單兵反坦克武器——RPG -7,嚴格意義上說,壓根就不是火箭筒,而是無後坐力炮!

大名鼎鼎的RPG-7,一直以來被訛傳為火箭筒,然而實際上人家是無後坐力炮。

無後坐力炮跟火箭筒有什麼區別?這個就必須追溯到兩款武器的誕生:1917年,俄國人梁布欣斯基在原有的配重塊式無後坐力炮的基礎上取消了配重體,直接用向後噴出的火藥氣體來進行平衡,這是現代無後坐力炮的雛形。此後,英國的庫克和蘇聯的特羅菲莫夫、別爾卡洛夫、庫爾契夫斯基等人又相繼做出了改進,在炮管的尾部安上噴管,使流過噴管的氣體速度增大,從而減少噴出的氣體量,最終便形成了現代的無後坐力炮。而現代火箭筒的鼻祖,正是著名的“巴祖卡”火箭筒,其以一根鋼管作為導向管,發射的是火箭彈。

“巴祖卡”火箭筒是現代火箭筒的開山鼻祖。

總的來說,無後坐力炮與火箭筒的區別主要集中在一點上——無後坐力炮發射的是炮彈,火箭筒發射的是火箭彈。無後坐力炮,是依靠發射藥爆燃時產生的高氣壓把炮彈“推”出去,而火箭筒呢,是依靠火箭彈上面的火箭發動機讓火箭彈自己飛出去。注意了,炮彈是要被“推出去”,火箭彈是可以自己飛出去的,這也就意味著,哪怕不要那根鋼管,把火箭彈擺在地上,火箭彈也可以自己飛出去。最典型的例子,著名的中國107mm火箭炮,其有一項絕技就是不需要發射管,地上一放就能發射。

中國107mm火箭彈,不需要發射管也可以發射,實際上所有火箭彈都能這樣做。

而RPG-7最為特殊,其原理上依然是梁布欣斯基發明的氣體尾噴的無後坐力炮原理,只不過它發射的炮彈有點不一樣。RPG-7用的PG-7V炮彈是一種火箭增程炮彈,所謂火箭增程炮彈其實就是在普通炮彈上加裝一臺火箭發動機用於增加射程。那麼火箭增程炮彈與火箭彈有何區別?其實區別還是上面說的,火箭彈放在地上可以自己飛出去,但是火箭增程炮彈不能,把PG-7V放在地上,讓火箭發動機開始工作,哪怕燃料燒盡了,PG-7V也飛不出去,因為火箭增程炮彈必須由火炮發射出去,飛離炮口一定距離之後火箭發動機開始工作延長射程,單靠火箭發動機無法讓炮彈飛出去。所以我們可以做出如下定義:RPG-7就是一門發射火箭增程炮彈的無後坐力炮。

155mm火箭增程炮彈結構圖,由榴彈炮發射,PG-7V跟它是同類,只不過把榴彈炮換成了無後坐力炮。

RPG-7的三款炮彈,紅圈裡的就是火箭發動機噴口,注意最下面的炮彈,這是一種鋼珠殺傷彈,連火箭發動機都沒有,就是一枚純粹的炮彈。

那麼為什麼RPG-7在幾十年的時間裡一直被誤傳為火箭筒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無後坐力炮跟火箭筒這兩款武器太像了,對這兩款武器進行嚴格的區分已經沒什麼意義了,西方人稱之為火箭筒,那就乾脆將錯就錯了,包括中國,也是把仿製的RPG-7稱之為69式“40火”。軍事裝備的命名,用不著那麼摳字眼,你看蘇聯還把航母叫載機巡洋艦呢。


晨曦談兵


▲相對於傳統火炮來說,無後座力炮的重量很輕,因此很適合給步兵班組使用(圖片來源於:網絡)

無後座力炮是一種利用平衡發射原理的火炮,這種火炮在發射時其炮身本身不產生任何後座動作,故而可以不需要安裝常規火炮使用的緩衝後座裝置,從而使得無後座力炮本身被做得很輕,從而易於一般步兵班組的攜帶很使用。

▲無後座力炮在當年各國都有普遍裝備,比如中國裝備的65式82毫米無後座力炮(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在單兵反坦克火箭和導彈缺乏的過去,無後座力炮的出現可以說使得步兵手裡多了一種十分可靠有用的較遠距離的反裝甲以及反工事的利器,畢竟,無後坐力炮雖然無法發射高初速的穿甲彈,但其卻可以發射破甲彈以及榴彈,前者對於當年並沒有應用複合裝甲的坦克來說可以說是十分有效的,而後者對於一般的土木工事來說也是十分有針對性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當年世界各國普遍都裝備了許多無後座力炮,比如中國裝備的65式82毫米無後坐力炮等。

▲現代先進無後坐力炮的代表,瑞典的“古斯塔夫”單兵無後坐力炮(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過,後來隨著坦克防護能力的增強特別是複合裝甲的大規模運用,無後坐力炮的破甲能力已經無法有效對付坦克了,且隨著破甲能力更強的單兵反坦克火箭特別是打擊距離和精度明顯更勝一籌的單兵反坦克導彈的裝備和運用,就使得無後坐力炮逐漸被淘汰了,當然,如今,仍然有一些無後坐力炮在服役,不過其性能在高技術的運用下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且重量更低,因此十分適合單兵使用,比如瑞典的“古斯塔夫”單兵無後坐力炮等。


軍武次位面


早年間,無後坐力炮是少數幾種步兵能依賴的近距離重火力支援武器。但是,隨著反坦克導彈和單兵火箭筒的出現,傳統無後坐力炮逐漸被上述兩種武器替代了。

一、相比單兵火箭筒,攜行使用不便

常見的某型82毫米無後坐力炮,全重30kg,其中炮身重21kg;全長1.6m左右;炮彈重3.8-4.6kg,因此需要編組專門的無後座力炮班,每班6-8人,攜帶82無一門外加20發炮彈,發射時炮尾25米左右扇形區域內不能有障礙物或有生物體。

而目前常見的某單兵反坦克火箭筒口徑同樣才80毫米,全重3.7kg,其中發射筒和火箭彈各重1.85kg左右,不佔用人員編制,一次性使用,裝備和攜行均較為方便。而且不少單兵火箭筒還具備室內發射能力。

二、相比反坦克導彈,威力和精確度不足

有人說現在單兵反坦克導彈也是要二三十公斤重啊,但是,要知道單兵反坦克導彈的威力和精度遠非無後坐力炮能比,比如常見的標槍導彈,全重22kg,具備自動導引和攻頂能力,垂直穿甲深度可達750毫米。

而且,目前反坦克導彈也有小型化的趨勢,或者說單兵火箭彈也開始有制導能力,例如MBT-LAW這樣的輕型反坦克武器,採用慣性制導、攻頂戰鬥部,對提高單兵反坦克能力而言較為有利。

三、其他

實際上,無後坐力炮也不是完全消失了,由於其仍然具有成本低廉等有點,目前仍然在陸軍和武警部隊裡服役。

而像卡爾古斯塔夫M4這樣重量輕、彈種多、威力尚可的無後坐力炮仍然受到美國軍方的歡迎。


深藍防務


無後坐力炮在單兵反坦克導彈大量使用後就被淘汰了。無後坐力炮實際上也是傳統火炮,只是後座機構不是封閉的,而是可以通過一定量的發射藥從而配平炮彈後座力。從表面上看就是無後座力了。但是一旦後面有軟目標諸如士兵等會被當場被後座的熱能殺傷。



無後坐力炮也需要炮管加速,因此相對於無制導火箭筒射程要高,在沒有單兵反坦克導彈之前是短距反坦克的有效武器,但是大口徑的炮彈其也需要載具,或是三腳架,或是車輛等載體。相比火箭筒便攜度不夠好。當然這是反坦克導彈出現才有的後話。在之前無後坐力炮可以充當坦克反坦克火炮和單兵反坦克火箭筒的補充,射程夠用,生存性又比反坦克火箭筒高。

反坦克導彈大量出現是替代了無後座力火炮發展的重要原因。反坦克導彈戰鬥部有更多的炸藥,加上精準度更高單兵可攜帶不需要載具輔助毀傷力更可靠。

獵手變獵物。

口徑越大發射彈頭複雜,但是便攜性消失,生存性降低。圖為西德聯邦德國曾使用的無後坐力炮

無後坐力炮在新型主戰坦克的問世中也顯得威力貧乏。無後坐力炮使用的都是化學能彈。反坦克,反工事步兵等。但是多層複合裝甲和間隙裝甲,爆炸式反應裝甲使得裝藥有限的無後坐力炮地位逐漸尷尬起來,不再有充當中間補充的必要。因為使用更大口徑的無後坐力炮顯然重量會增加,加之其使用的不是穿甲彈,而是碎甲彈聚能戰鬥部等初速不高就意味著生存型也受到了挑戰。主戰坦克放手讓著打,無後坐力炮不一定能夠毀傷,而且在兩公里以內是別人的獵物而不是獵手。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仍然沒有放棄較小口徑無後坐力炮的發展,只因為這種武器射程在兩公里內成本仍然很低,也夠便攜。但是已經停止大口徑的研發更新。

萬能獵手:單兵持有的導彈。
美軍使用的標槍反坦克導彈

遠近不管多少既可以反近空,低空武裝直升機,坦克精準射程外(熱成像及其他惡劣天氣輔助瞄準火控設備有效工作距離)的率先打擊能力,生存性有保障。也可也換裝其他戰鬥部行使多種職能,裝榴霰彈,常規炸藥,碎甲彈等等。


客矢解


無後坐力炮是一種主要由步兵攜行的輕便火炮(也有部分使用車輛底盤搭載的中口徑無後坐力炮),為前沿步兵分隊提供直射的反坦克和攻堅火力。對無後坐力炮傾注最高熱情的是美國。造在二戰末期,美軍就開始大量列裝無後坐力炮。

以美軍在二戰末期裝備的M18型57mm無後坐力炮為例:該炮全長1562mm(身管長1220mm)、炮重20.88kg(不含三腳架)/42.4kg(含三腳架)、炮口初速366m/s(破甲彈)、最大射程3932m(高爆榴彈)、配用破甲彈(重2.56kg)、高爆榴彈(重2.40kg)、發煙彈(重2.57kg)。身管壽命2500發、炮閂和噴管壽命500發。

M18無後坐力炮

M18無後坐力炮參加了二戰末期歐洲戰場和太平戰場的戰鬥。美軍對該型火炮讚譽有加,其高爆彈威力不俗,精度較好(相比火箭筒),可單人操炮肩扛射擊,能有效摧毀各類野戰掩體,但是破甲彈威力不足,破深僅2.5~3英寸。

根據部隊反應,美軍又開發了75mm口徑的M20無後坐力炮。M20型75mm無後坐力炮全長2124mm(身管長1654mm)、炮身重47kg、炮架重30.5kg(三腳架)、直射距離400m(殺傷爆破榴彈)、最大射程6500m(殺傷爆破榴彈)、炮口初速305m/s(破甲彈)/274m/s(殺傷爆破榴彈)、以車輛牽引及畜力馱載為主,必要時可分解後人力揹負,由3人炮組操縱。配用破甲彈(重9.30kg、破甲深度100mm/90°)、殺傷爆破榴彈(重9.92kg)、發煙彈(重10.26kg)。

M20無後坐力炮

在二戰中,為步兵分隊提供伴隨火力的輕便火炮主要有直射的野炮/戰防炮和曲射的迫擊炮。但即使是可以人力推行的戰防炮,其依然不易跟隨步兵機動。以和M18無後坐力炮相同口徑的M1型57mm戰防炮為例,其全重為1140kg、炮班成員6人;而與M20無後坐力炮口徑相當的,二戰中最優秀的野炮ЗИС-3的戰鬥全重也有1150kg、炮班人數達8人。而可以單人或3人小組攜行,具有相當攻堅能力和反裝甲能力的無後坐力炮,極大的增強了輕步兵分隊的火力,尤其適合空降兵使用。這也正式美國大力發展無後坐力炮的原因。

隨著上世紀50年代中期,隨著以T-10M、T-54/55為代表的,防護性能更加強大的坦克量產,為強化空降兵分隊的反坦克能力,美國開發了M40型106mm無後坐力炮。但是這類口徑較大的無後坐力炮已經無法由步兵直接攜帶,因此被安裝於輕型越野車或履帶式載具上。

M40型無後坐力炮全炮重709.5kg、M79三腳架重88kg、全炮長3040mm(炮身長2692mm)、炮口初速500m/s、有效射程1100m(破甲彈、碎甲彈)/3300m(殺傷爆破榴彈)。配備有破甲彈(全重16.90kg、彈頭重7.96kg)、碎甲彈(全重17.25kg、彈頭重7.96kg)、殺傷爆破榴彈(全重18.60kg、彈頭重9.89kg)。該炮主要安裝在M515越野車或者以六聯裝的形勢安裝在T55輕型履帶底盤上,後者即大名鼎鼎的“六管小怪物”。


六管小怪物——M50自行無後坐力炮

M50無後坐力炮參加了越南戰爭,在1968年1月至3月的順化(Hue)戰役中發揮了巨大威力,被參戰美軍士兵冠以“屠夫”的美譽。

雖然重型無後坐力炮的威力巨大,但是太過笨重,脫離了輕便的本質。為此,美國又開發了一種在威力和重量上全面平衡的M67型90mm無後坐力炮。M67炮身長1346mm、重量僅為17kg,可單人輕鬆的肩扛發射。配用的M371A1型破甲彈長714mm、全重4.20kg、初速213m/s、有效射程400m、破甲深度350mm;M590集束箭彈是專門的反人員彈藥,用於殺傷集群有生目標,彈長487mm、全重3.08kg、初速381m/s、有效射程350m、內裝2400枚單個0.5g重的箭形預製破片。

越戰中的M67無後坐力炮

既然是說無後坐力炮,就不得不說迄今為止入列並量產的威力最大的無後坐力炮——M388——種蘑菇你怕不怕?這個玩意兒有兩種發射器,一種是口徑120mm的M28(射程2km),另一種是口徑155mm的M29(射程4km)。戰鬥部為10t~20t當量的核彈頭。更重要的是,這傢伙竟然生產了2100件。

M388核無後坐力炮

M388曾被稱為“最愚蠢的武器”,因為他的射程甚至小於殺傷半徑。不過,按照美軍的設定,這東西是在西歐的預設陣地中使用,以阻擋蘇聯的鋼鐵洪流的。在永備工事的保護下,炮組成員可以得到足夠的保護。

話歸正傳。

越南戰爭成了美式無後坐力炮最後的榮光。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以FGM-77 Dragon便攜式反坦克導彈和BMG-70 Tow重型反坦克導彈為代表的制導反裝甲武器逐步成熟後,M67和M40無後坐力炮的位置被迅速取代。

與反坦克導彈相比,無後坐力炮在有效射程、打擊精度、破甲威力、系統重量上均無法匹敵。比如,重型無後坐力炮有效射程僅1000m左右,單兵肩扛的便攜式反坦克導彈可達到2000m,重型反坦克導彈更是能達到4000~5000m;無後坐力炮初速底,炮彈易受風偏影響;反坦克導彈戰鬥部破甲深度可達1000mm以上且可使用串聯戰鬥部,而無後坐力炮彈藥破甲深度僅在500mm左右......最為致命的一點是,無後坐力炮發射時,炮位兩側±60度扇面5~25m距離內為火藥燃氣的危險界,因此限制了其在掩體、室內、密林、街巷中的使用。同時,無後坐力炮發射時巨大的尾焰會暴露目標,招徠殺身之禍。

在常規部隊中,無後坐力炮失去的自己的位置。但是,對於特種部隊而言,無後坐力炮卻有著無法替代的優勢——可重複使用。對於需要在敵後長時間行動的特種部隊而言,雖然要盡力避免與對方交火,可一旦戰鬥爆發,在沒有及時支援的情況下,火力的持續攸關生死。爽完就扔的AT-4、SMAW和M72顯然不滿足要求。因此,美軍在90年代年引進了瑞典的Carl Gustav M3型84mm無後坐力炮。

Carl Gustav 無後坐力炮

Carl Gustav M3無後坐力炮全重(含瞄具)15kg、全長1065mm、初速230m/s(破甲彈)、有效射程1300m(榴彈、發煙彈)/700m(破甲彈),在使用FFV-597火箭增程破甲彈時具有900mmRHA的破甲威力。除大威力破甲彈外,該型號還可使用HE-441D榴彈、ADM-401箭形破片殺傷彈、HEPD-502多用途榴彈、ASM-509溫壓彈、HEAT-751串聯裝藥破甲彈、SMOKE-469C煙霧彈等多種彈藥。

2014年,美軍測試並裝備了Carl Gustav M4無後坐力炮(美軍編號M3A1)。該型號使用了複合材料外殼,將發射筒重量降低到7kg,並增加了可在有限空間內使用的彈藥,強化了城鎮作戰能力。

除了輕便、可重複使用的有點,成本低廉是無後坐力炮得以繼續服役的重要原因。但是,射程夾在火箭筒和反坦克導彈中間的無後坐力炮,僅僅是一種補充,而不再是步兵反裝甲和攻堅作戰中的主力直射火器了。

在冷戰鐵幕另一邊的蘇聯,無後坐力炮卻顯得很不得寵。

早在二戰前,蘇聯就曾進行過把大中口徑的無後坐力炮裝到艦船甚至飛機上的嘗試,但都是試驗性質並且不成氣候。

蘇聯的第一種大量裝備的無後坐力炮是根據在衛國戰中繳獲的德國8.8 CM Raketenwerfer 43研仿而來的СПГ-82型82mm無後坐力炮。

美軍士兵擺弄繳獲的Raketenwerfer 43

雖然СПГ-82研製於1944年,但真正裝備部隊已經是1950年了。該炮全長2060mm、炮身重38kg、使用捷格加廖夫輪式槍架,配用ОГ-82殺傷榴彈和ПГ-82破甲彈(破甲深度180mm),有效射程300m。與同時代的美軍M20相比,雖然破甲威力較大,但過於笨重。

由於СПГ-82性能上的諸多不足,蘇聯在1954年推出了Б-10型82mm無後坐力炮。與相同口徑級別走輕便路線的美式無後坐力炮不同,蘇聯堅持了自己傻大黑粗的暴力路線。Б-10自重達到了86kg(含輪式炮架)、炮長1910mm、4人制炮組、配用ОФ-811殺傷彈和БК-811破甲彈(破甲深度240mm)、有效射程400m。


Б-10 無後坐力炮

本著你有我也有的原則,既然美帝國主義開發了M27型105mm無後坐力炮和M40型106mm無後坐力炮,無產階級也必須有與之對等的。結果就是同樣在1954年列裝的Б-11型107mm無後坐力炮。該炮全重304kg、全長3560mm,由ЗИЛ-157越野車牽引,配備ОФ-833殺傷彈和БК-833破甲彈(破甲深度380mm),有效射程500m。

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橫向比較,蘇系無後坐力炮的破甲威力明顯較美式大,但是自重也超出許多。對於機械化程度較高,步兵搭乘輪式或履帶式裝甲輸送車作戰的蘇軍而言,笨重並不是不可容忍的毛病。

敘利亞戰場上的СПГ-9無後坐力炮

在1963年列裝的СПГ-9成為了蘇聯量產型號無後坐力炮的絕唱。該型無後坐力炮口徑73mm、炮長2110mm、戰鬥全重67.5kg(炮身重47.5kg、腳架重12kg)、炮口初速435m/s、炮彈最大飛行速度700m/s、有效射程1000m、破甲深度390mm。有意思的是,СПГ-9使用的彈藥是一種火箭增程彈,在炮彈被髮射出炮口後,火箭發動機點火,炮彈加速飛向目標。後來,這種73mm彈藥又被應用到БМП-1步兵戰車的2A28型73mm低壓滑膛炮上。

說了正經的,也要俏皮來個不正經的。既然美國能給無後坐力炮上核彈頭,武德充沛的蘇聯豈能落後。曾經亮相紅場閱兵,卻根本沒走完試驗流程,更談不上列裝的С-103型420mm無後坐力炮,比戰列艦還粗的管子,你怕不怕?

С-103核無後坐力炮

不過,這傢伙在1956年的試驗中,試射了6發之後炸膛了。經過改進,再次試射又炸了。結果,在十月革命四十週年上紅場溜達一圈之後,就進了博物館。

蘇聯在無後坐力炮的發展上,顯得不怎麼上心,主要的原因在於其作戰指導思想與美國及其北約盟國的差異。

前面提到過,無後坐力炮的主要作用是為步兵分隊提供一種輕便的、容易攜帶和使用的直射反裝甲與攻堅火力。但是在整個冷戰中,蘇聯在地面裝甲兵器上始終對北約有數量和質量的雙重優勢,再加上大量可以伴隨機械化步兵進攻的自行火炮,步兵分隊火力強勁且層次分明,而傳統的無後坐力炮失去了自己的空間。

其次是由於技術的領先。早在1961年蘇聯就裝備了成熟堪用的3M6(北約代號AT-1)反坦克導彈,配屬與摩托化步兵團反坦克導彈連。而在1962年和1963年又相繼列裝了車載的3M11(北約代號AT-2)和3M14(北約代號AT-3)反坦克導彈,走在了西方的前面,徹底取代了車載重型無後坐力炮。

使用БРДМ-1底盤的2П27反坦克導彈發射車

第三是蘇聯的空降兵發展路線是機械化和重裝化。在1967年БМП-1型步兵戰車亮相後,緊接著就衍生出了БМД-1型傘兵戰車。後來陸續出現的БМД-2/3等傘兵戰車、2С25空降自行反坦克炮等重型武器的列裝,使得蘇軍空降兵的反裝甲和攻堅能力超越了西方同行。無後坐力炮的輕便優勢最後的陣地也失守了。

第四是自衛國戰爭起蘇軍就有使用牽引式反坦克炮的傳統。到了冷戰依然如故,從T-12、MT-12到2A45M一路延續。反正都是車子拉著,那為什麼不選擇威力更大、射程更遠、精度更好的傳統火炮呢?

MT-12牽引式100mm滑膛反坦克炮

同樣出於簡單廉價的原因,雖然不再是輸出主力,但在今天俄軍依然保留著一定數量的СПГ-9作為補充。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嚴格的從原理上講,蘇聯的РПГ系列反坦克火箭筒中的РПГ-2和РПГ-7也屬於無後坐力炮,只是他們採用了前裝超口徑彈,後者還使用了火箭增程彈,看起來與傳統的後裝式無後坐力炮不太一樣。但是之後的РПГ-18/27/29/30在原理上又屬於火箭筒。而在編制與使用習慣的角度,РПГ系列對標的也是西方的各種火箭筒。

如果較真,那麼至今依然被大量使用的РПГ-7也算是無後坐力炮延下來的血脈了。在配用了新式彈藥後,也確實在射程上填補了反坦克導彈與老式無後坐力炮之間的空缺。

除了美國,對無後坐力炮最上心,發展的型號最多,裝備數量最大的是我國。但這當中卻充滿著無奈。

最初由美製M18和M20仿製而來的52式57mm無後坐力炮與52式75mm無後坐力炮就是戰場應急的產品。而仿製的過程可以追溯到民國年間。在解放戰爭期間,美國為國民政府提供的軍援中就包含了這兩種武器,後來還提供了完整的圖紙。然而國府的兵工署是在難堪大任,折騰了3年直到轉進臺灣也沒有仿製成功。在抗美援朝爆發後,我志願軍亟需加強反坦克火力。參考繳獲的美軍無後坐力炮實物和遺留的圖紙,經過兵工戰線的不懈努力,終於在1952年成功仿製了57mm和75mm兩種無後坐力炮。

志願軍裝備的52式57mm無後坐力炮(照片攝於停戰後)

這一批仿製的無後坐力炮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後期的1952年夏季戰役和1953年夏季戰役,取得了豐碩的戰果。後來,在1958年西藏平叛作戰中也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我軍全面換裝蘇式裝備後,由於我軍機械化程度低,笨重的蘇式無後坐力炮難於攜帶,所以在這一領域我們走上了美式路線。改進的重點集中在減輕重量和增加破甲威力上。

1956年經過改進的56式75mm無後坐力炮入列。該炮技術參數與美製M20無後坐力炮相當,採用輪式炮架(重43.6kg)、炮身重45kg、戰鬥全重87kg(52式75mm無後坐力炮為123kg)。

但即使以56式75mm無後坐力炮的重量,想要簡單分解後由人力揹負行軍也是不現實的。於是,進一步減重的56-1式將火炮的身管和尾噴管改為可快速拆裝、炮身重降低到34kg、輪式炮架減輕到32.4kg。但是由於身管和尾噴管之間密封問題沒有解決,射擊時漏煙嚴重,最終停產。

而改進工作沒有就此終止,一直持續到1968年56-2式研製成功為止。56-2式將笨重的輪式炮架換成輕型三腳架,將重量減少到16kg,同時減薄了身管壁厚,增加了便於肩扛射擊的機械式瞄具和握把擊發機構,不過這一來二去,炮身重量還是維持在了34kg,勉強可以扛起來打。

56式75mm無後坐力炮在服役生涯中功勳卓著。在1962年11月16日對印自衛反擊站第二階段戰鬥中,我邊防某團在攻擊印軍陣地時,遇射界被植被遮擋無法瞄準射擊,75無後坐力炮班副班長方純德用揹包帶將炮身吊到樹上射擊,連續摧毀敵方機槍掩體數個,為突擊隊打開了通道。在1969年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擔任代理排長的楊林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堅持操炮射擊,擊毀蘇軍裝甲車一輛,擊傷坦克一輛,最後光榮犧牲。

珍寶島上的楊林雕塑

由於56式75mm無後坐力炮減重改進進展不理想,1962年召開的全軍裝編制裝備會議向軍工科研部門提出了研製團以下部隊使用的82mm無後坐力炮及其配套彈藥的要求。在軍工英雄吳運鐸的主持下,以56式75mm無後坐力為基礎,參考蘇聯Б-10型82mm無後坐力炮彈藥,1965年完全由我國自行研製的65式82mm無後坐力炮定型。

65式82mm無後坐力炮全長1450mm、炮身重21.5kg、三腳架重6.7kg、炮口初速175m/s(殺傷彈、燃燒彈)~247m/s(破甲彈)、直射距離300m、最大射程1750m(榴彈)/1000m(破甲彈)、破甲威力120mm/65°(65-2型破甲彈)。

因為電影《高山下的花環》,65式82mm無後坐力炮的形象深入人心。不過,現實中出現問題的炮彈並不是電影中“批林批孔,批他奶奶的”1974年生產的,而是1977年~1978年的。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被授予榮譽稱號的我軍65式82無後坐力炮班

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1980年和1981年的邊境拔點作戰以及1984年到1990年的兩山輪戰中,65式82mm無後坐力炮作為步兵營連屬伴隨火炮,在各種攻堅拔點和防禦戰鬥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深受部隊好評。由於其重量輕便於人力揹負、射擊精度較好,是在山嶽叢林地帶作戰中步兵分隊威力最大的直射武器。

但是,82mm無後坐力炮在炮尾後有±60°扇面半徑25m的安全區,遇陡坡或靠牆時無法開火,靈活性不足。

65式無後坐力炮用破甲彈結構

針對65式82mm無後坐力炮射彈初速底,風偏較大的缺陷,於1978年研製並於1981年裝備部隊的78式無後坐力炮對此進行了全面改進。

78式82mm無後坐力炮全長1445mm、全炮重33kg、直射距離500m、最大射程2000m、配備火箭增程破甲彈(全重4.36kg、炮口初速252m/s、破甲威力150mm/65°)、殺傷榴彈和殺傷燃燒爆破彈(全重4.63kg、炮口初速200m/s)。

執行破障的任務的78式82mm無後坐力炮

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後的唐家山堰塞湖搶險中,成都軍區某工兵團使用78式82mm無後坐力炮對阻擋導流明渠的孤石實施爆破。

於1979年設計定型的80式95mm無後坐力炮是我國迄今位置開發的最後一款無後坐力炮。但是因為性能相比82mm無後坐力炮並無太大提升,最終沒有列裝。

80式95mm無後坐力炮

除了上述的幾種配屬步兵營連的輕型無後坐力炮,我國也研製過車載的重型無後坐力炮。

在參考美製M40A1型車載無後坐力炮的基礎上,我國於1964年開始研發自己的105mm無後坐力炮。至1975年全系統完成定型。

75式105mm自行無後坐力炮全重212kg(炮身重121kg、三腳架重91kg)、採用BJ-212A越野車底盤(後改用BJ-2020SJ越野車)、炮身長3409mm、火線高1510mm、配備破甲彈(全重16.2kg、初速503m/s、直射距離580m、破甲深度180mm/68°)和殺傷爆破榴彈(全重21.6kg、初速320m/s、最大射程7400m)。

75式105mm自行無後坐力炮

75式105mm自行無後坐力炮在國內的裝備數量並不大。因為在其研製定型後不久,更先進的HJ-73反坦克導彈也完成了設計定型並批量生產,取代了自行無後坐力炮。但是,在出口市場上卻是牆內開花牆外香,直到今天我們還能在利比亞和敘利亞的戰場上看見他的身影。

縱觀我國的無後坐力炮的發展,和107mm火箭炮與100mm迫擊炮一樣,減重始終伴隨整個設計改進過程。其根本原因是部隊的機械化程度太低。哪怕是到了今天,我國也沒有實現陸軍的全面機械化,仍有一些部隊甚至沒有足夠數量的裝甲輸送車而需要乘坐卡車機動。

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無後坐力炮幾乎是僅有的可以伴隨營連級的步兵分隊的炮兵直射火力。而在HJ-73反坦克導彈和69式40火箭筒達到堪用狀態之前,無後坐力炮也是步兵營連最為有效的反坦克火力。但即使這樣,以82mm無後坐力炮的威力,要想擊穿當時遠東蘇軍主要裝備的T-62系列中型坦克和T-10M系列重型坦克,也是困難重重。

當然,上文也提到過,仿製РПГ-2的56式40mm火箭筒和仿製РПГ-7的69式40mm火箭筒嚴格說來也是無後坐力炮。只是習慣上還是叫他們“火箭筒”。

在中央下達“八二八”命令(即【中發(69)55號】文件),全國進入戰備狀態後,各地生產的海量82無和40火完全是迫不得已。可以說是面對無法彌補的技術差距時的掙扎。

因此,在技術更先進的反坦克導彈、單兵反坦克/雲爆火箭、重型火箭筒成熟後,82無後坐力炮迅速的退居二線。

不佔編制的PF-89單兵雲爆火箭

PF-98式120mm火箭筒

以HJ-12單兵便攜式反坦克導彈、PF-98重型火箭筒、QLZ-04自動榴彈發射器、PP-89/93迫擊炮、PF-89單兵火箭構成的火力體系,配合有序、銜接緊密,較好的滿足了目前的作戰需求。只有常青樹69式40火,在配備了新型彈藥後,憑藉可以重複裝填多次使用、價格低廉、儲備充足的優勢作為補充,算是無後座力炮最後的餘暉。

不過,在武警機動部隊、預備役部隊、生產建設兵團和民兵中,82無後坐力炮還會陪伴大家很長一段時間。即使不在適應現代化局部戰爭,在反恐處突、維護社會治安的領域,無後坐力炮依然可以大有作為。


戰鬥機解說家


無後坐力炮為什麼會被淘汰?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這款武器落後了唄,落後的武器就應該被替換。而且現在的一票“無後坐力炮”,例如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坐力炮,已經算是火箭筒了,發射的也是火箭增程榴彈。



單兵無後坐力炮被髮明的初衷,就是給步兵一種能夠打擊土木工事、裝甲目標的便攜式武器罷了。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英國就有了PIAT反坦克榴彈彈射器。


英國的反坦克“彈弓”PIAT反坦克榴彈彈射器


而在二戰之後,受到冷戰時期“鋼鐵洪流”大規模機械化戰爭理念的影響,各國都開始研發反坦克榴彈發射器。而蘇聯就以德國遺留下來的“鐵拳”火箭發射器為原型,相繼研發出了RPG-1、RPG-2反坦克火箭筒。不過嘛,這些仍然屬於無後坐力炮的範疇。


使用RPG-2火箭筒的北越游擊隊


但是到了RPG-7反坦克火箭筒時,蘇聯採用了火箭增程榴彈,這也就使得火箭筒相比起無後坐力炮來說,可以做的比較輕薄,不需要承受很大的膛壓。換句話來說,反坦克火箭筒可以在重量比無後坐力炮輕的時候,破甲能力反而比無後坐力炮還要強。



以69式反坦克火箭筒與82式無後坐力炮相比,69式反坦克火箭筒能在290米的距離上有效擊穿65°傾斜的180mm厚裝甲鋼的能力,而82式無後坐力炮為150mm。而且69式火箭筒僅有5.6公斤重,而82式無後坐力炮卻重達34.3公斤。



我是戰甲裝研菌,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


戰甲裝研菌


無後坐力炮被陶汰了嗎?凡事用事實說話。

2017年,美軍新購入1千多具M3E無後坐力炮,作為步兵壓制火器。前蘇聯研發的SPG9,在車臣戰場仍大顯神威。82無後坐力炮還在裝備中國步兵。德、英、法、意、日、澳等國軍隊,仍大量裝備84或80無後坐力炮以及其衍生產品。

作者的錯誤慨念來源於對無後坐力炮的錯誤認知,以為它就是反坦克武器。既然無法從正面擊穿第三代坦克裝甲,必然壽終正寢,淘汰出局。

反坦克只是無後坐力炮的功能之一。如果說迫擊炮伴隨步兵機動,提供可靠曲射火力,那麼無後坐力炮伴隨步兵機動,則提供可靠直射火力。作為輕便廉價的直射武器,無後坐力炮可隨時為步兵分隊提供直射距離內(一般不低於500米)消滅敵火力點能力,消滅隱避物後敵步兵能力,摧毀敵堅固工事能力,摧毀敵二代坦克和輕型裝甲戰車能力,從正面以外方位摧毀敵第三代先進坦克能力,提供5000米內曲射壓制火力。

可以斷定,在沒有出現替代武器之前,無後坐力炮與迫擊炮一樣,不會被淘汰。因為步兵需要它,作戰需要它,勝利需要它。


風帆與浪


因為有火箭彈出來替代了。在早期因為火箭炮生產的難度大於無後坐力炮,造價上也便宜得多,這使得無後坐力炮成為熱門,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火箭炮的普及替代了無後坐力炮。相比之下,火箭炮的打擊威力大於無後坐力炮炮,打擊精度也高於無後坐力炮。

其次,打擊範圍上面火箭炮遠勝於無後坐力炮。無後坐力炮一般只能用在野戰打防禦工事,而火箭炮可以上打飛機中打坦克下打防禦工事。這是無後坐力炮被淘汰的主因,畢竟適用範圍太小了。

第三則是戰場反應能力上面,火箭炮的大小更容易攜帶,重量也更加輕便,往往單人便可攜帶操作。火箭炮的準備時間往往只需要五秒鐘,尤其是進入現代以後,大多數的戰鬥都是巷戰,火箭炮這種快速反應能力可以大佔便宜;而無後坐力炮這種明顯是需要多人操作的,反應速度太慢,跟不上巷戰的戰爭節奏。

第四,戰場生存能力。由於現代的測軌頭盔出現,只要有發射炮彈就會被發現位置。無後坐力炮的速度太慢除了導致難以攻擊敵人之外還導致逃生能力太低,遠不像火箭彈可以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