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日月星辰循環不止,春夏秋冬週而復始,二十四節氣中立春後的又一個節氣,立春後到底是雨水還是驚蟄?中為什麼唯獨少了”

驚蟄”而多了"啟蟄"呢?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自幼修身實證並弘揚黃老修身文化的中國國學院學術委員會常委、青少年國學院院長熊春錦先生為什麼要在啟蟄文中披露驚蟄被改為啟蟄並顛倒了節氣順序這個跨越千年的秘密呢? 二十四節氣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倒底隱含著什麼天機?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關於文中講到的修身實踐者以及對自己體內變化較敏感的人,在每一個節與氣的轉換變化之時,同步入靜內觀身體,常常能發現和體悟出相應的脊椎體出現類似溫差的變化,甚至會發現輕微的震動或跳動現象……先生還提醒修身養生者應當在啟蟄期間運用十二消息卦,對體內的五德能量進行全面分析。藉助宇宙中泰卦卦象能量的變化運用於身內從而形成身內泰卦的三陽開泰……. 更特別強調了啟蟄期間進陽火,退陰符的重要性與具體操作方法等,由於篇幅有限建議愛好者查閱原文.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現仍然將部份基礎養生內容摘錄於此,感恩作者.


啟蟄的尋根探源——為何立春後是啟蟄而非雨水

熊春錦


“啟蟄”這個節氣,現在日曆上稱“驚蟄”,排在雨水之後,但古代稱為“啟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立春之後的第二個節氣,如果從冬至算起,實際是第五個。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節氣的形名和次序也有偷樑換柱、桃代李僵的事情發生,“啟蟄”的形名和次序在歷史發展中也發生了偏差。這種命名和次序發生偏差,對於農事本身來說可能產生的影響並不大;但是,對於修身養生求真者而言那可是天大的事。所以,對於啟蟄這個節氣,我們需要探討清楚,把顛倒的次序再顛倒過來。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一、字源字義探究

(一)啟的字源與字義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啟,開也。《說文解字》:“啟,教也。從攴,啟聲。”《論語》:“不憤不啟。”《玉篇》:“書曰啟明,本亦作啟。”《爾雅·釋天》:“明星謂之啟明。”東晉郭璞對此注道:“太白星也,晨見東方為啟明,昏見西方為太白。”晨見東方那顆非常明亮的星星就是啟明星,而黃昏在西方天邊所能看到的那顆星就是太白星。這兩個名稱,其實說的是同一顆星。啟,還有主動、從容之義。

“啟蟄候蟲猶自閉”,在啟蟄的時候,那些尊天敬地、無為而治的應候之蟲,順四時之度令而冬眠的蟲類,還沒有真正完全甦醒,但是已經開始進入甦醒的開啟、啟動狀態中。

(二)“驚”的字源與字義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說文解字》:“驚(驚),馬駭也。”《玉篇》:“驚,駭也。”《周易·震卦》:“震驚百里。”《詩·大雅》:“震驚徐方。”驚,還有慌亂、恐懼之義,要麼是馬四蹄掀踏不安,要麼是馬撒開四蹄狂奔,甚至是馬拉著車橫衝直撞,都是非常危險的。因此用驚字替代啟,並不符合天道自然無為治理法則和秩序的特點。

(三)“蟄”的字源與字義

“蟄”的本義,指動物冬眠潛藏起來,既不進食也不活動的一種休眠生理狀態,是候蟲類順四時之度而進入冬眠的一種深度休息狀態。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說文解字》:“蟄,藏也。”《爾雅·釋詁》:“蟄,靜也。”《十三經注疏》:“藏伏靜處也。”藏和靜這兩者之間並不矛盾,藏固然就需要保持安靜。

《周易·繫辭》指出:“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孔穎達註疏:“蛟蛇初蟄,是靜也。以此存身,是後動也。”這說明蛟龍和百蛇都存在著冬眠的生理現象。質象領域隱有龍之蟄藏,物相領域顯有蛇之蟄伏,都是一類的屬性。(編者注:現代科學研究發現,物相的星球只佔宇宙4%,表現出原子以上能量結構,能被肉眼所直接觀察,或藉助放大鏡而觀察;剩餘96%屬於質象世界,其中22%為暗物質,74%屬於暗能量,即炁(氣)、光、音等能量。質理學是研究質象世界的學說,主要體現在傳統道德根文化學說中,已逐漸被現代物理科學所驗證。對應於人體,主要指的精氣神。)

“蟄”,有時候也用於形容人,描述一個人獨處一室,就像我們現在形容某些宅男和宅女一樣,是一種蟄居狀態。只不過現代的宅男宅女是蟄而不靜,蟄而難靜,只是形式上的獨居而處。這種蟄居也有獨處、潛藏的意思,是本義的一種延伸。某些地方方言中的宅(ze)男宅(ze)女,發音與這個“蟄”的音也挺相近。

二、漢武帝首先篡改“啟蟄”

從大量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原來立春之後這個節氣的命名並不是“驚蟄”,而是“啟蟄”。啟蟄之後才是雨水。從改“啟”為“驚”的歷史緣由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將“啟蟄”的形名更改為“驚蟄”,而且變更了啟蟄與雨水的序列位置,這都是在漢代發生的。

漢武帝的祖父漢文帝名劉恆(前179年~前157年)時期,為了避劉恆之“恆”字名諱,將老子五千言中“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的“恆”字,強行篡改為“常”字。這在五千言的通行本《道德經》裡面一直延用至今,從未有人為它正名。無獨有偶,漢武帝的父親名劉啟(前156年~前141年),漢武帝為了避開他父親的名諱,就將二十四節氣中“啟蟄”之“啟”篡改成了“驚”字,從此“啟蟄”就變成了“驚蟄”,逐漸丟失了節氣名稱的原義。

後代學者在研究節氣的時候,因為不知原委,也就想當然、牽強附會地美化這個“驚”字與春雷之間的關係,人為性地讓節序名稱和順序去符合自然規律,既迷惑了自己,也成功地迷惑了後代。但是,從自然界的氣運變化上,從五運六氣的變化層級而言,啟蟄絕對不能運用到雨水之後,因為龍行才能雨施。

三、“啟蟄”節氣見“啟龍”

當代《殷墟卜辭研究——科學技術篇》指出:“龍,又是東方天東宮蒼龍的龍宿星宿”,“啟,乃節氣之稱,即後世之啟蟄。”“有啟龍者,謂時屆啟蟄,龍宿見於東方也。”這說明啟蟄形名的確定,與天文中的星宿運動密切相關。組成龍宿星座的星星,在每年的啟蟄時會出現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商代甲骨文之中,就有正月龍見的記錄:“癸卯卜,囗貞,有啟龍,王比,受有又”;“貞:有啟龍,王勿比。”啟龍是啟蟄的啟龍。在天文學中,龍宿星見於東方天際,在身內則見於腰椎一上的能量變化。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黃帝陰符經》:“天發殺機,斗轉星移;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德,萬變定基。”天、地、人三才都應該合德而守一,而不能擅自產生突變;仁、義、禮、智、信五德的形態、品質、品格以及動態都要與自然法則秩序相吻合,才能夠實現萬變定基。古代常常把“龍蛇起陸”作為先導和徵候,通過對它們在陸地上的正常表現和異常表現詳細地加以分析,來把握自然的變化規律。

在古六歷當中,“驚蟄”節氣的名稱皆為“啟蟄”。當代姜濤《“歷居陽而治陰”——略論二十四氣入歷及其在清代以來的變革》一文中,總結了二十四節氣中前六氣在歷代曆法中的變動: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從此表中可以看到,西漢太初元年,改啟蟄為驚蟄;東漢元和二年,更改了節氣的次序,將雨水移到驚蟄之前,清明移到穀雨前面。隋開皇十七年,將驚蟄恢復為啟蟄。唐武德二年,恢復啟蟄在前、雨水在後的次序。唐開元十七年,又改雨水在立春後,並且將啟蟄改為驚蟄,沿用到現在。

由此可見,將啟蟄改為驚蟄,是漢武帝時期避諱的產物;而後世屢次將驚蟄的次序顛倒至雨水的後面,則是丟失慧識文化所賦予的節氣本義,將“驚”字與自然現象進行附會的結果。若依據物應性來定位,啟蟄就當在雨水之前,因為“啟龍”運動後才能春雨普降。

四、啟蟄正名的形名學意義

《郁離子•論樂》中記述:“是故雷不鳴於啟蟄,而鳴於日至,則天道變;(天上打雷的時間如果不是發生在啟蟄的時令區間內,而是拖到夏至時令區間才發生,或者提前冬至時令區間內發生,都不吉祥,表明天道會有變化)雞不鳴於向晨,而鳴於宵中,則人聽惑”。(公雞不在清晨的時候叫,而半夜叫,那麼社會就會由於信德喪失,出現謠言惑眾的現象,各種迷信就會風起。)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我們給啟蟄正名,不僅要在位置上進行正名,而且在名號上也要進行重新定名。黃帝的學說中對於形名學非常重視,如果名定錯了,就沒有對應和呼應。而在民間應用中,實際上也應該高度重視按照慧識悊學誕生的歷法和定名,把握好形名來進行治事養生以及修身實踐,去體悟黃帝所揭示的“形名已定則無所逃跡匿正”的規律。“無所逃跡匿正”,是指形和跡都無法逃遁。其欲相、色象的相和象,都容易被我們所把握。(編者注:道德根文化依據人類精神系統的分期,分為性識悊學文化期、慧識悊學文化期、智識哲學文化期和意識哲學文化期四大分期。其中性識悊學文化期和慧識悊學文化期在2500年前的軸心時代之前,是中國古代建立在全腦和心腦立體運用生理基礎上的立體悊學文化,代表人物有伏羲、黃帝、老子;智識哲學文化期,所調用的大腦工作區間是人類左腦的質層和皮層以及右腦皮層,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漢代及以後則進入意識哲學文化期,意識哲學文化誕生的生理基礎是人類的左腦皮層思維,代表人物有董仲舒、朱熹等。)


啟蟄的養生修身


⒈增強抵抗力

在啟蟄節氣,寒冬漸盡,天氣開始轉暖,致病的細菌、病毒容易隨風傳播,故春季外感性的傳染疾病常易暴發流行。隨著冬天儲存在地下水中的能量開始上升;人體的陽氣開始應天時而動,天地間是三陽開泰,人體內卻需要調動脾、腎、心三陽而扶生肝木,如果體內三陽不足,而是陰過強,一些人的身體就會因為先天后天之本的根基不穩造成中焦空虛,導致疾與病的發生,小兒一般會表現出體虛的病症。此時,不論老幼,都應當要注意鍛鍊身體,加強身識的有益活動,使質象的氣和物相的血都活躍起來,增強自身對疾病的抵抗力。


⒉適當運動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啟蟄仍然是早春節氣,特別是北方仍然較為寒冷,應當經常進行身識的各項運動,但運動的幅度不宜過於激烈,以便讓肝氣慢慢和緩地上升,避免因為體內中氣消耗太過,失去對肝氣的控制,導致肝氣向外調用得太多而出現發熱、上火等症狀。應當注意堅持練習太極修身,主動與天地能量場相聯通,吸收天德地氣的正陽泰卦能量,以外補內,減少體內調用的消耗。


3.預防哮喘

在我國南方地區,啟蟄正是踏春的好時節,但對花粉及植物過敏者、哮喘患者應當避免去花園及植物園,以免誘發哮喘.對於這些人士來說,如果置身花粉飄散濃度較高的空間應戴上口罩。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同時,個人室內應常保溫暖、乾燥和潔淨,注意通風透光,被褥、衣物要用熱水勤洗並勤曬,最好不用地毯、毛毯等利於塵蟎寄生的物品,並避免用毛及羽毛製品,減少塵蟎及黴菌孳生。


4.常伸懶腰

人們在室內最簡單的運動就是伸懶腰。啟蟄時節,在清晨剛醒來或工作勞累時伸一伸懶腰,主動地活動軀幹和上肢,對肝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啟蟄節氣風邪漸增,常見口舌乾燥現象,為此,宜多吃鮮蔬菜、多汁水果,可選擇香椿、豌豆苗、茼蒿、薺菜、菠菜、春、藕、芋頭、蘿蔔、荸薺、甘蔗等,以補充人體水分,還可多食大棗、山藥、蓮子、銀耳、百合等進補食品,少食油膩之品,不吃羊肉等溫熱之品。人們在室內最簡單的運動就是伸懶腰。

陳希夷二十四節氣養生導引坐功圖勢-啟蟄(詳解請查閱原稿)


(二)口識養生


⒈啟蟄宜食


啟蟄節氣中,飲食調養應側重於調養脾胃和祛風除溼。古代名醫李東垣曰:“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人折壽。”又由於此時氣候較陰冷,所以飲食宜保持中庸,吃熱飯熱菜,慎吃辣椒、白酒等性溫、性熱的食物為宜。不要過多吃寒冷的食物或喝涼茶,可以適當吃些較溫性的甜食,以養脾胃,避免脾胃受涼,注意調養後天之本脾胃與先天之本腎臟的調養,也有利於肝臟的保健作用。


⒉啟蟄養生食譜

北方人食療多以粥為好,可做成蓮子粥、山藥粥、紅棗粥等。


(1)仙人粥: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食材:何首烏30-50克,粳米100克,紅棗3-5枚。

做法:將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紅棗同入砂鍋內,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熬至製成粥。

功效:補氣血、益肝腎。


(2)太陽糕: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食材:江米麵250克,豆沙餡250克,黑芝麻80克,青紅絲60克.

做法:江米麵用水和勻,上蒸籠蒸熟後取出,晾涼.待冷卻之後,將江米麵揉成麵糰,揪成25個小劑子.每個劑子擀成小圓餅,圓餅上抹上一層豆沙餡,每5張疊在一起.將黑芝麻炒熟後,與青紅絲一起,擺放在圓餅上做成小雞的形狀.

功效:太陽糕是老北京舊俗二月初一和春分祭日的傳統食品.江米補中益氣,健脾養胃;黑芝麻護肝保肝,利於紅細胞生長.若配以紅豆沙,則有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補血生乳等多種功效.


(3)原味波菜: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食材:新鮮波菜400克,銀耳50克,大棗6-7枚,花生油50克.

做法:新鮮菠菜洗淨撈出(沾水與菠菜一起放入鍋中),切成兩段,梗葉分開;銀耳泡軟;大棗洗淨備用.

花生油燒至六,七成開,先放菠菜梗,梗上放菠菜葉,葉上放銀耳紅棗,蓋上鍋蓋,燒至有熱氣從鍋蓋冒出,即開鍋蓋,調鹹鹽,出鍋盛盤.

功效:調養脾胃,祛風除溼,防治口舌乾燥.菠菜翠綠嬌豔,爛滑,營養全且原味,老少咸宜.


(4)香蘑茼蒿:

食材:新鮮茼蒿400克,蘑菇50克,豆腐皮(或豆腐乾)50克,花生油50克.

(做法及功效請查閱原文)


(5) 清炒四季豆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食材:四季豆250克,豆腐200克,花椒5克,食用油適量.

做法:(請查閱原文)

功效:提高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適宜慢性肝炎患者食用.


(三).意識養生


啟蟄期間天氣變化無常,容易引起情緒波動,乃至心神不安,影響身心健康,高血壓、心臟病、哮喘患者更要注意。積極的精神調攝養生鍛鍊法,保持情緒穩定,清心寡慾,不妄勞作,以養元氣。堅持誦讀有益於意識寧靜,心腎氣機平衡。對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綜合調整功效.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四)啟蟄治事養生宜忌


⒈治事養生之宜

孫思邈《千金月令》曰:驚(啟)蟄日,取石灰糝門限外,可絕蟲蟻。


《四時纂要》曰:是月四日寅日,宜拔白。甲子日,拔白。三十日,服井花水,令鬚髮不白。

《雲笈七籤》曰:正月十日沐浴,令人齒堅。寅日燒白髮,吉。

《肘後方》曰:闢禳瘟疫,正月上寅日,搗女青末,三角絳囊盛,系帳中,大吉。又曰:正月七日,新布囊盛赤小豆置井中,三日取出,男吞七枚,女吞二七枚,竟年無病也。正氣內存,邪不可幹!

這次抗擊疫情中醫起到了主導作用!!!

為了維護大眾身心健康,提升正氣!

CETV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國學臺針對疫情

推出眾多國醫養生健康課程免費學習!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中醫養生理論告訴我們五情傷身!

焦慮恐慌,悲傷憤怒等不良情緒會造成人體的免疫力下降!

國學臺推出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組織專家、教師編寫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導手冊》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由陝西省體育局主編,

陝西省體育科學研究所、陝西省體育科學學會、健康陝西網攝製

《全民科學健身100招》

方便20-60歲社會中堅力量,工作鍛鍊兩不誤!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隱藏著一個數千年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