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清政府裁撤湘軍卻不裁淮軍?不怕李鴻章擁兵自重,威脅朝廷嗎?

於無聲處34


以理學名臣自詡的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之亂後,湘軍聲威達於極盛時,仍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戒懼感。

早在咸豐元年,曾國藩就已開始注意到歷朝歷代所謂顧命大臣功高震主的經驗教訓,視周公旦為其人生楷模,以韓信、霍光、李德裕等自恃功高、專橫自伐者為戒。咸豐五年,當他聽到嫉賢妒能的某相國對他的非議時,內心傷感備至,深恐自己落到東漢太尉楊震自裁夕陽亭的下場。

當曾國荃率吉字營一舉克復金陵(南京,太平天國改稱天京)的消息傳來後,面對欣喜若狂的湘軍眾將士,曾國藩則預料到天京的陷落會成為他與清廷關係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可能會出現政治上的某種危機,於是他按捺住興奮之情,繞室彷徨,苦思對策,徹夜不眠。

當他由安慶趕到江寧(南京,金陵,天國稱天京)時,對於解決上述問題早已成竹在胸了。

之後,曾國藩婉拒諸將勸其稱王的試探,以“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的聯語表明心跡,暗示大家“鼎之輕重,未可問焉”。

由此可見,在被譽為“三不朽聖人”的曾國藩之心目中,絕無什麼“夷夏之分”的種族觀念,他所有的只是“君,天也”的偏狹家國思想,他一味的“效勞朝廷,忠君保清”,不過是為了爭取滿清皇帝賜予他和他的家族高官厚祿、尊崇地位和最大利益而已。

湘軍攻克金陵後,曾氏兄弟的聲望如日中天,均達到了各自人生的巔峰,曾國藩被封為一等侯爵(這已是清廷對漢官封賞的極限了),可世襲罔替;曾國荃封一等伯爵。所有湘軍大小將領及有功人員,均論功行賞。蕭孚泗、朱洪章、李臣典(已死)等立下大功者均被封侯賜爵 。其餘的官授道、府、提、鎮或其他職位者比比皆是。史載,彼時湘軍系人物居督撫尊位者便有十人,長江流域的水師,都在曾氏兄弟的控制之下,曾國藩所保舉的人物,朝廷無不無不如奏授予。

然而,這只是表面現象。骨子裡,曾氏兄弟所面臨的,是無數驚濤駭浪與明槍暗箭。這些暗流的產生,有的是滿人對漢官的歧見與猜忌,有的是起於私人利害衝突,有的是官場特有的“紅眼病”,還有的則歸咎於湘軍本身的居功自傲,軍紀敗壞。

清廷對曾氏表面給予了很高的榮譽,但對破金陵後湘軍殺戮搶劫,私分天國“聖庫”之物傳聞的猜嫌疑忌,加深了曾國藩的恐懼煩憂。攻克金陵不久,祁寯藻等人彈劾湘軍燒殺搶掠,虜獲無數。朝廷則借題發揮,故意將賈鐸等人的彈劾奏章飭諭曾國藩,讓他追查實情,顯然是在警戒曾氏兄弟。

不久,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通知江寧將軍富明阿,讓他從揚州趕至金陵,一面視察湘軍行徑 ,一面探尋李秀成是否已真的伏誅。清廷對曾國藩的忌憚,對湘軍的防範,已經溢於言表。

於是,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個人以及湘軍聲威煊赫、達於極盛失敗,毅然以“湘軍作戰日久,暮氣已深” 為由,奏請裁撤湘軍歸故里,明確表示自己無意擁兵自重的態度。

曾國藩在大功告成之際毅然裁撤湘軍,實際上完全為了應付那群嫉賢妒能的反湘軍派而起的,也有韜晦自保方面的考量。那麼,攻克金陵後的湘軍到底有多少人呢?因史料記載缺失,今天已經很難弄清楚了。從《湘軍志》、《能靜居日記》的記載中,我們只知道湘軍初次出省作戰時只有一萬七千名將士。一直到咸豐八年時,仍然只有一萬多人。直到安慶之戰爆發時,才新招募了一萬多新兵,總人數約三萬左右。到同治元年圍攻南京時,連新招募的、新招降者一起計算,總兵力在六萬(還有十二萬一說)左右。

到底裁多少?老謀深算的曾國藩手法自然高明,他不會一次都裁光,裁軍就是自剪羽翼,但他也不會傻到把兩個翅膀都徹底折斷的地步吧?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湘軍攻克南京,七月初就開始著手裁兵,首先裁去二萬五千人,大都是老弱病殘或暗中參加哥老會的兵痞或韋俊部太平軍降卒,隨後又陸續遣散了一些人。史載,曾國藩統共裁撤了三萬人左右,留下的也在三萬左右。這些留下的大都是湘軍精銳,比如彭玉麟的水師,曾國荃的吉字營就基本未動,另外左宗棠統領的四萬楚軍已是獨立狀態,也不在遣散之列。

曾國藩對李鴻章和淮軍尤其寄予厚望,他在裁汰湘軍時特意致信李鴻章,以殷殷關照的語氣說:“湘軍強弩之末,銳氣全銷,力不足以制捻(軍),將來戡定兩淮,必須貴部淮勇任之......淮勇氣方強盛,必不宜裁,而湘勇則宜多裁速裁”。裁湘留淮,是曾國藩的一招妙棋。他認為,只要淮軍能繼承湘軍衣缽,李鴻章能延續自己的事業,使湘、淮兩軍和曾、李兩家融為一體,不僅可以鎮壓各地農民起義,還能保住自己在滿清朝廷心目中的地位,有軍權在,任何人都不能將其隨意擺弄,更無從高處顛墜之憂,這就是曾國藩當時賴以擺脫困境的裁湘留淮之策。而對於清廷來說,扶植一個李鴻章,既可以掣肘尾大不掉的曾氏兄弟,又可以利用淮勇東征西討,加上彼時的滿漢八旗、綠營基本被太平軍摧毀殆盡,剩餘的又將驕兵惰,不堪一戰,只能依賴淮軍的力量來討捻,來鞏固國防,至於李鴻章或許會擁兵自重、威脅朝廷,那已是微不足道的事了,所以曾國藩提出的裁湘留淮建議,很快就被西太后等人欣然採納。

曾國藩歷史經驗之豐富、政治嗅覺之靈敏,慮事詳明,處事果斷,確實讓人佩服。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關於這個問題要回答兩個問題:其一,為什麼要裁軍;其二,李鴻章為啥可以“一股獨大”。

(1)裁軍並非僅僅針對湘軍,全國各地鄉勇都被裁撤

這正如不許購買外國軍艦和艦炮並非僅僅針對北洋一樣,都是全局性行為。湘軍人多必然裁撤成為主體,全國各地不僅湘淮,包括楚軍、川軍、貴軍等都發生了裁撤。只不過當時,全國最有實力的是湘楚淮,它們也最有影響力,才最被關注。

湘軍,在這裡主要是指曾國藩兄弟掌控的部分湘軍,被裁比重還不是最大的。楚軍比較徹底,六萬多人被裁了四萬多,楚軍統帥左宗棠僅率部三四千人北上陝甘,大部分留在閩浙等地區,其實逐漸被湘軍融入。

(2)曾國藩兄弟也並非自願主動裁撤,有些人說得清廷沒有作用似的

從裁軍意思被清廷主動放出,到曾國藩等人主動裁軍,這是有先後順序的。不是曾國藩兄弟情願要做的事情。

首先,裁軍主要是“非正規軍”轉為“正規軍”的必然行為,剿滅太平軍之前,因為全國性戰亂,湘楚淮各軍軍費大多是自籌,中央財政可插手的餘地不大。但是,剿滅之後,中央必然要控制財政,這是任何政府都要做的事情。因此,之前的“非規制”軍隊自然要轉為“經制軍隊”;

其次,消滅太平軍後,南方太平軍戰區沒有了主要敵人,自然要被裁撤;

再次,清廷出於“扶滿抑漢”、恢復中央權威的考慮,有意裁撤湘楚淮,在這種情況下,曾國藩兄弟才主動裁撤。

(3)李鴻章及其淮軍為何最終不但沒有實力受到損失反而成為主力

這個主要是因為李鴻章和曾國藩長期作為“京官”,熟悉官場規律又為清廷熟悉。所以,他們兩個並非真正的重點。相較曾國藩,李鴻章更讓清廷放心。

在太平軍被消滅後的裁軍中,曾國藩、曾國荃兄弟被裁了兩萬多人;非曾氏兄弟掌控的湘軍才是真正的重點。李鴻章更是僅受到微創,旋即在剿滅捻軍中又成為主力。曾國藩在平捻中,在李鴻章的授意下作戰頗不賣力,最終致使曾國藩交出帥印,更讓曾國藩不爽的是,連個交接儀式也不搞,很窩囊地交出權力。

清廷不是傻子兒,八旗兵難堪重用,楚軍被拆散了、湘軍因為統帥相對強悍清廷怕被丟失權力因此也進行抑制,那麼,誰來保衛天下?只剩下比較聽話的淮軍了。

其一,淮軍軍紀最差,其戰鬥力並不強,主要依靠洋槍洋炮,而這些都需要買,買就得由清廷掏錢。清廷控制住錢,就控制了淮軍。相反,楚軍則不完全依靠洋槍洋炮,楚軍有一種“倔強的草根精神”,硬仗、大仗,甚至可能去死的仗都敢打,這其實是清廷最怕的。

其二,李鴻章有小聰明,這點被清廷也就是慈禧把握。個人和家族、集團的利益被李鴻章重視,而這些清廷給得了。


坐古談今


三眼看天下,洞察天地人,大奇兄講故事!

當曾國荃攻破天京後,並大肆燒殺搶劫。甚至掠奪了大量財富佔為己有,並派專人押回老家湖南。

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那些與曾公有過節的官員們,並藉機向慈禧太后彈劾並羅列曾國藩,曾國荃三大罪狀:①朋黨結私而沆瀣一氣並作亂②私吞敵賊鉅額財富③擁私人武裝,日益強大。留有後患。最終是大清之國之殤!

當彈劾聲傳到曾公耳朵裡,他大吃一驚,並覺得事態很嚴重,他將關係到曾氏家族的生死存亡之未來。他斟酌一番並寫信給他的弟弟,措詞相當嚴厲:荃弟,時局已趨穩定,殘敵難成氣候。升官晉職理所應當。可朝廷已有人彈劾你、我。況朝廷忌諱已久,戒心重重於湘軍之獨大。出於曾家家族考慮,你必須解甲歸田,回鄉解散之湘軍。自願削藩為妥,以解心患!急!切切!

曾國荃接到信後,並立馬去北京求見慈禧太后,並當面請求自己解甲回鄉養老,同時解散湘軍。

慈禧太后長嘆一聲:准許!此時,太后心中堵了多年的石頭,總算落地。至於李鴻章的淮軍仍有他的存在價值。何況李鴻章的威望仍在曾公之下,可以說,難以起波瀾!


大奇兄


慈禧作為一個女人,沒有什麼治國才能,卻可以違反後宮干政的清朝祖制,獨掌大清權柄近半個世紀,憑什麼?

憑的就是帝王心術。

何為帝王心術?說白了就是識人用人,駕馭群臣。

仔細瞧一下慈禧時期重用的大臣,不管是曾國藩、李鴻章,還是榮祿、袁世凱,都是人中龍鳳,都是有著治國才能的擎天白玉柱。

在對比一下光緒倚重的翁銅須、康有為之輩,識人用人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這個東西,基本來自天賦。慈禧並未受過很好的教育,也並未讀過很多書,可她就是有識人用人的慧眼。這個沒什麼道理可講。

除了識人用人,帝王的第二個必須具備的才能就是駕馭群臣。

駕馭群臣有兩點,一是恩威並用,得讓大臣服你,甚至是怕你;第二,就是會搞平衡,不能讓大臣成了權臣,把你架空。

這兩點,慈禧依然很優秀。

據袁世凱回憶,每次慈禧召見他之後,他的後背都會出一身冷汗。為什麼?嚇得啊。

按說,袁世凱也是個梟雄了,怎麼會怕一介女流?沒辦法,就是怕。

袁世凱說,慈禧召見大臣有一個特點,先是和風細雨,跟你和藹地嘮家常。當你正放鬆的時候,她突然臉色一正,目光銳利,問起朝廷大事。這時候,大臣心中一驚,趕緊應對,而慈禧總能問到點子上,讓大臣很難糊弄她。

因此,大臣受到慈禧召見,都不敢懈怠。

慈禧做到這種地步,很難嗎?是的,並不容易。

可以對比一下後來的攝政王載灃。據徐世昌回憶,載灃召見他時,開始也是聊一點家長裡短,但聊完後,就冷場了。你主動跟他說一點朝廷大事,他態度曖昧,完全沒有什麼判斷力。

召見結束後,徐世昌覺得,這次召見沒有任何價值。正事基本沒談。

說了這麼多,現在回到正題。

慈禧裁撤湘軍,扶持李鴻章的淮軍,這是在搞平衡。

蕩平太平天國後,曾國藩的湘軍已經完全可以和清廷叫板了。實力太大了。

但是在此之前,慈禧已經暗暗在佈局了。他扶植了兩個人,一個是李鴻章,另一個是左宗棠。

讓他倆抗衡曾國藩。

而曾國藩乖乖地主動裁撤湘軍後,慈禧仍然在扶植李鴻章和左宗棠。為什麼?湘軍雖然裁撤了,但湘軍出身的封疆大吏太多了,湘軍系仍然是一股巨大的政治力量。

這時候,如果裁撤了李鴻章的淮軍,李鴻章的地位必然大降,那麼誰與湘軍系的大臣抗衡呢?

所以,慈禧不會裁撤淮軍。

此外,在八旗軍和綠營兵統統爛透了的情況下,總得保留一支能打的隊伍吧?這也是考量之一。

慈禧完全信任李鴻章嗎?

也不是。她還扶植著一個左宗棠呢?

曾國藩死後,慈禧一直用左宗棠制衡著李鴻章。這老哥兒倆,一直鬥到死。

帝王之心,深似海。帝王心術,細如鋒針,狠如蠍尾。

但凡沾上政治,就沒有什麼善男信女。

慈禧,深通帝王心術的政治天才也。恭親王奕訢,治國才能甩慈禧八條街,但就是因為不懂帝王心術,一輩子讓慈禧壓得鬱鬱寡歡。

可惜了。


趣談國史


慈禧對於勇營武裝一直就沒放心過,她不僅裁撤了湘軍,也裁撤了淮軍。

太平天國運動時期,上海、江浙一帶太平軍攻勢兇猛,上海的士紳和洋人就邀請曾國藩派兵去鎮壓。而此時湘軍主力正在安慶府作戰,抽不出兵力支援上海。於是曾國藩就安排李鴻章拿著上海支持的軍費,在安徽招募兵員,組建了淮軍。


淮軍的組建雖然延用了湘軍的勇營制,但它的訓練機制和武器裝備都比湘軍提升了很多。淮軍組建由於得到了洋人支持,所以在軍隊建設上,也聽取了洋人意見。訓練西化,武器也是以洋槍洋炮為主,所以戰鬥力還是不錯的。

淮軍鎮壓了上海的太平軍後,就配合曾國藩的湘軍在江浙一帶作戰。後來湘軍攻陷了天京(今南京),太平軍的殘餘力量被屠殺殆盡,天平天國運動至此謝幕。


“飛鳥盡,良弓藏”,太平天國運動剿滅後,湘軍、淮軍的作用就大幅下降,清政府就開始對勇營武裝開始裁撤。淮軍裁撤後,兵力縮減至5萬人左右。由於淮軍武器都是西式裝備,在李鴻章剿滅捻軍後,淮軍就被清政府調到東南沿海鎮守海防。


淮軍雖然經過了裁撤,但慈禧對漢人武裝仍然不放心,在兵員編制、軍費方面一直保持壓制的狀態。所以淮軍雖然是中國第一支走向近代化的軍隊,但由於大清的昏聵,並沒有完全發展起來,這也直接導致了甲午戰爭的失敗。


由於淮軍的發展受到極大的壓制,所以李鴻章也並沒有威脅到清朝統治的能力。



花木童說史


在曾國藩的湘勇於1864年攻下天京後,以慈禧主政的清庭就要求曾國藩載撤湘勇。從法理上來說清庭這一要求無疑是正當的。因為曾國藩的湘勇、左宗棠的楚軍、李鴻章的淮軍都屬於臨時徵召的應急部隊,而非國家經制之師(國家正規軍)。

如湘、楚、淮這種臨時徵召的應急部隊,餉由地方自籌、將由統帥任命(只是報部備案)、兵由將領徵召。這樣的部隊如長期存在顯然對中樞來說就是軍權旁落。

當時,最大的湘、楚、淮三支非經制之師,只有湘勇陸軍在曾國藩主持下奉命裁撤了。這當然有其當時的客觀原因。

首先是太平軍餘部仍然達二十餘萬,而左宗棠的楚軍正在對太平軍餘部作戰。而李鴻章淮軍部則轉入了對捻作戰中。所以清庭雖然也有意撤掉楚淮兩軍,但戰場需要此議也只能押後。而曾國藩湘勇水軍兩萬人,又出於外患嚴重,經督撫中樞合議均認為應以此為基礎打造中國近代化海軍加強海防才是最好的選擇。

後來因為清庭自1860年8月僧格林沁所部三萬騎兵全軍覆沒於八裡橋之役,失去了手中直屬的最重要的一支武裝力量,而各地督撫手中軍權因實際情況下坐大,其中以李鴻章淮軍實力最強。後來通過籌建北洋水師,李鴻章把最大的一支海軍也把控到手中,至此李鴻章軍權達到鼎盛成為了實際上的軍閥。

而後來編練新軍的袁世凱又是李鴻章門生,所以清未是處於以李鴻章為首的實質上的軍閥割據狀態了。


史可見證


1864年,南京被湘軍攻佔,標誌著太平天國的滅亡。此時,湘軍的總兵力達到了30多萬,其中曾國藩直轄的部隊就有12萬多人。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糧弓藏”。天平天國被鎮壓之後,清政府在國內最大的威脅就是手握重兵的湘軍將領,特別是擁兵最多的曾國藩。如果曾國藩有二心,那麼清政府的統治定是朝不保夕。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清朝的統治者一方面打壓曾國藩的湘軍,另一方面扶植李鴻章的淮軍,從而達到相互平衡和相互制約。曾國藩也不是一般人,湘軍是其一手創辦的。但是隨著湘軍的發展,湘軍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腐敗問題,加之在攻佔南京之後,湘軍大肆屠城和劫掠,這個把柄早已抓在清朝統治者的手裡。與其清朝統治者卸磨殺驢,不如自己主動提出裁軍,做到功成身退。


歷史軍魂


這個問題是辯證看待的,在清政府眼中,李鴻章和曾國藩並沒有什麼直接的區別。但問題是,湘軍作為扛把子存在的那段時間,到淮軍作為扛把子存在的那段時間,這期間,清政府自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時候的清朝,已經變更加羸弱了。

而且從事實上去看,李鴻章的實際力量,要遠比曾國藩更加強大。

如果在太平天國起義期間,清政府沒有曾國藩,還有僧格林沁等人,如果沒有僧格林沁,還會有別的人,別的武裝力量。但是到了李鴻章時期,漢族實權派就已經開始以李鴻章為頭腦,滿族的實權派能力大打折扣,多數都是王爺羔子。

如果沒有李鴻章,首先清政府自己壓制不了國內的實權派,其次,如果發生起義,自己也無力鎮壓了。就如同義和團起義,最初這個組織的目的與其他的農民起義目的沒有不同,都想賺點錢,但是因為地方武裝的壓制和引導,最終轉變成了扶清滅洋。如果沒有這些地方武裝,義和團肯定是會打北京的。

所以曾國藩裁軍,不會影響清政府統治,而且有利於穩定;李鴻章裁軍,清政府已經沒有能力這麼去要求了,而且如果沒有淮軍,自身可能也保不住了。

我們可以看到,到了《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時期,列強要求籤署不平等條約的時候,點名讓李鴻章去簽訂。這當然不是因為李鴻章的書法優秀,而是因為列強深知,清政府已經不能完全代表這個國家了,他們需要李鴻章承認這些條約,才等於中國承認這些條約。

很簡單的例子,八國聯軍入侵時,義和團和清軍將天津的八國聯軍包圍,李鴻章拒絕支援,最終導致日本的援軍抵達,後期俄國的大軍也抵達了,改變了戰局。如果李鴻章沒有抗旨,當時的情況完全可以在日俄援軍抵達之前消滅天津的八國聯軍。慈禧讓李鴻章進京勤王,李鴻章說“粵不奉詔”,不僅李鴻章不再聽從清政府,南方的漢人地方武裝與帝國主義國家達成了《東南聯保》協議。

在這樣的情況和背景下,裁撤淮軍根本是不現實的。

也就是說,清末歷史無冤案,晚清政府無能,整個國家陷入了極其被動的局面。不過並不意味著,所有的一切決定都是清政府專斷,每個人和組織都有相應的歷史責任,各自承擔好就可以了,不必翻洗。


村中無人對局


這個問題倒是很有意思,一些回答者雖然回答的很有道理,但還是有答非所問的錯誤在裡面。

就像一些回答的人所提到的,清朝在60年代,70年代的裁撤湘軍是出於曾國藩的自願。但是,在這一點上,將曾國藩是看的太識時務了。

在太平天國之亂之後,雖然平定了太平天國。但清朝統治者們自然是知道,洪秀全被消滅之後,在消滅洪秀全過程中出力最多,也是軍事實力最強的湘軍,在未來會成為的朝廷的心腹大患。

曾國藩自然是知道這個道理的,所以主動提出來要自己解散自己的部隊。但是話說回來,湘軍並沒有被曾國藩和清朝政府完全解散。再後來,歷史中所謂的清末四大奇案的兩件案子,楊來武與小白菜,刺馬案,其幕後主使者都是湘軍的地方勢力。甚至在甲午戰爭時候,還有一大批的湘軍子弟到遼東戰場上去抵抗日軍。雖然那個統帥吳大澄是個二百五。

也就是說在東南沿海地方,也就是清朝財政的重地,依然有一大批的湘軍官員在掌控著清朝的國家命脈。那批人隨時可能有威脅清朝國運的潛在因素。在那種環境下,親政府扶持的李鴻章所部的淮軍,可以說是借力打力,將淮軍勢力安排到地方去排擠掉湘軍勢力。

在這過程中,李鴻章是逐漸做大。後人熟知的北洋水師,其實是李鴻章淮軍勢力控制東南沿海時候,從東南沿海的賦稅中中“摳”出來的一支艦隊。

但是,李鴻章他們所作所為並不可能完全威脅到朝廷。去除掉湘軍勢力,扶持李鴻章的軍隊,看似是在培植下一個曾國藩的湘軍。然而,在現實中,如果沒有甲午戰爭的失敗,李鴻章的命運未必就能比曾國藩好到哪裡去。

在甲午戰爭十幾年前的一場海戰來說。沒有那場海戰的話,就沒有後來北洋水師的成軍。

這就是1884年的中法馬江海戰。

在那場海戰中,福建水師先將自己麾下的精銳艦隊全部派去與法國人對峙。海戰中,不僅是福建地方建造的艦隊全軍覆沒,福建所屬的馬尾造船廠也遭到了法國軍艦的炮轟。可以說,福建水師自此一戰後,直至清朝滅亡,是一蹶不振。

而當時的李鴻章艦隊,軍艦的數量並不是很多。而且,並沒有像後來那樣的規模龐大。後來北洋水師中的核心“定遠號”和“鎮遠號是”在中法戰爭結束後,才交到李鴻章的手中。

在甲午戰爭前,李鴻章能一直擴充自己的艦隊,而且讓自己的艦隊能達到亞洲的一個不小的規模,其原因就是因為清政府在扶持李鴻章。馬江海戰敗後,福建水師自然不可同日而語,而新來的北洋艦隊無疑就是填補的原來福建艦隊的位置。

雖然這一切看似是清政府無限信任李鴻章的動作。但實際上,清朝統治者這樣做的目的也不過就是讓李鴻章能做好原來福建水師的工作罷了。換句話說,一旦再發生海戰的話,李鴻章自己的艦隊無疑就是眾矢之的。

不管是國內的輿論攻擊,還是在對外的軍隊選擇上。李鴻章想要退戰保船的想法,是完全不可能的。再有,當李鴻章想繼續擴張自己艦隊船隻的時候,本來就已經捉襟見肘的北洋海軍軍費,到了1890年代,更是別指望清朝的戶部能給李鴻章多少錢去養艦隊。

另外,一旦甄別起來,李鴻章的淮軍從始至終就不是國家的正規軍,真正的國家軍隊還是已經腐朽的八旗和綠營。淮軍的待遇和1870年的待遇自然就不能稱得上是並駕齊驅。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這其實和中央政權和地方政府博弈有關係。

1864年,太平天國覆滅,清王朝再次恢復秩序。表面上清朝和太平天國運動以前的極端君主專制制度沒多大差別,但是無法改變的是在戰爭過程中中央政府丟失在地方督撫手中的權力,整個國家權力呈現外重內輕和地方分權的格局。

對此,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中央政府,為了恢復中央權威,調整權力分配,制定了一系列控制地方督撫勢力的政策。

對付湘軍的時候,清王朝對西方列強的威脅還不怎麼了解,中央政府和地方督撫很多時候是相對立的。

中央政府不僅下令裁撤湘軍,還利用各種矛盾來針對曾國藩。主要事件有四:

第一、偏袒沈葆楨壓制曾國藩。沈葆楨曾是曾國藩的幕僚,1864年當曾國藩糧餉困難時,時任江西巡撫的沈葆楨未和曾國藩協商,私自將送往湘軍的江西厘金全部截留,留在江西本省專用,然後中央政府一插手,還讓戶部刁難曾,使曾背上貪得無厭的惡名,引發曾沈之間內爭,兩人關係從此破裂。

第二、抑制曾國藩重用左宗棠。左宗棠是軍事天才,但是生性狂傲,對曾國藩很不服氣。中央政府利用兩人的矛盾,一邊壓制曾國藩,罷免曾國藩的親信,一邊重用左宗棠,將左宗棠的親信安置在湘軍佔領的那些位置上。

第三、壓制湘軍重用淮軍。李鴻章和淮軍本來是曾國藩一手提拔的,但是李鴻章自立門戶後便對曾國藩陽奉陰違。後來李鴻章為閣老之首文華殿大學士,而曾國藩還只是閣老之一的武英殿大學士。

第四、中央政府大力扶植清流派。以言官、御史、翰林從輿論上制約地方督撫們。曾國藩是愛名之人,這招對曾效果甚好。

而到了中央政府對淮系對峙的時候,時代發生了重大變化,隨著西方列強陸續入侵中國和中國如火如荼的搞洋務運動,清王朝上下對西方列強都有了一定的認識,這時候中央政府和地方督撫不僅僅是對立的,還是互相幫襯的。

對於李鴻章,中央政府採取的是重用左宗棠壓制李鴻章,左宗棠死了以後,則用張之洞來對峙李鴻章。但是由於此時清王朝的洋務運動使中國社會、政治環境、外交、軍事、工業產生重大變化,中央政府不再是一味打壓李鴻章和淮系,而是一邊依靠李鴻章和淮系搞洋務運動,一邊又害怕李鴻章和淮系一支獨大。

李鴻章也知道,要對付西方列強,清王朝也不能倒,加上慈禧,張之洞,恭親王,翁同龢等人,晚清時期不僅沒有衰敗跡象,還頗有中興氣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