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能給家長帶來什麼好處?

樹底下吃西瓜


1.可以讓孩子更找的融合集體生活,學習各種集體生活中的常規!

2.通過老師課堂教學,可以讓家長更明確自己在家中如何去和孩子玩,更好的教育孩子!

3.以後孩子上幼兒園,能快速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減少孩子分離焦慮症!


Love可桐Khaleesi


“早教”這個詞寶媽都很熟悉,那早教到底要多早要怎麼教,到底有沒有意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1、先了解什麼是早教?

早教是寶寶生命之初,大腦發育之時,啟發智力,挖掘潛能,增強其觀察、行為、語言、行動等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性格的過程。

2、早教有哪幾種形式?

早教的形式有很多種,常見的是社會上的早教機構。事實上,藉助這種專業機構進行早教不是最理想的方式,理想的方式要依託家庭和社會的潛移默化,其中父母就是最理想的早教施教者。目前許多國家也都在提倡親子早教。

3、早教有沒有意義?

早教是要分年齡段的:

1~3個月的寶寶:早教主要針對寶寶的視覺、聽覺、嗅覺和運動能力的提高。可以給寶寶看黑白卡,聞各種味道,寶寶醒時多與寶寶交談,讓寶寶練習趴臥,給寶寶做撫觸和被動操。

4~6個月:鍛鍊寶寶的抓握能力、語言能力、協調能力。可以多跟寶寶對話,讓寶寶自主抓握玩具,讓寶寶趴臥練習抬頭,讓寶寶自主尋找聲源等方式來發展強化寶寶能力。\u20287個月~2歲:讓寶寶練習爬行,帶領寶寶接觸各種環境讓其有探索世界、認識自我的意識,同時要鍛鍊寶寶的協調能力,促進語言發展。\u20282~3歲:要注重培養寶寶的智商和情商共同發展,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培養寶寶對閱讀的興趣,強調親子互動。\u20283~4歲:鼓勵孩子初步探索自然和周圍的社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理能力,發展邏輯思維和創造力。

如果按照以上寶寶自身發育規律開展包括感知、動作、語言、認知的訓練,也包括生活習慣、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養在內的早教,一定可以使寶寶有全面的發展,不僅僅是表現在智力方面。

我家寶寶現在三個月了,我在家進行了早教,寶寶現在非常愛笑,她姥爺讓她唱歌,她就會咿咿呀呀的有一個韻律出來。早教,一定有效。



小金豆媽媽


一個國家不正常的基礎教育和家庭教育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有必然的聯繫,根據北京那位幼兒教育專家的解釋,一個孩子在幼兒或兒童時期,他的大腦左前上方這個地方是供給兒童玩耍和學會基本生活技能的地方,假如你在這樣的年齡過多的使他們學習文化知識和數學計算等知識結構的灌輸,就會擾亂或破壞該部位的大腦功能,對孩子未來成長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所以美德等西方國家,包括世界各國的教育部門都嚴格規定:幼兒園的孩子是禁止學習文化知識的!初小階段也禁止競爭性學文化!如給初小的學生很少的作業,也不給他們記分或拒絕公佈學習成績等。因而美德等西方國家的基礎教育很寬鬆,沒有競爭性!但他們的高等教育確競爭強力!由於高等教育競爭的激烈,使他們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獨佔鰲頭!就是因為其教育方式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後果!美德等西方國家的科技發展能力很高!創造造新能力很強!獲得諾貝爾獎的很多!中國基礎教育的學生在國際上也能拿很多獎,可中國的青少年患各種各樣的精神疾病的最多,百分比最高!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全世界第一!中國每分鐘就有2個孩子自殺!中國每分鐘就有8個孩子自殺未遂!幾天前,某地又有三個剛入初中的女孩子,因承受不了嚴重課業的壓力,三個孩子一同跳樓自殺!這是多麼殘忍的事情呀!中國年幼的孩子被那殘忍的教育搞得支離破碎!家長、社會、學校、老師共同組成了一個“犯罪集團”,來共同殘害那麼多年幼的孩子!這就是事實真相!


春之聲1953


孩子的年齡小,任何早教都不能替代父母陪伴的影響。畢竟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可以看一下我們,體系化的優質的早幼教板塊對孩子的影響也比較大,直接在網上看就好。多抽出時間陪孩子玩耍做手工做遊戲或者讀讀繪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