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著、無念、坦然而住就是禪嗎?


一般人認為一切無著就是禪,其實《楞嚴經》中,阿難早已提出這個問題,他知道後世會有人認為心裡無著無念是禪,而墮在愚痴的境界中,因此在楞嚴會上針對此問題先提出來。結果“無上覺王,以親訶破”,心在哪裡?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幾次辯論,阿難說知道了,無著就是心,佛大加呵斥,這是《楞嚴經》上“七處徵心”的論辯。


佛告訴阿難,你認為“覺知分別心性”,即生命本源心性的作用“俱無在者”,一切無著。那麼我問你,空中飛的、水中游的、陸地上跑的……等等這個物質世界一切的動植物、水生物、礦物是有還是無?我們觀念上不分別這些物質,而稱為一切東西。我們的生命在這個世間,與物質世界一切東西有連帶關係,你認為對一切東西無所著就是心,那麼這一切東西“為在為無”?有還是沒有?


也可以這麼說,我們張開眼睛所看到物質世界一切東西,譬如今天下午下雨,雨下過後沒有了,雨也是一切物質東西的一種,這一切東西過後就沒有,你認為是無著,此心無著,那心的作用究竟存否?或者是物質環境變遷,心也跟著變成沒有?“為在為無”,可以指物質世界的東西,也可以指心理精神的作用,兩者都解釋得通。


假如一切事情過了就沒有,既然沒有,為什麼還叫不著?沒有就沒有,加一個不著,豈不多加一個名稱、境界!這不著的觀念豈不多餘!沒有就沒有了嘛!假定有一個境界叫無念、叫不著,那個境界,就不能叫不著,也不能叫無念。“相有則在”,有一個境界現象在就是個東西,“云何無著”呢?你有個清靜無念的境界在,早就著在上面了嘛!怎麼叫無著?


“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所以你應該瞭解,你認為一切無著,認此為空就是我的本心,是不對的觀念。注意這句話!阿難當時不是亂講,很多同學看了《楞嚴經》,笑阿難好笨,“一切無著,名覺知心”,阿難有所指,此心任何一個境界都不留,在這個不留中間,坦然而住,這個是心性本體,阿難當時這樣認定。


這個認定錯在哪裡?這是個大問題,當然我們不是阿難,假定今天有人修持到達這個境界,那真是可喜可賀,儘管佛說這個不對,是不對,還要翻一翻身,然而你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不需要談後面的翻身。佛批駁阿難,是希望他有更進一步的見地和了解。可是我們站在功夫上說,很少有人真到達這裡,能到這個境界也不錯了,但永明壽禪師批評這個不對,批駁得有道理,如果認為這個就是最高的究竟,那就錯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連這個過程都沒有經歷過,你就認為自己悟了,那真是“誤”了!真正悟道,這種境界必然要經歷。

好比搭電梯從一樓到五樓,必定得經過二、三、四樓,即使電梯速度快,也還是要一層一層往上升,這一點特別提出,提醒大家注意!


恭錄自《宗鏡錄》

本集錄音地址: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3886927/14042481


喜馬拉雅搜“菩提路”有很多南師錄音專輯

南師電子書垂直搜索網站 www.zhizhiso.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