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白菜的種植技術,做好這幾點,想不高產都難

大白菜又名結球大白菜,是十字花科蕓薹屬重要的蔬菜,也是目前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的蔬菜。西藏地區由於獨特的地理和氣候的影響,大白菜對當地淡季蔬菜的供應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幾年在西藏的雜種制種過程中,主要採用小株制種,但存在病蟲害危害嚴重,基地不穩定、土壤肥力較差,蜂源匱乏、高產穩產的制種技術缺乏、種子產量不穩、質量低等問題,直接影響了制種的成本和效率。

本文主要通過介紹西藏大白菜制種技術,為提升西藏地區大白菜雜交制種技術水平提供參考。

西藏大白菜的種植技術,做好這幾點,想不高產都難

1、育苗

育好苗是大白菜制種成功的關鍵性措施之一,也是制種成功的一半。在西藏地區在前一年12 月和1 月份在大棚裡進行育苗。

1.1 育苗準備

1.1.1 穴盤選擇

育苗採用穴盤育苗,穴盤選擇塑料材質穴盤,規格為54 cm×28 cm,50 孔的穴盤育苗效果最佳,穴盤育苗克服了大白菜幼苗根系帶土少、緩苗時間久的問題。

西藏大白菜的種植技術,做好這幾點,想不高產都難

1.1.2 基質選擇

大白菜雜交制種穴盤育苗對基質的要求不太嚴格,可選配製好專用商品基質,但是由於西藏的日照強度和日照時間較長,為了增加基質的保水能力,要增加1/3 的過篩土,並添加總量3%的篩過的羊糞和80%的多菌靈進行土壤殺菌。

1.1.3 育苗苗床的準備

一般採用大棚進行育苗。大棚選擇離定植地交通方便的大棚,方便運輸,選擇在南北向的大棚中做成東西向的苗床,苗床寬1.1 m、長6 m。每苗需要能床放置雙排穴盤,基質裝入穴盤內,按緊每一穴孔的基質,刮出多餘基質,整齊的放置在苗床中等待播種。大棚需要在苗後期能進行通風練苗的措施。

西藏大白菜的種植技術,做好這幾點,想不高產都難

1.2 播種

1.2.1 合理選擇播期

大白菜幼苗經過低溫積累完成春化作用才可以正常的抽薹開花,所以育苗播期的選擇比較嚴格。播期過早,容易引起植株抽薹開花,植株長勢弱,從而降低種子的產量和質量;播期過晚,氣溫上升,植株不能按時完成春化,營養生長旺盛抑制生殖生長,容易造成花期的不相遇,降低雜交種的質量。在西藏地區,大白菜育苗一般安排在前一年12 月底和1 月中旬,視每年的農曆和藏曆進行具體安排。

1.2.2 播種

在播種前一天對苗床澆透水,播種的時間選擇在晴天中午以後進行,西藏地區12 月底和1 月中旬,晚間溫度偏低,早晨苗床的基質還未解凍。將種子播種在穴孔內,輕按種子,讓其與基質充分接觸,再撒0.8~1.2 cm 的溼潤基質後,插上拱絲,覆蓋兩層0.4 mm 的薄膜。西藏大棚在12 月份大棚中有兩層內層,所以苗床覆蓋兩層薄膜即可滿足出苗所需的溫度,大棚沒有內層的情況下,需要增加苗床的覆蓋物以滿足出苗所需要的溫度。

西藏大白菜的種植技術,做好這幾點,想不高產都難

2、苗期管理

2.1 控溫和通風

育苗期間溫度控制重點把握“二高三低”,即高溫出苗,白天溫度高,夜間、出苗後、定植前溫度低。在播種5~7 d 後,大白菜幼苗逐步出苗,播種7 d 後出苗達到35%時就應該開始逐步通風,當出苗95%以上,就要全面通風,白天苗床的溫度控制在15~18 ℃,降低苗床的溫度和溼度,防治大白菜幼苗的徒長和病害的發生,在定植前10~15 d 開始練苗。

西藏大白菜的種植技術,做好這幾點,想不高產都難

2.2 肥水管理

在大白菜幼苗達到3~4 片葉的時候視幼苗長勢,可以追施葉面肥,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少量尿素混合液,可以不加尿素,可以添加純鈣,增加幼苗的抗逆性。在大白菜幼苗長到6~8 片葉的時候再噴一次0.5%磷酸二氫鉀和少量尿素混合液,尿素量不宜過多。

2.3 病蟲害防治

苗期的病蟲害主要是預防菜青蟲和蚜蟲的發生,在幼苗長到6 片葉後開始進行病蟲害的預防和定植前3~5 d進行噴藥,苗期育苗主要用阿維菌素、菜蛾敵、一遍清等農藥,在苗期噴藥主要是預防為主,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西藏大白菜的種植技術,做好這幾點,想不高產都難

3、繁種田準備

3.1 整地、施基肥、覆蓋地膜

繁種田經過冬季的冬歇後,在整地前先澆一次透水,澆透水後,施基肥。底肥不足也是制約大白雜種制種產量的次要因素。本著“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控制氮肥”的原則,定植前667 m2 施羊糞3 000~4 000 kg,複合肥50 kg,氯化鉀25 kg,過磷酸鈣25 kg,大白菜專用肥25 kg,硼肥3 kg,撒施均勻後,深翻後開始整地;起低壟覆蓋地膜,起壟覆蓋地膜栽培,有利於克服西藏早春低溫較低不利於苗期前期生長的劣勢,有利於緩苗早生長。

3.2 繁種田環境要求

大白菜是異花授粉作物,極易與白菜、野生油菜、油菜、蕪菁等作物雜交串粉,有條件的環境下在繁種田四周2 000 m 範圍內不種植與大白菜易串粉的作物,最好採用繁種大棚進行繁種,但繁種棚需要在定植前檢查繁種溫室的密閉情況,防止與其他昆蟲進行串粉。

西藏大白菜的種植技術,做好這幾點,想不高產都難

4、定植

4.1 定植時間的選擇

定植的時間與大白菜雜種質量密切相關。西藏地區,由於氣溫上升較慢和夜間氣溫較低,多選擇在溫室進行繁種和定植。大棚繁種定植時間為4 月下旬,露地種植一般在5 月上旬定植,在定植期內,早定植比晚定植有利。

4.2 合理種植

種植密度要根據繁種田的地力和品種而定,大白菜採用寬窄行種植,窄行60 cm、寬行90 cm、株距50 cm,每667 m2 種植株數2 500~3 500 株。此外,定植還要嚴格按照親本所需要的要求種植,一般父母本採用1:1 的比例種植,種植時,要帶土坨以減少緩苗時間。

西藏大白菜的種植技術,做好這幾點,想不高產都難

5、田間管理

5.1 澆水施肥

田間管理的重點是水肥管理,要堅持“前控,中促、後控”和“澆花不澆莢”的原則。“前控”是指從定植到抽薹開花,底墒足,澆水會降低地溫,所以要減少澆水;“中控”是指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同時不能缺水,保證地面見溼不見幹,“後控”是指種子正處灌漿期,澆花不澆莢,防止貪青。具體操作是在定植後緩苗完成後,澆一次催苗水。由於西藏的日照時間較長,需要植株開始抽薹時再澆一次水,但見莢前要控水,防止植株徒長,枝節間拉長;在開花初期要澆一次水,提高花期的持續時間,直到結莢期都可以不澆水;結莢到角果變黃要控制澆水,一般不旱不澆水,角果變黃後不再澆水。

肥力好的繁種田可以不追肥,但是西藏的土壤屬於砂質土壤,土壤的保肥能力較差,在植株開花的時候就表現出缺肥現象,如新葉發黃,所以在植株抽薹前期,就要追肥一次。結合澆水,667 m2 隨水衝施大白菜甘藍專用肥加少量尿素20~25 kg,同時可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尿素、硼肥的混合液。

西藏大白菜的種植技術,做好這幾點,想不高產都難

5.2 花期管理

根據種株的結莢習性,主枝上結實率高、著花量少,一、二級分枝上結實率好、著花量大,是大白菜種株結實的骨幹枝。在生產中常採取摘心措施來促進分枝發育;花期管理主要是大白菜定植後通過打頂來調節花期,根據親本情況,在大白菜抽薹期一般是當全花莖長至5~6 cm時,把頂芽摘掉,能促進種株莖部萌發新枝,增加種株分枝數量及結莢數。但據大白菜生長習性和多年的實踐,大

白菜種株生長後期氣候條件適宜,主薹5 cm 時摘頂與初花期摘頂均可提高制種產量,若氣候條件不適宜,主薹5 cm 時摘頂則會使制種產量降低。花期較早時,摘心後有效分枝數增多,側枝發育好,種子產量高,質量好。但花期較晚時,不提倡摘心,這是因為此時摘心會推遲花期,導致花期更晚,遇高溫多雨受精不良,種子產量反而下降。

西藏大白菜的種植技術,做好這幾點,想不高產都難

根據西藏地區氣候特徵,有些種植戶為了使大白菜雙親花期相遇,在播期進行調整,但由於年度間的氣候差異,雙親花期仍然可能出現偏差,因此必要時可對抽薹過早的親本通過摘心將主花莖打頂來延遲花期,促使下部的側枝萌發,從而起到調整花期的作用,提高種子質量和產量。調節時,凡兩親本長勢不協調的,可打去先開花的親本頂尖,兩親本長勢協調的可打去雙方頂尖,促進側枝生長。露地越冬採種模式栽培,其抽薹、開花早,易受到寒流侵襲,調整後可推遲開花期,保證種子產量。

西藏大白菜的種植技術,做好這幾點,想不高產都難

5.3 熊蜂和壁蜂的投放

大白菜為蟲媒花,屬異花授粉作物,傳粉昆蟲的多少成為影響制種產量的關鍵措施之一。在大面積集中制種時,傳粉昆蟲不足的問題十分突出。根據實踐經驗,花期放蜂可使產量提高20%~30%。大白菜在西藏地區花期一般50~60 d,最適宜的授粉時期為45 d,在這45 d 時間內要求每667 m2 最少2 箱熊蜂,授粉效果最佳。放蜂時間一般從80%主花莖開始開花到末花期大致60 d 時間。

在大白菜初花期可以投放少量壁蜂,就可以滿足前期的授粉需求,以免熊蜂的頭數過多,對植株造成傷害和雄蜂死亡;在盛花期要及時觀察雄蜂和壁蜂的活動情況,及時補充雄蜂和壁蜂,以免造成授粉不充分,同時在放蜂前要重點防一次小菜蛾、蚜蟲,放蜂期間一般不用藥,以便保護雄蜂和壁蜂。

西藏大白菜的種植技術,做好這幾點,想不高產都難

5.4 病蟲害防治

危害大白菜的主要病害是霜黴病和菌核病,發病初期應及時摘除病葉、拔除帶病植株,可用乙磷鋁、瑞毒黴、甲霜靈等藥劑防治;蟲害主要是小菜蛾、菜青蟲、蚜蟲、潛葉蠅等,可通過噴施阿維菌素、吡蟲啉、滅蠅胺等藥劑防治,特別注意的是通過噴施藥劑的方法防治蟲害時要避開授粉期,以免傷害傳粉蜜蜂。

西藏大白菜的種植技術,做好這幾點,想不高產都難

6、種子採收

一般75%以上植株開始變黃,單株80%的種莢開始變黃,手剝種莢時籽粒與莢皮脫離,即是最佳收穫時期。採種時候,在種莢不裂的前提下,適當晚收、分批次採收能促進種子成熟和飽滿。採種選在清晨退露前進行,裝置在紗網袋種,防止種子遺落。將採收完畢的種子放置在透風地方風乾後,進行脫粒,脫離後進行清篩,然後晾曬,在種子晾曬過程中,不允許將種子直接攤鋪在水泥地面上,這樣會破壞種子的活力。同時,在種子採收、運輸、晾曬、脫粒的過程中避免人為和機械混雜,以提高種子的純度。

西藏大白菜的種植技術,做好這幾點,想不高產都難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