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盛家三位姐姐中明蘭最羨慕她

大家好,我是看劇看片愛扯閒篇的禹飛。關注我,那些你愛看的閒篇扯給你看!關於電視劇《知否》實在有太多要說的,僅僅圍繞盛家四姐妹跌宕起伏的人生就有說不完的感受。

初看劇名《知否知否應是紅肥綠瘦》實在不知所云。若是得知這部劇是根據小說《庶女·明蘭傳》改編的,是不是就一下茅塞頓開了呢?沒錯,它講述了汴京五品文官盛紘的庶女盛明蘭勵志故事。這個盛家最小的女兒,身上有三位姐姐,她與姐姐們或有恩情,或有仇恨,總逃不過親情的牽扯,但羨慕之情卻是發自本心的。

華蘭:溫婉大方是好,可也不好

華蘭是盛家的嫡長女,生於盛家還未發跡之時,從小養在盛老太太屋裡。所以她的性子不似母親王大娘子那般直腸子。她從小就對明蘭母女就多有照拂,眼看即將生產的衛小娘屋裡冷,她就送了一件棉袍披風。

知否:盛家三位姐姐中明蘭最羨慕她

華蘭已然到了婚配的年紀,恰逢盛紘高升,即將赴汴京為官。因此華蘭與忠勤伯府袁家的二公子定親。不久,袁家大哥千里迢迢將聘禮送至盛家,整個揚州都想趕這熱鬧。

盛府擺下酒宴款待賓客,席間玩些遊戲助興。長楓以華蘭的聘禮為籌碼,與顧廷燁比投壺,結果一局未贏。盛家全府一下子慌了,王大娘子更是氣得要吃人,恨不得親自上陣。盛老爺請不動袁家出面圓場,一時也沒了主意。還是盛老太太最淡定,她讓華蘭自己拿主意。華蘭很大方地說,“輸就輸了,只要爹孃別為此傷了和氣,在客人面前吵起來,丟了盛家的臉面就好。”

後來,盛家舉家搬到汴京,華蘭時常能回孃家探望。她就成了母親的智多星,母女二人更像是姐妹,而且華蘭是知心姐姐,王大娘子是無知小妹。王大娘子夥同姐姐康王氏放高利貸的事被林小娘告發,盛紘大怒,奪了她的管家權,求盛老太太管家。盛老太太推託了,但推薦了明蘭。王大娘子對此頗有不滿,還是華蘭勸母親放寬心,“這是祖母向著咱們呢”。華蘭分析明蘭只是暫時管家,早晚還是會還給自己的母親,叮囑母親切不可針對明蘭,反而要敬著。王大娘子照做,連兒媳海朝雲的嫁妝明細單子都差劉媽媽拿給明蘭過目。

知否:盛家三位姐姐中明蘭最羨慕她

不久,盛家嫡長子長柏大婚,王大娘子操辦得體,再加上有了兒媳,盛老太太也想讓王大娘子有個當婆婆的款兒,就準了她重獲對牌鑰匙。

華蘭猜中的祖母的心思,也能看透康姨母的歹毒。小秦氏舉辦家宴,王大娘子帶著盛家女眷參加。席間,她幾次三番想與康王氏和小秦氏說話,都被華蘭拉了回來。華蘭還埋怨母親,“怎麼能和她們一起呢?”只可惜王大娘子沒聽進華蘭的勸阻,還是和康王氏往來密切。

康王氏想把康家的庶女兆兒塞給顧廷燁當小妾,王大娘子坐視不管。盛老太太知道後,大罵了她,並逼著她和康王氏斷交。委屈得王大娘子深夜叫華蘭來訴苦。華蘭雖安慰了幾句,可也怪母親糊塗到看不清康王氏的毒辣算計。

知否:盛家三位姐姐中明蘭最羨慕她

華蘭從小到大過得平順,性格溫婉大方。不過,這恰恰也誤了華蘭。她不喜與人起正面衝突,凡事都習慣不去過多計較。

華蘭的婆婆偏心長子一家,怕大兒媳管家勞累就讓華蘭管家。華蘭不敢不從,結果管家後她才發現,袁家就是個表面風光的空殼子,賬目能對上的沒幾本。華蘭還時常要拿自己的嫁妝填虧空。若不是華蘭為生兒子,聽了祖母的勸,要命也把那管家的苦差事還了出去,還不知要被那勞心傷神折磨到什麼時候。

墨蘭:走了林小娘走過的路,結局為何不同?

墨蘭是林小娘的女兒,因為阿孃是寵妾,父親盛紘是庶子被盛老太太收養,因此對墨蘭格外寵愛。嫡出女兒的吃穿用度一樣也不會少了她的,甚至她自認為比嫡出的如蘭還體面。

知否:盛家三位姐姐中明蘭最羨慕她

墨蘭從小到大一直被林小娘灌輸靠男人就能一直享受榮華富貴的想法。所以她做事都從目的性出發:習字、鑽研詩詞,為的是能夠和像齊小公爺這樣的王孫公子有共同話題;拖著孔嬤嬤學做茶、插花,為的是和高門內的大娘子、嫡出小姐們有共同愛好。

一般情竇初開的女子,都憧憬一段才子佳人的邂逅。墨蘭可不同,誠然齊小公爺是溫潤公子,才情俱佳,可她看重的還是齊家國公府的地位。眼看著齊小公爺傾心於明蘭,墨蘭並未傷心,轉而投向了永昌伯爵府的梁六郎,而且她不甘心像她阿孃那樣做妾,她的野心是正室大娘子。可永昌伯爵府的吳大娘子早就看好了明蘭做小兒媳。明蘭也看似中意梁家。這可逼急了墨蘭,她不惜假扮丫鬟

知否:盛家三位姐姐中明蘭最羨慕她

私會梁晗。東窗事發,盛紘親自捉姦。墨蘭被罰跪於祠堂,全無悔意,照吃不誤。她才不管一旦東窗事發,盛家女兒要如何自處,兩個妹妹要如何婚嫁。只是聽到華蘭和大嫂說梁家不要她時,她哭了。墨蘭是怕了,她怕自己破釜沉舟換來的是梁家拒不認賬,那盛家定會清理門戶打死她。

要不是盛老太太出面,梁家認下這門親事。墨蘭如願做了梁六郎的大娘子。對付懷孕的小妾,墨蘭用的還是林小娘的招數,大魚大肉補到她們難產。

知否:盛家三位姐姐中明蘭最羨慕她

原本這一切不會有人知道,可拎不清的墨蘭,偏偏在盛府家宴上提起讓林小娘排位入玉清觀的事。這激著明蘭摔了筷子,重提她阿孃被林小娘害死的陳年舊事。梁晗雖面上護著墨蘭,可還是起了疑心,回去便逼問墨蘭的貼身女使秋江。秋江因墨蘭的苛待,對她早已怨恨,便道出了盛家的秘密。梁晗驚詫,原來與墨蘭不是邂逅而是有意為之;原來春柯胎大難產也是墨蘭的手筆……一樁樁一件件,叫梁晗怎能不厭棄墨蘭?墨蘭苦苦哀求,一遍遍追問:究竟是哪裡錯了?

錯就錯在墨蘭拎不清自己的位置。梁六郎娶她是為了給他的寵妾春柯小娘名分。喜歡她是相對明蘭而言的,可不是春柯。何況她害得春柯難產不能再生養,而且還害了其他有孕的小妾皆因難產不是亡了就殘了,導致梁六郎膝下無子,唯一的女兒也沒養大。此等歹毒,梁六郎啟蒙容她?

知否:盛家三位姐姐中明蘭最羨慕她

墨蘭一生最愛晏殊的詞,而晏殊最擅長寫閨怨之情。她曾在尚不知情為何物的年紀,誦過,“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這似乎隱約道出了墨蘭今後的命運。縱使梨花院落、月光似水,她再也等不來梁六郎了。縱使柳絮飛揚、池塘風清,她再也不會與梁六郎相依相偎了。

如蘭:向來不伶俐,但傻人有傻福

如蘭的性子就是第二個王大娘子。她視墨蘭為敵,處處針對,事事互懟,但都是明著來,從沒背後放冷箭。如蘭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有自知之明。她知道自己向來是不伶俐的,學問、才藝、女紅沒一樣拿的出手。王大娘子本想將她許配給自己的外甥,沒成想被康姨母捷足先登。如蘭自己倒不著急,從小看著母親和林小娘鬥,長大了看著長姐華蘭和婆家人鬥,她早就看膩了,她嚮往自由。誰能想到像如蘭這樣看似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嫡出幼女最羨慕的竟然時自家院子的小貓,小狗,“你看它們多自在,想去哪就去哪,想愛誰就愛誰。”

知否:盛家三位姐姐中明蘭最羨慕她

如蘭想愛誰呢?她參加了那麼多次馬球會、燈會、詩會,沒一位公子讓她心中悸動。反而在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午後,風吹落了她的帕子。幫拾起帕子的男子也許並無異於常人之處,但就是那麼令如蘭傾心。哪怕那人是文炎敬,苦寒出身、盛紘門生,原本墨蘭的夫婿人選。如蘭不在乎!墨蘭嫌文炎敬家是以種地為生的小門小戶。如蘭倒覺得他家世簡單,嫁過去不必勾心鬥角的日子。如蘭真的像極了王大娘子,自己雖然才學上是不靈的,但希望夫君有大學問。

知否:盛家三位姐姐中明蘭最羨慕她

誰能想到從小和墨蘭鬥到大的如蘭,為了一個文炎敬,平生第一次羨慕起墨蘭。但這一次她沒資格和墨蘭鬥。但命運還是眷顧如蘭的,墨蘭另許梁家,文炎敬自由了。她可以毫無芥蒂的和文炎敬見面了。不巧,一次兩人深夜在盛傢俬會,被明蘭撞上了。如蘭索性和盤托出,反正她這性子,叫她藏著心思也是折磨。明蘭驚詫如蘭的膽量,如蘭告訴她喜歡一個人就什麼都不怕了。明蘭聽著如蘭講述她與文炎敬的林林總總,託著下巴羨慕地看著如蘭,“盛家上下人人都長著十八個水晶玲瓏心,十九副曲折回腸,只有你瀟灑爽快,這是上天對你的垂愛。”如蘭不信,覺得明蘭是在吹捧自己,明蘭眼睛裡流過一絲哀傷,輕嘆一聲,“你不知道我心裡有多羨慕你。”如蘭方才醒悟,明蘭說的是真心話,她受過的如蘭怎會不知。

知否:盛家三位姐姐中明蘭最羨慕她

自從那次秉燭夜談後,如蘭和明蘭兩個小姐妹經常躲在房裡聊天。多半都是如蘭說著,明蘭聽著。有時歡笑,有時惆悵。畢竟如蘭的婚姻大事自己還做不了主。很快顧廷燁到盛家提親,要娶如蘭。王大娘子是又驚又喜,她滿心以為如蘭會答應。結果如蘭鬧到要絕食,幾次去勸,母親倆都不歡而散。只好派明蘭去勸。明蘭一進門,如蘭就哭。明蘭說忘了他吧,日子還得往前看,沒什麼是過不去的。墨蘭說,“不會了,忘不了。吃飯想他,睡覺想他,繡花想他,走路也想他。”明蘭不敢相信這還是那個沒心沒肺的如蘭嗎?

知否:盛家三位姐姐中明蘭最羨慕她

如果說盛老太太教會了明蘭在高門大院內的生存之道,那麼如蘭便是教會明蘭情為何物之人。明蘭就是活得太冷靜,步步盤算,小心經營,生怕出錯。愛情,對明蘭來說是何等的奢侈。其實不只明蘭,不只古代。任何人,任何時代,愛情都是亙古難題。愛了,太深情,怕是負擔;太淺薄,又怕怨懟。不愛了,各自安好,被疑未曾愛過;兩相生厭,又顯氣量狹小。究竟如何是好?

*原創不易,感謝大家的支持。加關注,不會錯過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