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演員中誰的合作者輩分跨越最多呢?

相聲至今有百年之餘,如以張三祿為第一代相聲藝人,已是傳承十代以上,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所謂“德壽寶文明”,據說張壽臣先生見過從第二代的朱紹文到第八代的趙偉洲,整整七輩的門長,當然怹只能見到六位,因為他自己就是第五代的門長,這個記錄很厲害了。張壽老有位徒弟田立禾先生,也有一個記錄很厲害,那就是怹搭夥過六輩相聲藝人。

田先生在剛剛學徒時,德字輩的周德山和壽字輩的馮子玉都給怹量過活兒,當然那時候是撂地演出,且年代久遠,肯定沒有音像資料,但在田先生和魏文亮先生的回憶文章中都有記載。後面幾輩合作者可是都有音像資料的,比如寶字輩的尹笑聲、馮寶華;文字輩的任鳴啟、王文玉、張文霞這是田先生相聲藝術三位長期合作者;明字輩的王玥波,剛剛和田先生合作了《老老年》;明字輩的下面一輩,也就是第九代相聲藝人的馮啟南,是高曉攀的徒弟,和田先生合作了《山東話》。和六輩演員合作,田先生應該算是前無古人了。

還有一位老先生合作過五輩相聲藝人,雖然大部分為偶然合作,但都留下了音像資料,且經典很多,這也很難得了。這位老先生就是楊少華,怹給壽字輩的馬三立先生捧過《開粥廠》,現在是回顧馬先生藝術的重要資料;還給寶字輩常寶霆捧過,常先生一句“甭提咱師父”,也成為楊先生師承的最重要的憑證;和文字輩的劉洪沂合作《遇皇后》,砸掛少馬爺,引起大家會心一笑;而和明字輩的門長趙偉洲合作期間,精品不斷,楊先生藉此老來紅;近年又和盧鑫、玉浩合作了一次,雖然臺詞很少,但畢竟參與了,完成了合作五輩相聲藝人的歷史。

上述二位老先生都還健在,也許還會繼續創造這方面的記錄。其餘合作過四輩相聲藝人的有不少,像姜昆、李金斗、劉俊傑、魏文華、謝天順、趙世忠、常寶華等,合作者都是上至第六代的寶字輩,下至第九代。像李金斗先生有沒有和第十代演員合作過,我還不清楚。

能夠和四輩以上的藝人合作,有兩個要素,一是長壽,二是活進新世紀,進入新世紀,相聲團體增多,很多老藝人偶爾提攜後輩,才能促成此事,如果是過去曲藝團形式,很難出現這種情況。但有一位相聲名家都不具備以上兩個要素,但也和四輩藝人合作,怹就是天津曲藝團已故捧哏演員馬志存。這位馬先生55歲就去世了,沒有得享高壽,而且是1993年就去世了,別說茶館相聲了,連退休年齡都沒到,但怹合作過壽字輩的郭榮起,寶字輩的常寶霆,文字輩的蘇文茂,明字輩的崔金泉,從70年代末調入天津曲藝團,到去世,十幾年時間,完成合作四輩相聲藝人的“壯舉”,估計是後無來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