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學習新路子!山苦瓜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方法,農戶多參考

山苦瓜為葫蘆科山苦瓜屬多年生宿根草質藤本植物,其營養價值很高,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氨基酸及礦物質,同時山苦瓜具有抗突變、降血糖、抗腫瘤、降低膽固醇含量等功效。隨著人們對山苦瓜的營養價值和諸多藥用功效的重新認識,加上其外形迷你、美觀,除鮮食外,也被開發成加工產品,如苦瓜茶對血脂、血壓、血糖及肥胖有良好的抑制和調節作用。近年來,福建省山苦瓜生產發展迅速,大棚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在病蟲害管理方面要求更加嚴格,高溫高溼的環境條件容易造成山苦瓜病蟲害的發生與蔓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山苦瓜的產量及商品性。本文對山苦瓜在種植過程中發生的主要病蟲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進行總結,供生產參考。

農技學習新路子!山苦瓜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方法,農戶多參考

1、主要病害種類及危害

1.1 枯萎病

據觀察發現,山苦瓜在種植過程中易受到枯萎病為害。山苦瓜枯萎病是由尖鐮孢菌苦瓜專化型侵染而引起的土傳病害,是山苦瓜生產中遇到的最嚴重病害之一。病害症狀主要表現為病株出現發黃和萎蔫,其發病率一般為15%~25% ,病重時高達60%~80%,嚴重影響山苦瓜的產量和品質。

1.2 白粉病

白粉病在山苦瓜植株上普遍發生,前期在葉片的正面或背面出現粉狀黴斑,後期葉片佈滿白粉,之後變為灰白色,致葉片變黃褐色乾枯。病害最早從中下部葉片開始發生,後侵染至上半部分。其病原菌主要是二孢白粉菌及瓜類單囊殼菌。該菌寄主範圍廣泛,可寄生多種葫蘆科作物,對溫度和溼度的適應範圍較廣,田間發病率可高達100% ,造成植株葉片褪綠、變黃,光合作用降低,影響果實發育,導致減產。

農技學習新路子!山苦瓜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方法,農戶多參考

1.3 霜黴病

霜黴病主要危害葉片,在苗期或生長期均可發生,其病原為古巴假霜黴菌,發病初期葉片出現淺黃色斑塊,病斑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規則形,顏色由黃色逐漸變為黃褐色至褐色,嚴重時病斑融合為斑塊。溼度大時,在葉背面長出白色黴狀物。在福建省可週年發生,大棚管理不到位致排水不良、土壤水分含量高的情況下,發病較重。溼度越大,發病越重。

1.4 猝倒病

猝倒病的病原菌為腐黴和疫黴菌,主要在育苗期發病。幼苗受到病原菌侵染後,露出土表的莖基部或胚軸中部初期呈水漬狀,後變為黃褐色,幼苗出現猝倒。苗床溼度大時,在病斑附近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該病多發生在土壤潮溼和連陰雨時間長的地方,如果在育苗期間栽培管理不當,溫溼度控制不好,低溫高溼的條件下發病嚴重,可導致幼苗全部死亡。

農技學習新路子!山苦瓜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方法,農戶多參考

2、主要病害防治措施

在生產上,對病害的防治主要採取種植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和化學防治等綜合防治措施。

2.1 選育和推廣抗病品種

與加強栽培管理和化學防治相比,選育和推廣抗病品種是防禦病害的最為經濟、有效和環保的措施,對於提高山苦瓜產量、增加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筆者所在課題組已開展山苦瓜的遺傳育種研究,期望通過多代單株自交提純後,進行人工雜交育種篩選出抗病新品種。

農技學習新路子!山苦瓜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方法,農戶多參考

2.2 培育壯苗,加強栽培管理

山苦瓜種子需先經育苗後再定植于田間。因此,對幼苗溫溼度的控制得當,可有效預防苗期病害的發生。定植于田間後,在結瓜前應加強水分管理,適時中耕,提高地溫;生長後期及時清除田間老、病葉,以利通風透光;同時,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性。

2.3 藥劑防治

在使用農藥防治山苦瓜病害時,要根據其生物學特點,山苦瓜邊開花邊採收,需要做到早預防,一旦發生病害,要早防治,遵循先採收後施藥的原則,並嚴格執行安全間隔期。選擇對口農藥,採用正確的施藥方法以充分發揮藥效,防止藥害發生,並選擇低毒、高效藥劑,目前適宜無公害防治的低毒、高效藥劑可選擇百菌清、代森錳鋅、甲霜靈、粉鏽寧、撲海因、甲硫菌靈等。

農技學習新路子!山苦瓜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方法,農戶多參考

3、主要蟲害的發生與防治

3.1 瓜實蠅的發生與防治

瓜實蠅以幼蟲為害為主,實蠅幼蟲在果實內取食,山苦瓜受害後,果實局部變黃,後期整個果實畸形、腐爛,造成落瓜,掰開果實,可見有蛆蟲。

主要防治措施:一是套袋護果。蟲害發生嚴重時,可進行套袋,在果實剛長出時進行套袋,可防止實蠅在果實上產卵。二是誘殺成蟲。在田間懸掛誘蟲黃板,黃板上的膠可粘住實蠅成蟲,兼治蚜蟲,減少成蟲密度。三是化學防治。蟲害發生嚴重時,選用低毒、高效的農藥如樂斯本、吡蟲啉、阿銳寶等農藥進行防治。

農技學習新路子!山苦瓜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方法,農戶多參考

3.2 夜蛾類幼蟲的發生與防治

根據田間觀察發現,為害山苦瓜的夜蛾類幼蟲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在高溫條件下易發生,以幼蟲蛀入苦瓜內為害。夜蛾類幼蟲具有雜食性、暴發性強的特點,繁殖快,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苦瓜的正常生長,導致減產。

主要防治措施:一是加強栽培管理,清潔田園,人工摘除卵塊,於夜間或凌晨捕捉群集幼蟲,帶出田間殺死,以減少蟲源。二是毒餌誘殺。製作毒餌,用黃豆粉炒熟,加入90%敵百蟲,於傍晚時分每隔1 m放置一小堆,幼蟲取食後即可被毒殺致死。三是藥劑防治。選擇低毒、高效的農藥,如阿維菌素、BT製劑、抑太保乳油、功夫等,於傍晚進行噴藥防治。

農技學習新路子!山苦瓜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方法,農戶多參考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