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老嚴夫婦無家可歸,不和兒子兒媳住才是他們最好的結局

最近熱播的《安家》引發了一個又一個社會問題的探討,劇中,老嚴夫婦花了320萬全款給兒子買了房子,卻被掃地出門,最後兩位老人推著三輪車無家可歸,看到這段劇情,你有沒有為老嚴夫婦感到痛心疾首?有沒有為他們的兒子兒媳如此對待他們而憤憤不平?這段劇情戳中了很多中老年父母的痛點。

《安家》:老嚴夫婦無家可歸,不和兒子兒媳住才是他們最好的結局


然而,換個 角度思考一下,此時的老嚴夫婦被兒子兒媳掃地出門並非是一件壞事,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分析:

01

老嚴夫婦在上海開著一個包子店,他們都是老實人,沒想過要大富大貴的日子,只求一家人能在上海紮根,靠著賣包子這個手藝,在上海營生


賣包子這一行,掙的也都是辛苦錢,老嚴夫婦奮鬥了十多年,可以說是省吃儉用,自己租住在幾平米的小破屋,好不容易攢了300多萬。


老嚴夫婦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全款為兒子買了房,在得知兒媳懷孕之後,便在房產證上加上了兒媳的名字。


買完房之後,老嚴讓嚴嬸以後就全心全意在家帶孫子,在他們心裡,做包子確實太辛苦了,之前為了攢錢,他們幾乎是全年無休的狀態。現在房子買下來了,心裡的大石頭也終於落下了,其實這是一種心理暗示。


常年無休的狀態使得老嚴夫婦太渴望停下來安享晚年了,老嚴夫婦在這種心可以理暗示的引導下,本能的以為兒子和兒媳也接受他們的想法。


在這整個過程中,老嚴和兒子軍軍從未有過溝通交流。


儘管大家對兒子軍軍的做法很是氣憤,心痛老嚴夫婦忙碌了一輩子的積蓄,自己買的房子自己卻不能住。同時,這也讓老嚴夫婦早一點清醒認識到“養兒並不能防老”的殘酷現實。

《安家》:老嚴夫婦無家可歸,不和兒子兒媳住才是他們最好的結局

02

在網友紛紛應援下,假如,老嚴夫婦沒有被掃地出門,而是如願以償的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過起了含飴弄孫的晚年生活,可是這樣的日子真的會好過嗎?


從老嚴夫婦自身、兒子以及兒媳對待老嚴夫婦的態度可以預見:即使住在一起,他們的晚年生活也不會好過到哪裡去。

  • 老嚴夫婦:老嚴夫婦是典型的中國型父母,養兒防老的觀念非常深厚,對兒孫付出了100%的愛,這種愛毫無保留。甚至在被掃地出門的時候,還擔心兒子為難,叮囑兒子不要操心他們。

這是典型的中國家長和兒女想處的模式:為了孩子,默默付出,無私奉獻。辛辛苦苦一輩子都是為了孩子,就像老嚴說的:“咱辛辛苦苦一輩子,不就是為了兒女做貢獻嘛”。


倘若他們真的如網友所願,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勢必會有很多的摩擦和矛盾,到了彼時,兒子肯定是靠不住的,老兩口也只能終日忍受兒媳的刁難和臉色,到了那時,再搬出來重操舊業以賣包子營生可能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安家》:老嚴夫婦無家可歸,不和兒子兒媳住才是他們最好的結局


  • 兒子和兒媳:正是因為對兒女的過度付出,軍軍和兒媳才覺得這是理所當然,不知感恩不說,自身更是得不到成長。

從劇中,雖然兒子軍軍的戲份和臺詞並不多,但是不難發現他對父母的辛苦勞動和全心全意的付出視而不見,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


父母全款買房,自己一分錢不掏,還要求加上女朋友的名字。如果說父母是富甲一方的土豪,那這些也都不是問題,關鍵是父母原本就是老實人,忙碌了大半輩子,掙的都是辛苦錢,全款買房,作為成年人,卻欣然接受,這是老嚴夫婦溺愛的結果,更是軍軍不成熟的表現。


兒媳倩倩更是吃相難看,買房之前各種哄,並說自己懷孕來讓老嚴他們在房產證上加她的名字,事後老嚴夫婦去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打直接“砰”的關上門,前後對比,足已可見倩倩不是個會疼惜公婆的好女人。


兒媳的媽媽明明看到了老嚴夫婦打包小包提著行李,卻說:“剛在還在說呢,哪天請你們過來做客,說曹操曹操就到了。”儼然一副女主人對待客人的態度,要知道這個房子他們一分錢也沒出,卻做了鳩佔鵲巢的勾當。

《安家》:老嚴夫婦無家可歸,不和兒子兒媳住才是他們最好的結局


如果說兒媳和兒媳的媽媽對待老嚴夫婦的態度可氣,那麼兒子的冷漠態度則是一把冰冷的利刃深深刺進了父母的心。


倘若老嚴夫婦排除萬難,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從兒子的不出成熟和不擔當,兒媳的不待見和刁可以預見老嚴夫婦的晚年一定不是舒心順暢的。


假如把養育子女作為一項投資的話,老嚴的這項投資無疑是賠本的買賣,好在出現了及時止損的機會。老嚴夫婦被掃地出門,也讓老兩口開始更多的為自己打算,不再指望養兒防老。兒子軍軍沒有了父母的依仗,才能有更多的機會得到錘鍊,在錘鍊的過程中或許能反思父母的不容易。


與其為當下老嚴夫婦無家可歸而憤憤不平,不如換個角度想,或許這才是他們一籌莫展的生活迎來轉機的機會,這或許就是他們最好的結果。

03

這兩天,papi醬產子的消息被頂上了熱搜,她是這樣官方報喜的:"大家好,我卸貨了,母子平安。啊,我可真是了不起!",在這股清奇的報喜方式背後,我看到了漂亮的女人,總是把自己排在第一位的,這也完全符合她的人設。


《安家》:老嚴夫婦無家可歸,不和兒子兒媳住才是他們最好的結局


papi醬曾經在《我家那閨女》說過,獨立女性人生最重要排行榜排序是:1、自己 2、配偶 3、孩子 4、父母。這一言論出來之後,很多網友並不買單。


在我們固定的思維裡,覺得應該是將子女或者父母排在前面,因為子女和父母是和我們最親密的人,也是最需要我們照顧的人。很多人認為把自己排在第一位,是一種自私的表現,但真相真的是在這樣的嗎?


曾經看到一句話,世間上最難得事情是什麼,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是感同身受。


我們已經習慣接受,父母對子女無條件的溺愛變成了子女眼裡的習以為常,妻子對丈夫無底線的愛就變成了刻意討好,無法得到丈夫的尊重和善待。


正如陳奕迅的《紅玫瑰》中所唱的那樣: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卻有恃無恐。

吃飯要吃七分飽,做人也要給自己留一定的餘地,不要一味的付出,100分的投入,最終完全喪失了自己。


其實,這個世界上,最該疼愛的人便是自己。

《安家》:老嚴夫婦無家可歸,不和兒子兒媳住才是他們最好的結局

04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紀伯倫《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安家》裡面的老嚴,把兒女看成了自己生命的共同體,所以才會掏空家底為兒子全款買房,才會沒有和兒子兒媳商量,就把自己的房子退租,推著三輪車直奔兒子家來,雖然這樣的情節賺取了大把觀眾的眼淚,但其實,是老嚴從沒有將自己從這段親子關係中剝離出來。


太在意對方就會失去自我的保護。在買房的時候,徐文昌建議老嚴先付個首付,讓兒子軍軍自己還房貸,自己則留一部分錢投資或者養老。如果當初老嚴聽從了徐文昌的建議,多為自己和老伴考慮,或許就沒有後來低聲下氣、被掃地出門的這一幕。


值得慶幸的是,此時如果老嚴能從中醒悟,明白多為自己考慮的話,結局或許不會太差。


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是父目、還是情侶、抑或是夫妻,可以在對方身上傾注愛,但是愛要有度。

在愛的過程中不要迷失自己,愛自己更多一點,不是自私的表現。多愛自己,反而是維持關係的一種更持久、更安全、更健康的方式。

《安家》:老嚴夫婦無家可歸,不和兒子兒媳住才是他們最好的結局

寫在最後:

有人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生活總會給你想要的答案。

不管是對老嚴夫婦的遭遇痛心疾首、還是對老嚴的兒子不知感恩而憤憤不平,又或者是對房產中介的抨擊,總之,在一切還來得及改變的時候發生了最壞的事情,那麼這就不是最壞的結果,一切都是生活最好的安排。


當你身處逆境,感到諸事不順,愛情、工作、事業、理想都成泡影,心生絕望之念,不妨換個角度看待這些問題,或許你能從中窺得一份逆境中的安然和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