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之後的5個商業趨勢


疫情結束之後的5個商業趨勢


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病例已經連續半個月呈現下降趨勢了,保持這個勢頭,再有一個月全面復工復產就會成為現實。


現在大家最大的期待是“復生”:恢復生活。沒有真實的生活,所有的復工復產都是無源之水。


很多人拿此次新冠疫情與2003年的非典做比較,其實無論是疫情發生的背景還是對民眾造成的心理恐慌,都不可同日而語。17年前沒有社交媒體、沒有社交網絡,不存在信息流動的民間管道。


其實一個最主要的不同是,當年的中國還處於增量改革階段,現在則是存量改革階段:非典之後,房地產、互聯網成了新一輪國運的最大受益者。十年左右,一線城市房價漲了十幾倍,一線互聯網公司的市值漲了十幾倍甚至上百倍。如今二者已把紅利吃盡。


新冠之後,哪些領域會有新變化?我覺得應該分為短期和長期來看。


先說短期。


非典期間,淘寶、阿里等日後的電商巨頭應運而生,很多人都把它們看作是非典的受益者。其實在它們之前,中國已經有多家電商公司了,噹噹、卓越、易趣等電商平臺都誕生在非典之前,按理說它們要比淘寶、京東更應該成為非典的受益者,然而並沒有。


所以說,淘寶、京東的誕生確實與非典有關,但它們的最終崛起跟非典沒有一毛錢關係,那都是十多年後的事情了。


很多人習慣性地把新冠帶來的出門不易、購物不易,看作電商的新一輪機會。但這次疫情與非典時明顯不同。


2003年,網上購物還是新鮮事物,大家主要以線下消費為主。所以當線下消費涼涼的時候,網上購物成了退而求其次的一個選擇,無論是不是貨真價實、快遞靠不靠譜,大家都能忍受。


但現在不同了,這麼多年網購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基本消費方式,從下單到支付再到物流直至最後的履約,早就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購物體驗。悲催的是,疫情讓這套體驗打了折扣,一是核心品類(比如口罩)缺貨嚴重,買不到;二是物流週期被拉長;三是快遞不能進小區。電商從沒有像今天這樣讓消費者充滿挫敗感。


可以想像,一旦“戰疫”結束,線下業態恢復到“戰前”水平,已經宅了一個月的消費狂魔們,必將猶如刑滿釋放的勞改人員奔出家門、奔出小區、奔向廣闊天地。


如果你炒股,餐飲、零售、旅遊等板塊將成為短線抄底的機會。報復性消費帶來的一個後果,就是寅吃卯糧:把錢都花在線下了,線上消費肯定會受到影響。所以,電商股並不是一個買入的好時機,甚至在線娛樂和網絡遊戲概念都會受到影響。


相比二級市場,一級市場受到的影響可能會更大。畢竟上市公司都具備了一定體量,大部分還有盈利能力。一級市場的創業公司不僅規模小,而且大部分還沒有盈利。這類公司主要靠融資續命,籌碼就是用戶增長或者收入增長。


疫情期間,除了個別領域(比如在線教育、美食、健身)的用戶在增長之外,大部分創業公司都是處於停擺狀態。如果半年沒有用戶或收入增長,賬上資金還少了一半,估值打個對摺都算幸運的。


這是誰的機會呢?當然是VC。中國的投資機構可能正在迎來最好的抄底機會。賬上沒錢的創業公司遇到賬上有錢的投資機構,基本就相當於秀才遇到兵了。這個時候,考驗的就是VC們“撿菸頭”的能力了。


門口的野蠻人不只是VC,還有可能是產業資本,特別是手握重金的大公司。相比美國,中國一級市場的併購並不活躍。這次疫情可能會改變這一現狀,因為標的實在太便宜,要比自己擼起袖子幹便宜得多,從時間成本來看也划算得多。這當然也是創業者的機會。


從長期來看,中國公共醫療和公共衛生體系將會迎來重大變革,沒錯是自上而下的那種。非典之後沒有做的事情,新冠之後必須要做了。


核心是供給。武漢作為疫情重災區,最致命的一個短板就是醫療服務的供給不足,無論是床位還是醫療物資,都遇到了嚴重短缺。


到2018年,美國的醫院數量是5500家左右,中國是3萬家,每家醫院服務的人口數量相差不大。但是,一定要明白,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是美國的3倍,這就意味著最容易患病的那個群體是美國的3倍。


所以說無論是從疫情的防治,還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中國的公共醫療基礎設施都是嚴重不足的。接下來,多建醫院、擴大招收醫生必將成為大勢所趨。整個醫療產業鏈不僅會被重塑,還會被加倍延長。現在的醫療產業,很有可能就是2003年的電商行業。


非典結束之後又來了新冠,新冠之後呢?所以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是,如何防止這些對人類危害性極大的“黑天鵝”?有沒有可能出現身體芯片,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隨時追蹤?當然,這不僅涉及到公共安全問題,也涉及到個人隱私等法律、倫理問題。


退一步將,在疫情期間出現的封村、封小區乃至封城的管制措施,將來有沒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所替代?這都是長期的影響。


長期影響還可能有一個,那就是移民。此處省略500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