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中國,堅決看好中國

中國的很多政策是不是有問題,是的。應不應該批評和討論,應該。但是這都不是看空中國的理由,看空中國風險很大。我只說一點數據。

貿易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國--------2009年開始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商品貿易國--------2013年開始

全球商品貿易總額佔比為1.9%--2000年;全球商品貿易總額佔比為11.75%--2018年

33個國家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中國

65個國家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中國

全球第五大服務出口國-----2017年,中國(相當於2005年的三倍)

全球第二大服務進口國-----2017年,中國

全球第二大服務進出口-----2017年,中國

問題:2017年,中國在全球服務貿易總量中的佔比為6.4%,為商品貿易佔比一半。有待提高

企業。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上榜企業有110家來自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美國為126家。

經濟利潤排名全球前1%的企業-------10%是中國企業-------2014-2016年

經濟利潤排名全球前1%的企業-------小於1%是中國企業---1995-1997年

問題:海外營收的比例不足20%。標普500企業的平均海外營收比例則高達44%。

資本。

全世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國------中國------2015-2017

全世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資目的國------中國------2015-2017

問題:2018年,外資在中國銀行系統中的佔比僅為2%左右,在債券市場中為2%,在股票市場中約為6%。

中國2017年 的資本流動輸入和輸出總額(包括外商直接投資、貸款、債券、股權和準備金)僅相當於美 國的30%左右

人員。

全球第一大留學生和遊客來源地-----中國(2018年是2000年的16倍)

出境遊達到近 1.5億人次---------------中國(2018年是2000年的14倍)

問題:來華留學佔全球留學生總數的3%-------2017年

來華旅遊的人數佔全球出境遊人次的4%-------2017年

移民海外的中國人約佔全球移民總數的2.8%------1990-2017年

移民中國的外國人約佔全球移民總數的0.2%------1990-2017年

技術。

國內研發開支90億美元------2000年

國內研發開支2930億美元---2018年(世界第二)

問題:半導體和光學設備-----中國進口

中國的知識產權進口額為290億美元-----2017年

中國的知識產權出口額為50億美元-----2017年

與中國簽訂技術進口合同的採購金額——美國(31%)、日本( 21%)、德國(10%)

數據。

中國擁有超過8億名網民-------全球居首

中國的寬帶數據流動總量------全球第八(為美國的20%)

可再生能源投資-------中國1270億美元,佔全球投資總額的45%

美國或歐洲均為410億美元

中國對世界的依存度下降

有11個季度中國國內消費佔GDP增長總額的比例超過60%---2015 年以來的16個季度

國內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為76%------2017-2018年間,

淨貿易額對GDP增長的貢獻為負---------2017-2018年間,

中國的淨貿易順差佔GDP的8%-----------2008 年

中國的淨貿易順差佔GDP的1.3%--------2018年

看好中國,堅決看好中國

問題:中國的平均關稅稅率為16%------2000年

中國的平均關稅稅率為9%-------2009年

中國的平均關稅稅率為7.5%-----2018年

美國和歐盟平均關稅為3%~4%--2017年。

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監管限制指數-------0.74下降到0.39-----中國

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監管限制指數-------經合組織平均0.08


世界對中國經濟的依存度上升

全球製造業總產出的35%--------中國

全球家庭消費中的佔比10%-----中國

中國貢獻了31%的全球家庭消費增長------2010-2017年間

汽車、酒類、奢侈品、手機等品類(佔全球消費總額的30%)-----全球第一大市場------中國


亞洲經濟體與中國的聯繫因區域供應鏈而愈加緊密。

新加坡------對華進出口貿易額--------佔國內產值的30%。

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最大貿易伙伴-------中國。

資源豐富的國家更依賴中國的需求。

南非------對華出佔到其國內總產值的15%------2017年

澳大利亞----對華出口佔其國內總產值的16%

一些新興經濟體和體量較小的成熟經濟體也高度依賴中國的投資。

埃及從中國獲得的外商直接投資-----------佔國內投資總額的13%------2013-2017 年

巴基斯坦從中國獲得的外商直接投資------佔國內投資總額的8%------2013-2017 年

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2017年

非洲最大的基礎設施融資來源-------中國-----2017年

非洲第三大國外援助來源-------中國-----2017年


相比之下,大型發達經濟體對中國經濟的依存度較低。

西歐和北美在貿易和投資方面對華出口-------在其總產出中佔比不足5%,

西歐和北美對華進口----------在其國內消費中的佔比也不足5%。

來自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佔其國內投資的比例更低於1%

看好中國,堅決看好中國


中國在電子、機械和設備領域已經全面融入全球價值鏈。

中國佔全球出口-----17%~28%、

中國佔全球進口-----9%~16%、

中國佔全球份額-----38%~42%。

對於貿易屬性極高的輕工製造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而言,全球各國高度依賴中國的產出。

全球輕工製造領域(紡織和服裝)-----中國佔52%。

隨著中國的工業化不斷取得進展,全球上游產業對中國的依存度均有所提高。那些為進 一步加工提供原材料的行業都要依賴中國的進口。

中國貢獻了全球採掘業進口額的7%------2003-2007年

中國貢獻了全球採掘業進口額的21%----2013-2017年

在另一些全球貿易屬性較強的行業中,中國並不是主要參與者。

製藥業-----中國的貿易額佔全球出口的4%、全球進口的3%。

汽車業-----中國的貿易額佔全球出口的3%、全球進口的7%。

沒有加入全球貿易的行業對中國的依存度往往較低。

中國的金屬製造行業佔據了全球出口的23%,農產品行業則佔據了全球進口的18%。

看好中國,堅決看好中國


中國已融入全球技術價值鏈

中國近年來的技術創新勢頭迅猛,已經成為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全球大國,並在很 多技術領域躍居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國。根據

中國手機銷量佔全球40%,

中國電動車銷量佔到64%,

中國半導體消費佔到46%-------------2017年

美國信息技術14%的營收來自中國。

集成電路和光學設備-------中國的進口額是國內產值的5倍。

光伏面板、高鐵、數字支付系統和電動汽車等-----中國企業佔本土市場90%的份額。

半導體和飛機制造等行業中,中國企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佔據的份額都很小

中國在海外光伏面板市場佔據了高達50%的份額;

中國在飛機制造行業的市場份額尚不及1%

看好中國,堅決看好中國

看好中國,堅決看好中國

一個國家若想向技術鏈的上游挺進,必須具備四大要素:

(1)大規模投入資金;

( 2)擁有獲取技術和知識的渠道;

( 3)進入龐大的市場;

(4)推行鼓勵競爭和創新的有效制度。

日本( 汽車)、韓國(半導體)和中國(高鐵和液晶顯示器)

中國在第一個(投資規模)和第三個(市場)要素上擁有極大優勢。


電動汽車:這個行業在中國發展得十分繁榮,並且顯現出全球整合的趨勢。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90%年增速------2011-2017 年,

中國本土的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廠商)佔國內90%以上------2017年

中國本土的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廠商)佔國際不足5%-------2017年

中國頂尖電池製造商生產的電池產品在能量密度上要比日本頂尖企業低 30%~40%

機器人:雖然國內生產商在該行業的某些子領域中嶄露頭角,但中國一直在通過全球價值鏈 整合的優勢來獲取核心零部件和高端產品解決方案。

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中國------佔全球工業機器人總銷量的36%。

半導體:中國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全球技術鏈的整合。

集成電路進口超過原油-------中國-------2018年。

芯片製造設計全球市場份額佔11%-----中國------2013年

芯片製造設計全球市場份額佔15%-----中國------2017年

國內80%的半導體需求--------2030年---------國內企業來供應(包括在華外企)

國內33%的半導體需求--------2016年---------國內企業來供應(包括在華外企)。

中國快速擴張的消費市場為國內外企業提供了重要機會


58%的中國家庭躋身“大眾富裕”或以上階層----------2030年

55%的韓國家庭躋身“大眾富裕”或以上階層----------2018年

城鎮消費者食品支出在中國家庭總消費中的佔比50%-----2000年;

城鎮消費者食品支出在中國家庭總消費中的佔比25%-----2017年,

城鎮消費者食品支出在家庭總消費中的佔比——日本為26%,韓國為29%,美國為17%


在華外企將可能面臨競爭格局的變化
十大消費領域的30種頂尖品牌------在華外企的平均市場滲透率為40%-----2017年

在美國這一比例僅為26%。

30個消費品類當中,外國品牌在其中11個品類中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

中國智能手機在非洲大陸、印度和 馬來西亞的市場份額超過30%。

中國的移動遊戲產業在2016-2018年間增長了250%,《王者榮耀》和《終結者2:審判日》等不少國產遊戲已經出口海外

看好中國,堅決看好中國

中國消費者期待擁有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務選擇。

2015-2017年-----中國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額翻番,達到110億元人民幣(約合170億美元)

中國的服務行業仍然落後於其他國家,生產率僅為經合組織平均水平的20%~50%。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增加境外消費。

中國--------全球最大的出境旅遊客源地

中國公民在新加坡和泰國的出遊消費分別相對於兩國國內個人消費的7%~9%。

澳大利亞2017年對華教育出口額高達100億澳元(這還不包括中國留學生的日常生活開支)。

中國與世界經濟聯繫的發展方向,將可能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變動

看好中國,堅決看好中國

中國可能成為新興與發達經濟體的重要出口目的地;但如果聯繫減弱,全球貿易流動將會收縮---------涉及的價值在3~6萬億美元

中國2018到2030年消費增長達6萬億美元===美國+西歐===(印度+東盟)*2。

中外企業都有望從服務業的開放中獲益;但如果始終不放開服務行業的限制,中國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生產率差距將繼續存在---------涉及的價值在3~5萬億美元

服務業在國內GDP的佔比52%------2018年;佔比44%------2010年

如果中國能夠進一步深化金融體系的全球化和現代化,便可拓寬資本分配的選擇範圍、提高分配效率;反之則會導致中國金融市場面臨更多波動,並且阻礙生產率增長---------涉及的價值在5~8萬億美元

中國能夠為解決全球議題做出更多貢獻;但如果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聯繫減弱,則中國所能發揮的作用和合作深度都將削弱---------涉及的價值在3~6萬億美元

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全球技術流動可能會增加,從而催生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解決方案,有助於提升生產率;反之則會逐漸削弱全球生產率-------涉及的價值在8~12萬億美元


以上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說說我自己的看法,歷史的規律,世界的融合,巨大的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一旦起來是停不下來的。當然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當然應該批評,但是過往巨大的成就和未來巨大的未來,都是不應該被忽視的。

道路是曲折的,未來是光明的,我樂觀於未來,謹慎於當下的道路;

在我眼中,中國就是是一個弱化版的茅臺,前景好,過程有點波折。


數據來源:麥肯錫報告、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統計數據、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MSCI)的統計、《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