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夜空是黑暗的?這其實是個難題

為什麼夜空是黑暗的?

聽到這個問題,很多人會感覺沒有意義,但事實上,這個問題曾經困擾天文學家幾個世紀。

宇宙中擁有無數恆星,這些恆星持續發出光芒,經過漫長的時間,恆星的光芒全部到達地球,那麼夜空應該不會黑暗。

然而事實上,夜晚來臨時,世界依舊會充滿黑暗!


為什麼夜空是黑暗的?這其實是個難題


恆星並非永遠發光:

光的速度非常快,但是也具有速度,到達目的地也需要時間。

當你看到恆星的光,這其實是過去的光,就像你看到的太陽,其實是八分鐘前的太陽。映射到人類眼中的星空,其實是歷史上的星空。​


為什麼夜空是黑暗的?這其實是個難題


而恆星也並非永遠存在。

距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光芒到達地球需要四年時間,如果這顆恆星突然停止發光,濃密地球需要四年時間,才能發現變化。


為什麼夜空是黑暗的?這其實是個難題


恆星的光,有出現,也有消失,從而無法完全照亮夜空。

宇宙黑暗時代:

宇宙起源於一場大爆炸,在爆炸結束後,宇宙開始迴歸黑暗,這時候宇宙絕大多數物質都是暗物質,少數普通物質以氫和氦為主。

這段時期被稱為宇宙黑暗時代。


為什麼夜空是黑暗的?這其實是個難題


在接下來的幾億年時間裡,宇宙進入“電離時代”。

暗物質通過自身引力,開始坍塌,普通物質也被暗物質帶入其中,形成了第一批恆星和星系,並且開始產生光。

科學家希望通過觀察宇宙黑暗時代的星系形成,來了解宇宙的奧秘。


為什麼夜空是黑暗的?這其實是個難題


從某些角度來說,當我們抬頭看向太空,很多黑暗的空白,都來源於宇宙黑暗時代。或許這片黑暗已經有了星系,但要數千年後,地球才能看到光。


為什麼夜空是黑暗的?這其實是個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