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 鳩茲古鎮坐落在蕪湖這座美麗的半城山、半城水的城市,它濃縮千年徽派建築精髓,由著名規劃設計師執筆規劃,百餘位徽州工匠,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徽州三雕”之大成,純手工精雕而成。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銘刻“徽商文化”神韻的古鎮,在建築形態上沿用徽派古民居,規模宏偉、結構合理、佈局協調、風格清新典雅,尤其是已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名錄的徽派三雕,裝飾在門罩、窗楣、樑柱、窗扇上的磚、木、石雕,工藝精湛,形式多樣,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而粉牆、黛瓦、馬頭牆以及層樓疊院、高脊飛簷、曲徑迴廊、亭臺樓榭等的和諧組合則構成徽派建築的基調,再現原汁原味徽派建築之美。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天下徽商,興於鳩茲,鳩茲古鎮自然也離不開徽文化的濃郁氛圍。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中江書院由21棟明清古建築組成,融合了多種文化元素,集展館、講堂、傳習、藏書、戲曲、文創等功能為一體。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李經方故居:李經方本為李鴻章的六弟李昭慶之子,後過繼給李鴻章為長子。他是晚清外交官,通曉五國外語。1890年前後,李經方便寓居蕪湖,帶領他的家族專心經商。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梨園堂是是嘉慶年間的武狀元汪道成告老還鄉時所建,是經典的徽州祠堂戲樓建築,也是古鎮內民俗、徽曲、徽劇表演舞臺。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出走半生,歸來仍少年。”徽商遠行千里,卻始終懷著對故里的赤子之心。在經商致富後,很多徽商不忘落葉歸根,修宅院、宗祠等。如今這些景點,都是昔日徽商留下的文化遺產。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鳩茲古鎮匠心打造專屬於蕪湖非遺的鐵畫博物館,講述蕪湖鐵畫的前世今生,成為古鎮最具文化內涵和觀賞價值的重要景點之一。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蕪湖民俗館,展示了傳統三刀三畫、無為魚燈,讓你感受蕪湖傳統民俗的文化魅力;老門牌、老照片、老農具、古街巷、米市場景,帶您回到上個世紀蕪湖的街頭巷尾,體味一把老蕪湖人的生活百態;浴鍋灶、婚嫁館,讓您瞭解傳統的徽州風俗文化。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徽商百傑館通過大量實物、文獻資料、人物塑像的展示、影像宣傳片的播放以及徽商古鎮街道的模擬,真實再現了徽商南來北往坐商、行商的情景,讓大家在瞭解徽商文化的同時也能與一個個鮮活的徽商人物進行零距離的時空對話。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大江鏢局,以明清時代為背景,大面積採用徽州三雕的建築特色,以真實場景全面展示徽州鏢局的歷史沿革、組織機構與經營管理等內容。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走在古鎮的青石板街上,兩邊的商鋪、茶館、大宅院櫛次林立。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江南的風韻盡在那小橋流水間,在那粉牆黛瓦夾河而居的水巷,在那水跡斑斑的石駁岸……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行走在鳩茲古鎮,就像是行走在歷史的長河,不時有一出出好戲帶你穿越千年……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走走逛逛間,各色風味小吃讓遊覽的過程不再單調。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夜色下的鳩茲古鎮,燈火輝煌,流光溢彩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非遺表演——打鋼花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酒吧街,歌聲與光影交織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那從水閣中探出頭來,驚鴻一瞥的翠袖紅顏,不過就是戲臺上的一顰一笑、一嗔一喜……

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鳩茲古鎮:一個在半城山、半城水裡沉浸的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