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斷全球第一長河!中國在非洲又造一個三峽,耗時5年400萬人受益

“非洲三峽”這個被非洲蘇丹人民與我國三峽工程聯繫起來的大型水利工程,截斷了全球最長的河流——尼羅河,並且自身的大壩長度也居於世界首位。其浩浩蕩蕩的屹立在非洲這片沃土上。而在非洲土地上建造這個世紀水利工程的,是來自中國兩大水電巨頭——中國水利電力和水利水電,其一個電站的總裝機容量相當於整個蘇丹水電裝機的兩倍。因其大壩之長所蓄水量之高,解決了困擾當地數十年的缺水問題,惠及400萬非洲人民,這項超級水利工程就是非洲麥洛維水電站。

截斷全球第一長河!中國在非洲又造一個三峽,耗時5年400萬人受益

出品|國器

麥洛維水電站總投資近百億其大壩長度奪取世界第一

總投資近100億的麥洛維水電站於2007年正式開工建造,歷經5年正式交付蘇丹投入運營。雖然麥洛維水電站耗資遠不如我國三峽水電站,但是其建造規模和設計方案都是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其中麥洛維大壩位於非洲蘇丹的喀土穆,總長度達到了9285米,是目前世界上壩體長度最大的一座水電站,而我國的三峽大壩長度也僅有2308米,相當於其四分之一。麥洛維水電站配備了蓄水量高達124.5億立方米的水庫,不僅可以支撐當地區域大部分的正常供電,還能對周邊100多萬畝農田進行灌溉,可謂是一舉兩得。

截斷全球第一長河!中國在非洲又造一個三峽,耗時5年400萬人受益

麥洛維水電站由中國兩家水電巨頭歷經5年聯手打造

麥洛維水電站是建造在全球第一長河尼羅河上的一座超級水利工程,而承擔此次建造任務的是有著基建狂魔之稱的中國。在13年前非洲國家蘇丹向世界各國發出了麥洛維水電站建設合同競標,最終中國兩個龍頭水電公司強強聯合,超越了55個國際知名建築公司,成功拿下了這份百億大單。中國工程隊為蘇丹打造的麥洛維水電站每一步可謂是盡心盡力。蘇丹工業產業並不繁榮,而麥洛維水電站建設所需的鋼筋、水泥、車輛以及施工設備等多種物資大部分只能從中國進口。為了提高水電站建設效率,工程隊只能通過普通海運和緊急空運來運輸物資成功,成功將水電站建設工期從20年縮短至5年左右。

截斷全球第一長河!中國在非洲又造一個三峽,耗時5年400萬人受益

麥洛維水庫的總容量相當於三峽水庫容量的三倍之多

由於麥洛維水電站地處非洲半沙漠地區,工程隊在進行混凝土面板的石壩主體建設時,避免不了混凝土澆築開裂的問題,不過工程隊抓緊時間趕工、計算機系統應力模擬實驗和保溫維護,最終將21.5萬立方米混凝土主壩順利建造完成。同時為保證麥洛維水電站可以大規模長時段的電力供應,工程隊建造了相當於三個三峽水庫容量的麥洛維水庫。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大壩跨越長度近萬米,所越過的土地地質層次不齊,這就需要工程隊根據不同的地質結構進行壩體建設,這也是麥洛維水電站的大壩擁有五種壩型設計的原因。

截斷全球第一長河!中國在非洲又造一個三峽,耗時5年400萬人受益

麥洛維水電站的總裝機容量相當於此前蘇丹國內水電站裝機的兩倍

麥洛維水電站裝備了10臺1250兆瓦發電機組,總體裝機容量高達125萬千瓦。這座屹立在非洲的麥洛維水電站的供電量,相當於蘇丹此前所有的水電站的總供電量,400多萬非洲人民的日常用電都不再是難題。蘇丹對於麥洛維水電站的總體規劃和交付是極為滿意的,還稱呼其為“非洲三峽”。蘇丹此前因為技術和資金問題在供電建設、工業建築上極為欠缺,而中國承建的麥洛維水電站則帶給了蘇丹工業體系新的發展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