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人不得不看的歷史:廣東雷州宋元時期大事記 值得珍藏

廣東雷州宋元時期大事記(971年至1359年):

  開寶四年(971年)

  宋太祖遣潘美徵取南漢,改雷州為雷州軍。

  開寶五年(972年)

  廢遂溪、徐聞兩縣,併入海康,以遂溪為新福鄉,以徐聞為時邑鄉。

  太平興國八年(983年)

  十月,雷州颶風,毀壞廩庫、民舍700間。

  雍熙四年(987年)

  秋,雷州、恩州關送歸附的占城夷人斯當李娘及其族150人往廣州,分居南海、清遠縣。

  淳化五年(994年)

  知雷州軍事楊維新始建子城,第二年竣工。

  至道二年(996年)

  工部員外郎陳堯叟為廣南西路轉運使,派雷州海康縣尉李建中懷帶宋太宗詔書前赴交趾,勞問黎恆。


湛江人不得不看的歷史:廣東雷州宋元時期大事記 值得珍藏


  至道三年(997年)

  分天下為十五路,雷州軍隸於廣南西路,轄海康郡。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

  三月,免除雷州無名商稅錢。

  乾興元年(1022年)

  二月,宰相寇準被丁謂陷害,貶為雷州司戶參軍。天聖元年(1023年)閏九月,寇準病逝於雷州。

  天聖三年(1025年)

  前宰相丁謂因宦官雷允恭案連坐,原於乾興元年貶為崖州司戶參軍,是年復轉徙雷州,五年後徙道州。

  慶曆四年(1044年)

  建府學於城外西湖之東。

  至和元年(1054年)

  雷州黎患,朝議擇熟兵事者守之,眾推張紘,急命張自四明以數百兵轉雷。

  至和二年(1055年)

  “瘴氣”臨境甚急,郡民死亡六七成。

  嘉祐元年(1056年)

  五月,瑤、僚寇雷州、化州,詔令桂、廣會兵討伐。

  嘉祐八年(1063年)

  郡守林昆重修府學。  元豐五年(1082年)

  廣南西路漕臣吳潛奏免雷、化州土著商人載米穀、牛、酒、黃魚及非舶司賦取之物,不再送往廣州取賦。

  紹聖四年(1097年)

  二月,宋哲宗大貶元祐大臣。尚書右丞門下侍郎蘇轍貶化州別駕,雷州安置;尚書右丞梁燾貶雷州別駕,化州安置。

  五月,蘇軾貶昌化軍,道經雷州,為天寧寺題“萬山第一”四大字。


湛江人不得不看的歷史:廣東雷州宋元時期大事記 值得珍藏


  元符元年(1098年)

  七月,蘇轍由雷州移循州。

  九月,太學博士秦觀以元祐黨牽連,由編官橫州徙雷州。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

  二月,知樞密院事章惇反對立端王趙佶,貶雷州司戶參軍,後徙睦州而卒。

  宣和七年(1125年)

  六月二十六日,下詔罷免雷州進貢豆蔻、高良薑。

  靖康元年(1126年)

  郡守李域遷府學於天寧寺西。

  七月,奸相蔡京放逐嶺南以慰公議,其子蔡攸置雷州,不久移海南萬安軍,被殺。

  紹興四年(1134年)

  閏二月,海賊陳感犯雷州,官軍屢敗。

  紹興八年(1138年)

  二月,海賊陳旺攻雷州城,澄海將軍虞輔國、李憲請戰,皆殉職,郡城賴以獲全。

  同年,詔廣南西路鹽每年以十分為率,二分令欽、廉、雷、化、高五州官賣,餘八分行鈔發。

  紹興十一年(1141年)

  四月二十三日,郡守胡宗道改建府學於城北,當年竣工。

  紹興十三年(1143年)

  二月,除免雷、化等十州免行錢。

  紹興十五年(1145年)

  知雷州軍事王趯築外城。

  紹興二十年(1150年)

  八月,雷州守臣王趯因厚待貶謫海南的趙鼎、李光,停官謫遷全州。

  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

  知雷州軍事黃勳繼築雷州城外城,改用磚結構,未完工就離任。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

  趙伯檉繼任雷州知州。續築外城,第二年完工。

  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

  經歷司委派胡薄沿海築堤。

  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

  知雷州軍事何庾築特侶塘、西湖二堤,並開三渠導二湖之水灌溉東洋田。後人感念其功,稱為“何公渠”。

  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

  廣南西道提刑于南門外置水軍寨,以制沿海寇賊。

  紹興三十年(1160年)

  五月,海賊陳演添叛亂,掠高、雷2州境,南恩州民林觀擒殺之。

  同年夏,凌鐵、吳文精率軍卒反,官軍戰不利,兩尉死。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

  七月,東南第十二將高居弁會5州巡尉官兵討平凌鐵之亂,乃命高知雷州,兼節制高、容、廉、化4州軍馬。

  隆興二年(1164年)

  三月,詔減高、藤、雷、容4州雜犯死罪囚,釋放杖刑以下囚徒,除免夏秋稅賦。

  乾道六年(1170年)

  五月,郡守戴之邵因舊府學傾圮,集議由城西遷於郡治之右,當月重建落成。

  同年,知雷州軍事戴之邵於舊海堤之外另築新堤,新堤比舊堤高廣數倍,共長21339丈,戴還建閘疏渠,對原有水利設施加以改造,使東洋萬頃得成良田。  乾道七年(1171年)

  復徐聞縣建制,從海康縣撥給九都,新縣治遞角場。

  淳熙四年(1177年)

  郡守李茆修葺府學,建明倫堂4齋。

  淳熙六年(1179年)

  廣南西路李接起義,稱李王,陷容、雷等州,不久敗死。

  淳熙十年(1183年)

  八月,雷州大風激海濤,沒瀕海民舍,死者甚眾。

  嘉定四年(1211年)

  颶風大作,洪湖淹浸一個多月,內外二城大半崩毀。

  嘉定十五年(1222年)

  報恩寺僧妙應化緣築百丈橋,率徙眾50人採石,肩負苦勞經年方告竣工。是橋長50丈,為雷州當時最長的石橋。

  嘉定年間雷州知州鄭公明、趙伯東先後因用銅錢博易番貨而被罷放。

  嘉熙元年(1237年)

  薛直夫任雷州知軍事,創立惠民藥局,教以醫療,漸改雷地專事巫禱之俗。

  嘉熙二年(1238年)

  十二月,因光州失守事,司戶柳臣舉發配雷州。

  嘉熙四年(1240年)

  知軍事薛直夫為加強對水利設施管理,設河渠塘長、堤岸總管,以地方縉紳擔任,分段負責。失職者“籍沒家財,以謝被害者之家”。

  淳祐十年(1250)

  郡守儲擢、教授郭夢龍復建小學。

  鹹淳八年(1272年)

  郡守陳大震於旌忠祠興建萊泉書院,此為雷州最早的書院。

  鹹淳九年(1273年)

  雷州知軍事虞應龍於雷州西湖邊興建“十賢祠”,紀念宋代曾經貶謫或途經雷州的寇準、蘇軾、蘇轍、秦觀、王巖叟、任伯雨、李綱、趙鼎、李光、胡銓10位名賢。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為此作《雷州十賢堂記》立於祠內,以表其事。

  鹹淳十年(1274年)

  十月十二日夜,颶風作,毀城譙樓。

  景炎三年(1278年)

  三月,宋張世傑等擁端宗趙昰沿海逃駐硇洲島,建臨時小朝廷。福建及廣東潮州沿海不少居民隨之南遷,後定居雷州各地。

  三月下旬,元廣南西道宣慰司遣管軍崔永等招降雷、化、高3州,即以永鎮守之。雷州郡守曾淵子拒降奔硇洲,南宋小朝廷以其為參知政事、廣西宣諭使。

  五月,宋端宗死,其弟衛王即位,改元祥興。張世傑遣安撫使張應科、王用取雷州,三戰皆不利。王用降元。

  六月,張應科再戰雷州,敗死。是時,雷州城被圍,城中絕糧,元軍士以草為食。元廣南西道宣慰使史格漕運鄰近州糧給之,圍解,元詔史格戍雷州。


湛江人不得不看的歷史:廣東雷州宋元時期大事記 值得珍藏


  至元十五年(1278年)

  平章政事阿里海牙徵海外四州,雷州歸附,初置安撫司。

  至元十六年(1279年)

  六月,宋張世傑所部將校158人到瓊、雷等州,後降元。

  改萊泉書院名為平湖書院。

  至元十八年(1281年)

  改雷州軍為雷州路,以此為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治所,轄雷、化、高、欽、廉五路及海南諸軍、州。改安撫司為總管府,隸於宣慰司。  乾道七年(1171年)

  復徐聞縣建制,從海康縣撥給九都,新縣治遞角場。

  淳熙四年(1177年)

  郡守李茆修葺府學,建明倫堂4齋。

  淳熙六年(1179年)

  廣南西路李接起義,稱李王,陷容、雷等州,不久敗死。

  淳熙十年(1183年)

  八月,雷州大風激海濤,沒瀕海民舍,死者甚眾。

  嘉定四年(1211年)

  颶風大作,洪湖淹浸一個多月,內外二城大半崩毀。

  嘉定十五年(1222年)

  報恩寺僧妙應化緣築百丈橋,率徙眾50人採石,肩負苦勞經年方告竣工。是橋長50丈,為雷州當時最長的石橋。

  嘉定年間雷州知州鄭公明、趙伯東先後因用銅錢博易番貨而被罷放。

  嘉熙元年(1237年)

  薛直夫任雷州知軍事,創立惠民藥局,教以醫療,漸改雷地專事巫禱之俗。

  嘉熙二年(1238年)

  十二月,因光州失守事,司戶柳臣舉發配雷州。

  嘉熙四年(1240年)

  知軍事薛直夫為加強對水利設施管理,設河渠塘長、堤岸總管,以地方縉紳擔任,分段負責。失職者“籍沒家財,以謝被害者之家”。

  淳祐十年(1250)

  郡守儲擢、教授郭夢龍復建小學。

  鹹淳八年(1272年)

  郡守陳大震於旌忠祠興建萊泉書院,此為雷州最早的書院。

  鹹淳九年(1273年)

  雷州知軍事虞應龍於雷州西湖邊興建“十賢祠”,紀念宋代曾經貶謫或途經雷州的寇準、蘇軾、蘇轍、秦觀、王巖叟、任伯雨、李綱、趙鼎、李光、胡銓10位名賢。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為此作《雷州十賢堂記》立於祠內,以表其事。

  鹹淳十年(1274年)

  十月十二日夜,颶風作,毀城譙樓。

  景炎三年(1278年)

  三月,宋張世傑等擁端宗趙昰沿海逃駐硇洲島,建臨時小朝廷。福建及廣東潮州沿海不少居民隨之南遷,後定居雷州各地。

  三月下旬,元廣南西道宣慰司遣管軍崔永等招降雷、化、高3州,即以永鎮守之。雷州郡守曾淵子拒降奔硇洲,南宋小朝廷以其為參知政事、廣西宣諭使。

  五月,宋端宗死,其弟衛王即位,改元祥興。張世傑遣安撫使張應科、王用取雷州,三戰皆不利。王用降元。

  六月,張應科再戰雷州,敗死。是時,雷州城被圍,城中絕糧,元軍士以草為食。元廣南西道宣慰使史格漕運鄰近州糧給之,圍解,元詔史格戍雷州。

  至元十五年(1278年)

  平章政事阿里海牙徵海外四州,雷州歸附,初置安撫司。

  至元十六年(1279年)

  六月,宋張世傑所部將校158人到瓊、雷等州,後降元。

  改萊泉書院名為平湖書院。

  至元十八年(1281年)

  改雷州軍為雷州路,以此為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治所,轄雷、化、高、欽、廉五路及海南諸軍、州。改安撫司為總管府,隸於宣慰司。  洪武五年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

  宣慰使張溫組織民工重修東西洋防潮海堤和特侶塘引水工程。

  至元三十年(1293年)

  召募民戶併發新附士卒於海北雷州等地屯田。

  九月,在設立海北海南道市舶提舉司之後,又設立海北海南博易提舉司,依照市舶司稅例取稅。

  十一月,立海北、海南道肅政廉訪司,尋複合於廣南西道。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

  設武郎、東海場鹽課司,隸於廣海都提舉司。

  十一月,撤海北、海南市舶提舉司。

  大德元年(1297年)十月,復立海北、海南道肅政廉訪司。

  大德三年(1299年)

  撤屯田萬戶府,屯軍盡令還役。只令雷州路屯民戶1566戶,圍田16550畝。

  大德七年(1303年)

  海康發生饑荒,令減糧價。

  至大元年(1308年)

  海北元帥薛赤幹貪贓枉法,湖廣行省令廣西道副宣慰使烏古孫澤馳赴查辦,釋薛掠男女482口,牛數千頭,雷民欣歡相慶。不久詔烏古孫澤為海北海南道廉訪使。

  同年,廉訪使烏古孫澤浚湖築堤,為“斗門七,堤六”,疏導渠道24條,開良田數千頃,雷民以歌贊之。

  至治元年(1321年)

  八月,雷州路海康、遂溪二縣受颶風海潮襲擊,“壞民田四千餘頃,免其租”。

  至治二年(1322年)

  改宣慰司為都元帥府,仍屬湖廣行省泰定元年(1324年)

  海康縣治由府治後遷往城南凱悌坊。

  泰定四年(1327年)

  三月,海北廉訪副使因收受賄賂被除名。

  至順三年(1332年)

  十月,始建縣儒學於迎恩坊。

  至正元年(1341年)

  七月,海康颶風大作,“湧潮水,拔木害稼”,災情嚴重。

  至正五年(1345年)

  一月,詔命都水監賈惟真為宣撫使巡行海北海南道。

  至正十二年(1352年)徭寇侵擾雷州城,於南門大恣掠焚,都元帥張不兒罕孛溫領兵與戰,擊潰徭寇。河門軍校王成奮戰中毒箭而死。

  至正十五年(1355年)

  麥伏來、張子三據遂溪、徐聞率眾起事,郡城戒嚴。

  至正十六年(1356年)

  六月,海康發生地震。

  至正十九年(1359)

  化州路樞密院同僉羅福領兵擊麥伏來等,殲滅麥部,升羅福為海北海南道宣慰司都元帥。


(感謝雷州文史整理者)


明朝至民國五四運動時期廣東雷州(原海康縣)大事記已經在前幾期陸續推出,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