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寧國家概況,面積112622平方公里,比韓國大

貝寧國家概況

  【國 名】 貝寧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enin, La République du Bénin)。

  【面 積】 112622平方公里。貝寧比韓國大(韓國面積99600平方公里)

  【人 口】 1150萬。共60多個部族,主要有豐族、阿賈族、約魯巴族、巴利巴族、奧塔瑪裡族、頗爾族等。官方語言為法語。全國使用較廣的語言有豐語、約魯巴語和巴利巴語。居民中約65%信奉傳統宗教,20%信奉基督教,15%信奉伊斯蘭教。

  【首 都】 波多諾伏(Porto-Novo),國民議會所在地,人口27萬。科托努(Cotonou),政府所在地,人口79萬。

【簡 況】 位於西非中南部,東鄰尼日利亞,西北、東北與布基納法索、尼日爾交界,西與多哥接壤,南瀕大西洋。海岸線長125公里。沿海平原為熱帶雨林氣候,常年氣溫在20-34℃之間,最高可達42℃;中部和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溫度26-27℃。

  16世紀前後,貝寧出現許多小王國和酋長國。18世紀阿波美王國鼎盛時期統一了南部和中部。16世紀後期,西方殖民者入侵貝,大肆進行奴隸貿易。1904年,貝併入法屬西非,1913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58年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1960年8月1日獨立,成立達荷美共和國。獨立初期政局動盪。1972年10月馬蒂厄·克雷庫(Mathieu Kerekou)政變上臺,宣佈“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長期實行一黨制。1975年11月30日改國名為貝寧人民共和國。1990年2月實行多黨制,3月改國名為貝寧共和國。1991年3月,尼塞福爾·索格洛(Nicéphore Soglo)在首次多黨大選中獲勝,當選總統。1996年3月,克雷庫在換屆選舉中擊敗索格洛重新執政,2001年3月蟬聯。2006年3月,獨立候選人、前西非開發銀行行長托馬·博尼·亞伊(Thomas Boni Yayi)在大選中獲勝,並於2011年3月連選連任。2016年3月,獨立候選人塔隆在新一屆總統選舉中獲勝,4月就職。

【行政區劃】 全國可分為省、縣(市)、鎮、村四級,共12個省,77個縣(市)(67個縣、10個市)。12個省名稱為:濱海、大西洋、韋梅、莫諾、庫福、高原、祖、丘陵、東加、博爾古、阿黎博裡、阿塔科拉。

貝寧國家概況,面積112622平方公里,比韓國大


【經 濟】 聯合國公佈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和重債窮國。農業和轉口貿易是國民經濟兩大支柱。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腰果、油棕櫚等,其中棉花是主要出口創匯產品。是西非重要轉口貿易國,到港貨物多轉口銷往尼日利亞等周邊國家。工業基礎薄弱,主要為農產品加工及紡織業。資源較貧乏,已探明礦藏有石油、黃金等,但儲量有限。塔隆執政後,將農業、旅遊業、服務業確定為優先發展領域,制定《2016-2021政府行動計劃》。重點發展新科技產業,計劃建設技術與創新園區,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重視棉花生產,加快私有化進程。重視能源領域發展,擬定“人人享有能源”計劃。改善投資環境,鼓勵外國企業在貝投資,取得一定成效,經濟保持增長。目前,貝寧經濟運行總體穩定。

  2018年貝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103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96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6.9%。

  通貨膨脹率:1.5%。

  貨幣名稱: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FCFA,簡稱非洲法郎)。

  匯率:1美元=555.7西非法郎。

 【資 源】 資源貧乏。礦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磷酸鹽、大理石、黃金等。石油已探明儲量52.5億桶,可開採的約9.2億桶,天然氣儲量910億立方米。2000年8月,貝寧與多哥、加納、尼日利亞就天然氣輸出簽訂了“西非輸氣管道議定書”。鐵礦石儲量約10億噸。漁業資源豐富,海洋魚類約有257種。森林面積313萬公頃,約佔國土面積的27%。

貝寧國家概況,面積112622平方公里,比韓國大


  【工 業】 基礎薄弱,設備陳舊,生產能力較低。2017年,其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為24%。主要有食品加工、紡織和建材業。工業人口約佔全國勞動人口的10.6%。實行結構調整以來,已有部分企業實行了私有化,剩下的大型國有企業也將陸續私有化。

  【農 業】 2017年,農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5.2%,以種植業為主,佔農業的80%。有可耕地7萬平方公里,實際耕種面積不足17%。農業從業人口占在總就業人口的70%。糧食基本自給,部分出口次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有木薯、山藥、玉米、小米等;經濟作物有棉花、腰果、棕櫚、咖啡等,其中棉花出口額約佔出口創匯總收入的70%-80%。約30萬人直接或間接從事漁業生產,年均捕魚4萬噸。林木年均採伐量2990立方米。2017-2018年,貝寧棉花總產量創歷史新高達59.8萬噸,腰果產量11萬噸,菠蘿產量34.5萬噸。2018-2019年,貝寧棉花產量超70萬噸,成為西非地區第一大產棉國。

  【旅遊業】 系貝新興產業,是僅次於棉花的第二大創匯產業。近年來政府對旅遊業的投入不斷加大。主要旅遊景點有岡維埃水上村、維達古城、維達歷史博物館、阿波美古都、野生動物園、埃維埃旅遊公園、海灘等。現正興建從科托努至維達旅遊開發區,以發展海濱旅遊。擁有各類賓館、旅店逾300家,其中科托努海濱賓館為5星級賓館。

  【交通運輸】 年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

  鐵路:總長685公里,其中579公里為主幹線。最主要路段連接科托努和帕拉庫,長約440公里,屬“貝寧--尼日爾鐵路運輸共同組織”共同經營鐵路的一部分。年設計運力為70萬旅客和35萬噸物資。由於年久失修,運力嚴重下降。

  公路:總長3.1萬多公里。其中國家級公路約6076公里,省級與市級公路2.5萬公里左右。2003年1月,科托努至波多諾伏的高速公路開通,全長27公里。有各類汽車10萬輛,用於客運和貨運。另有4.3萬輛摩托出租車。

  海運:科托努港為地區性重要轉運港口,水深11至14米,可停泊萬噸巨輪。該港年營業額約為3000億西非法郎。2016年,貨物吞吐量達870萬噸。

  空運:科托努國際機場是貝唯一的A1型國際機場,可起降波音747和空中客車等大型飛機。年客運量約35萬人次,貨運量4600噸。現有法航、摩洛哥、南非航空等十幾家航空公司在貝運營。2002年6月,貝首家國際航空公司—貝寧非洲航空公司成立,主要經營科托努—巴黎航線,2006年公司宣佈解散。此外,貝還有9個國內機場,但不具備夜航條件。

  【財政金融】 國家財政收入主要靠稅收,其中關稅佔40%。

  截至2018年,外匯儲備為10.1億美元,外債總額為37億美元。

  【對外貿易】 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收入佔到國家預算收入60-80%,轉口貿易十分活躍,到港貨物70%轉銷到尼日利亞以及尼日爾、布基納法索等內陸國家。主要出口棉花、腰果、水泥等產品,進口食品、日用消費品、化學制品等。2018年,貿易總額54.8億美元,出口額23.72億美元,進口額31.08億美元。主要進口對象為泰國、印度、法國和中國等,主要出口對象是孟加拉國、印度、烏克蘭和中國等。2018年,貝寧腰果出口美國1689噸,出口歐洲280噸,成為西非地區對美國和歐洲第二大腰果供應地,僅次於科特迪瓦。2019年7月,貝寧簽署非洲大陸自貿區協定。根據世界銀行2019年10月發佈的營商環境報告,貝寧全球排名149位,比去年上升4位。

貝寧國家概況,面積112622平方公里,比韓國大


  【外國援助】 主要援助國家和國際機構為丹麥、法國、德國、中國、美國、日本、世界銀行、歐盟、非洲開發基金、西非開發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近年年均獲得官方外援約5.8億美元,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主要涉及衛生、教育培訓等領域。聯合國對貝寧2019-2023年發展支持規劃總金額1766.13億西非法郎,主要在衛生、教育、社會安全、食品、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提供支持。2018年,世界銀行通過國際發展協會撥款2.2億美元,用於支持貝寧農村地區全民接入飲用水項目,將有170萬人受益;在“幫助地方市鎮和團體擴大社會服務計劃”框架下,向貝捐贈220億西非法郎,用於幫助貧困人口享受社會服務和保障。同年,歐盟同意捐贈289億西非法郎用於支持貝政府改革。2019年,世界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宣佈將在5年內向貝寧捐贈5000萬美元用於改善5歲以下兒童生活狀況,並資助1億美元用於加強科托努市抗洪和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荷蘭將通過世界糧食計劃署在2019年7月至2023年12月間捐贈65億西郎用於貝寧校園食堂計劃,主要涉及5個省、294所學校。2019年10月,日本與貝寧簽署協議,向貝捐贈價值17.5億西非法郎的大米。

  【人民生活】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8年人類發展報告》公佈的人文發展指數,貝寧在188個國家中居163位。2015年,各行業每月最低保障工資為40000非洲法郎。全國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02家,其中包括5家國家級醫院:位於科托努的國家中心醫院、肺結核中心醫院、精神病中心醫院、老年中心醫院與瀉湖婦幼保健院;5家省級醫院:波多諾伏醫院、洛科薩醫院、阿波美醫院、維達醫院和納蒂丹醫院。全國共有病床4053張,各類醫務人員5833人。2015年,貝人口增長率為2.7%,嬰兒死亡率6.4%。人均壽命59.8歲,其中男子平均壽命58.3歲,女子61.2歲。據貝國家統計局《2017年食品安全》報告,目前貝約有109萬人缺少必要的食物。每百人擁有收音機80臺,電視機50臺,摩托車3.1輛。2007年,手機用戶超過100萬人。2008年,平均每100名居民中有1.8人使用因特網。

【文化教育】 2010年,教育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5.4%。現有大學2所,分別為阿波美-卡拉維大學(原貝寧國立大學)和帕拉庫大學,在校大學生超過8萬。技術、專科學校約112所,普通中學約246所,小學約3558所。成人識字率38.4%。

  【新聞出版】 國家設有最高視聽管理委員會,作為新聞和通訊的監察機構,負責有關新聞、通訊法律的諮詢工作,保證新聞、通訊自由。委員會由9名成員組成,由總統、議會和新聞界各推薦3人,任期5年。本屆委員會於2014年7月1日成立,現任主席阿當·博尼·特西(Adam Boni Tessi)。

  現有報紙28種。其中《民族報》是官方報紙,每週一至五發行,已發行3000多期。私人報紙主要有《早報》、《晨報》和《每日回聲報》等。《民族報》和《早報》發行量最大,約5000份。

  貝寧通訊社是國家通訊社,1961年成立,主要以電訊稿方式向本國報社、電臺、電視臺發佈消息。自1990年起出版《貝寧新聞》和《經濟新聞》兩種日刊,每週一至五出版。在國內各省設通訊員。國際新聞多來源於法新社。1997年貝通社與新華社簽署了新聞交換合作協議,1998年起可接收新華社消息。

  貝寧廣播電視局擁有1家國營電視臺、4家國營電臺和5家地方農業電臺。貝寧國家電視臺建成於1972年,1978年12月31日正式開播,現日播放時間平均近6小時,本國製作的節目約佔45%。貝寧國家電臺前身為革命之聲電臺,建於1953年,每天播音約18小時,用法語、英語和民族語言廣播。自1992年起,用調頻轉播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的節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