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導彈是怎麼導航的?

南煙齋筆談


洲際導彈時一種超遠程彈道導彈,其射程動輒萬里,其設計用途為攜帶一枚或多枚核彈頭,該型導彈威力強大,是世界末日的核戰的終極武器。洲際導彈如果摧毀敵方戰略目標,必須達到核彈頭、射程和命中精度三個客觀條件。其中命中精度作為關鍵,這就需要依賴洲際導彈的制導系統,對於洲際導彈而言,最常見的是慣性制導方式,其次還有星光制導和衛星制導的複合制導方式。目前洲際導彈制導已經發展至第五代。

圖、1950年代,麻省理工學院研發出的慣性導航裝置

慣性制導是洲際導彈中最常見的制導方式,其通過慣性測量系統來測出物體的運動數據,可以形成制導指令來控制導彈。慣性導航系統不用依賴外界信息,也不向外擴散輻射信息,不容易受到干擾。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研發出的V2彈道導彈就是使用的慣性制導方式,但是當時的慣性導航裝置受限於工藝水平和製造技術,其發射後的精度不理想。在德軍發射的所有V2導彈中,有超過七成的導彈落在目標周圍三十公里以內,精確摧毀目標能力十分有限。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和俄羅斯在慣性導航的基礎上研發出了星光測量儀器,它能利用宇宙空間恆星的方位來判斷初始定位誤差和陀螺漂移,能對慣性制導誤差進行修正,提升了洲際導彈的命中精度。

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洲際導彈已經發展至第五代。俄羅斯研發的薩爾馬特洲際導彈採用了包括新型慣性導航、星光制導和衛星制導的複合型制導系統,這進一步提升了洲際導彈的命中精度。可以說隨著人工智能的崛起,新一代洲際導航的制導方式也迎來更新,屆時會出現精度更高的制導方式。


航空之家


洲際彈道導彈作為大國國防力量的中堅威懾力量,其制導模式從誕生以來基本構架方面變化並不大,這不是因為技術沒有進步,而是為了確保可靠性。

這種類型的導彈制導方式採用的是複合式制導模式,主要依賴於不同制導方法共同提供航向定位,從而能夠互相糾正偏差,確保CEP值處在設計範圍以內。

其中最為主要的指導模式主要有兩種:

1、慣導方式。

這種方式是一種經典方法,依賴於慣性導航設備實施測量導彈彈體空間六個自由度方向上的速率、加速度、角速度等運動參數,並依靠內部計時器,在彈載計算機的作用下,以導彈發射點的座標為原點,開始進行積分運算,從而能夠實時繪製出導彈的運動軌跡。

早期都是機械式慣導,現在慢慢的升級到激光慣導,慣導本身的精度也在提高。

不過這種方式有兩個天然性的缺點:

第一個,導彈發射點的座標必須事先精確測量,否則就失去積分運算的基準參照。這就是為什麼早期洲際彈道導彈往往需要設置幾個陸地發射場,這些發射場的發射架地理座標都是事先精確測繪好的,提前輸入到各枚導彈的計算機中,這樣才能夠確保縮短髮射準備時間。

第二個缺點,隨著導彈飛行時間的累計,積分誤差也在累計,並且不斷的放大,射程越遠,誤差就越大。正因為如此,洲際彈道導彈就無法配置常規彈頭,必須是核彈頭,這樣才能夠確保打擊效果。

2、星光制導。

正因為慣導具有天然的誤差累計效應,因此為了提高打擊精度,就必須在飛行過程中提供一種誤差修正方法,星光制導就被採用了。這種制導方式不依賴於地面任何負責設施,而是採用光學方法,以宇宙中的某些恆心作為參照物,在飛行過程中通過不斷測量導彈相對於恆心的位置和角度變化量,通過計算機的運算來完成對慣導系統的修正,從而提高對飛行軌跡的控制角度。

像其他的制導模式,比如地形匹配、衛星定位系統、光電電視制導等,這些都不適合洲際彈道導彈,畢竟這玩意要嚴格確保發射可靠性,全程只依靠導彈自己進行飛行,這就不會被他國進行干擾。


這個問題呢就回答到這裡吧。

如想了解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老鷹航空堅持原創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襲;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圖片素材來自互聯網,如侵則刪;他人請勿抄襲,發現必舉報。


老鷹航空


洲際彈道導彈只有一種制導方式,那就是慣性制導。全世界所有型號的洲際彈道導彈都採用慣性制導作為主要制導方式,沒有例外的。導彈發射前,先計算出一條可命中目標的理論彈道,導彈通過慣性陀螺儀和傳感器,測量導彈彈體空間六個自由度方向上的速率、加速度、角速度等運動參數,不斷計算並修正導彈飛行的真實航路和速度,當與事先規劃的理論彈道吻合時,就關閉發動機,使導彈沿預先計算好的彈道慣性飛行,最終落入目標區。

在上世紀60年代,使用高精度的機械式慣導,洲際導彈可以把關機的時間精度控制在百萬分之一秒內,使導彈進入預設彈道的精度達到分米級。這樣,一萬公里射程的彈道導彈的實際命中半徑(CEP)可以達到5公里左右,能夠滿足百萬噸級核彈頭的爆炸要求。到了80年代,美國率先應用了精度更高的激光光纖陀螺儀,以及更大計算規模的導航計算機,可以使洲際彈道導彈的末端CEP小於90米,這意味著可以直接使用核彈頭打擊敵國的加固導彈發射井。

至於其他的幾種制導方式,例如星光導航,GPS衛星導航等等,都是輔助工作方式,沒有一個作為主要制導方式的。

很多人以為隨著技術的進步,GPS衛星制導會成為主要的導彈制導方式。其實這是誤解,在武器應用領域,GPS衛星制導系統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神奇厲害,GPS基本都是作為輔助制導,極少有武器彈藥單純的使用GPS作為唯一制導系統。比較先進的導彈,一般都是GPS/INS組合制導,即慣性制導+GPS全球定位系統輔助制導,例如戰斧巡航導彈或JDAM衛星制導炸彈,都是以慣性制導為主,GPS導航為輔。

全球定位(GPS)輔助制導很少用於洲際彈道導彈,因為洲際彈道導彈的突防速度極高,一般要有20~30馬赫,這個速度是無法順暢使用GPS的。所以GPS輔助制導多用於速度比較低的巡航導彈,或者中短程彈道導彈。

為了提高洲際彈道導彈的入軌精度,美國在研製MX導彈時,首次使用了星光輔助制導。彈頭脫離火箭後,彈頭安裝有恆星敏感器,能夠測量一些恆星的位置,根據恆星的方位獲得導彈的準確位置信息,修正偏移誤差,能克服大地重力場變化帶來的彈道飄移,能使導彈的入軌精度誤差達到接近0。正是有了星光輔助制導,才使得美國的MX和三叉戟等幾種洲際導彈的末端精度小於100米。


科羅廖夫


談到洲際導彈,那麼就是射程在10000公里以上的彈道導彈了。在萬里之外的導航似乎的確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尤其是當導彈以十幾甚至二十幾馬赫的速度再入的時候導航的真正能發揮效果的時間則只有十幾秒。

那麼導彈到底怎麼導航的也就成了很多軍迷很關心的問題了。


其實在洲際導彈發射點火之前、導航儀就已經在工作了。

通常洲際導彈並不以GPS或者類似系統進行導航,作為戰爭期間的最後手段,洲際導彈發射的時候已經不能保證GPS系統還能正常工作了,因此洲際導彈的導航方式要確保其不受摧毀和外界影響,那麼最具穩定性的導航條件就是利用——物理定律了。


這裡要說的就是——慣性導航系統。


當你有興趣拆開一枚美國的民兵導彈的時候,會發現導彈內有一個圓球形的機構。

這就是洲際導彈導航所使用的陀螺儀和導航計算機了,上圖的型號是D-37D。

洲際導彈的預定目標都在導航計算機的存儲器內保存,在發射前以代碼的形式輸入導彈導航計算機。

所以當導彈需要發射的時候,導彈發射基地的值班士兵只需要將攻擊代碼通過圖下的控制檯輸入到導彈內即可。

注意,這裡輸入的是代碼,值班士兵只知道代碼輸入的流程,但是這些代碼到底是什麼意思值班士兵並不知道。


哪怕是導彈的目標是基地本身士兵也會毫不猶豫的輸入進去。


那麼為什麼不使用衛星或者無線電控載波對導彈進行導航呢? 主要是因為基於陀螺儀的慣性導航嚴格符合物理定律,之前說過物理定律是無法被幹擾的。只要儀器做得足夠精密那麼導彈就可以按照預定路線飛行。


而使用GPS在大殺器上則是一個不安全的行為,之前也出現過伊朗通過偽造GPS信號捕獲美國無人機的事情。


導彈內的導航系統則不可以這麼傻。同時,作為陀螺儀的升級版本,現在有使用光纖陀螺儀的導彈導航器。

通過將幾公里的光纖以特定的纏繞方法纏到一個圓盤上。

幾個纏繞好的圓盤成角度安裝到框架內。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激光光纖陀螺儀。

其內部是這樣的

當光源通過垂直分光器進入到一根光纖的兩頭後會分別從另一端射出,射出後到檢測器(Detector)上可以檢測出干涉條紋。如果在光線傳輸過程中A水平旋轉,那麼按照光速度恆定的原理投射到檢測器上的干涉條紋就會有變化。

看——激光光纖陀螺也還是使用的基本物理定律,只不過從慣性陀螺儀的“角動量守恆”變成了“光速恆定”


至於很多人說的星光導航什麼、地面圖像導航其實都是輔助導航手段,並不完全在洲際彈道導彈上起主要的導航作用。


軍武數據庫


洲際導彈導航也是通過科技的進步逐步完善起來的,也是從誤差極大開始到了現在的50米等級的圓概率誤差。

最早期的洲際導彈,比如說:美國的“大力神”、蘇聯的“SS–7”都採用慣性導航+星光導航模式。

所謂“慣性導航”就是使用機械浮動陀螺儀,它的作用就相當於人的小腦,是控制行走(奔跑)方向和精確配合的,比如說:你那一把鑰匙去開門,我們正常人通過視覺神經傳到大腦再有大腦傳達手部神經,同時小腦控制手指神經準確的將鑰匙準確的插入鎖孔當中...但是小腦要是受到傷害,人就給半身不遂,哆哆嗦嗦的根本沒法拿住鑰匙,更沒法去打開門鎖...通用的道理洲際導彈要是沒有陀螺發射出去後就會一頭砸在地面上...所以,慣性陀螺儀是洲際最主要的導航裝置。


1950~1960年代由於機械加工工藝水平很低,機械浮動陀螺達不到精度要求(凡是能製造機械導彈陀螺的國家,都能製造出來比肩瑞士的機械錶),所以當時的洲際導彈飛行一萬多公里後圓概率誤差都超過了4000米以上,所攜帶的核彈頭只能打擊政治、經濟中心的一類城市,到了1970年代由於加工能力的提高和計算機水平的進步出現了高靜度的數控加工中心和高速切削刀具,這個時候機械陀螺的精度才得以提高,上面圖片裡的這個機械陀螺就是美軍MX“和平衛士”洲際導彈上用的機械浮動陀螺,它是由一整塊“鈹青銅”合金通過400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整體重量50.2公斤、體積僅有0.073m³,它是已知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陀螺被浸泡在氟利昂液體當中,漂移誤差為0.000015度/小時,也就是說它在1.2萬公里的射程內幾乎是不動的,導彈實際飛行軌跡與規劃飛行軌跡幾乎是完全重合的,所以“和平衛士”洲際的圓概率誤差(CEP)只有90米,這就相當於在120米外那根鉛筆投進一個可樂瓶當中。






由於浮動式機械陀螺材質要求太高,價格高壓於黃金,並且加工工藝要求更高,所以它的供應量極低,而不單單是陸基洲際導彈,海基洲際導彈和航空航天要發射運載火箭,這些都需要高精度的陀螺儀,為了改善供應量和降低成本,在1960年代中後期開始研製“激光環形陀螺”,它的製造成本至少要比浮動陀螺便宜10被以上,而且更適合較大規模的製造,不但滿足了洲際導彈的需求(據說有一部分“三叉戟2海基導彈用的就是激光陀螺),也增加其它型號的中近導彈供應量,有了激光環形陀螺之後才有了目前較多型號的中近程導彈。


但激光陀螺目前並沒有完全替代洲際導彈上的浮動陀螺,原因是它的漂移精度不夠,是有一個諧振光折射係數問題,這個詞彙簡單的解釋就是:激光在發射的時候會形成來回的反射,由於對激光折射的控制極其困難,所以允許有一個折射的上限值,正是這個值就使得激光環形陀螺的精度有所下降,目前世界上精度最高的環形陀螺是霍尼韋爾公司的GG–1389VLRLG甚大型激光環形陀螺,它漂移誤差值是0.00015度/小時,顯然是比“和平衛士”的浮動陀螺高了10倍,所以目前浮動式機械陀螺仍然是洲際導彈的主要慣性導航裝置。


俄羅斯“伊斯坎德爾”導彈上
的星光導航系統和陀螺穩定平臺,9B81就是星光制導裝置,9B86就是慣性導航系統,洲際導彈上的與這個大同小異,只是形狀和大小不一樣而已。

所謂“星光制導”就是導彈上制導設備利用天體測定導彈位置和航向,引導導彈飛向目標的導彈自主制導系統。它可以利用太陽、月亮...等亮度的行星或者恆星,因為這類天體在宇宙空間的位置和地球運動規律是已知的,只要知道導彈飛行中的格林尼治時間,就可以從星曆錶中查得星下點(星體與地球中心連線在地球表面的交點)的運動軌跡。再結合導彈速度、發射時間,就可以確定預定彈道。



譬如說:圖片上的“北斗星”是恆星,導彈升空之後,彈載星光平臺上的微型天文望遠鏡,利用“北斗星”的光輻射或者地面無線電輻射,藉助於伺服系統始終跟蹤“北斗星”,由於穩定平臺跟蹤當地海平面,可測得天體的實時高度角和方位角。將其與格林尼治時間一起輸入計算機,計算出導彈在地理座標系中的實時位置,在與預定位置進行比較,得出偏差信號,引導導彈按預定彈道飛行,直到擊中要打擊的目標。

圖片當中ABCD是導彈星下飛行彈道;abcd的預定飛行彈道,它們之間重合度越高,導彈打擊就會越準確,當然這取決於制導系統的好壞。

星光制導從設備製造難易程度來說要比浮動陀螺略簡單一點點,但它也要求工藝精度非常高,零件甚至包括微型天文望遠鏡的鏡片有一點點誤差都會導致導彈實際飛行軌跡與預定軌跡有很大的偏差,最終導致導彈的圓概率誤差增大,而且星光制導通常只能在大氣層之外使用,因為大氣層內有空氣折射的問題,會影響到測角的準確率,大氣層之外沒有空氣測量會更加準確。
蘇聯的洲際導彈在彈頭位置都有幾個凸起角,這是彈頭姿態調整(微調)火箭,洲際導彈在飛行過程中會出現偏離預定彈道的情況發生,通過慣性導航和星光導航將偏差糾正到最小值。


姿態調整火箭的噴口,也就是制導系統發現導彈有偏差之後,將偏差數據傳給彈載計算機,計算機發出指令微調火箭點火,將彈頭重新調整到預定軌道上來。
隨著科技的發展,全球定位系統的出現,洲際導彈又多了一項導航能力,也就是GDP,

該系統由部署在太空的幾十顆定位衛星實施提供比較準確位置數據供導彈參考,並且用來修正偏差,目前軍用級別的GDP數據達到了0.3米,但這個精度對於洲際導彈來說還比較粗略,並不不作為導彈大氣層再入階段主要制導方式,仍以慣性導航和星光導航為主。

總之,發射洲際導彈並且讓它精確的打擊到目標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而且目前對於洲際導彈的打擊精度也越來越高,其目的就是要在核戰爭爆發之時將對方的洲際導彈發射井、機動發射車...等核彈頭載具一舉消滅掉,解除對方的核武裝後,其它事情就好辦了...但這需要提高洲際導彈制導系統的水平,而不論製造慣性導航、星光導航和衛星導航,這都需要非常完備的科技實力才行,只有極少數國家才能辦到,所以洲際導彈是大國的專用武器,中小國家根本玩不轉。


皇家橡樹1972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洲際核導彈,採用最原始的慣性制導就足夠了。

因為洲際核彈對於精度要求並不高。

反正現在核彈至少也是幾十萬噸當量,核彈精度相差幾百米甚至一二公里,其實沒有什麼影響,都可以將攻擊的城市摧毀。

而洲際導彈價格極為高昂,基本不可能用於攻擊戰術目標,也就不需要高精度。



二戰期間,慣性制導主要是通過機械零件,比如機械陀螺儀,誤差很大,導彈精度很差。

即便是幾百公里,也有數公里的精度誤差。

時代不同了。

目前先進的慣性導航設備,精度比當年高出若干倍,足夠實戰需要了。

同時,現代化洲際導彈,一般還會採用星光導航進行輔助。

大體上來說,就是以特定儀器觀測星空的位置進行定位,提高導彈精度。彈道導彈的運行軌道在大氣層外,也就是太空,觀星不受大氣層散射的影響,非常適合用這種定位方式。



而普通導彈常用的GPS和地形匹配這些,洲際導彈都不會用。

洲際導彈不是巡航導彈,它的速度太快,又是高俯角,根本看不到地形,所以地形匹配用不上。



至於GPS也好,北斗也罷。一旦開戰,我方定位衛星很可能被敵人擊毀,導致定位網絡癱瘓。如果導彈依賴GPS定位,就可能導致系統崩潰,無法定位。

目前主流洲際導彈的精度只需要控制在1000米之內,現有導航技術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薩沙


目前洲際導彈的導航方式一般是慣性導航+星光輔助制導(以慣性制導為主),只有在早期的時候才是單純的採用慣性導航。那麼,什麼是慣性制導呢,就是在發射之前先用計算機計算出一條可以打到目標的模擬彈道,當實際發射導彈,等導彈飛出大氣層後,再根據航路和速度不斷的自主修正飛行參數,使導彈的真實彈道與預設彈道重合,此時就可以關閉發動機了,讓導彈沿著預設好的彈道進行慣性飛行,最終達到目標區域,而等到真實速度與預設速度也重合的時候,發動機也會與彈體分離,不再為導彈(彈頭)提供動力!

慣性導航根據組合方式的不同,分為平臺式和捷聯式兩種。這兩種方式的不同點在於:平臺式是通過附加的框架將陀螺平臺穩定在慣性空間,考慮到了陀螺儀的定軸性,然後再把加速度測量表安裝在平臺的臺體上,這種方法隔絕隔離了彈體在飛行時的振動以及角運動,避免了加速度測量表受到彈體振動的影響;而捷聯式則是直接將陀螺儀和加速度測量表安裝在彈體上面,測出相關參數後再由計算機進行處理轉換。相對於平臺式,捷聯式在測量的時候容易受到彈體振動的影響,所以對計算機的要求會更高,不過捷聯式也有優點,那就是整個系統更加簡單、可靠,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對高要求微型計算機的需求也很容易得到解決,所以,捷聯式慣性制導的方式正日益受到重視。

至於原理,慣性制導最主要的就是可以靈敏地監測到運動過程中導彈的加速度變化,再通過計算就可以得出運動速度和位移(比如加速度對時間的積分是速度,速度對時間的積分則是位移),由於導彈是在立體(三維)空間內運動的,所以需要三個兩兩垂直的加速度測量儀,測量出不同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合成後就是總的加速度的數據了,得出的各種參數再經過計算機的計算和轉換,從而達到控制導彈飛行的目的。以上就是大概原理,說起來簡單,但是真正做出來並且做到極致,就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能做到的了!

最後,對於洲際導彈的導航方式,除了最主要的慣性制導之外,是還有其他輔助手段的,比如星光制導,所謂的星光制導,就是通過監測形體的位置以及方位的變化,進一步計算出導彈的具體座標信息,然後在利用微調動力系統不斷地修正彈道誤差,以達到最佳打擊精度的效果,至於大家平時聽到的GPS制導,是不會用在洲際導彈上面的,一旦打起核戰爭來,最先被幹掉的可能就是各種衛星,此時GPS基本上不會有多大的用處!


哨兵ZH


早期的彈道導彈使用無線電制導,例如世界上第一種彈道導彈V-2導彈,就是使用無線電制導的。這種指導方式的精度特別差,而且很容易受到干擾。現代的彈道導彈和洲際導彈大多使用慣性制導,這種制導方式不僅不容易受到干擾,其本身的精度也是比較高的。

首先來說說洲際導彈的攻擊方式,洲際導彈一般是攻擊地面靜止的目標的,例如敵方的重要城市,兵工廠,能源儲存或開採地點等等。這些目標是無法移動的,正因如此,洲際導彈就不需要主動制導。相反,像是空空導彈,反坦克導彈,反艦導彈等攻擊移動目標的導彈,一般都要通過電視制導,紅外製導,激光制導等等,這樣才能跟蹤到目標,所以洲際導彈的制導原理是比較簡單的。

一般的洲際導彈就是在獲取對方的準確座標後,使用慣性制導方式襲擊敵對目標的。所謂慣性制導方式,就是單純依靠計算好的彈道,利用自由落體命中對方的一種制導手段,可能有的人覺得這種制導方式比較落後,事實上,慣性制導可靠度極高,直到現在仍然是世界主流洲際導彈的主要制導方式。

洲際導彈制導的主要流程是這樣的,首先洲際導彈的發動機點火,導彈升空後就開始沿彈道飛行,期間導彈上搭載的彈道計算機會根據外部儀器測量到的風向風速,以及氣候情況大氣壓等等,不斷修正彈道,同時導彈上的高精度陀螺儀也開始工作。玩過指尖陀螺的同學都知道,指尖陀螺在告訴旋轉的時候,偏離時會有一股阻力,這就是陀螺儀的原理,陀螺儀在旋轉時能夠隨時感知到導彈的姿態變化。除此之外,射程動輒一萬公里左右的洲際導彈還需要考慮地球自轉的力以及重力加速度等一系列因素,經過彈道計算機計算後,整個過程並不需要外界干涉,這也算是最可靠的一種制導方式。

正因這種制導方式,所以洲際導彈屬於彈道導彈,彈道導彈除了長程的洲際導彈之外,還有短程的戰術彈道導彈和中程彈道導彈等等,他們也都是用類似的方法進行制導的。可能有的人會問了,現在空間技術這麼發達,為何不使用衛星實時傳輸目標的動向,進行衛星制導呢?事實上,使用高精度衛星進行制導固然精準,但是其不穩定因素也會隨之提高。首先會受到地球曲率的影響,洲際導彈一旦飛到地平線以下,聯繫就中斷了。

另一方面,衛星制導也很容易受到干擾,目前各國的反輻射導彈都能夠在一定範圍內製造高強度的電磁干擾,我們想象一下,就連平時的通訊都能夠受到太陽黑子等的干擾,而反輻射導彈和電子干擾吊艙等製造的強電磁場就更厲害了,所以目前的主流洲際導彈使用的仍然是可靠的慣性制導方式。


戰甲裝研菌


洲際彈道導彈通常是指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的遠程彈道式導彈。它是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於攻擊敵國領土的重要政治、軍事目標。世界上能夠研製洲際彈道導彈的國家屈指可數,主要有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和法國。印度也宣稱自己擁有洲際導彈,而實際上“烈火-5”的射程只有5000公里,還達不到洲際的標準,頂多算中遠程。

導彈的導航依靠的是制導系統,制導系統大致分為四類:遙控制導系統、尋的制導系統、自主式制導系統和複合制導系統。洲際導彈通常都採用複合制導系統,因其採用兩種以上的制導方式制導,可綜合利用幾種制導方式的優點,提高制導精度。洲際導彈採用的複合制導系統又是以慣性制導為主,其它制導系統為輔的方式,因為慣性制導以自主方式工作,全程無需和外界發生任何聯繫,極大地提升隱蔽性,減少被敵方偵測的概率。

以下是世界主要幾款洲際彈道導彈的相關參數:

1.“民兵3”-美國,射程9800~13000公里,命中精度180~450米,制導系統:“改良NS-20慣性平衡導引控制系統”。

2.“三叉戟II”-美國,射程11100公里,命中精度90米,制導系統:“星光慣性制導”。

3.“白楊-M”-俄羅斯,射程10000公里,命中精度350米,制導系統:“計算機控制慣性制導”。

4.“東風31A”-中國,射程12000公里,命中精度300米,制導系統:“慣性陀螺+激光制導+北斗導航”。

5.“東風41”-中國,射程14000公里,命中精度100~200米,制導系統:“三軸液浮慣性陀螺+數字式空間計算機”。


夜貓也是好貓


洲際導彈是核三位一體力量的主要板塊之一,也是真正的大國實力象徵。洲際導彈的使命,就是要在必要的時候將核彈頭傾瀉到對方頭上,所以洲際導彈必須飛得足夠遠,過程可以簡單粗暴,但務必到達。

因此,洲際導彈的制導模式,一般都以慣性制導為主,通過燃料推進,結合慣性飛行,洲際導彈在大氣層中的飛行速度可以達到10至20馬赫,這樣的速度遠超當前一般的防空導彈系統,所以要攔截洲際導彈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美國的民兵3型洲際導彈使用了NS-20全慣性制導技術,這種導彈內置了一套很小的NS-20系統,該系統的作用在於幫助導彈修正軌道,這樣導彈在使用慣性制導模式完成飛行之後,可確保圓周誤差率不會太大,升級之後的民兵3型洲際導彈,誤差率在300米以內,對於一款洲際導彈而言,這樣的誤差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俄羅斯的亞爾斯洲際導彈使用的也是慣性制導,但也有意配合格洛納斯衛星導航技術進行精準制導。如果使用衛星導航的話,應能夠確保信號不會受到干擾,否則有可能會導致導彈偏離軌道的情況出現。

需要指出的是,現在能夠發展洲際導彈的國家,基本上也能夠實現分導式多彈頭技術,這種技術的意義就是讓洲際導彈一次攜帶多枚彈頭,這些彈頭在特定階段會被釋放,每枚彈頭都有自己的飛行軌道。也就是說,一枚“母導彈”飛過來,最後可能變成多枚“子導彈”,這使得彈道軌跡更加複雜,也大大增加了攔截難度。

“子導彈”已經是直接攜帶核彈頭的裝備了,這些彈頭可以被分散用於攻擊不同的目標,也可以在變軌之後再度集中一處,重點攻擊一個重要目標。洲際導彈的彈頭威力是很大的,美國的三叉戟2型導彈的W-76四型彈頭當量為10萬噸TNT水平,而俄羅斯的薩爾馬特導彈分導式多彈頭單枚當量為75萬噸TNT級別,如果是單彈頭的話,可達2000萬噸TNT級別。

通常情況下,洲際導彈只會用於核威懾,以及試射訓練。歷史上,只有美國在二戰期間使用過原子彈。迄今為止,洲際導彈未被用於實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