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必看的纪录片:discovery《富翁谷底求翻身》

今天这篇有剧透,建议先去把纪录片看了,或者看完我刚发布的视频后再阅读。


discovery探索频道刚拍了这样一部纪录片:

“一个闲的蛋疼的亿万富翁,玩腻了游艇、私人飞机、豪宅,抛弃了自己的漂亮老婆和3个孩子,自己跑到一个落魄小镇开始从零创业,就是为了找回当初的激情。”


9集的纪录片,完整记录了这哥们从只有100美元到最后建立了一个100万美金企业的全过程。


老板必看的纪录片:discovery《富翁谷底求翻身》




我推荐给所有老板和未来想做生意的人去看一看。


如果你老公想创业,也务必记得:让他先看完这个纪录片。


我看完的感受就是:虽然知道是假的,但还是值得一看。


因为他一定程度上模拟出了一条创业成功的路径。




零成本创业。


所有白手起家的商人,都是零成本创业。


毕竟,咱们屌丝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白嫖啊。


但有很多朋友,就是觉得做生意必须要投资啊!不投资怎么有回报?


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


本片主角:格伦史登斯。

一个亿万富翁,一样是零成本创业,他的方法是:捡破烂。


他的方法论和我的一模一样:“先找需求,再找产品。”


他在“58同城”看到有人高价收购废旧轮胎,于是就想到了去垃圾堆翻轮胎这个”馊主意“。


找了一个星期,终于找到了值钱的轮胎。


卖了1300美元,将近1万人民币。


有人看到这就直接喷饭了:扯淡,真那么值钱,还有人扔?


老板必看的纪录片:discovery《富翁谷底求翻身》


能有如此评论的人,对生意一窍不通。


几分钱成本的糖水卖3元,进个群要花3000元,地里挖的矿1克拉卖你10万块,土建成本一平米3000元的房子卖你500万,3个人做的短视频被上市公司收购估值2个亿。


人和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白领不穿的旧衣服只能捐出去。而废品回收机构会把衣服压缩、破损,重制成塑料制品,成为汽车内饰。


一车烂苹果, 你觉得没有水果摊愿意收了。水果贩子会廉价一车收过来卖给果汁店。果汁店把烂苹果榨成苹果汁。

老板必看的纪录片:discovery《富翁谷底求翻身》


我经常讲这句话:遍地都是黄金,可是我手不够用,捡不过来啊。


朋友们听了就很生气,说:你告诉我,我捡啊!


问题是,这黄金我看得到,你看不到啊。告诉你,你也捡不到。


你能看到黄金时,就是做生意开始入门了。


到时你也会好奇:啥?做生意还得花钱??




杠铃策略。


穷人如何脱贫?如何摆脱困境?


香港也有一部纪录片,让富人卧底去做清洁工,观察富人如何致富。


最后富人放弃了,说:我在这里打工,累的要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致富方法。


表达的意思大概是:穷人因为没钱,所以需要花全部的时间去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于是就没有多余精力致富,陷入恶性循环。


结论就是:穷人的穷,怪环境,是天命。


你把富人扔到穷人环境,一样穷。


扯JB蛋。


到麦当劳打工,一小时15元,吃泡面矿泉水够你活2天。


剩下47个小时留给你思考致富方式,结果你去看电视了。


穷人脱贫的最佳方案,就是杠铃策略。


你要先打一份工,满足自己的生活支出。在打工之外,你要寻找致富的路径。


格伦,我们的亿万富翁,起步的方式就是杠铃策略。


他计算3个月的生活支出是3300美元,所以他计划用1个星期打工,赚到3300美元,剩下的时间去做生意。


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太老了,55岁。没有公司愿意要他。


他只能偶尔找到一些兼职,比如帮人打扫卫生、做义工,或者兼职销售。


打工之余,他锁定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来源:废旧轮胎。


他一有时间就去垃圾场翻垃圾,一直找了1个多星期。


就在钱快花光的时候,总算找到了值钱的轮胎。


白手起家的富人,基本都是这么干的。




无中生有


有了小钱后,格伦史登斯立刻开始了资产翻倍计划。


用轮胎卖钱,换来二手车,装饰一下再出售,再换辆更贵的二手车,再出售,然后去搞银行贷款,买个二手房翻新后出售。


一翻腾挪之后,1300美元变成了数万美元。


我对这个真实性是存疑的,因为资产出售不太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交。


银行贷款的效率更不可能这么高,更何况格伦史登斯去银行贷款时,必然要使用真名,那就涉及到了他的真实身份,相当于作弊了。


不过我们还是抛开夸张的成分,只看这个片子给我们带来的价值吧。


二手生意,确实是很多人的致富路径。


我认识的一些新西兰、澳洲和美国的留学生,都做过二手车生意,一辆车的利润大概可以搞出几百美元。


二手房翻新也是很多中介经纪人的生意核心。


有人又要喷了:中国做不了这种生意啊。


对,中国的买卖交易税费奇高,想通过快进快出房、车生意赚钱是不现实的。


但是,在中国可以做房屋租赁生意。


5年前,你可以做合租房二房东。


现在,你可以做民宿。


过去几年,合租房二房东变成真房东的,那可是真不少。


再说一遍这句话:遍地是黄金,你看得到吗?




组建团队


可以说,影片从这里开始,就脱离了我的能力范畴了。


我的全部生意技能,到“无中生有”这里, 就截止了。


我认为,你只要学到影片前半部分这些方法,足够成为富人了。


做不到“亿万”,做到“千万”是没有问题了。


当大佬开始组建团队时,我已经陷入懵逼状态了。


通过面试,可以招募到这么多合伙人?


它们免费跟你干,即便你没有任何承诺?


想不通。


至于大佬的团队管理方式,我也并不认同。


几句好听的话+定期见个面就能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指示去执行工作,这种事情,我做不到。


组建团队这种事情,还是留给大家判断吧。




信息差


片中有一个看似不重要的细节。


大佬最开始的目标,是做一个精酿啤酒厂。


他赚到钱后,就去找其他啤酒厂老板交流,啤酒厂老板说:有任何问题可以去找当地的一个有名的律师,我们所有人的啤酒厂执照都是这个律师帮忙弄的。


大佬当时手里有不到5000美元,为了和律师视频聊半个小时,先给律师付了1000美元。


结果律师上来就是当头棒喝:申请酿酒执照,最起码需要半年。


由于大佬的游戏规则是90天内做到100万美金,所以不能接受半年的时长。


于是,大佬果断变更创业方向,改成做一家啤酒烧烤餐厅。


那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概念:信息差。


如果大佬没有咨询律师,而是执意搞啤酒厂,他即便拼尽全力,也是无法在90天内完成目标的。


在做任何决策时,获取正确的信息都至关重要。


差劲的信息,会耽误你一生。


信息差的背后,是“获取信息能力差”和”信息处理能力差“,而它的本质是认知差。


买房是个最简单的认知差,一半的人说涨,一半的人说跌。


一个认知谬误,可能就是一辈子的差距。




做生意,不要开餐厅


大佬达成百万美金企业的计划,就是开一家啤酒烧烤餐厅。


我反对。


我一直强调的是:想开餐厅,先确保自己做的饭足够好吃。


大佬的解决方案是:找到当地最好的烧烤师傅来就可以。


这又涉及到那个我想不通的悖论了:人家为什么要跟你干呢?


我能想到的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因为你是亿万富翁啊!因为你在录节目啊。


之所以选择“烧烤餐厅”,我想也是为了节目效果考虑。


如果大佬选择的项目是”一种用于汽车车门制造的独臂工业机器人“,估计观众会丢掉一大半。


餐厅是观众参与感比较强的创业项目,谁看着都能评价几句,节目播出后还能为餐厅带来真实的流量。


目前,这家叫做”underdog“的餐厅仍然在持续营业,还能送外卖。


你甚至可以在它们的官网(www.underdogbbq.com)上买到它们的T恤。




最后,聊聊我看完感受到的震撼。


我看到的是三个字:梦要大。


我一直是一个格局不太大的人,小富即安型。


如果马云出现在我面前说:彭楠,加入我的family,咱们搞个100亿的生意吧。


我的第一反应绝对不是兴奋,而是拒绝。


这样的个性成就了我,也限制了我。


我不会踩坑,却也做不大。


大佬的生意算法是:拉团队,凑本金,做大规模,拿融资。


所以大佬一年赚的钱,能顶我100年。


这些对我来说,就像遥不可及的梦。


我更喜欢那个每天在垃圾场捡轮胎卖掉的生意。


我能卖一辈子。


我相信,每个老板看到这个片子都会联想到自己经商时的经历。


它一定能够帮助你提升一点点认知能力,启发你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