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頭顱灑熱血,八千里路雲和月


《蕩寇風雲》|拋頭顱灑熱血,八千里路雲和月


明朝末年,外寇當前,一群愛國名將挺身而出,視生死於度外,視功名如糞土,將保家衛國匹夫重任擔於肩,“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國難當頭,將軍殺敵,誓死如歸。

《蕩寇風雲》凸現明朝抗倭名將群英雕像,“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英氣烈烈,壯我國威;戰功赫赫,名垂青史。


《蕩寇風雲》|拋頭顱灑熱血,八千里路雲和月


“戚家軍”威震四方

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王牌戰隊“戚家軍”重現輝煌。

戚繼光打造的王牌戰隊“戚家軍”,是敵人聞風喪膽的王牌之師。

戚繼光指揮三場著名戰役:“雁門嶺之役”、“岑港之戰”和“台州戰役”,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雁門嶺之戰,戚繼光在遭遇浪人出奇制勝,士兵毫無鬥志紛紛敗退,戚大將軍擒賊先擒王,沉猛神武,三箭定勝負,箭箭要命,射死三個敵方將領。

敵軍嚇破賊膽,潰不成軍,戚大將軍一戰成名,戰名赫赫威震四方。

“戚家軍”是一把尖刀,捅向敵人要害的尖刀。

為了讓利刃,招招制敵,戚繼光決定擦亮品牌,開始了自我革命。

他勇於反思,追求盡善盡美,而不是沉醉於成功的光環。梳理檢視,追求盡善,他找到自己的短板。

親眼所見自己的軍隊在戰場上“見到倭寇就跑,仗沒打就敗了”,貪生怕死,毫無鬥志。針對軍隊紀律散亂,貪求享受的弱點,他痛定思痛,分析形勢,找出關鍵點,刀刃向內,自我革命,重新出發。

他跟浙江總督胡宗憲提出自己的制勝方案。一個優秀的將領,必定目標精準,決心堅定,謀略深遠。

“用兵攻心為上”。他充分明白,攻人必先攻心。“敗就敗在安穩之心,當兵的哪有求安穩的”。意不決,則無鬥志,他要激起戰士的殺敵的強大的鬥志。

求享受求安穩只能等死。戰場上不進則退,戰爭,是體力和腦力的比拼,戚繼光也總是跟著形勢精進,跑在敵人前面,更高更好更強。

他向上司提出“殺敵練兵兩不誤,要求重組新軍”的方案,獲得了胡宗憲的首肯。於是,為了節省軍餉,他自己親自訓練新兵,省了請客兵訓練的費用。

新軍求“精”“勇”“忠”,戚繼光親自挑選新兵。他在一次偶然中發現,義烏礦工人多勢眾,個個威猛強壯。為了求得人才,他親自上門求賢,以求才若渴的姿態,懇求礦工首領陳大成率領部下加入新軍隊伍。桀驁不馴的陳大成只想守著自己的礦山,戚繼光放低身段,最後自己以男人最原始的方式——比武,用武力加人品,收服陳大成,讓陳大成一眾勇士誠心歸順旗下。

從此,用魔鬼方式訓練,嚴明軍紀;擁有先進武器裝備,精絕陣法的“戚家軍”橫空出世,精銳不可擋,令敵人聞風喪膽。成為史上著名的“特種部隊”。

“戰神”戚繼光

敵強我弱勇者勝,台州戰役再現戰神戚繼光戰場雄風。

很快,倭寇聚集兩萬之眾,在奉化登岸,侵犯我朝國境。戚繼光授命於臨危之際,在群臣談倭寇色變的情況下,他勇挑重任,以我方三千之眾抵禦敵軍兩萬精良部隊,在明知倭寇配備精良,有備而來,兵法弔詭,處處陷阱的形勢下,他豪情萬丈慷慨赴戰。

軍事專家戰場博弈,高手對弈,是一場精彩的攻心戰術,也是美妙絕倫的兵法藝術。“台州戰役”中,看兩軍對決,雙方將領兵法精妙,鬥智鬥勇,計中有計,步步驚心,簡直看得驚心動魄,美不勝收。

儘管倭寇準備了陷阱讓戚繼光跳,戚繼光完全識破詭計,並將計就計逐個擊破,給敵人迎頭痛擊,因為他自信,他手裡有秘密武器——“戚家軍”。

戚家軍長途跋涉去奉化迎戰,第一次交鋒,以數人輕傷的小小代價,殲滅敵軍三百多人,戰績輝煌。

突然接到戰報新河被襲,新河乃戚家軍家眷駐地。前方作戰後方被襲,新河只留下兩百軍隊守護,可謂危在旦夕。敵人的詭計就是要戚家軍鞭長莫及,腹背受敵,軍心大亂。

戚大將軍穩若泰山,他運籌帷幄穩住軍心,並做好調度,分撥一半兵力迅速回去增援新河,他帶著隊伍繼續追擊敵人主力部隊。

在一個城鎮,戚繼光鎖定敵軍主力部隊,但是因為大部隊被衝散,戚繼光小股部隊被敵人主力包圍,勢單力薄,眼看要被敵人殲滅。這時候戚繼光走散的部隊突然扛著大炮殺出來,把敵人轟個措手不及,戚繼光乘勝追擊,敵人狼狽逃竄。

精勇善戰的戚家軍愈戰愈勇,敵人丟盔棄甲毫無招架之力準備逃回老巢。望著酣戰中的戚家軍,敵人膽寒:“是什麼使明軍脫胎換骨變得強大?”

倭寇指揮將軍充滿畏懼又是佩服:“戚繼光能使身邊人變得強大!”

這位軍事家由衷的佩服:“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謂之神!”

新河也在戚夫人拼死守衛下等到增援,把倭寇殲滅。三千精兵痛殲兩萬倭寇,戰神戚繼光把敵人打得聞風喪膽,不敢再來犯我中原。


《蕩寇風雲》|拋頭顱灑熱血,八千里路雲和月


忠肝義膽的抗倭群將

岑港之戰,總兵俞大猷久攻五個月,損失慘重毫無進展。戚繼光取而代之,一次奇兵偷襲立刻把敵人據點端掉。俞大猷抗倭多年卻被定罪“縱寇南逃”,而他定罪後在獄中安然自得,開心的跟兄弟們切磋武功。

戚繼光問俞大猷三個問題:“功勞不少,不覺委屈?”

“為何不怨?”

“為何沒有不安?”

俞大猷的回答光明磊落,境界高遠:想起犧牲的兄弟,自己還活著,不委屈;抗倭多年,倭寇未除,不怨;相信胡宗憲是為了保全他們,全力周旋,才得以繼續抗擊倭寇,無憾,問心無愧。

此心昭昭,清風明月。

高風亮節一代忠良之臣。

被傳言權術過人聲名狼藉的胡宗憲,也是在“爭取打勝仗也要被殺頭的苦差”,拼死也要抗擊倭寇保衛國土。他用人不疑,戚繼光說他心懷不軌,他有證據,但是他愛才心切,只是震懾戚繼光,然後把證據銷燬。“台州戰役”他率部守衛台州重地,大獲全勝,他是有謀有勇的抗倭將領。

歷史評價:“沒有胡宗憲,擺平不了倭寇”,可見胡宗憲的功不可沒。

《蕩寇風雲》以英雄史詩鉅製,塑造了明朝抗倭忠義良臣雕像群,戚繼光,俞大猷,胡宗憲等名將,忠肝義膽,捨身報國的偉大形象,猶如一座豐碑,在歷史中巍峨。


《蕩寇風雲》|拋頭顱灑熱血,八千里路雲和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