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吃奶會撐到嗎?

小凡xfz


嬰兒吃奶是不會被撐到的,嬰兒雖然沒有自理能力,腦子也還不怎麼會像大人一樣思考,但是餓了就吃東西,飽了就不吃,這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本領,所以嬰兒吃奶是不會被撐到的。

為什麼嬰兒吃奶不會被撐到?

一方面就像我們剛才說的,餓了要吃奶,飽了就停止不吃,是嬰兒以身俱來的一種天性,另外一方面,在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裡,有的時候吃東西會撐著,吃飽了還想吃,那是因為有的時候可能餓壞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因為吃的東西突然變得很美味,忍不住想要多吃一點。

孩子和成年人不一樣,小寶貝每天吃的奶味道是一樣的,不存在突然有一天奶變得很美味,而且只要孩子沒怎麼餓壞,一般正常情況下,吃奶是不會被撐著的,這一點不必過於擔心,孩子能吃多少,他就能消化多少。

儘管孩子吃奶不會被撐到,我們還是需要注意:

按需哺乳孩子餓了就喂

  • 母乳餵養,按需哺乳孩子餓了就喂,不必非得有時間上面的規定,也不必有奶量方面的規定,隨便孩子吃,家長朋友千萬不要覺得孩子怎麼吃得這麼少,然後強迫他吃,或者即便不強迫孩子吃奶,心裡面也擔心孩子會不會吃不飽,會不會餓著?吃完奶之後,只要孩子沒有馬上又想吃的想法,或者把奶兩邊都吸完之後,吃不到奶會哭,沒有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吃得飽的。
  • 只有混合餵養或者是喝奶粉的孩子需要,特別是只喝奶粉的孩子,母乳餵養不必太按照時間,但是奶粉餵養一般容易形成固定的時間,差不多三個小時喂一次奶粉就可以,餵奶粉的比例,按照說明上來就行,一般是先加水後加奶粉,至於餵奶粉的量,不必按照各種教程,非得給孩子規定,孩子肚量比較大,就多吃一點,孩子肚量少就少吃一點。
  •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根據每個個體不同有不同的針對措施,比如孩子肚量大的,一次吃的奶比較多,兩次進食的中間間隔時間可以稍微長一點點,如果孩子的肚量比較小,每次吃的很少很少,那麼我們可以增加餵奶的次數,縮小兩次餵奶的時間間隔,讓孩子少吃多餐,這樣算下來相比於肚量比較大的孩子來說,由於比他們多吃了次數,整體上來說每天吸收的奶量就不會少到哪去,攝入的營養是均衡的。

孩子腹脹不是因為吃飽了撐著

  • 孩子除了吃飽了肚子會鼓起,有的時候有腹瀉的情況時,也會有肚子鼓的現象,比如說有些孩子冬天在外面吹了冷風,吸入了冷空氣,感染了傷寒,就會出現腹瀉,腹脹等情況,這個和吃飽了撐到沒有關係。
  • 孩子肚子脹還有一種原因,有的時候哭泣的過程中吸入了太多的空氣,所以要減少孩子哭泣的機會,孩子哭泣馬上要哄,但是除非孩子真的餓了,否則寶寶哭泣,不要用餵奶的方式來哄。
  • 如果是新生兒新生兒前面三四個月,由於腸胃蠕動功能不好,可能會出現腹絞痛的情況,每天晚上都會哭,哭的時間也比較長,這種哭泣就更要想辦法不要讓他哭,否則越哭肚子越脹。

孩子出現腸絞痛怎麼辦?

我們都知道孩子出現腸絞痛,除了持續的哭鬧,還有上面說的腹脹,剛才我們也提到了,減少孩子的哭鬧,另外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飛機抱,或者吃奶之後豎著抱著孩子給他拍一下嗝,吃奶之後不要馬上讓孩子睡覺,都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我們還可以用一張溫熱的毛巾覆蓋在孩子的肚子上,與此同時可以用手掌在孩子的腹部順時針的轉圈,輕輕的幫孩子按摩一下腹部,幫助孩子消化,加速腸胃的蠕動,幫助排氣,這樣可以緩解腸絞痛的症狀,腸絞痛不是一種疾病,一般在新生兒三四個月之後都會自然消失。

不過需要注意,如果孩子臉色不正常,比如說發白,排便拉的是血便或者是拉稀,大便次數過多,持續嘔吐發燒等等情況,那麼就需要到醫院及時就診,看看孩子有沒有其他什麼病症,以免延誤病情,耽擱孩子的治療時間。

孩子放下就醒,是沒吃飽嗎?

很多寶媽可能都有一種經歷,孩子吃奶吃飽之後就睡著了,抱在手上特別累人,然後就想把寶寶放在床上,可是剛剛放在床上,孩子就醒了,而且非得把奶放在嘴裡,才會繼續睡,過一會兒放在床上又醒,寶媽特別苦惱,感覺也特別的累。

  • 孩子非得把奶嘴放在嘴裡才會睡覺,這個其實是一種依賴性,一種習慣,而孩子的睡眠,他不像我們成年人,孩子的睡眠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最開始一段時間是淺淺的睡眠,這個時間段1點小動靜就會醒過來,家長往往是在孩子前睡的時候就把他放床上,所以特別容易醒,我們可以嘗試等孩子多睡一會兒。
  • 還有一種原因,比如在冬季,天氣比較寒冷,成年人晚上躺在床上都知道被子特別冷,半天睡不暖和,何況是孩子,給孩子脫掉衣服上床睡覺的時候,可能會感覺床上有一點冷,一放到床上就刺激到孩子了,自然就醒了,所以家長可以想辦法先把床暖一下,當然房間有空調,開啟空調可能不存在這個問題。

育兒教主


嬰兒吃奶不會被撐到的,大家放心。

生二寶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講的是剛出生的孩子胃有多小,文章寫的剛出生的小嬰兒第一天只要吃5ml就好,生完2小時回到病房,還沒有母乳,我們就弄了大概10ml的奶粉,大夫說趕緊給孩子吃奶粉,別餓壞了。孩子吃了5ml,還是哭,沒拉沒尿,就是要吃,然後就把剩下的5ml接著給她吃。一會兒就吃完了,護士進來查房發現孩子在哭,就問我們餵奶粉了沒有,瞭解過後告訴我們孩子如果莫名其妙的哭就是餓的,如果她吃就給,我媽怕撐到,大夫也說孩子雖然小,但也是有本能的,餓了就要吃,飽了就不會鬧了。而且小孩子代謝很快,消耗很大,新生兒多吃多尿,才能把體內的胎便等廢物排出來,排不乾淨就會生黃疸,如果吃的很少的寶寶就很容易得嚴重的黃疸,危害會很大的。我們嚇了一跳,趕緊又弄了奶粉喂二寶。二寶出生是早上,到了晚上的時候睡前一次能吃20ml的奶粉,護士開玩笑說寶寶也是小吃貨了,沒關係,要吃就給她吃,孩子不傻的,知道飽的。

其實新生兒都知道飽,吃奶的嬰兒不會撐到的。我們應該擔心的吃撐是在添加輔食之後,我兩個女兒,平時吃飯都不會吃撐,除非是做的飯太好吃了,前幾天我媽烙了盒子,真的很香,二寶吃了2個,屬於正常飯量;大寶竟然吃了4個,和我吃的一樣多,可她才6歲,我們就擔心她會撐到,果然,她當時就說:“吃的太飽了,怎麼辦?”其實我們都有點擔心,但也沒給她吃健胃消食片,因為平時活動量不小。到了晚飯的時候,大寶已經一切正常了。所以孩子遇到愛吃的,好吃的,偶爾吃撐一兩次也沒有關係,只要不是涼的就可以正常消化的。


努力做更好的媽媽


娃剛一週歲,吃奶會撐到。

雖然娃知道飢飽,但是寶媽也一定要按時按量餵養。我家娃愛吃夜奶,翻身放屁尿尿都會醒了吃兩嘴奶,有時不是餓只是習慣了。所以很多時候就會吃到噁心乾嘔,或者直接吐。

所以寶媽一定多用心,總結規律,按時按量餵養


檸檸檸666


新生兒會不會吃撐,這是很多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尤其是面對剛出生的寶寶頻繁要吃奶,媽媽們也會困惑,孩子究竟能不能吃飽?為什麼要不停地吃奶?這樣不停地吃是不是會吃撐?

那麼嬰兒究竟會不會吃撐?答案是不同的餵養方式結果也會不同。嬰兒知道飢飽,但是也會吃撐。

母乳餵養的寶寶不會吃撐

世衛組織建議對新生兒採取按需餵養的方式,因為孩子知道飢飽,所以不會被撐到,之所以孩子吃奶頻繁是因為新生兒的胃容量有限,出生前三天,新生兒的胃只有5-7毫升。每次吃飽之後,孩子會有飽腹感,這種飽腹感會傳遞到大腦,寶寶會自己吐出乳頭。


為什麼母乳寶寶不會吃撐?

首先,母乳是按需餵養,按需餵養吃奶的主動權在寶寶,而不在父母,孩子餓了會哭鬧,飽了會睡覺,所以不存在會被撐到。

其次,母乳更容易消化,母乳中有益菌群,加上母乳本身滲透壓和人體的血壓滲透壓更接近,所以母乳和奶粉相比更容易消化,吸收。

第三,孩子吃母乳也要耗費力氣。我們常說吃奶的勁,就是形容孩子吃奶要耗費全身的力氣,每次吃母乳掙的臉通紅所以吃母乳補充能量的過程,本身就是消耗的過程。

奶粉餵養方式不對會造成過度餵養

和母乳寶寶的按需餵養不同,奶粉寶寶需要按時餵養,所以奶粉寶寶很容易造成過度餵養。很多時候這種過度餵養都是因為大人不瞭解孩子生長髮育的規律才導致的。


首先,孩子的胃像是一個有彈性的口袋,吃下去的奶水過多,口袋就會被撐開,如果長時間的吃得奶水過多就會造成胃被撐大。

其次,奶瓶喝奶更省力氣,很容易造成吃多。母乳餵養每一口乳汁都要通過寶寶擠壓乳暈,但是奶瓶餵養不同,和母乳相比奶瓶吃起來不用用力擠壓,所以很容易造成寶寶吃多。

第三,奶粉中都是牛奶蛋白,和母乳相比,牛奶蛋白不易消化,需要的消化時間也會更長,所以奶粉餵養需要間隔更久的時間。

綜合以上三點,如果家長在奶粉餵養中還是按照母乳餵養的原則來餵養就很容易造成嬰兒吃撐。

如何分辨奶粉寶寶是否吃撐?

老人都喜歡孩子看起來白白胖胖有福氣,所以在餵養方面總是認為孩子吃得越多,就會長得越胖,其實孩子自身吸收的營養是有限的,一旦營養過剩,孩子身體吸收不了,就會出現停滯不前的狀況。

吃撐的孩子會有下面這些表現

  • 開始頻繁吐奶。如果寶寶經常被吃撐,吃完奶後就會出現吐奶的症狀,就是經常性的拍嗝吐奶的症狀也不能緩解。
  • 腹部鼓脹。孩子的肚子經常是鼓起來的會因為腹脹或者腸脹氣經常感到腹痛而哭鬧,去敲寶寶的肚子,會聽到清脆的聲音。
  • 大便呈水樣綠色便。經常吃撐的寶寶,大便會比較稀,大便中會有泡沫和綠色。
  • 體重不增長。看起來孩子吃的挺多,但是因為身體的營養已經超負荷,所以孩子雖然吃得多但是吸收差,所以經常吃撐的寶寶反倒不長,甚至體重會變輕。

奶粉餵養的寶寶如何避免吃撐

奶粉寶寶如何避免吃撐,父母需要掌握以下原則。

掌握孩子吃奶的時間間隔

  • 0-1個月,出生1-3天寶寶胃容量5-7ml,出生2周胃容量30ml左右,滿月後胃容量在60-90ml。

出生28天之內的新生兒,吃奶間隔時間在1-2個小時,具體的吃奶量,可以逐漸增加,每次吃奶的量不要過多。每天的吃奶頻率在8-12次。

  • 1-3個月,孩子吃奶和睡眠時間逐漸可以找出規律,可以適當延長吃奶時間,增加奶量。每次吃奶時間間隔在2-3小時。每天的吃奶頻率在8次左右。
  • 4-6個月,寶寶清醒的時間越來越長,清醒的時間間隔在3-4小時,吃奶量可以繼續增加,吃奶時間間隔延長。每天的吃奶頻率在6-8次。
  • 7-12個月,寶寶開始添加輔食,輔食從一頓逐漸增加到3頓,一頓輔食代替一頓奶,寶寶每天的吃奶頻率在4-6次,吃奶時間間隔拉長到4-6小時一次。


觀察寶寶體重增長

每個月評估孩子身高體重的增長值,如果孩子的體重增長過快,已經超過同齡人中的93%,就需要格外注意,孩子的體重增長速度可能過快,可以諮詢醫生是否需要適當控制奶量。

觀察孩子的大便

孩子的便便可以反應出孩子身體健康的狀況,可以觀察孩子的便便,一旦寶寶長期腹瀉或者便秘,肯定是和餵養方式有關。如果孩子經常被撐到就會容易排綠色泡沫便或者便秘。

總結

母乳寶寶不會吃撐,但是奶粉寶寶可能會吃撐,所以如果寶寶是奶粉餵養,千萬不要追求孩子體重上的“胖”。


豌豆媽媽育兒


媽媽們喂寶寶吃奶的時候,總怕他們吃不飽,影響長身體。因此會很頻繁的餵奶,但是一些媽媽覺得小寶寶似乎不知道飢飽,只要喂,他們就吃。那麼,寶寶吃奶會撐到嗎?

即便不停地吃奶,小寶寶也不會撐到的,媽媽不用擔心。小嬰兒都非常聰明,如果吃飽了,他們就不會再繼續吃了。要是他們想吃奶,就是餓了的表現。媽媽不要怕寶寶撐而不喂他們。

寶寶雖然不停地吃奶,但他們一次吃的量並不多,如果平時排尿或者拉臭臭多,一會兒就餓了。還有的寶寶消化系統好,吃進去的奶很快就被身體吸收了,餓得也會比較快。

媽媽們放心讓寶寶吃就可以了,等吃飽後,他們自然就會停止,然後會比較開心的玩耍或者睡覺。

但是媽媽們也不要一直喂,如果寶寶沒有表現出想吃奶的情況,就不要硬喂他們吃,每次喂完奶後,最好間隔2-3小時左右再喂,這樣子寶寶的胃腸才能正常的休息。如果寶寶肚子鼓鼓的,摸起來硬硬的,多是脹氣,不消化的表現,這時就要停止餵奶,給他們做腹部按摩,等到排氣後再餵奶。

睡前可以讓他們多吃些奶,不然夜間寶寶容易餓醒,會影響自身和大人的休息。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孕嬰幫幫媽


您好,我是「京媽說」,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寶寶沒出生之前,每天都盼著寶寶出生,但等寶寶真出生了,才發現原來“照顧寶寶”並沒那麼輕鬆,需要媽媽們耐心、細心的去呵護。儘管如此,但每次看著寶寶熟睡的面孔,會覺得其實這就是“簡單的幸福”;可正當媽媽們陶醉在幸福之中,或者好不容易等到寶寶睡著能夠好好休息了,寶寶又“哇哇大哭”,找媽媽要奶喝了。接下來就來說說“小寶寶喝奶的事兒”。

嬰兒吃奶會撐到嗎?

其實,這個問題,不少新手媽媽都擔心,畢竟小月齡的寶寶,每天日常就是吃了睡然後醒來再吃,但到底吃沒吃飽、撐沒撐著?媽媽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1. 小嬰兒的生理和發育特點

小寶寶有著與生俱來的本領:他們知道餓了要吃、飽了就不吃,而且他們還有覓食反射,知道在餓的時候尋找要吃的,雖然他們不會說話,但會通過動作和哭鬧來告訴媽媽,“我餓了,我要吃奶了”。

新手媽媽們也發現:寶寶吃奶很頻繁,越小月齡的嬰兒,每天吃奶次數越多。

這是因為寶寶的胃容量非常的小,吃一次奶排空的時間非常快,而且母乳非常容易被小寶寶身體消化吸收;再加上個別小寶寶吃奶能力偏低,一次可能吃不了太多,有可能吃著吃著就睡著了,但實際並沒有吃飽,一會兒醒來還想吃,所以就顯得一天好像總是在吃奶。

2. 頻繁吃奶,寶貝會不會被撐著?

其實,是不會被撐到的。

母乳餵養的寶寶,講究“按需哺乳”。也就是說,寶寶餓了就喂,想吃多少吃多少是按需哺乳的精髓,也是母乳寶寶的特徵,他們拉便便了要吃、尋找安全感要吃、肚子餓了要吃。

3. 如何判斷寶寶要不要吃奶?

方法很簡單,只要媽媽把手放寶寶嘴角邊,寶寶有來尋找,就是需要吃奶的表現,不用擔心寶寶會因為頻繁吃母乳而撐到的。

4. “母乳餵養”和“奶粉餵養”也有所區別

母乳餵養是按需哺乳,奶粉餵養是按時哺乳。

  • 如果奶粉餵養 不當,確實是會撐到寶寶,導致肥胖,甚至身體為了供養這些不必要的脂肪,心臟、肝臟、腎、腸胃進行超負荷的勞動而得不到休息,影響了寶寶的正常進食。

  • 母乳餵養,雖然也有發胖的寶寶,但母乳非常容易消化,即使過量撐到了寶寶,也不會使腎臟和腸胃道疲勞。

嬰兒在不同時期的吃奶量如何安排?

2個月寶寶

  • 母乳餵養:食量比較小的嬰兒白天即使過個2-3小時也不會餓,喝奶的次數相對比較穩定;食量比較大的嬰兒時不時要喝奶,會把兩個乳房一次性吃乾淨,還會經常吃的把吃多的奶吐出來。

  • 牛奶餵養:出生時體重在6-7斤的嬰兒,每天喝奶700毫升左右;出生時體重在7斤以上的嬰兒,每天喝奶800毫升左右。

3個月寶寶

  • 母乳餵養: 寶寶喝奶量有所增加,不過每次喝奶間隔時間變長,因為胃容量增大,再加上母乳質量的提升,寶寶“按需哺乳”可以慢慢過渡到“按時哺乳”,但不用太急著改變。

  • 牛奶餵養: 寶寶每次奶量在100-120毫升,每天的總喝奶量在700-800毫升。

4個月寶寶

  • 母乳餵養:繼續堅持母乳餵養,按需哺乳或者按時哺乳。

  • 奶粉餵養:一般情況下,寶寶每次150毫升就能吃飽,而生長髮育快的寶寶每次可能要180毫升才夠,但每天總奶量儘量不超過1000毫升。

5個月寶寶

  • 母乳餵養:繼續按需哺乳或者按時哺乳。

  • 奶粉餵養:每次150-200毫升,每3-4小時餵養一次,可以根據寶寶發育情況,適當開始添加輔食,以高鐵米糊為首選,剛開始吃每次1湯勺即可,逐漸加量加次。

6個月寶寶

  • 母乳餵養:為了孩子健康,繼續堅持母乳餵養,並開始添加輔食

  • 奶粉餵養:每次180-200毫升,每天喂3-5次,根據寶寶的實輔食適應情況,可以在上午9-10點和下午3-4點添加輔食,可以吃點米粥、麵條、水果等。

7個月寶寶

  • 母乳餵養:繼續按需哺乳,開始添加輔食。

  • 奶粉餵養:每天的用量在800-1000毫升,輔食除了給孩子兩頓米粉或者粥,逐類多樣的添加多種類輔食;在寶寶長牙期間,還要給寶寶吃些小餅乾、水果片等,讓他們鍛鍊咀嚼能力。

8個月寶寶

從這個月開始開始,母乳餵養和奶粉餵養次數相對減少,輔食量稍微增多,以滿足小寶寶生長髮育需求。而奶粉餵養的寶寶因為消化蛋白質的胃液已經充分發揮作用,所以可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如瘦肉、豆製品、魚肉等。

1歲的寶寶

逐漸要以一日三餐為主,白天和晚上的牛奶或母乳為輔,慢慢過渡到安全斷奶。以三餐為主後,家長一定要注意保證寶寶輔食的質量,肉類、蛋黃、動物肝臟等含有豐富蛋白質是孩子補充熱量的來源;蔬菜、水果是補充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的來源,能夠促進消化和新陳代謝。

以上所說的“不同月齡的寶寶奶量”只是大概的一個標準,畢竟每個寶寶都是個體,發育是存在差別的,實際生活中,家長根據寶寶的個體差異靈活掌握,以吃飽、能消化為主,不用特意讓寶寶吃多。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到您,也祝寶寶健康成長!


京媽說:醫學專業、營養師媽媽,母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孕產育兒知識,幫助您做靠譜家長,歡迎點贊、關注和轉發。


京媽說


你好,我是香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很多人覺得寶寶還小,沒有自主意識,吃奶撐到吐奶還想吃,所以感覺寶寶會不由自主的吃撐。

但其實,寶寶知道自己吃沒吃飽的。

家長看著孩子大口大口吃奶,其實母乳的吸入量是很小的,吃進肚子的其實沒有多少。


家長可以通過孩子以下行為判斷孩子吃沒吃飽。

1.吃飽的寶寶會自己放開乳房,表情滿足有睡意。吃到後面開始玩耍,不專心吃奶,這些都表明寶寶吃飽了。

如果孩子不停地找奶喝,可能是母乳不足或者配方奶衝調過稀。

2.觀察吞嚥動作:吸吮慢而深,可看見吞嚥的動作,聽到吞嚥的聲音。

3.觀察體重增長:如果寶寶體重增長在合理範圍內,說明寶寶食量滿足寶寶生長需求。

4.排尿狀態:一般吃飽的寶寶24h排尿量會大於六次,顏色淡無味。

5.排便狀態:母乳寶寶每天排便次數約為4-5次,次數過多或過少,媽媽都要多留意。

一個兩歲番茄的在職媽媽,育兒經驗,幼兒教育,私信我交流哦。


香印育兒


會的,嬰兒過飽會引起積食,造成食慾不振,嘔吐,哭鬧等,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建議分清寶寶的飢餓狀態,合理餵養寶寶,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醫小護君


您好,我是開心爸爸的日記,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作為新手爸爸媽媽,突然間面對著一個嬌嫩的寶寶,需要學習的東西是很多的。

比如寶寶需要按照一個什麼樣的頻率來餵養,每次餵養的量是多少,寶寶什麼表現是正常情況,而寶寶一般會出現什麼樣的不適症狀,寶寶的睡眠是否正常,寶寶生病了該如何處理等等。

其中寶寶的餵養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前段時間就有粉絲媽媽在後臺私信開心爸爸,說她看到寶寶在那裡不停的吃奶,一直吃了10分多鐘才慢慢的停下來。因為是母乳餵養,她也不能確定寶寶到底吃了多少,但是看寶寶這樣的能吃,心中隱隱的有擔憂了,會不會吃撐啊?

那麼寶寶到底會不會自己吃奶吃撐了呢?今天開心爸爸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說答案,對於寶寶來說,什麼時候吃奶,每次該吃多少奶,這都是屬於他們與生俱來的本能,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每次吃奶的量,而不是像上面那位粉絲媽媽心裡擔心的那樣,會吃撐會吃多。

雖然說新生寶寶自己還沒有一個獨立的意識,但是飽不飽、餓不餓這都屬於本能,他們完全可以自己掌握這個量。當然像媽媽們看到寶寶在那裡一刻不停的吃奶的現象,一方面呢,寶寶的嘴巴實際上很小,別看他們在那裡大口大口的吸著吃奶,但實際吃進去的奶量並不多;另外一方面呢,有時候媽媽們的奶量並不是很多,看上去好像寶寶吸了好久,但是吃進去的奶量還是很有限的。所以,他們才會出現不停吃的現象。

另外有些媽媽們說寶寶吃奶吃的都吐了,這還不是吃撐了嗎?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剛開始的時候寶寶的胃是水平的,如果媽媽們餵奶的姿勢不對的話,寶寶在吃奶的時候就會同時吃進去很多的空氣,而這種一段母乳一段空氣的吃進去,就會導致寶寶吐奶了。所以媽媽們在餵奶的時候需要注意姿勢,儘量讓寶寶把乳暈都含在嘴裡面,不要留出太多的空隙。另外寶寶吃完奶後,媽媽們最好能給他們拍嗝一下,把空氣拍出來寶寶就會舒服很多的。

總的來說,寶寶雖然小但是吃多少這件事,屬於他們的本能,一般是不會出現吃撐的情況的。而且媽媽們常見的寶寶吐奶,更多的是吃奶的時候同時吃進去了空氣導致的,而不是像我們經常想的,寶寶這是吃的撐了導致的。

最後,您的寶寶出現過吐奶的情況嗎?您是如何處理的呢?留言一起來說說吧!


開心爸爸的日記


當然不會!雖然,嬰兒很小,但是,她吃飽了就會停止吮吸。如果他是母乳餵養的,寶媽根本不用擔心,吃飽了,他就會停止吮吸。但是,如果他是奶粉餵養的,寶媽就要根據寶寶的情況,及時調整奶粉量,不要強迫孩子喝奶。當她放掉奶瓶,頭轉開,就代表她可能已經飽了,或者她還沒有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