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君非池中物 风雨不夹难发狂,人际关系的大笔挖矿脉与养瘦马

行到水尽处,坐观云起时。"闲睱无事,回想那些世间的人际关系,真如七月风云,变化万千,而那些挖矿脉,养瘦马般的人际关系,真乃人际关系的大手笔,大文章。

常言说"纵然君非池中物,风云不夹不发狂。"那些作大手笔、大文章者,正如池中之物得了风云,一时间腾空而起,叱咤风云。

必须强调的是,这里说的不是交朋友,而是人际关系,是那种"人世嚷嚷,皆为利往,人世熙熙,皆为利趋"的那种人际关系。

所谓挖矿脉,是说开金矿者,开始只是顺着若有若无,形如游丝的石中一线,作出判断,顺着挖下去,结果挖出一座大金矿来;

纵然君非池中物 风雨不夹难发狂,人际关系的大笔挖矿脉与养瘦马

关于养瘦马,如今知道的就不多了。据说旧时南京秦准河一带,除了青楼、花船之外,还有一种职业,就叫养瘦马。就是有人专门买了可为美人胚子的贫家幼女,请师傅教授文化、诗词歌赋,吹拉弹歌各种技艺,以及上层社会的化妆术和礼仪。待养成之后,高价卖予达官贵人作为婢女,或卖予青楼成为名妓,从中大获收益。

人们以此比喻对于那些有发展潜力的人,趁其身价低时与之结交,待他一旦成了气候,就可轻易之间改变你的人生。

从诸多的人际关系看来,莫过于清河县令吴棠与叶赫那拉杏贞(后来的慈禧太后)的关系、胡雪岩与王有龄之间的关系最典有趣。

胡雪岩,名光墉,字雪岩(1894__1885),安徽绩溪人。胡雪岩幼时,其父为寻新欢,丢弃他母子而去,家境贫寒的胡雪岩靠寡母养育成人。

胡母虽贫穷,却是个有骨气有修养的妇人,为了儿子的自尊,对弃她而去的丈夫,从不说半个不字。

胡雪岩从寡母身上继承了自强自立的品质。胡雪岩二十五岁时,到抗州务工,一次在路上拾到一个钱袋,他虽然贫穷,却并未将银子据为己有,一直在原地等候失主。

那丢失钱袋的人,正是阜康钱庄的老板,鉴于胡雪岩的品行,让他在阜康钱庄当出店,就跑街收账,属低级的店员。

杬州是个茶文化悠久的城市,茶肆很多,胡雪岩没事时也常去茶肆去坐坐。

看一个人是否有出息,不是看他做什么,而是看他怎么做,所以说戏中只有小角色,没有小演员,社会这台大戏,也是如此。

一般人进茶肆,为的是吹牛聊天,把生命泡在壶,消磨时间。而胡雪进茶肆,是为了捕捉信息,因为茶肆中有各色人等,纵谈天下,是个信息汇聚之地。胡雪岩在品茶时,善听善看善思考,留意着对已有用的信息。

纵然君非池中物 风雨不夹难发狂,人际关系的大笔挖矿脉与养瘦马

胡雪岩在茶肆发现一人与众不同。此人年龄与自己相仿,虽然衣服褴褛,气色不佳,却是相貌堂堂,透出一番不凡的气质,这引起了胡雪岩的注意。

他主动凑过去与那人同桌,开始作些漫不经心的攀谈,得知那人叫王有龄,是福建福州人,因事滞留于杭州。临走时,王有龄对茶肆伙计说:"这位兄台的茶钱我开了。"

这个王有龄平时一壶茶冲得没了茶色,形如白水,也舍不得更换,中午两个烧饼就算一餐。人潦倒到这份上了,仍不失名士风度,这更引起了胡雪岩的注意。胡雪岩想,此人一定来历不凡,只是遇到了暂时的难处。

一天胡雪岩对王有龄说:"可否找个酒店,咱们去小酌几杯?"王有龄说:"何故饮酒?"胡雪岩掏出二两多散碎银子说:"刚才去摆了二三盘棋,赢了些银子,请兄台去小饮几杯。"

一是己经初步相识,二是几杯酒下肚,肠子热了,才可往深处相谈。胡雪岩问起了王有龄的身世,缘何困于杭州。

王有龄原是官宦之家出身,曾袓和祖父都作过官,只是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屡试不中。

那时的人,一生有两件事总是终生萦绕心头,放之不下。一是光宗耀祖,不愧于先人;二是封妻荫子,对得起后辈。

王有龄的父亲看着自己没有指望了,就把心思寄托在儿子身上。可是王有龄也和他父亲一样,虽然饱读诗书,依然屡试不中。于是就变卖田产,给王有龄捐了一个盐大使的官。

但是捐的官只是一个空衔,要想补上实缺,必要继续使钱,可是家中己经无能为力了。

父亲带着王有龄北上,希望到京城找关系,为儿子谋个实职,不想到了抗州,父亲一病不起,死在杬州,王有龄囊中羞涩,因此在杭州滞留。

胡雪岩一心想帮助王有龄,可是自己只是个出店,一时爱莫能助。赶巧天隨人愿,胡雪岩收到了一笔死账。

有一家饭舘,在阜康钱庄借贷一笔银子,可是这家男人亡故,生意败落,无力偿还,钱庄将其告上衙门,因确系无力偿还,也是无用,成了死账。

可是胡雪是个有心人,总是留意观察这家饭馆的经营情况。他发现这家生意渐渐好起来了,于是就进了饭馆。

老板娘一见他,气不打一处来,劈头就问:"又来讨账啦?"

胡雪岩是个精明人,赔着笑说:"哪能啊,只是来看看你。我们掌柜对到衙门告状的事,过后也很后悔,毕竟是老主顾,交待我带话给你,若有一时不便,还可去借贷。"

老板娘一听,转怒为喜,反而不好意思了,说:"过两天你来,我把银子准备好,给你清账。"

纵然君非池中物 风雨不夹难发狂,人际关系的大笔挖矿脉与养瘦马

胡雪岩带着五百两的银票,去找王有龄说:"我这里有些银,你拿去用吧。"

王有龄问:"哪来这么多银两?"

胡雪岩说明了来由,并说:"这是一笔死账,可不急报账,暂时挪用,待后我再设法补上就是。"

王有龄问:"你为什么要帮我?"若是胡雪岩说,这钱我借你,以后记住还我。或者说,你以后得了好处别忘了我,情就薄了,而且像王有龄这样的人,虽是潦倒至此,也不会接受。

胡雪岩是个明理之人,只说:"我们是朋友,你有难处,我不帮你,晚上睡不着觉。"

王有龄毕竟是饱读诗书之人,谋到了实职,如龙得水,从盐大使直升到抗州知府。

一到任,就去找恩人胡雪岩。此时的胡雪岩因为那五百两银子被赶出钱庄,还在码头作苦力。

杭州知府王有龄支持胡雪岩开钱庄,将官府库银存入他的钱庄作为开业资本。

胡雪岩靠着王有龄的扶持,钱庄越作越大,又创立了胡庆余大药房,迅速风生水起,官甲一方。

在王有龄死后,左宗棠到杭州当知府,胡雪岩有资本结识左崇棠,后来左宗棠带兵走入新疆平叛,让胡雪岩帮办军务,胡雪岩因此受到清廷嘉奖,获二品顶戴,授予黄马褂,成为富可抵国的红顶商人。

可以说与王有龄的结识,改变了胡雪岩的一生。

说到吴棠与叶赫那拉.杏贞(后来的慈禧)的结识,就有些误打误撞,更富戏剧性。

叶赫那拉氏的父亲叶赫那拉.惠征,在安徽当官,因为有战事,惠征打不过,丢下百姓,弃城而逃。

事后朝廷追查责任,惠征被停职接受调查。惠征忧愤之中一病不起,死在了任上。

在那个人情如纸薄的时代,"夫人死了压破地皮,官爷死了冷冷凄凄。",那意是说,如果是官夫人死了,吊唁送礼的能拥破门,踏破地皮,如果是官老爷死了,人情不再。

何况惠征是正在接受调查的官员,往常巴结的人,躲避尤恐不及,哪里有人过问?

惠征家境又清贫,留下了夫人和四个孩子,叶赫那拉.杏贞(慈禧)是老大,下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杏贞只好充作顶梁柱,带着一家人,扶棂回京,安葬父亲。

棂船顺着南运河,行至清河县码头停靠。此时的叶赫那拉氏正处于愁苦之中,盘缠己将用尽,一路上的费用没有了着落,人在中途,真乃哭天不应,叫地不灵。再者即使苦着抵京,也无银两安葬父亲。

正在愁苦垂泪,只见听一阵紧急的马蹄声,只见一个官差样的人驰到棂船前,放下一个布包而去。

纵然君非池中物 风雨不夹难发狂,人际关系的大笔挖矿脉与养瘦马

叶赫那拉氏解开布包,只见白花花的银子,数来有三百两。其中还有一个拜帖,上写着清河县令吴棠。

望着拜帖,杏贞有些茫然,因为父亲生前从未提及这位县令吴棠,所以也不可能与此人有过结交。

杏贞毕竟是官家小姐,有些见识,心想一定是来人送错了,所以将布包按原样包好,以待人来取。

结果还真是送错了。因为当日吴县令有一友人,也正好停棂船于码头,吴县令派人送礼,送错了地方。

吴棠非常气愤,要差人立马去取索回,幸亏吴县令的师爷是个见过世面的人,胸有些丘壑,在一旁说:"那有送出去的东西再去要回之理,此时若真去索要岂不尴尬?再说叶赫那拉.惠征家是旗人,听说此人的大女儿杏贞颇有姿色,说不定会参与选秀,日后若能当上妃子贵妃,对您的前程会有影响。此种人家只可结交,不可得罪。你不如干脆把假事作真,到船上吊唁安慰一番。"吴棠觉得师爷的话有理,就按着去做了。

吴棠走后,难中的杏贞心存感激,对她弟弟妹妹说:"一定要记住这位吴县令的恩德,寻机会报答。"

那位师爷的一席话,改变了县令吴棠的人生。杏贞成为慈禧太后,吴棠的官职,手提着似的,直往上升,一直做到二品大员。

若是把胡雪岩与王有龄、吴棠与慈禧之间的结交,比作挖矿脉,养瘦马,一点也不为过。

人世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可是人们说,难时一点好,到死忘不了。涸辙之鱼得滴水之恩,胜过三江之水。

试想,若是让小店员胡雪岩去结交知府王有龄;让县令去结交慈禧太后,送三五百两银子,不会被理采,更别说买到那样铁的情义,更何况地位有云泥之别,更是可望而不可及。正是人在难时贫贱之交,情义无价。

当然,助人结交,也有结交白眼狼的。

正如《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当日穷困潦倒的贾雨村借住葫芦寺读书,因与甄士隐为邻,甄士隐看他是个读书人,常设宴约他饮酒聊天,贾雨村进京赶考没有盘费,甄士隐为他准备了冬夏的衣装,并送出巨额银两。

及至贾雨村当了官时,因为葫芦寺失火烧到了甄宅,整个宅第化为灰烬,独生女儿也走失了,只好投奔岳丈家居住,此处正是贾雨村做官的地方。

贾雨村在甄家门口看见了往日看中的甄府丫鬟。并末想到去拜会有恩于他甄士隐,而是派衙役去传人,差人把甄家的院门砸得山塌价响,传去了甄士隐的岳丈,对甄士隐的事并不关心,只要讨要甄丫鬟做夫人。

纵然君非池中物 风雨不夹难发狂,人际关系的大笔挖矿脉与养瘦马

后来,贵公子薛蟠与人争买一个丫头,闹出了人命,在断官司时,听一个曾经在葫芦寺当过小沙弥的衙役说,薛蟠的背后是贾、薛、史、王四大家族,"贾不假,白玉为床金作马;丰年好大雪,珍珠为土金如铁;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这四大家族一损具损,一荣具荣,势力浩大,若是得罪了,莫说会丢官职,连性命也保。

所以当他确切得知那被拐卖的丫头荚莲,就是他的恩公甄士隐走失的独生女儿后,贾雨村为了自已的官运,丝毫没有顾及往日的恩公甄士隐的情义,把英莲判给薛蟠作了丫鬟。

为人处世,若是结交了贾雨村这样的白眼狼,只能反为其害。所以不能不佩服胡雪岩、吴棠的师爷那种见识与眼光。

还是那两句老话:得了别人的恩惠,终生不忘,这样不会恩将仇报;对别人有了好处,忘得越快越好,如此免生闲气。

这是智者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