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SSD分區 我們一直存在著什麼誤解?

在機械硬盤時代,我們就有給硬盤分區的習慣。而到了SSD成為主角的當下,仍然會有很多人習慣於分區。但對於SSD分區,現在卻多了一些質疑的聲音:

1. 分區會損壞SSD的壽命。

2. SSD沒必要分區。

那麼實際情況是什麼樣的呢?我先來說第一個吧。

分區會損壞SSD的壽命?

提出這個說法的人,可能是將SSD的讀寫機制與機械硬盤的混為一談。

我們知道,SSD是由一個個閃存組成,而閃存負責存儲數據。

在使用相同規格閃存顆粒的情況下,大容量的SSD所用的顆粒肯定是比小容量的多。

對於SSD分區 我們一直存在著什麼誤解?

SSD的壽命是以擦寫次數來定的,實際上也就是總寫入量。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容量大的SSD,壽命自然會更長。

但問題就出在這裡,很多人認為SSD分區後,實際上就是把一個大容量的SSD分成了幾個小容量的SSD,從而導致SSD的壽命減短。在這裡給大家解釋一下他們的邏輯。

對於SSD分區 我們一直存在著什麼誤解?

假如C盤只分了80GB,其中系統佔了30G,意味著C盤只有50G可用,那C盤很快會被用盡,從而導致整個SSD壞掉。

假如C盤分了160GB,這時候可用的空間就多得多,閃存的消耗自然會慢很多,壽命也會更長一些。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顯然不是。

對於SSD分區 我們一直存在著什麼誤解?

以一個512G的容量為例,分成兩個區,也就是C盤和D盤,並一直向C盤寫入數據,而D盤完全不用。

對於機械硬盤來說,C盤寫滿256G數據,而D盤的256G容量被浪費掉了,因為從來沒東西寫進去。

但對於SSD來說完全不一樣。主控中的固件算法會動態將0-256GB的邏輯地址映射到整個512GB的物理空間上。換句話說,雖然我們只是看到C盤有數據,但對於SSD來說,實際上是全盤都在讀寫。這時候C盤和D盤的作用,本質上相當於兩個文件夾而已。那麼,也就不會存在一部分閃存先掛掉導致全盤掛掉的情況發生。

SSD有沒有必要分區?

前面我們已經知道,分區對SSD的壽命不會產生影響,而是否需要分區,這要看個人的使用需求。

對於SSD分區 我們一直存在著什麼誤解?

一般情況下,容量在240G以下的SSD,其實沒必要分區。

但如果是超過240G,建議進行分區,原因有兩個:

1、分區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文檔和數據。例如分成遊戲盤,軟件盤、文檔盤等等,極大方便我們快速查找資料,大幅提高效率。

2、分區後,如果遇到系統崩潰的情況,還可以讓其他分區的資料得以保存,提高數據保存的安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