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二戰期間的工業生產力有多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沒有將美國拉下戰爭這個泥潭之前,美國正發著戰爭帶來的巨大財富。美國的工業製造能力也在當時達到了最高頂峰,大量給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出售大量軍火。當時的美國工業製造能力之強,超出想象。

美國在二戰期間的工業生產力有多強

山本五十六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帝國的海軍大將。

在戰爭爆發之前,早在1914年的4月,山本五十六第一次來到了美國,那個時候的他是美國世界著名的哈弗大學的一名留學生。在他留學美國的這段學生生涯裡,美國的強大讓他非常的吃驚,不論是在各個方面都領先於當時的日本,尤其是在工業生產能力的這一方面,甩了日本工業生產能力近100年。當時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後,日本迅速的崛起,成為了當時亞洲最強的國家。而這一份自豪在美國面前不值一提,山本五十六深刻的明白了自己國家與美國之間存在著多麼大的差異。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1941年,日本發瘋似的襲擊了美國在太平洋夏威夷島上的珍珠港。12月7日珍珠港被襲擊後,羅斯福正式將這一天定位了美國的國恥日,並向日本正式宣戰,美國進入戰爭狀態,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次日,德國和意大利也隨即向美國宣戰,美國正式加入了同盟國陣營。

就在美國加入同盟國陣營的這一天開始,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開始發了瘋似的暴漲。從戰前的3000萬噸的年產量一度開始攀升,到了1941年底已經瘋長了兩倍多的工業生產力,到達了7500多萬噸的年產量。到了1944年已經到達了最巔峰,8132萬噸年產量。

對比他國,1944年德國、蘇聯、英國、日本、法國這個五個工業大國的生產力總和加起來也才5600多萬噸,相當於美國的70%左右。

美國在二戰期間的工業生產力有多強

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戰,從頭到尾,一直是一場石油戰爭。就是因為日本的石油極其匱乏,所以在冒險襲擊了美國的珍珠港,而引發了太平洋戰爭的全面爆發。

在這個期間,美國用了最快的速度開採石油。戰前美國石油的開採量是2億噸年產量,到了1945年美國的石油開採量升到了2.3億噸年產量,而當時全世界的石油開採總和也才3.6億噸年產量,光一個美國就佔了全球石油年產量的63%。

而這樣驚人的產量就意味著美國可以源源不斷的,快速的生產各種各樣的武器軍火,飛機,坦克,船隻等提供給盟軍作戰使用。1942年的時候,美國就成了盟軍最大的軍火販。

1942年的時候,美國就可以一年之內生產出4.7萬架飛機和3萬輛坦克,平均一天就能生產128架飛機和82輛坦克。這樣驚人的生產力就意味著,在幾天內美國就可以用這些飛機和坦克組建一支多元化的軍隊了。

阿拉曼戰役當中,英國損失了500多輛坦克。美國說“沒關係”,隨後送來600輛坦克。而德國損失了400多輛坦克,沒有能力補充,沒了就真的沒了。

戰爭初期,日本的零式戰機可以算的上是當時最先進的飛機了,強大的機動能力,在戰爭中表現的非常搶眼。而美國不僅數量多,並且還在不斷的做出改良。才過去一年多,日本的零式戰機就落伍了,已經完全不是美國戰鬥機的對手了。

美國在二戰期間的工業生產力有多強

海上作戰單位也是一樣,航母作為當時一個非常重要的海上作戰單位,取代了戰列艦的地位,成為了海上新一代的霸主。

日本趕在美國之前,最先研究和製造了航空母艦和艦載機戰鬥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下了血本造出了29艘航空母艦。然而從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開始一直到1945年8月15號日本正式投降的這段期間裡,美國製造了147艘航母,其中還有34艘是重型航母,113艘是護衛型的航母。平均下來美國一年就造出了36艘航母。

而在1943年的這個期間,美國達到了製造航母的最頂峰,達到了批量生產的境界。差不多一個星期就能生產出一艘卡薩布蘭卡級的護衛型航空母艦,對於航母的修復更是不費吹灰之力。

1942年的時候,美國的“約克”級航空母艦在與日本的戰鬥中受到了重創,日本人判定修復這艘航母最少就要2個月。然而僅僅在36小時後美國就已經將重創的“約克”級航母給修復了。

美國的強大是有原因的。地大資源多是一個重要原因,但是這跟人民的勤勞也離不開關係。在戰爭年代,幾乎每一個美國公民都展現出了最高的人生價值。強大是需要人民團結的。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關注頭條號:史學速遞,每日分享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