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兒子裡司馬師、司馬昭都很厲害,為何只有司馬乾默默無聞?

風雲變換的三國時期,有這麼一個人物一直富有爭議,這個人就是司馬懿。

3個兒子裡司馬師、司馬昭都很厲害,為何只有司馬乾默默無聞?

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魏國三代的託孤大臣及三朝元老,在後期也成為了全權掌握魏國朝政的權臣。

最顯著的功績就是多次親率大軍抗擊了諸葛亮的北伐,死後被賜諡號舞陽宣文侯,次子司馬昭被封晉王后,追封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封懿為宣皇帝。

3個兒子裡司馬師、司馬昭都很厲害,為何只有司馬乾默默無聞?

司馬懿一共有9個兒子,其中跟正妻張春華生了3個兒子,分別是司馬師、司馬昭和司馬乾。在影視劇中,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司馬師和司馬昭,這兩個兒子繼承了司馬懿的衣缽,鞏固了司馬家的地位,為後來的晉代魏禪起到了重要作用。

為什麼只有司馬師、司馬昭這兩個兒子出名,第三個兒子默默無聞呢?

一、年齡差距


3個兒子裡司馬師、司馬昭都很厲害,為何只有司馬乾默默無聞?

司馬乾的年紀與司馬師、司馬昭的年紀差距太大。比司馬昭小了21歲,僅比司馬懿的嫡長孫司馬炎大四歲。而司馬昭的兒子也不少,而且跟司馬乾的年紀相差不大,也就不會更多表現機會。


二、精神不好


據史記載,司馬乾患有間歇性精神病,有時候會表現的行為乖張。

如史載:幹雖王大國,不事其務,...雖有爵祿,若不在己,秩奉布帛,皆露積腐爛。陰雨則出犢車而內露車,或問其故,對曰:“露者宜內也。”朝士造之,雖通姓名,必令立車馬於門外,或終夕不見。時有得觀,與人物酬接,亦恂恂恭遜,初無闕失。前後愛妾死,既斂,輒不釘棺,置後空室中,數日一發視,或行淫穢,須其屍壞乃葬之。

3個兒子裡司馬師、司馬昭都很厲害,為何只有司馬乾默默無聞?

司馬乾會把絲帛隨意丟棄,任憑這些昂貴物品風吹雨淋,即使發黴腐爛了也不會眨一下眼皮。

雨天的時候讓老百姓使用沒有帷蓋露車推到屋裡,卻把貴族乘坐的昂貴牛車放在屋外面,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露者宜內也。”

遇到大臣來拜訪他,他不說見也不說不見,等把人家晾到天黑才出來道歉迎進去。

3個兒子裡司馬師、司馬昭都很厲害,為何只有司馬乾默默無聞?

更有甚者,有一次小妾過世,司馬乾堅持不下葬,隔幾天就去看一次屍體,到後來到眾人看不下去,屍體腐爛發臭了之後,司馬乾才同意下葬。

司馬懿一共9個兒子,除了司馬乾都沒有精神方面的問題,可見不是先天遺傳疾病。唯一造成司馬乾精神問題的原因就是跟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有關。

3個兒子裡司馬師、司馬昭都很厲害,為何只有司馬乾默默無聞?

司馬乾從小就看著父母和兄長的陰謀手段,母親看父親偏寵小妾,並且常常揚言自殺絕食。父親司馬懿手段更為毒辣,先是裝病騙曹爽,高平陵政變之後,更是誅殺了曹爽三族。

在司馬家只有權勢、沒有親情,歷史上司馬乾的妻族就因為判斷錯誤,侄子滿長武受刑而死,妻兄滿偉廢為庶人。可惜如此聰明的他,卻因為從小的心理創傷過重,無力挽救司馬家族的命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