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是如何失去斯大林信任的?

林峰儀


朱可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他被蘇聯人民稱作“蘇聯戰神”,曾經四次榮獲蘇聯英雄的榮譽稱號。我們甚至可以說,蘇聯之所以能擊敗納粹侵略者,朱可夫是不可缺少的。

不過,這位幫助蘇聯獲勝的民族英雄,其戰後的政治生涯,卻十分的坎坷。而這一切,與蘇聯領導人斯大林有著莫大的關係。

本來,斯大林是很信任朱可夫的,可是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情,最終導致朱可夫與斯大林逐漸走向了陌路呢?

(朱可夫舊照)

朱可夫並不是軍官家庭出身。他後來所取得的成績和地位,實際上全是靠他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朱可夫在十月革命爆發後加入了紅軍,在國內的戰爭中,他在與白軍的戰鬥中,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指揮員。等到戰爭結束後,他成功晉升為騎兵連連長。

1923年4月,朱可夫晉升為騎兵團團長。隨後六年的時間裡,朱可夫進入了莫斯科伏龍芝軍事學院高級進修班學習,全身心投入到了對於軍事理論知識的汲取中。等到畢業後,朱可夫已經成為了旅長。到1938年時,朱可夫成為了蘇聯正規軍的軍長。

1939年9月,朱可夫指揮了著名的諾門罕戰役,成功使得日本在領土上作出了讓步,並且就此打消了日本“北上”的計劃。

事實上,儘管諾門罕戰役是以蘇聯的勝利而告終,但在這場戰役中,蘇軍士兵的死亡率和死亡人數,都遠遠超過了日本。這也讓朱可夫在贏得讚譽的同時,遭到了國內的一些批評。針對他的批評主要是說,除了最終結果以外,戰爭其他方面,都是全部落敗,這種勝利實在是顯得很廉價。

不過,斯大林對於戰爭過程卻並不在意,在他看來,凡是能打勝仗的將軍,都是好將軍。這樣一來,儘管朱可夫指揮作戰,會導致極大的戰爭損耗,但他依然得到了斯大林的重用。

(諾門罕戰役)

不過後來,朱可夫和斯大林卻產生了矛盾。

1941年6月,在德國入侵基輔的戰役中,作為總參謀長的朱可伕力主放棄基輔,將大部隊撤退到第聶伯河對岸,以防止被德軍包圍。但這一主張卻與斯大林的決策相違背。最終,斯大林一意孤行,導致西南方面軍陷入了德軍的包圍中,此戰蘇聯共損失66萬人,而朱可夫也被斯大林撤職,成為了預備軍司令員。

朱可夫雖然被降職,但卻並沒有因此而氣惱。在隨後的斯摩稜斯克會戰中,朱可夫指揮軍隊收復了葉利尼亞突出部,為蘇聯立下大功。這也成為了蘇軍在那場會戰中唯一取勝的戰役。

這樣,朱可夫以優異地表現,又重新贏得了斯大林的信任。

此戰之後,朱可夫被斯大林派往了陷入重圍的列寧格勒。在列寧格勒戰役中,朱可夫在極短的時間裡,穩住了列寧格勒的局勢,並將列寧格勒打造成了一座鋼鐵城池。最終,德軍只能放棄了短時間攻下列寧格勒的想法,並轉而向莫斯科進軍。

而在隨後的莫斯科戰役中,朱可夫幫助蘇聯軍隊重整防線,成功抵擋住了德軍的強大攻勢,並最終將敵人拖入了莫斯科的寒冬之中。

而後來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和白俄羅斯戰役就更不用說,那些全都是朱可夫打出的經典戰役。

(斯大林舊照)

可以說,在1941年到1945年這段時間裡,朱可夫得到了斯大林的全力支持,而這也是他在蘇聯軍隊中最高光的一段歲月。

二戰結束以後,朱可夫在1946年4月回到了蘇聯。由於朱可夫在二戰中作出的巨大貢獻,他在軍中威望甚至一度超越了斯大林。對於喜歡搞個人崇拜的斯大林來說,蘇聯只有他一個絕對領袖,但凡其他任何人越了界,都會遭到他的打擊。

於是在同年6月,蘇聯國內開始出現了朱可夫陰謀奪權的謠言。本來斯大林是想要通過謠言將朱可夫一舉打垮。但由於華西列夫斯基等三位元帥站出來為朱可夫說話,斯大林清洗朱可夫的計劃,並沒有成功。

不過,斯大林很快便採用了另一個方案。他指揮貝利亞對朱可夫的公寓進行了搜查,並查獲了大量德國戰利品。與此同時,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貝利亞又指出了朱可夫的一條罪行。這條罪行是說,朱可夫把二戰勝利的功勞,都歸到自己一個人身上,顯然已經違背了黨的宗旨。

儘管在罪名出來之後,朱可夫立刻寫下了認錯信,但斯大林還是將他從黨中央委員會開除,並先後將他調到了敖德薩地區和烏拉爾軍區擔任司令。這樣一來,朱可夫就徹底遠離了政治中心,再也不會對斯大林產生威脅了。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蘇聯興亡史》)


張生全精彩歷史


二戰結束時 ,蘇聯元帥朱可夫的威名幾乎傳遍了全世界,在蘇聯的威望僅次於斯大林,1945年6月的蘇聯勝利閱兵,檢閱部隊本應該是斯大林的,可是在彩排時斯大林從馬上摔下來受傷了,於是換成了朱可夫,那一天朱可夫身穿元帥服,騎在白色的駿馬,檢閱著衛國戰爭勝利的部隊,朱可夫的威望達到巔峰,但好大喜功的斯大林心裡卻不是滋味。

圖為1945年蘇聯勝利閱兵,騎著白馬檢閱部隊的朱可夫,本來馬上坐著的應該是斯大林的。

朱可夫因卓越功勳,有時說話做事也有點口無遮攔,敢稱斯大林為小鬍子魔鬼,同時朱可夫太過矚目,斯大林身邊很多人就眼紅,比如早年就與朱可夫有矛盾的內務部長貝利亞,這兩人在1934年大清洗時就結下怨恨,所以貝利亞容不下朱可夫,想搞掉他,屢次給斯大林打報告,都被駁回了,不過卻在斯大林心裡留下了疙瘩。

朱可夫有兩段婚姻,3個女兒,前妻生2個,圖為當年朱可夫輕鬆拿下小30歲的軍醫,兩人相伴終老,並育的1女兒。

1946年開始,蘇聯內部出現了一些陰謀論,直指受全國民眾擁戴、威望甚高的朱可夫,對於斯大林來講,自己在蘇聯是絕對的權威,任何人越界,都是被打擊的對象。內部流傳的朱可夫搞分裂奪權,斯大林開始不信,但是功高蓋主的陣勢讓斯大林不得不在意這些謠言,有人說朱可夫對西方媒體大放厥詞,說了很多違禁的話,也有人說朱可夫貪汙腐敗,侵吞了很多戰爭財富,於是斯大林令人下去查。

斯大林去世後,赫魯曉夫和貝利亞展開權力鬥爭,赫魯曉夫請軍中老帥朱可夫出山,除掉貝利亞,掌握權利。

結果還真是,朱可夫家裡有很多戰利品,玲琅滿目的,這些都是朱可夫率軍打到德國時,繳獲的戰利品,大家都拿一些,分一些,底下人再送一些,就都堆到家裡來了,這個事往嚴重了說,確實違紀了,因為繳獲的戰利品未充公,往簡單的說,沒什麼大不了的,大家打了勝仗繳獲的東西,多少都會分一些,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但斯大林卻產生了猜忌,剛好警察頭子貝利亞又參了朱可夫一本,於是朱可夫從炙手可熱的陸軍總司令貶到一個小軍區當司令員,媒體上對朱可夫的報道越來越少,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朱可夫重回人們視線,擔任蘇聯國防部長。


圖文繪歷史


題主說得不對,不是朱可夫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而是斯大林視朱可夫為最大的威脅。本質上說,斯大林不會信任任何人,尤其是朱可夫這樣與西方國家將領和政治領袖們都關係良好,又深得本國人民擁戴的人,更是斯大林和貝利亞的眼中釘肉中刺。

戰爭期間,斯大林重用朱可夫,是沒有辦法,畢竟大敵當前。戰爭一旦結束,斯大林對朱可夫,就只有忌憚了。二戰時期的大元帥朱可夫,此時還擔任蘇聯駐德集團軍總司令、蘇佔區最高軍事行政長官。斯大林先召他回國,試圖以陰謀叛國罪逮捕他,但因軍方位多高級將領力保,朱可夫才免了牢獄之災。

1946年4月,斯大林授意貝利亞突擊搜查了朱可夫家,搜出了許多德國戰利品。這些戰利品,有些是失可夫自己蒐集的,有些是部屬和盟軍將領的禮物。貝利亞誇大其詞,無中生有,開了一張長長的清單,把每一樣都說成價值連城。

斯大林以貪汙腐敗等8項罪名,將朱可夫開除出中央委員會,並免去他陸軍總司令的職位,先將他貶到奧德薩擔任軍區司令,然後是更遠和更低級別的烏拉爾軍區司令。此時的朱可夫,還只有50歲,正當壯年。

從1948年開始,朱可夫身體不好,幾次心臟病發作,不得不經常呆在醫院裡。但斯大林還不想放過他,下令貝利亞繼續監視朱可夫,繼續羅列他的罪名。比如,讓貝利亞逮捕了朱可夫最信任的兩名忠實下屬,發起對朱可夫的攻擊,指責他誇大納粹軍隊的實力、極大地浪費蘇聯資源、貪天之功為已有、搞軍事獨裁、拉幫結派反對斯大林等等。

因為此時,斯大林自己的身體也經常出現毛病,他擔心朱可夫東山再起,最後置自己於死地。但是,大約斯大林心裡其實明白,自己強加給朱可夫的那些罪名多麼莫須有,朱可夫其實比貝利亞可以信賴。所以在臨死前,又將他召回了莫斯科。只是還沒有來得及作出任何安排,斯大林就死在自己的臥室裡。

斯大林死後,朱可夫的命運有了轉機。因為在接下來的領導人之爭、特別是扳倒貝利亞的行動中,赫魯曉夫需要朱可夫,就像二戰時斯大林離不開朱可夫一樣。朱可夫親自佈置了抓捕和審判、槍決貝利亞的行動。

朱可夫當上了國防部長,榮升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官職比斯大林時期高得多。此時,朱可夫的老戰友艾森豪威爾已當上了美國總統。兩人很快恢復了聯繫,通信頻繁,並一致認為,兩個大國應該和平共處。但朱可夫的這一想法,並不為包括赫魯曉夫在內的大多數蘇聯政治人物認可。

赫魯曉夫這時的權力寶座已經穩當,於是他和斯大林一樣,視朱可夫為鞏固自己統治的最大障礙。趁朱可夫訪問阿爾巴尼亞這機,赫魯曉夫免去了他國防部長和中央政治局委員職務。朱可夫的政治生命,由此停止。1971年,朱可夫病故,享年75歲。


世界真的很大


朱可夫是二戰時期的蘇聯頭號名將,他在二戰結束後的威望幾乎要超過斯大林,而斯大林是一個非常獨斷的人,他不允許任何人的威望超越自己。


二戰結束之後,在斯大林的策劃下,朱可夫被驅逐出了蘇聯的權力中心,一直到了斯大林去世才復出。朱可夫為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立下了巨大的功勞,卻被陷害遭到免職,他的遭遇是非常不幸的,但是對比起來圖哈切夫斯基,朱可夫的遭遇也算是比較幸運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為了打擊蘇聯內部的其他勢力,斯大林發動了大清洗運動。


蘇聯大清洗導致了大量優秀軍官死亡,號稱紅色拿破崙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含冤被殺,蘇聯5個元帥只剩下2個,4個大將只剩下1個,12個集團軍司令全部被槍決,67名軍長被槍決了60個。


朱可夫能夠逃過大清洗運動,不僅是因為朱可夫能征善戰,最主要的原因是二戰爆發,蘇聯外部的壓力增大,斯大林需要用朱可夫來對付德國和日本。

在德國閃擊蘇聯之前,朱可夫就已經在諾門罕之戰揚名。憑藉著諾門罕之戰的出色表現,朱可夫成功進入了蘇聯軍隊的上層領導階層,擔任了蘇聯軍隊的總參謀長。


德國閃擊蘇聯之後,朱可夫多次帶領蘇聯紅軍力挽狂瀾,先後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庫爾斯克戰役的勝利,柏林戰役的勝利。這些勝利都讓朱可夫名聲大噪,蘇聯人民紛紛把朱可夫當成英雄來崇拜,斯大林的權威受到了嚴重的挑戰。

為了徹底顛覆朱可夫的形象,斯大林想要用對付圖哈切夫斯基的方法來對付朱可夫,誣陷朱可夫有叛亂的陰謀。


然而朱可夫在軍隊中的威望非常大,蘇聯上層將領都不支持斯大林的決定,他們都相信朱可夫的清白,不允許斯大林加害朱可夫。雖然無法殺死朱可夫,但是斯大林還是找到了打擊朱可夫的理由。

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蘇聯情報機構發現了朱可夫家中藏有一些來自德國的財物,這一發現給了斯大林打擊朱可夫的理由。


在二戰結束的第二年,斯大林指責朱可夫傲慢,把所有勝利的功勞都歸功於自己,並且誣陷朱可夫想要進行反叛活動。雖然在眾多將領們的努力下,朱可夫沒有被斯大林逮捕,但是斯大林還是將朱可夫下放到偏遠軍區擔任司令員。因為朱可夫在蘇聯人民心中的地位十分高,斯大林一直沒有敢於加害朱可夫。

在斯大林去世前,曾經專門派人把朱可夫叫到了莫斯科,不過斯大林還沒有來得及見朱可夫就去世了。


斯大林去世之後,朱可夫重新回到了蘇聯中央,憑藉著巨大的威望,朱可夫幫助赫魯曉夫確立了最高統帥的地位。然而赫魯曉夫仍然無法容下朱可夫,赫魯曉夫成功掌權後不久,朱可夫便被迫退休,從此退出了蘇聯政治舞臺。


朱可夫作為蘇聯的英雄,曾經為蘇聯的穩定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不過朱可夫不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因此在和平年代朱可夫的地位一直都不穩定。


歷史總探長


蘇聯只有一個太陽,就是斯大林,他不會真正信任任何一個人。

蘇聯誕生之初,就崇尚個人崇拜,大搞集權統治,埋下了殘酷的政治鬥爭隱患。

在二戰前的大清洗中,斯大林的鎮壓活動,在政府、軍隊、科學界、工廠、民間大範圍展開,最開始是反對者、異己著,到後來是被陷害的無辜人士。斯大林對軍隊的控制特別看重,所以,大清洗中軍隊就是重災區。

蘇聯軍隊的戰鬥力,在二戰前遭到空前削弱,就跟大規模清洗活動有關。德軍發起蘇德戰爭前,蘇軍高級軍官都被換了一茬,中級基層軍官有70%以上大換血。以至於戰爭開始後,大部分基層軍官,都是毫無戰爭經驗的新兵蛋子。

二戰勝利後,斯大林和軍隊都獲得了崇高榮譽,斯大林的聲望則達到巔峰,蘇聯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達到無與倫比的高度。與此同時,二戰中湧現出來的很多將領,也獲得了很高的榮譽。不管是對軍隊的集權掌控,還是別人分享他的個人崇拜——這都是斯大林不能容忍的,蘇聯的天空只容許有斯大林一個太陽,我們老話就是“臥榻之旁豈容他人安睡”。

戰後,蘇軍那些聲望顯赫的將領,成為斯大林忌諱的對象。軍隊中聲望最隆的無疑是朱可夫,作為戰後德國蘇軍佔領區的最高長官,朱可夫的聲望一度有趕超斯大林的苗頭。尤其是國際上,朱可夫在德國蘇佔區光芒四射,隱隱就是蘇聯的第二顆太陽。

斯大林在戰後,展開了一系列針對軍事高級將領的打壓,首當其衝的就是朱可夫元帥。朱可夫被指控反對最高統帥部,同時還發現朱可夫有藏匿戰利品的行為,於是朱可夫被踢到一個邊遠小軍區任職。這與信任無關,也與貪腐無關,斯大林要死死掌控一切的一部分手段而已。

當然,受到打壓迫害的不止朱可夫一個人,一大波高級將領,以各種理由受到了貶斥——蘇軍四大元帥: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科涅夫、羅科索夫斯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壓。其實,做到這麼高級的軍隊將領,都會受到當權者顧忌。這不,朱可夫在斯大林死後短暫復出,扶赫魯曉夫上臺後,仍然受到赫魯曉夫的打壓。


爾朱少帥


從總體上看,斯大林信任朱可夫,重用朱可夫,成就了朱可夫,為朱可夫發揮軍事才能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表演舞臺。



一、斯大林慧眼識珠,發現並重用了朱可夫

1939年前朱只是白俄羅斯軍區的副司令員,名不見經傳。在伏羅希洛夫的推薦下,斯大林任命朱可夫為蘇聯遠東特別軍司令員。在哈勒欣河一線,與日軍打了一仗,一戰成名。

隨後朱可夫又被斯大林提拔到烏克蘭軍區當司令,半年不到,又被斯大林任命為紅軍總參謀長。這種升遷速度是罕見的。可見斯大林求才心切。

二、斯大林與朱可夫的矛盾只是統帥與將軍都會遇到的矛盾

在戰爭期間,朱可夫充當了斯大林的救火隊員,哪裡有危急,哪裡就有朱可夫的身影。在很長時間內,朱可夫成為繼斯大林之後的蘇軍第二號人物。朱可夫在其回憶錄中詳細記錄了他在戰爭中的活動,以及與斯大林的關係。

至於戰爭初期,朱被斯大林撒去總參謀長之職,只能說是兩人意見不同而己。是朱可夫要求被撒職的。斯大林又任命他為預備隊司令員。

對於統帥與將軍這種矛盾,斯大林處理得還算恰到好處。因為他雖撤了朱的總參謀長職,但斯大林還是不斷徵求朱可夫的意見。兩人沒有因朱被撒職而交惡!這與希特勒對待他的部下形成截然不同的對比。眾所周知,德國畢竟因希特勒的瞎指揮而戰敗。

推而廣之,我們知道統帥與部下怎樣處理意見紛爭很重要,斯大林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三、歷史有時是一團迷霧誰是誰非說不清

只是戰後的1946年3月,朱可夫失去了斯大林信任,被免去陸軍總司令一職。這個細節被科涅夫詳細記錄,而朱可夫則隻字未提。

歷史有時也是一團迷,有人說朱可夫失去斯大林信任,但是1949年朱可夫又回到了斯大林身邊。有人為朱可夫打抱不平,但朱可夫回憶錄裡卻對斯大林充滿了尊敬之情。

反倒是斯大林去世後,朱可夫站隊到赫魯曉夫這邊,幫助赫魯曉夫鞏固了政權,而赫魯曉夫則把朱可夫打入冷宮,給了朱可夫一個悲慘的晚年,找誰評理去?


陽城導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朱可夫是蘇聯陣營中的名將。在蘇德戰場上,他一次又一次地帶領蘇軍挽回了戰場上的頹勢,成了蘇聯人心目中的英雄。

不過蘇德戰爭結束後,朱可夫卻被斯大林剝奪了軍權,並遭一貶在貶,從蘇聯軍中的重要人物變成就一個身居閒職的散人。那麼,蘇聯名將朱可夫是如何失去斯大林的信任的呢?

在斯大林看來,朱可夫的脾氣十分糟糕。在二戰中,朱可夫就多次頂撞上司斯大林。不過斯大林看出了朱可夫是一個優秀的將領,再加上正是用人之際,所以對他比較寬厚。可是二戰結束後,朱可夫就失去了用武之地。但不是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朱可夫“功高震主”!

戰後,朱可夫擔任駐德蘇軍集團軍總司令和蘇佔區最高軍事行政長官,駐紮在德國境內。不過,斯大林卻以蒙哥馬利和艾森豪威爾等盟軍將領都已經回國了為由,把朱可夫也召回了蘇聯國內,其實這是變相地讓朱可夫脫離軍隊。

朱可夫回國後,得到了莫斯科人民的熱情歡迎。此時,他的光芒幾乎已蓋過了蘇聯領袖斯大林,成為萬眾矚目的英雄人物,這是斯大林最不能容忍的。惱羞成怒的斯大林一開始還假意讓朱可夫擔任蘇聯陸軍總司令,但很快就把他從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主要領導的名單中剔除了。而且這還只是開始,此後斯大林又開始給朱可夫羅織謀反的罪名。

但由於軍中的科涅夫、羅科索夫斯基和華西列夫斯基等人誓死擔保朱可夫沒有謀反的野心,所以朱可夫才免遭斯大林逮捕。即便如此,斯大林還是把朱可夫調離了自己的身邊。1946年7月,斯大林隨便找了個藉口,把朱可夫調去了敖德薩軍區擔任一個無足輕重的文職工作。兩三年後,斯大林又把朱可夫調到了大後方的烏拉爾軍區,再次擔任一個無足輕重的職位。從此,二戰名將朱可夫逐漸淡出了蘇聯軍隊核心。



世界人文通史


朱可夫是如何失去斯大林信任的?


每當提起蘇聯,就不得不想到斯大林和朱可夫,一個是國家最高統帥,一個是“蘇聯軍神”,兩人既是君臣,也是朋友,更是戰友。兩人通力合作,打敗了德國,保衛了國家的獨立,但就是這樣兩個偉大的人物,最終卻出現了分歧,那麼,朱可夫是如何失去斯大林信任的呢?

常言道“急流勇退、韜光養晦”,尤其是功高震主之人,小編認為,朱可夫功高蓋主,而又不知急流勇退,遭到斯大林的猜忌,才會失去信任的。

1、“蘇聯軍神”朱可夫的悲慘下場。

1896年12月1日出生的朱可夫,自幼生活在一個貧苦家庭。父親是鞋匠,母親在農場幹活,自幼生活十分艱苦。但艱苦的生活鍛鍊了朱可夫的意志,後來從士兵當上了元帥。朱可夫在從士兵到元帥的漫長軍旅生涯中立下了舉世公認的赫赫戰功。他不但為打敗德國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其指揮藝術也為蘇聯軍事學術的發展起到巨大推進作用。他四次榮膺蘇聯英雄稱號,並榮獲列寧勳章6枚,十月革命勳章1枚,紅旗勳章3枚,一級蘇沃洛夫勳章2枚,“勝利”最高軍功勳章2枚,圖瓦共和國“共和國”勳章1枚,蒙古人民共和國英雄(1969年),榮譽武器1件,獎章及外國勳章多枚。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功卓著的“傳奇元帥”。他在蘇聯衛國戰爭中的傑出貢獻,使他成為俄羅斯民族英雄,永載史冊。

二戰後,朱可夫任駐德蘇軍集團軍總司令和蘇佔區最高軍事行政長官。1946年4月10日回國,擔任蘇聯陸軍總司令。1946年6月9日,斯大林簽署命令,指責朱可夫:“不謙虛,過於傲慢,把戰爭期間取得所有重大戰役勝利的決定作用歸功於己。”並指出“朱可夫元帥懷著仇恨,準備網羅一些失意者、被撤職的司令員,從事反對政府和最高統帥部的活動”。朱可夫擔任的三個要職被撤銷,從黨中央委員會中被開除,受到降職處分,貶到敖德薩軍區任司令員,後又被調到烏拉爾軍區任司令員。

2、朱可夫是如何失去斯大林信任的呢?

一是因為朱可夫不知道韜光養晦,鋒芒太露。二戰結束後,由於朱可夫在二戰中作出的巨大貢獻,他的光芒已蓋過了斯大林,成為萬眾矚目的英雄,他在軍中威望甚至一度超越了斯大林。對於喜歡搞個人崇拜的斯大林來說,蘇聯只有他一個絕對領袖,但凡其他任何人越了界,都會遭到他的打擊,這是斯大林所不能容忍的。而此時的朱可夫不知道急流勇退,不知道放權,仍牢牢抓著軍權,遭到猜忌,於是便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

二是因為朱可夫私藏德國戰利品。本來蘇聯當時有人對他就羨慕嫉妒恨,為了平息別人怨言,斯大林指派貝利亞對朱可夫的公寓進行了調查,查獲了大量德國戰利品和財物,儘管朱可夫立刻寫下了認錯信,但斯大林還是將他從黨中央委員會開除,並先後將他調到了敖德薩地區和烏拉爾軍區擔任司令。

三是因為斯大林和朱可夫有許多共同之處,斯大林產生了危機感。兩人都出身於農民家庭,兩人的父親都做過鞋匠,而且都有體罰自己兒子的習慣,兩人的母親都曾努力讓自己的兒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兩個都是從一名士兵做起,成長經歷相同。後來,再加上朱可夫的蓋世軍功,兩人的地位只差一步,並且朱可夫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哪怕他的忠誠毫無問題,斯大林也不太放心。於是斯大林以己度人,意識到了危機,所以不再信任朱可夫,找個理由免了他們的職務並放逐,朱可夫徹底遠離了政治中心,再也不會對斯大林產生威脅了。

四是因為斯大林推行雙長軍制,朱可夫堅持實行一長制,產生了矛盾,遭到了斯大林的猜忌。所謂一長軍制指的是單一的軍事首長制度,也即是蘇聯的各級軍事指揮員是其所在部隊的唯一領導者即軍事首長。其實就是實行一長軍制整個部隊都是一個人說了算,而雙長軍制說白了就是政委軍制,雖說一般情況下政委不能干預軍事首長的對戰決策,但是政委卻對軍隊如何行動有最終決定的權力。二戰中的蘇聯紅軍主要實行的是雙長軍制。而朱可夫所在軍隊中,實行的是一長軍制,他直接主導著軍團的軍事決策,可以說是大權加身。

二戰結束後,斯大林為了鞏固統治,立即在全軍推行雙長軍制,但是朱可夫依舊堅持實行一長制,這種情況是斯大林無法容忍的,這嚴重影響統治者在軍隊的領導權威。要知道國家軍權對於統治者來說是多麼重要,只有把軍隊權力牢牢把握在手中其政權才能穩固;所以朱可夫的這種行為簡直就是在挑釁斯大林。因此,不管朱可夫的貢獻有多大,斯大林也是不能容忍他的狂妄舉動。

五是因為朱可夫脾氣倔強又口無遮攔,喜歡吹牛自誇。統治者無論如何都不會容忍他的存在,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貝利亞又指出了朱可夫的一條罪行,即朱可夫把二戰勝利的功勞,都歸到自己一個人身上,顯然已經違背了黨的宗旨。就這樣,慢慢的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

俗話說“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其實是對朱可夫的真實寫照。所以,小編認為,朱可夫之所以失去斯大林的信任,其主要原因是功高蓋主,而又不知韜光養晦,急流勇退,尤其斯大林還是一個大搞個人崇拜的統治者,失去信任也是必然的。


葛大小姐


斯大林這樣的暴君是不可能對任何一個功勞卓著的人產生信任的,這一點不僅源於他的得位不正,更源於他對於權力的瘋狂痴迷。斯大林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有人在黨內的威望和勢力超過他,從而讓他失去蘇聯最高領導人的地位。



朱可夫的政治悲劇其實也正是因為他是蘇聯歷史上的戰神,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果沒有朱可夫的話,蘇聯幾乎就被德國滅亡了。當時斯大林都準備放棄莫斯科,逃往西伯利亞了。正是由於朱可夫的指揮使得蘇聯不僅守住了莫斯科,並且成功反擊了納粹德國,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朱可夫也因此被晉升為元帥,並且三次獲得“蘇聯英雄”的稱號,甚至在黨內的威望和聲譽也極高。這就讓斯大林產生了極大的危機感,甚至想在黨內掀起第二次大清洗,將朱可夫和他的勢力徹底剷除。只是這個時候的斯大林已經不是10幾年了,他可以輕鬆憑藉基洛夫事件掀起大清洗運動。



當年,列寧格勒地委書記基洛夫由於在一次黨內大會上的講話,掌聲持續十五分鐘,而斯大林獲得的掌聲僅十分,而遭到暗殺。於是,斯大林趁調查基洛夫死因展開的大清洗運動,將蘇聯軍隊的中高層指揮人員屠殺殆盡。然而,當他想要再故技重施時,三位蘇聯元帥立即就站出來阻止了。



斯大林雖然沒能清洗朱可夫,但他還是讓特務頭子貝利亞找到了朱可夫私藏戰利品的證據,逼迫朱可夫在黨內大會上做檢討,並且取消了他中央委員的資格,調任烏拉爾軍區司令,讓朱可夫徹底遠離中央。


傅斯鴻



這麼說,斯大林從來沒有真正信任過朱可夫,自然也無所謂對朱可夫不信任。

關於斯大林與朱可夫的關係,漢武帝劉徹有一則段子能比較準確的反應兩者的關係:

漢武帝劉徹見大將軍衛青時經常穿著隨意,甚至有時候上廁所時接見衛青,和衛青聊天;可是當漢武帝見比衛青職務低得多的汲黯時,卻每次都要衣冠整肅,有一次汲黯見漢武帝時,漢武帝臨時發現自己皇帝正裝的冠冕找不到了,知道這樣見汲黯會被批評,於是趕緊躲起來,並且吩咐宦官,汲黯說什麼事情都暫時先答應下來,把他哄走了再說。

漢武帝之所以對待衛青與汲黯態度完全不同,就是因為漢武帝時把衛青當心腹,而把汲黯當大臣,尊重但不親近。

斯大林對待朱可夫和漢武帝對待汲黯是一樣的,斯大林其實不希望朱可夫這種性格耿直、張揚的軍人;斯大林喜歡華西列夫斯基這種小心謹慎,忠厚可靠類型的軍人。

只是因為朱可夫確實有很強軍事指揮才能,在戰時需要這樣的人。


朱可夫被斯大林貶到小軍區做司令員,表面看是因為朱可夫從德國“掠奪”了許多戰利品,根據蘇聯檔案,朱可夫在莫斯科的別墅簡直就是一個小型博物館,裡面有各種珍貴文物和大量貴重金屬;朱可夫還從德國拉了七車皮的各種物資,主要是各種高檔傢俱到敖德薩的家。

但這不是主要原因,或者說如果真是因為朱可夫“貪汙”而治罪,那麼斯大林完全可以把朱可夫一擼到底;事實上朱可夫被貶主要原因是朱可夫通過二戰隱約成為蘇聯紅軍第二個領袖和偶像,尤其是在第一騎兵軍系統裡(斯大林軍中嫡系),朱可夫在二戰結束時在蘇軍影響力有多大?華西列夫斯基元帥這位深受斯大林信任的軍中大佬,和朱可夫是親家。

儘管朱可夫本人應該是沒有要成為斯大林接班人或者二號人物的想法,但是朱可夫有這樣的實力,那麼對於斯大林來說就足夠了。

次要原因則是“借”朱可夫的“人頭”來敲打因為衛國戰爭輝煌勝利而逐漸膨脹的軍人們。


事實證明斯大林這麼做效果很好,處理了朱可夫後確實給蘇軍上下帶來了極大震動,可以說蘇軍上下因此確實收斂和低調了不少。

但是斯大林雖然敲打朱可夫,但從來沒有想過徹底打擊他,不然華西列夫斯基也不可能一直身居高位,畢竟真要清洗朱可夫,那麼華西列夫斯基這樣朱可夫姻親也絕對是在打擊範圍內的。

斯大林臨去世前實際已經準備要重新啟用朱可夫了,除了軍隊職務沒有恢復以外,朱可夫以往各種頭銜和待遇差不多都恢復了,如果不是斯大林突然去世,朱可夫應該可以在斯大林末期重新回到他之前的職務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