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i7的初代在天梯圖上比i7二代要強?


影響cup性能的主要參數

CPU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央處理器,一臺PC的性能的好與壞跟CPU自身的性能有著最直接的關係。現在全球的個人處理器競爭主要體現在AMD和英特爾兩大巨頭。

現在就說說CPU的一些主要參數吧;

主頻:通常所說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這個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頻”。主頻也叫時鐘頻率,單位是G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速度。CPU的主頻=外頻×倍頻係數。

外頻:外頻是CPU與主板上其它設備進行數據傳輸的物理工作頻率,也就是系統總線的工作頻率。它代表著CPU與主板和內存等配件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單位也是MHz。CPU標準外頻主要有66MHz、100MHz、133MHz、166MHz、200MHz幾種。

倍頻:倍頻係數是指CPU主頻與外頻之間的相對比例關係。在相同的外頻下,倍頻越高CPU的頻率也越高。倍頻一般是不能改的,現在的CPU一般都對倍頻進行了鎖定。

有人以為認為CPU的主頻指的是CPU運行的速度,實際上這個認識是很片面的。CPU的主頻表示在CPU內數字脈衝信號震盪的速度,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是沒有直接關係的。當然,主頻和實際的運算速度是有關的,但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公式能夠定量兩者的數值關係,因為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標(緩存、指令集,CPU的位數等等)。由於主頻並不直接代表運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主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的現象。因此主頻僅僅是CPU性能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體性能。

前端總線(FSB)頻率(即總線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內存直接數據交換速度。由於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總線頻率×數據帶寬)/8。外頻與前端總線(FSB)頻率的區別:前端總線的速度指的是數據傳輸的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

緩存:緩存是指可以進行高速數據交換的存儲器,它先於內存與CPU交換數據,因此速度很快。 L1 Cache(一級緩存)是CPU第一層高速緩存。內置的L1高速緩存的容量和結構對CPU的性能影響較大,不過高速緩衝存儲器均由靜態RAM組成,結構較複雜,在CPU管芯面積不能太大的情況下,L1級高速緩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L1緩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級緩存)是CPU的第二層高速緩存,分內部和外部兩種芯片。內部的芯片二級緩存運行速度與主頻詳圖,而外部的二級緩存則只有主頻的一半。L2高速緩存容量也會影響CPU的性能,原則是越大越好,現在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而服務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緩存更高達1MB-3MB。

CPU擴展指令集:CPU依靠指令來計算和控制系統,每款CPU在設計時就規定了一系列與其硬件電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統。指令的強弱也是CPU的重要指標,指令集是提高微處理器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之一。增強了CPU的多媒體、圖形圖象和Internet等的處理能力。這些擴展指令可以提高CPU處理多媒體和3D圖形的能力。MMX包含有57條命令,SSE包含有50條命令,SSE2包含有144條命令,SSE3包含有13條命令。AMD的3DNow!指令集。目前SSE3也是最先進的指令集,英特爾Prescott處理器已經支持SSE3指令集,AMD的雙核心處理器支持SSE3。

製作工藝:製作工藝是指在硅材料上生產CPU時內部各元器材的連接線寬度,一般用微米表示。微米值越小製作工藝越先進,CPU可以達到的頻率越高,集成的晶體管就可以更多。目前最新的CPU已經達到了65納米的製造工藝。將來會有45,30的。

CPU內核電壓和I/O工作電壓:從586CPU開始,CPU的工作電壓分為內核電壓和I/O電壓兩種。其中內核電壓的大小是根據CPU的生產工藝而定,一般製作工藝越小,內核工作電壓越低;I/O電壓一般都在1.6~3V。低電壓能解決耗電過大和發熱過高的問題。

初代I7和二代I7的差異

1、架構不同

第一代i7基於Nehalem微架構。

第二代i7基於Sandy Bridge微架構。

2、內存控制器不同

第一代i7內置三通道DDR3內存控制器(僅Nehalem)。

第二代i7內置雙通道/四通道內存控制器(四通道僅應用於Sandy Bridge-E)。

3、Turbo mode不同

第一代i7使用的是第一代Turbo mode(自動超頻)。

第二代i7使用的是第二代Turbo Boost,性能更好了。

Core i7(中文:酷睿i7,核心代號:Bloomfield)處理器是英特爾於2008年推出的64位四核心CPU,沿用x86-64指令集,並以Intel Nehalem微架構為基礎,取代Intel Core 2系列處理器。

酷睿i7是由Intel(美國英特爾公司)生產的面向中高端用戶的CPU家族標識,包含Bloomfield(2008年)、Lynnfield(2009年)、Clarksfield(2009年)、Arrandale(2010年)、Gulftown(2010年)、Sandy Bridge(2011年)、Ivy Bridge(2012年)、Haswell(2013年)、Haswell Devil's Canyon(2014年)、Broadwell(2015年)、Skylake(2015年)等多款子系列

市場定位不同

由於inter針對客戶的差異化需求,會根據性能的強弱對I7系列處理器裡面細分為不同的檔位。初代的I7頂級版本I7-990X的性能肯定弱於二代I7-2700K,但是初代I7裡面的頂級版本I7-990X肯定比第二代I7-2600要強,甚至可以比肩I7-7700這樣的七代I7,這個也在CUP性能天梯圖上得到體現。

這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到您



macz


一代i7 9xx是1366的接口,有6核12線程的。

二代i7 xxxx全是4核8線程,對應一代i7是 i7 8xx。

對了,一代不帶k的u也能超頻。


大明剛峰是也


天梯圖只是作為一個參考標準。

在數據計算上有優勢,而使用者要因為情況而定。

比如新的cpu支持ddr3 2100,ddr4 3600加分項,新的指令對新遊戲和新程序處理更有力更直接。

一個成年人各方面都強,遇到奧數小學生一樣比不過,遇到保送體育生一樣差一點,新指令就像特長,不一定用到但是用到了效果就出來了。

而i7 980就算算力再牛,在功耗和平臺綜合實力上缺乏了優勢。

陳浩南帶1000個人,我帶50個人加50把加特林和10w發子彈來拼巷戰誰贏。


人生比如遊戲


天梯圖是不考慮功耗等其他因素的


多樂士26132343


評測機構是根據多種不同測試來評價一款u在天梯圖所在的位置,並不代表所有項目都強,而且同代產品也是有閹割版本的,哪怕同代i7差距都有可能扯開很多,新構架的縮水貨真不一定肛的過上一代的滿血版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