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滅亡劉禪遷居洛陽,此人拋妻舍子忠心跟隨,不料因此青雲直上

讀史可明鑑,知古可鑑今。拂天光,照汗青,一步人生終不悔。歡迎關注汗青說文史,您的關注就是筆者最大的追求!

蜀國滅亡劉禪遷居洛陽,此人拋妻舍子忠心跟隨,不料因此青雲直上

郤正,字令先,今河南省人,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學者,官員,從小好學,年紀輕輕便善寫文章,在當時的蜀國任秘書令。年幼時,郤正的父親拋棄了郤正與他的母親,投靠了曹操,而他的母親也隨即改嫁,他一人苦讀詩書,生活相當清苦,但無依無靠,只能在詩書中找尋生存的意義。

蜀國滅亡劉禪遷居洛陽,此人拋妻舍子忠心跟隨,不料因此青雲直上

直到郤正被蜀國召為秘書吏,才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可是開始便不怎麼順利。當時郤正與一宦官共事,宦官名為黃皓,後漸漸深得劉禪寵幸,地位不斷提高,開始把持一定的權力。郤正不願與其為伍,雖俸祿極少,但他不貪求物質享受,不慕名利權貴,一人獨自在家中鑽研古今著作,並積極效仿儒家學者表達自己的觀點,以提高文學功底。

蜀國滅亡劉禪遷居洛陽,此人拋妻舍子忠心跟隨,不料因此青雲直上

黃皓日漸掌握權政,肆意妄為。朝中很多人看不慣黃皓的行為,卻也不敢制止。在姜維率軍出漢水、侯和後,由於被打敗,使士氣大跌,國家日漸頹廢,而早就企圖接替姜維的黃皓趁機在劉禪面前詆譭姜維,希望以右將軍閻宇代替姜維,實則是為了奪去姜維的軍事權力。

蜀國滅亡劉禪遷居洛陽,此人拋妻舍子忠心跟隨,不料因此青雲直上

姜維知道這件事後,立刻怒氣衝衝的進宮面見劉禪,並請劉禪以黃皓宦官干政的罪名殺掉他。黃皓立即故作委屈,在劉禪面前哭啼不止,表明自己僅僅是為了蜀國著想,而劉禪也覺得黃皓一個宦官也沒啥威脅,這件事便草草結束

蜀國滅亡劉禪遷居洛陽,此人拋妻舍子忠心跟隨,不料因此青雲直上

可姜維明白一旦與黃皓結下樑子,必然不會就這樣結束,於是暗自向郤正請教。郤正也十分敬重姜維,便建議姜維藉口北伐,駐軍沓中。這樣既可以演習練兵,又可以囤積糧草軍餉,閻宇在軍中的威信和其能力難以控制這等情形,到時候也只有姜維可以勝任。姜維覺得可行,便上書得到了劉禪的同意,這樣,姜維與黃皓這兩人的爭鬥才漸漸平息,朝中局勢得到一定穩定。可見,郤正此人雖官位不高,卻對朝中情形把握準確,在不觸動政治的情況下解決了矛盾,可謂十分高明與機智。

後曹魏出兵征討蜀國,後主劉禪自知不敵,後譙周勸劉禪投降,但他卻不願意編寫投降書,他認為自己出謀投降是為了避免戰亂,本是為了百姓,如果在編寫投降書,恐怕會為後人謾罵,情急之下,郤正就成了投降書的編寫者,可以說這也是一國臣子的恥辱。

蜀國滅亡劉禪遷居洛陽,此人拋妻舍子忠心跟隨,不料因此青雲直上

後因魏國內部內亂,劉禪意遷往洛陽,可是蜀國的的大臣們沒有人願意跟隨劉禪,最後,只有郤正和張通兩人願意拋妻棄子跟隨他。由於劉禪從小養尊處優,沒有受過什麼禮儀教育,郤正害怕其多生事端,常常教導他禮儀交流,使劉禪得以在魏國保全性命。

魏國當時的曹家只是傀儡,真正掌權的人是晉國公司馬昭。而司馬昭對劉禪一直不放心,曾多次試探劉禪,曾邀劉禪參加酒宴,並且安排在宴會上演奏蜀地的歌舞,在場的蜀漢舊臣們多掩面流淚,感傷不已,而劉禪卻吃的歡喜,司馬昭對其左右調笑道,這劉禪沒心沒肺,竟如此還顧著玩樂。此後不久,司馬昭叫來劉禪,問道"你思念蜀地嗎?"劉禪道:"此間樂,不思蜀。"

蜀國滅亡劉禪遷居洛陽,此人拋妻舍子忠心跟隨,不料因此青雲直上

郤正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立刻見劉禪並說:"司馬昭若再問你,你應該說思念家鄉之類的話,這樣您還有機會被放回成都。"幾日後司馬昭果然再次問了劉禪一樣的問題,劉禪便照郤正教他的那樣說自己思念家鄉,司馬昭覺得這些話有些像郤正的語氣,甚是奇怪,便問劉禪是不是郤正教他的,劉禪也是想都沒想,果斷出賣了郤正,驚訝地對司馬昭說:"你是怎麼知道的,這話就是郤正教我的。"於是司馬昭覺得這個劉禪絲毫沒有腦子,這才真正對劉禪放下了戒備。

蜀國滅亡劉禪遷居洛陽,此人拋妻舍子忠心跟隨,不料因此青雲直上

自此之後,司馬昭開始注意郤正此人,未徹底切斷劉禪身邊所有的助力,司馬昭以魏帝的名義,封郤正為"關內侯",並拜其為安陽令,郤正沒有辦法,只得收拾行李離開劉禪,前往安陽。而此時的劉禪也徹底成為了孤家寡人。司馬炎稱帝后,稱其:

“正昔在成都,顛沛守義,不違忠節,及見受用,盡心幹事,有治理之績,其以正為巴西太守。”

郤正終於到達了他仕途的最高峰,可惜的是,他前半生苦苦侍奉的蜀國卻什麼也沒有給他,而他為蜀國以及劉禪奉獻了很多,我想,當他含淚寫下降書時,內心文人臣子的悲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