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中途島海戰的失敗,誰最應該背鍋?還真不是南雲忠一的責任

中途島海戰,被視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在這次航空母艦大戰中,日本第一航空艦隊全軍覆沒,被美國以少勝多,在絕對劣勢下取得了勝利。戰後人們都把失敗的原因,歸結於南雲忠一的猶豫不決。但實際分析,失敗的黑鍋卻不是南雲忠一的,那麼如果不是南雲忠一的鍋,這個鍋應該甩給誰?

一、背鍋的南雲

普遍來說,指責南雲忠一的原因,就是魚雷換炸彈,炸彈換魚雷的做法。但如果從實際上來看,南雲的這個做法並不能說不對。某個意義上,還真是正確的。如果我們把視角放到南雲忠一當時的位置上,思考他所面對的情況,那麼這個決定其實是正確的。

日本在中途島海戰的失敗,誰最應該背鍋?還真不是南雲忠一的責任

在日軍對中途島的第一波空襲結束後,需要立刻發起第二波空襲。此時日軍在之前派出了六架偵察機沒有一架發現了美軍艦隊。那麼考慮攻佔中途島的需要,以及攻擊時間上的緊迫,南雲忠一必須立刻做出決斷。所以他下令將原本裝載魚雷的攻擊機換裝為炸彈,準備對中途島的美軍基地實施轟炸。

請注意,南雲忠一的命令是建立在,他沒有發現美軍艦隊的基礎。如果是這樣的話,考慮到作戰上的需要,他選擇更換魚雷,換裝炸彈是合理的。畢竟在沒有發現美軍艦隊之前,攻陷中途島才是第一順位目標。

本次作戰從一開始,也不完全是以美國太平洋艦隊為目標的。否則攻擊中途島的應該是美國戰列艦隊,而航母則隱藏在另一個位置上了。

日本在中途島海戰的失敗,誰最應該背鍋?還真不是南雲忠一的責任

而且在之前迎擊中途島上的美國陸基航空力量時,南雲忠一的第一航空艦隊也承受了較大的危險,甚至有一架B-26轟炸機在墜毀前,險些撞上赤城號航空母艦的艦橋

那麼如此來看,當時對日本第一航空艦隊威脅最大的,應該是中途島上的美國陸基航空力量。所以南雲下令把魚雷換成800KG的對地炸彈是完全有道理的。

而在發現美軍航母后,把炸彈換回魚雷,也是必須的,因為如果不這樣的話,顯然這次襲擊並不會有很好的效果。畢竟九七式艦上攻擊機是魚雷攻擊機,而不是俯衝轟炸機,指望它掛著800KG的炸彈去進行俯衝轟炸,未必能有效果,而水平轟炸的精度更是問題。

因此,南雲的更換命令是正確的。畢竟對付戰艦這玩意,能造成空泡效應的魚雷,往往要比炸彈好的多。

日本在中途島海戰的失敗,誰最應該背鍋?還真不是南雲忠一的責任

更重要的是,日本第一航空艦隊在之前已經攔截了一波美軍的魚雷攻擊機。根據記錄,當時南雲忠一是親自操舵,一邊下達命令,一邊規避攻擊。可以想象,日軍在擊潰了美軍魚雷攻擊機群后,認為對方已經沒有攻擊機群抵達了。至於美軍實際分成了兩波,而不是一波,那就不是南雲的問題了。

可中途島海戰的黑鍋,如果不是南雲的,那這個鍋會是誰的呢?

二、瞎搞的山本五十六

事實上,如果真要把這個鍋扔出去,第一個該背鍋的,應該是山本五十六。某個角度上,曾經形容南雲忠一是“一個入室盜竊的小偷,偷了一點東西,馬上轉身就跑,生怕被人抓個現形”。但如果看中途島海戰前,山本五十六的舉動,或許山本五十六自己才是那個小偷。

日本在中途島海戰的失敗,誰最應該背鍋?還真不是南雲忠一的責任

道理很簡單,從中途島海戰雙方的對比我們就能看出來。日本方面有4艘航空母艦、11艘戰列艦、23艘巡洋艦、65艘驅逐艦、21艘潛艇和2艘輕型航母、3艘水上飛機母艦。

反觀美國呢?美國方面只有3艘航空母艦,戰列艦一艘都沒有,13艘巡洋艦、23艘驅逐艦和25艘潛艇。

然而問題在於,手握如此重兵的山本五十六,反而在最關鍵的時刻退縮了。他開始害怕艦隊受到損失,再也不復偷襲珍珠港時的大膽與果斷,他可能沒想到,自己畏首畏尾的時候,遠遠要比南雲忠一嚴重。所以當中途島海戰即將爆發時,他反而為中途島海戰制訂了一個十分複雜的計劃。

日本在中途島海戰的失敗,誰最應該背鍋?還真不是南雲忠一的責任

他將自己的艦隊分為數隊,每一隊都有不同的任務,希望複雜的計劃能夠圈住美國艦隊,讓美國艦隊按照他的思路去行動。但是在戰爭裡,這種事情不是隨時都有的。而且艦隊分散後,互相無法立刻支援,還將寶貴的兵力分散開。這就造成了,美國航母來襲擊時,山本五十六和他的主力艦隊是沒有辦法支援或是截擊的。

同時,在中途島海戰之前,他還發動了一次珊瑚海海戰,為了這次作戰的目標,他將自己寶貴的航空母艦分出去兩艘。要知道,既然已經決定了攻擊中途島,那麼這種不合時宜的分兵之舉就很不正確了。

儘管這次戰役裡,擊沉了美國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但是翔鶴和瑞鶴兩艘航空母艦,一艘被重創,一艘艦載機損失殆盡,導致己方在中途島海戰時,缺失了兩艘航空母艦,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日本在中途島海戰的失敗,誰最應該背鍋?還真不是南雲忠一的責任

當然,我們可以認為,這是山本五十六在深知自己和美國的國力差距時,為了保存艦隊實力而做出的準備。畢竟曾經作為駐美武官的山本五十六,深知日本和美國的國力差距,所以在擬定作戰計劃時,他傾向於保留船隻,也就說得過去了。

那麼他也不能完全背上失敗的責任,至多也就是背了百分之三十,那麼剩下的百分之七十,應該是誰背鍋呢?

三、糊塗參謀宇垣纏

這百分之七十的鍋,應該是宇垣纏的。這個宇垣纏是什麼人呢?日本聯合艦隊的參謀長。他可以說是山本最不喜歡的人之一,因為這個人是頑固而堅定的艦隊派,而且當年還和山本五十六,井上成美,米內光政唱反調,鼓吹簽訂三國同盟。如果山本五十六有條件撤掉誰,那他優先就該把這該死的宇垣纏撤職。

日本在中途島海戰的失敗,誰最應該背鍋?還真不是南雲忠一的責任

這個宇垣纏犯下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在日本聯合艦隊模擬中途島海戰的兵棋推演裡,犯下的錯誤。所謂兵棋推演,是將參謀人員和軍官分為兩隊即為紅軍和藍軍和裁判組,其交戰過程會通過將戰鬥中的命中情況,傷害情況等製作成表格,然後裁判組通過紅藍雙方丟骰子得出點數,查詢表格得出對應狀況,以保證裁判組的中立和戰鬥中的隨機性。

在這次兵棋推演裡,參謀經驗豐富的宇垣纏擔任了裁判,這本無問題。但是宇垣纏還擔任了藍軍的指揮官,而藍軍正是代表著日軍。擔任紅軍指揮官的,則是大和號戰列艦艦長松田千秋,指揮中途島上的美軍。

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這場兵棋推演有貓膩了,松田千秋根本沒有航空戰經驗,他指揮的是中途島上的紅軍,哪裡有航母可用呢?

日本在中途島海戰的失敗,誰最應該背鍋?還真不是南雲忠一的責任

對此松田千秋曾認為,中途島戰役時,在中途島的北部海域可能會有美軍航空母艦埋伏,所以應該加上美軍航空母艦。但是宇垣纏利用自己作為裁判組領導的權限壓人,表示美軍戰艦不敢輕易出港,也不可能在中途島海域出現。所以在模擬戰裡,加上美軍航母這一條件,是不必要的。

而在模擬裡,紅軍表現可謂出色,松田千秋模擬的美軍通過強大的B-17轟炸機攻勢,共命中了三艘航空母艦九次至多。這就導致了宇垣纏手上的赤城號和加賀號當場沉沒,飛龍號也被重創,隨時可能因為損管不利而失去動力。

可以說,這個情況和後來的中途島海戰情況極其接近,表明了作戰存在巨大問題和隱患。

日本在中途島海戰的失敗,誰最應該背鍋?還真不是南雲忠一的責任

然而兵棋推演中慘敗的宇垣纏並沒有正視問題,更別提向上級建議重新修訂計劃了。而是利用自己作為負責人和裁判的身份,強行變更了結果。把命中結果變成了三次,僅僅是加賀號航空母艦自己沉沒而已。這樣日軍損失就可以接受,並在之後的戰鬥裡取得了勝利。

之後在模擬新喀里多尼亞和富士島入侵的時候,他就更過分了。直接推翻了自己之前的兵棋推演結果,讓加賀號航空母艦又復活了,原本應該被擊沉的加賀號航空母艦,從海里鑽了出來,繼續和美軍戰鬥。

同時他還將空襲戰的結果,篡改為對日軍更為有利,從而取得了勝利。這種荒唐無比的兵棋推演,全無道理可言,更無實際用途。

日本在中途島海戰的失敗,誰最應該背鍋?還真不是南雲忠一的責任

然後宇垣纏就拿著這個推演結果去找聯合艦隊司令部了,結果自然是大家按照這個結果來打。而實際情況我們也知道了,無論是利用B-17轟炸機進行攻擊,還是用作長程偵察機,或是命中結果和損失,基本都和松田千秋的做法如出一轍。

而日本聯合艦隊的航空母艦,也確實是那樣沉沒了。顯然,宇垣纏的做法是坑了日本聯合艦隊,他才應該為日本在中途島海戰裡的損失,揹負全部責任。

結語

如果說山本的責任,是在早期擬訂計劃時,出現了紕漏和誤差。那麼宇垣纏的做法,幾乎就是在草菅人命。完全無視實際情況,擅自變動結果,最終導致了日本聯合艦隊的盲目自信,和使用了不靠譜的計劃。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根本無助於實戰,唯一的用處,就是讓己方死得更快罷了。

參考文獻:《太平洋戰爭和十位提督》

《太平洋戰爭-美日對決》

《中途島奇蹟》

《中途島海戰 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

《斷箭 中途島海戰不為人知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