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絮之才謝道韞:在名士如雲,豪傑如雨的魏晉,活成所有人的女神

這兩天重溫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對其中一句臺詞印象深刻。氣急敗壞的林小娘,因為不滿丈夫盛泓給女兒墨蘭定的婚事,說了一句:“我墨兒才比謝道韞。”

詠絮之才謝道韞:在名士如雲,豪傑如雨的魏晉,活成所有人的女神

很多人在追劇的時候,對謝道韞這個名字十分陌生。在古代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里,能被記住的女性實在是屈指可數,但謝道韞這個名字卻被記錄在《三字經》中,任憑王朝更迭,世代口耳相傳。

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三字經》

那麼,謝道韞到底是誰呢?她是一個滿足所有瑪麗蘇小說女主角條件的東晉女詩人,卻因為命運的捉弄所託非人,然而又最終能在名士如雲,豪傑如雨的魏晉南北朝,活成了所有人心中唯一的女神。

詠絮之才謝道韞:在名士如雲,豪傑如雨的魏晉,活成所有人的女神

無冕望族,帝國柱石。

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曾在《烏衣巷》一詩中這樣寫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時移世易,劉禹錫生活的唐朝距離那個名士風流的魏晉南北朝,也已經過去了兩百多年,曾居住過六朝貴族的烏衣巷也已經荒草叢生。

但任憑時光流轉,那兩個曾在魏晉時期攪弄風雲的兩大望族——王氏和謝氏的名字仍然深深鐫刻在每一個後來者的心中,以至於“王謝”二字成了歷朝歷代高門顯貴的代名詞。

詠絮之才謝道韞:在名士如雲,豪傑如雨的魏晉,活成所有人的女神

而今天要講的主人公謝道韞,就來自那個將帥輩出的陳郡謝氏。很多人不瞭解謝道韞,但如果提起謝道韞家族的其他人,你一定很清楚,因為他們的名字至今都還活躍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裡,熠熠生輝。

比如:“淝水之戰”的東晉總指揮——謝安;“淝水之戰”的前軍都督——謝玄,東晉大才子謝朗,活躍在南朝宋時代的大詩人謝靈運等等都是來自於陳郡謝氏。而我們要講的謝道韞,便是宰相謝安的侄女,謝玄、謝朗的姐姐。

詠絮之才謝道韞:在名士如雲,豪傑如雨的魏晉,活成所有人的女神

時光流轉,早就將昔年王謝望族的貴氣沖刷得一乾二淨,而我們也只能從歷史的隻言片語中,儘可能地復原這位給後世留下無數幻想的名門貴女的一生。

詠絮之才謝道韞:在名士如雲,豪傑如雨的魏晉,活成所有人的女神

未若柳絮因風起:林下之風,才情不讓鬚眉

時間回到一千多年前的東晉,陳郡謝氏因為宰相謝安指揮八萬大軍,粉碎前秦苻堅百萬大軍的進攻,“淝水之戰”大獲全勝,而瞬間成為了東晉朝野首屈一指的名門望族,即便是一時並稱的琅琊王氏也稍有不足。

鐘鳴鼎食之家生養出來的姑娘,即便是久處閨閣,一顰一笑也足可以引動朝野無數青年才俊為之神往。

都說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但謝道韞的才情卻並非是名門望族杜撰出來的,在那個豪傑狂士輩出的魏晉南北朝,謝道韞被當時人傳為:神情散朗,有林下之風。

詠絮之才謝道韞:在名士如雲,豪傑如雨的魏晉,活成所有人的女神

“林下之風”這四個字至關重要,當時的魏晉南北朝雖然名士輩出,但牢牢佔據那段時期文壇頂級流量的只有一個組合——竹林七賢。

以嵇康為首的竹林七賢身上,可以說完美融合了魏晉名士的氣質和才情,而謝道韞被當時人贊為:林下之風,含金量不言而喻。

魏晉南北朝作為我國古代最浪漫的時代,文士狂笑縱歌,名流徹夜對論也是常有之事,而作為煊赫高門的謝家也經常召集門中後輩英才們坐而論道。

那是帝都建康少有的一場大雪,久經兵革的王城在鵝毛大雪中安然靜默,望著漫天飛雪,叔父謝安緩緩問道:大雪紛紛何所似?

一旁的大才子謝朗沉吟回答:“撒鹽空中差可擬。”而向來才情出眾的謝道韞則脫口而出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

詠絮之才謝道韞:在名士如雲,豪傑如雨的魏晉,活成所有人的女神

單單是這短短七個字,就讓謝道韞這個名字被記錄在了《世說新語》上,更讓才子輩出的謝氏鬚眉們紛紛汗顏。

後世人稱“詠絮之才”的典故,便是來自於此,而“詠絮之才”也成為後世形容女子才情出眾的成語。

在群雄輩出的魏晉南北朝裡,謝道韞就像是一顆不染塵的明珠,為當時波瀾詭譎的政局,平添了一絲溫柔。

詠絮之才謝道韞:在名士如雲,豪傑如雨的魏晉,活成所有人的女神

自古美人如名將:政治聯姻,一生悲涼的開始

但那個時代終究是屬於男人的,即便是出生在錦衣玉食的世家大族,即便是有著不讓鬚眉的驚世才情,謝道韞還是沒辦法選擇自己的婚姻,如果可以,我想她寧願做一個永在閨閣中吟風弄月的少女。

在九品中政治嚴苛的魏晉南北朝,男女婚配與愛無關,第一要義便是門當戶對。而在當時的朝局之上,能跟陳郡謝氏平分秋色的,也只有琅琊王氏。

詠絮之才謝道韞:在名士如雲,豪傑如雨的魏晉,活成所有人的女神

謝氏的掌舵人謝安知道,即便是當時的王家已經沒有東晉早期那般權傾天下,但卻仍然是一個足可以撼動政壇的雄獅,而當時作為王氏的領導者——大書法家王羲之,也渴望通過聯姻的方式鞏固家族的地位,並讓王謝兩家利益相連,榮辱與共。

正是在這樣殘酷又冰冷的政治考量下,謝道韞嫁給了王羲之的四兒子——王凝之。這兩個世家子女,因為父輩的強行撮合而成了夫妻,兩個世家大族的聯姻也成為當時建康城中的一時美談。

迎親當天,萬人空巷來圍觀這位“詠絮之才”被十里紅妝簇擁著嫁入王氏,多少女子為之豔羨,多少男子為之心碎。

就在所有人都羨慕謝道韞的時候,謝道韞也在羨慕一個人,那個曾在雪花漫天的日子裡,輕輕吟出“未若柳絮因風起”的自己。

詠絮之才謝道韞:在名士如雲,豪傑如雨的魏晉,活成所有人的女神

強行撮合的婚姻讓謝道韞童話般的人生開始悄然發生改變,因為從小生活在鐘鳴鼎食之家,見過的青年才俊如過江之鯽,反觀自己的丈夫王凝之,著實稱不上是個才子。

當戰火逐漸平息之時,雅座文戰便成為望族之間相互較勁的主戰場,時常有賓客久慕王謝盛名,前來求教。而作為一家之主的王凝之除了在書法上學了父親王羲之幾分之外,才情上著實平庸。

而為了維護王謝兩家的面子,謝道韞經常以青幔屏風遮面,與來客侃侃而談,旁徵博引,讓多少想看笑話的人鎩羽而歸。

謝道韞的名氣,也因為丈夫的無能,而變得越來越為人所知。所有人都惋惜謝道韞未能尋到一個良人,但謝道韞卻在成婚後專心相夫教子,與殘酷的現實握手言和。

詠絮之才謝道韞:在名士如雲,豪傑如雨的魏晉,活成所有人的女神

洗盡鉛華不染塵:也曾手刃強人,也能優雅老去

命運的無常還遠沒有到此為止,被謝安強行續命的東晉王朝,終究還是陷入了兵荒馬亂。

十餘年不溫不火的婚姻生活,讓謝道韞已經對平庸的丈夫和孤獨的生活甘之如飴,她將全身心都放在了撫育子女身上,並渴望為已見頹勢的世家培養優秀合格的接班人。

而習慣於被妻子庇護的王凝之則鬼使神差地陷入了“五斗米教”的狂熱信仰中,他開始整天熱衷於怪力亂神的祭祀活動,全然不顧造反軍的戰火已經燒到了他的管轄地——會稽。

花無百日好,王謝世家延續了數十年的繁榮,也在這場戰亂中戛然而止。那一夜亂軍已到城外,作為會稽縣令的王凝之不顧謝道韞百般勸阻,執意開壇禱告,請得十萬神兵守城。

詠絮之才謝道韞:在名士如雲,豪傑如雨的魏晉,活成所有人的女神

“十萬神兵已到,會稽無憂矣。”

披頭散髮的王凝之手持桃木劍,用幾近瘋癲的目光看著守備鬆懈的會稽縣,自信地說道。

破城的那一日,十萬神兵未到,亂軍大部隊殺入城中,橫衝直撞,王家子弟無一倖免,盡數屠戮殆盡。

聽聞噩耗的謝道韞抱起外孫,於亂軍中手持青鋒,一路殺將出去。

所有人都驚呆了,這還是那個“詠絮之才”的閨閣才女嗎?很多人只記住了謝道韞的才情,卻忘了她來自那個將星雲集的陳郡謝家,如果不是女兒身,也許謝道韞這個名字也會位列廟堂,建功立業,受人敬仰。

丈夫和子女都已經罹難,寡不敵眾的謝道韞手刃數人後,終因寡不敵眾被拿下。周圍是死屍如山,腳下是血流成河,謝道韞立於亂軍之中,懷中捧著唯一的血脈,滿身血汙厲聲喝道:“事關王門,與他人何干?”

詠絮之才謝道韞:在名士如雲,豪傑如雨的魏晉,活成所有人的女神

見慣了戰場廝殺的亂軍首領也為之動容,他放走了謝道韞,並派專人護送她離開。這位將門虎女即便是家門鉅變的情況下,仍然給王謝兩族留下了最後的顏面。

聽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註定要墜入地獄,又何必讓我見到天堂?而謝道韞卻用自己的一生告訴我們:我能享受天堂的美好,自然也對地獄處之泰然。

晚年的謝道韞隱居山林,遠離紛亂的江湖,詭譎的朝堂,歷經家門鉅變後的她逐漸變得沉靜安詳,隔著青色幔帳與慕名而來的遊學子弟們坐而論道。

若是晴空正好的天,她也會攜劍而出,在竹林間舞劍自娛,舞到興致處,一口美酒入喉。

詠絮之才謝道韞:在名士如雲,豪傑如雨的魏晉,活成所有人的女神

她就這樣立在林間,看著漫天落葉紛揚而下,有陽光從林間的罅隙中穿射過來,頓時迷住了她的眼。

恍惚間,她彷彿又回到了數十年前的大雪天,彼時的謝家還是那個鐘鳴鼎食,煊赫無極的望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