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人生:小時候以為自己是武松,長大了才知道我們都是白勝


從小被《水滸傳》的故事感動著,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武松的英雄形象。他拳打猛虎,性格直爽卻又粗中有細,不畏權貴,快意恩仇。有多少男孩的心中住著一個俠義江湖的夢想,有多少男孩認為自己是武松那種正直並與現實命運抗爭的人。可是,等長大後,才知道生命原本就是一種無奈,生活中充滿著苦辣酸甜。你在一次次的跌倒中,開始向生活低頭,開始為命運折腰。

水滸人生:小時候以為自己是武松,長大了才知道我們都是白勝

原來,我們根本不可能成為武松,我們最終把自己活成了白勝的樣子。

白勝這個名字在全書中或許根本不足為奇,平淡到當提起他的時候你會翻遍腦海找這個人物。終於,你愕然地說:原來是他。

是的,很沒存在感的一個小人物。雖然他也名列一百單八將,但他在讀者印象中真的可有可無。如果說他在書中僅有的起的一次作用,那就是出賣晁蓋等人了。晁蓋一眾人等,劫了生辰綱,然後嗜賭如命的白勝去了賭場,被官府抓了馬腳。這孩子,分分鐘把晁蓋他們給賣了。

水滸人生:小時候以為自己是武松,長大了才知道我們都是白勝

在施耐庵筆下,有許多小人物,比如貪財吝嗇的打虎將李忠,生活在社會底層,迫於生計不得不看錢財像磨盤一樣。其實我們小時候讀《拳打鎮關西》課文時候,魯智深向九紋龍史進以及李忠借銀子,李忠磨磨唧唧的不捨得。魯智深便罵道:也是個不爽利的人。

那時候,我們對李忠最直觀的看法是什麼?吝嗇鬼,根本上不了檯面的吝嗇鬼。並且認為自己會是九紋龍或者魯智深,和這種人壓根玩不到一塊。可是現在呢?你覺得你還是那個富家子弟九紋龍嗎?

水滸人生:小時候以為自己是武松,長大了才知道我們都是白勝

不過,李忠好歹要點面子,死撐著拿出了二兩銀子。這二兩銀子不知道要賣多少狗皮膏藥才能積攢夠。而白勝比李忠更接地氣,更像我們身邊或者說我們自己。他給讀者的印象,屬於那種沒有格局,沒有義氣,只求生存的勢利小人。如果換做白勝在魯智深面前被挖苦,白勝會選擇嘿嘿一笑。面子算什麼?我現在窮得活著都困難。在許多底層人眼中,尊嚴是一種奢侈品。當你快餓死了,你還會記掛著尊嚴嗎?活著,只為了活著。飽暖思淫慾,那些高大上的義氣、藝術、仁慈之心,是那些富人們的事情,而他只需要想著怎麼活下去。

白勝生在社會底層,爹孃為他取名一個“勝”字,或許是希望他有一天能翻身,不再過窮苦日子。因為白勝是個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可憐鬼,他賭博也是因為看不到生活給他的期望,希望靠搏一把贏點錢,讓自己生活富裕點。對於這種沒文化的人來講,沒有什麼太高的格局思想,只有眼前的可以給他帶來溫飽的銀子。

水滸人生:小時候以為自己是武松,長大了才知道我們都是白勝

而白勝之所以能參與到智劫生辰綱這種事情,對他來說原本想都不敢想的,那是要殺頭的。但是晁蓋因為夢裡面北鬥上白光,就把白勝給攪合了進來。窮人,最怕看到可以一夜暴富的機會,如果擺到眼前,真的會用命去爭取。白勝是個窮人,他也想著暴富,於是他終於決定和晁蓋他們幹票大的。而他也憑著自己優秀的表演,做了件不可意思的事情,贏來了人生第一桶金。

白勝一家靠賣醋和自制酒水為生,顯然是窮慣了,老婆也是辛苦得緊,於是他想著可以用分到的那點銀子,去賭場碰碰運氣,或許能贏點呢?

水滸人生:小時候以為自己是武松,長大了才知道我們都是白勝

白勝家裡有多窮呢?我們看看官兵去他家中搜捕的描寫:

眾做公的繞屋尋贓,尋到床底下,見地面不平;眾人掘開,不到三尺深,眾多公人發聲喊,白勝面如土色,就地下取出一包金銀。

在宋代,GDP已經佔了世界比重40%,所以說大部分老百姓生活還基本處於小康水平上下。但是白勝家裡,卻連地磚都沒有鋪上,並且極有可能用土坯鋪地,若不然官兵也不會一眼看到地上被動過的痕跡。

水滸人生:小時候以為自己是武松,長大了才知道我們都是白勝

白勝兩口子是第一個被抓走的,官府刑訊逼供,白勝頂不住便把實情說了出來。也是從那時候器,我們一直認為白勝其實就是一個膽小如鼠的傢伙。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白勝有多冤枉。

問他主情造意,白勝抵賴,死不肯招晁保正等七人。

連打三四頓,打的皮開肉綻,鮮血迸流。

白勝又捱了一歇,打熬不過,只得招道:“為首的是晁保正。他自同六人來糾合白勝,與他挑酒,其實不認得那六人。”

水滸人生:小時候以為自己是武松,長大了才知道我們都是白勝

官府把白勝揍得皮開肉綻,白勝也想當英雄,可是實在頂不住了。他招供的時候,並沒有全盤托出來,只把晁蓋的名字說了出來。或許他在想,多少說點便能減少皮肉之苦。在生辰綱的分配上,白勝是個弱勢群體。要知道生辰綱可是好幾擔子金銀,如果均分了,白勝大可不必再去賭場搏一搏。哪怕是二十分之一的金銀,也足夠這個窮家過上幸福生活的。很顯然,晁蓋壓根就是在利用白勝,事情辦完了,象徵性地扔給白勝幾錠銀子,算是糊弄過去了。而白勝認為,自己得了那麼點銀子,值不當把命豁上去。

而晁蓋打心眼裡是不信任白勝的,當聽到宋江說白勝招供的時候,晁蓋第一時間想起來白勝出賣了所有人。為什麼這麼看白勝?因為他是社會最底層的窮人,人窮志短自然會這麼做。這一切對於晁蓋來說,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水滸人生:小時候以為自己是武松,長大了才知道我們都是白勝

他們分髒的時候,白勝絕對會因為晁蓋這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少分到銀子。白勝甚至都不能說是分贓,頂多算是被人施捨利用了。

智取生辰綱,誰是最關鍵的人?白勝。白勝靠著自己軟弱無能的底層形象,加上自己的演技,瞞過了楊志和那些差人。這是白勝的先天優勢,唯有他能騙得了公差對他放下戒心,誰也不會想這個軟弱的小個子敢毒翻他們。這一點,最起碼吳用他們幾個去演繹這個角色,首先形象上都不過關。但是,最後成功的時候,晁蓋這群人自誇自擂,吳用的計謀如同諸葛在世,卻偏偏遺忘了最關鍵的實施者白勝。小人物就是被遺忘的,雖然他發揮著超強作用,但輝煌終究屬於比他階層高的人。這就是我們這種升斗小民極為卑微的存在感。

水滸人生:小時候以為自己是武松,長大了才知道我們都是白勝

晁蓋還算是講究江湖道義,最終將白勝救了出來。至於救白勝的過程,作者沒寫那麼清楚。白勝這種小人物,作者沒有去寫的意圖,估計是想暗喻一些什麼。但是,白勝出來之後,老婆卻沒有了蹤影。眾人也沒有提,因為小人物的老婆安危,更不值得一提了。

白勝雖然位列好漢隊列,但是在梁山存在感很低,低到連個說話機會都沒有。眾好漢的家人,都被逐漸接上山來。而唯獨沒有人安排去接白勝的一家老小。或許,這種不疼不癢的小人物,沒人會記掛著他的感受。

水滸人生:小時候以為自己是武松,長大了才知道我們都是白勝

白勝最終有了爆發自己光輝的那一天,在生命最後來了一次華麗的綻放。盧俊義被圍青石峪,需要有人搬救兵,這時候白勝站了出來。他裹著厚厚的氈子,從山頂滾下去逃出包圍圈。這些事那些自詡為梁山好漢的人,沒一個勇敢站出來,或許他們認為這種逃脫太丟人,並且危險係數也不靠譜。或許在眾人眼中,白勝才是最合適的人,因為他原本就沒有存在感,即使滾下山頂摔死,對於隊伍來說也沒有什麼損失。小人物,就應該這樣去墊腳。沒人擔心白勝會不會摔死,他們只擔心消息會不會送到梁山。

大家永遠會記住上陣廝殺的英雄,卻沒有人去感悟白勝山頂的縱身一跳。或許,在跳下去那一刻,白勝令所有人刮目相看。但最終勝利來臨的時候,人們只會記著盧俊義如何英勇,白勝依然會很快被人遺忘。如果是武松、燕青,或許眾人會在以後有口皆碑,但因為是白勝也便沒有了下文。小人物嘛!

水滸人生:小時候以為自己是武松,長大了才知道我們都是白勝

白勝的命運一直在和他開著一次次玩笑,當遠征方臘打進了杭州城,眼瞅著勝利在望可以得到朝廷封賞的一步之遙,白勝卻感染了瘟疫。那一刻,白勝多希望宋江會為自己找來最好的醫生,讓自己可以活下去,衣錦還鄉揚眉吐氣。可是,現實很殘酷,他是個小人物。

在所謂的“富貴”面前,並沒有人感受到白勝的吶喊、無助、迫切。帶著不甘的白勝,完成了一生的使命,閉眼的那一刻,會不會想念自己的夫人呢?畢竟觀其一生,唯有夫人對自己是真心的,不曾嫌棄、不曾拋棄。但世間並無“後悔藥”,過去的永遠無法彌補,就這樣白勝由歷史參入者,變成歷史旁觀者,在那些所謂大人物的光芒遮擋下,書寫了其的悲催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