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為什麼子宮會脫垂?如何做才能讓它離新媽媽遠點?

桔桔桔子


新媽媽在分娩後,子宮韌帶和盆底肌就會變得鬆弛而無彈性,使得子宮位置容易隨體位變化而發生改變,子宮容易從沿著陰道方向往下移動,甚至從陰道里脫出,造成子宮脫垂。


產後為什麼子宮會脫垂?

分娩造成宮頸、宮頸主韌帶與子宮骶韌帶的損傷,分娩後支持組織未能恢復正常,這是造成子宮脫垂的主要原因。此外,產褥期新媽媽大多喜歡仰臥,而且易併發慢性尿瀦留,子宮易成後位,子宮軸與陰道軸方向一致,遇腹壓增加時,子宮即沿陰道方向下降而發生脫垂。產後蹲式勞動,都可使腹壓增加,促使子宮脫垂。


如何做才能讓它離新媽媽遠點?

新媽媽如果子宮脫垂,常會感到小腹墜痛和腰痠,排尿、排便困難;陰道腫物脫出,最初在腹壓增加時脫出,嚴重者不能回縮,長期摩擦可發生糜爛。若發生子宮脫垂,恢復起來將會是一個漫長而又痛苦的過程,所以子宮脫垂重在預防,新媽媽產後一定要注意一些生活細節,才能遠離子宮脫垂。


一、產後新媽媽不要久站久蹲

新媽媽分娩後,盆底肌肉的恢復大約需要3個月的時間,因此,在這3個月內,新媽媽要充分休息,臥床時多變換體位,左右輪流側臥。下床後不要長久站立,儘量避免下蹲動作,提重的東西時請家人幫忙,不要過早跑步、走遠路。不要因急於體形恢復而過早使用強力束腹帶,或過早進行高強度形體鍛鍊。


二、產後新媽媽要及時運動

新媽媽分娩後應及時進行產後運動,包括提肛肌的運動,背肌、腹肌的運動等。這些運動能增強新媽媽盆底肌彈性,防止子宮脫垂,對於新媽媽身體的恢復有很大幫助。


三、產後新媽媽儘量採用母乳餵養

刺激乳頭可以幫助新媽媽產生子宮收縮素,預防子宮脫垂。母乳餵養的新媽媽通過寶寶的吮吸,可以直接刺激乳頭,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所以儘量選擇母乳餵養。放棄母乳餵養的新媽媽可以按摩乳房或者熱敷乳房,同樣可以刺激乳頭。

四、產後應避免過早進行性生活

產後42天內應嚴格禁止性生活,為防止子宮脫垂,最好在產後2個月後再開始性生活。即使是產後2個月,陰道也很脆弱,因此動作要輕,或者用些潤滑劑,以防受傷。


五、產後要預防便秘

產後穿寬鬆衣褲,吃營養豐富、膳食纖維含量多的易消化食物,防止便秘,以免用力過度引起韌帶復原受阻,從而導致子宮脫垂。


六、重症子宮脫垂則不易恢復,可使用陰道支撐環,獲得暫時的支撐。如果還想再懷孕,可採用子宮吊懸手術,暫時解決子宮下垂,但在懷孕足月時最好行剖宮產。


總結


產後新媽媽如果發生子宮脫垂,早期的子宮脫垂或症狀較輕者,可平臥或稍坐一會兒即可使陰部恢復常態。宜多臥床休息,不要過早參加重體力勞動,不要過早走遠路或跑步。如果有慢性咳嗽及習慣性便秘的準媽媽,應積極治療,以免導致子宮脫垂。較年輕的新媽媽可在產後最初幾個月通過骨盆底部肌肉運動,減輕體重,治療咳嗽、便秘等方法來改善。


酥糖媽媽


很高興為你解答。子宮脫垂通俗的講就是子宮脫出於陰道內或陰道外,臨床分1-3度,3度最重,是指宮頸及宮體全部脫出陰道口外。

一、病因:1、妊娠期間有便秘和慢性咳嗽造成腹內壓力增加 2、妊娠10個月腹壓增加,分娩時用力或產鉗助產的陰道分娩,使盆底韌帶筋膜等盆底組織過度牽拉而鬆弛 3、高齡產婦隨年齡增長出現盆底組織萎縮鬆弛不能支持。

二、預防:1、懷孕後期勞逸結合,適當吃些含粗纖維蔬菜和食物,預防便秘,加強營養,積極治療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壓的疾病 2、提高產科技術和質量,生產時保護好會陰,適時可行陰道側切 3、產後營養均衡,不易過早體力勞動,產後保健也很重要。

祝您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