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第五期,差距越來越大,誰該是被淘汰的那個?

這一期看得很盡興,基本能玩兒會玩兒的都玩兒起來了,當然還是有掉隊的人。

蕭敬騰《好的晚安》

聽完蕭敬騰唱,卻沒感覺到蕭敬騰所說的“感動”。無論你是感性,還是理性,這首歌都算不上一首“特別好”的作品。鄧見超的演唱之所以感動,是因為鄧見超本人的特質與故事情節。蕭敬騰是沒有故事襯托的,因此感動也打了折扣。

《歌手》第五期,差距越來越大,誰該是被淘汰的那個?

歌手當打之年蕭敬騰


周深《Monsters》

周深終於打破演唱風格了,值得誇讚。其實,周深身上是缺少律動感與演唱動態的。你看周深的演唱,會感到律動之餘少了些自由,放飛了自我卻不盡興。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兒,歐美有很多這種“節奏型”大熱歌兒,其創作的源頭就是要配合“女性魅力”,在臺上一邊扭,一邊甩頭髮,這與演唱本身沒什麼關係。但周深的演唱依舊好聽,可見他音色上的質感為其加分很多。

《歌手》第五期,差距越來越大,誰該是被淘汰的那個?

歌手當打之年周深


黃霄雲《連名帶姓》

從選歌的角度上講,一般女歌手選唱張惠妹的歌就是在“送命”。發聲技術與音色語感這兩者很難兼得,張惠妹偏偏就是“極致類”歌手。

想翻唱張惠妹,要麼你有逆天的改編能力,使歌曲完全脫離原版。要麼就像徐佳瑩一樣,完全放棄技術層面,專攻情緒與語感。要麼你是林憶蓮,大神之間拼法力。張惠妹原版的編曲十分簡單,聽起來卻很豐滿,黃霄雲的編曲很複雜,聽起來反倒空洞,兩者的差距就是語感和音色。張惠妹唱這首歌時,技術上做到了“殺人於無形”,黃霄雲屬於“拳拳到肉”。

《歌手》第五期,差距越來越大,誰該是被淘汰的那個?

歌手當打之年 黃霄雲


秦凡淇《不透氣的房間》

從音樂上講,就是一首很現代的,被trap包裝的歌曲。這首歌的詞倒值得探討。她寫的非常直接,像是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內心種下的惡魔。聽到“媽媽媽媽愛你,為了你所以不分開”一身雞皮疙瘩。有原生家庭問題影響的孩子們,向來是不敢直面黑暗的。這首歌值得我們探討的、思考的,遠比音樂本身多得多。但這不是一首適合比賽的歌曲,因為觀眾不會事先花一晚上來了解創作背景與其中意義。這種詞遠大於曲的音樂人,在這個舞臺上是很難留住的,毛不易也是個例子。

《歌手》第五期,差距越來越大,誰該是被淘汰的那個?

歌手當打之年 秦凡淇


袁婭維《悽美地》

太好了!但是,不盡興。這個舞臺糟蹋了這首Dance Pop。編曲應該更放肆一些,動作也應該更大一點,最好再配上伴舞。知道如今國際主流的舞曲應該是什麼樣的嗎?就是這種動感卻性冷淡的。

如果各位不明白什麼叫“律動感”“演唱動態”袁婭維就是個非常好的教材。如今袁婭維的發聲越來越出色,有點兒接近早期jessie J 那一卦了,頭聲集中在一個點上,自如無比。

《歌手》第五期,差距越來越大,誰該是被淘汰的那個?

歌手當打之年 袁婭維


吉克雋逸《Power To Forgive》

這些年,我對吉克雋逸的評價有很大幅度的波動。起初,我是很看好她的。因為她身上的“類碧昂斯”屬性在國內很稀缺。但隨著這種風格被“選秀節目”玩兒爛了,變得不再稀缺。加上她前幾年作品的平庸,我又不再看好她。

如今,風格更適合了,唱得更好了,氣場也跟著強大起來。那種冷豔又酷炫的範兒,頗有某個時期Lady Gaga的感覺。她就應該走這種偏主流歐美風,而不是劉柏辛那種另類風格。配上天生的有點兒像“西裔”的面孔,不虛此行。

《歌手》第五期,差距越來越大,誰該是被淘汰的那個?

歌手當打之年 吉克雋逸


Misia《深情包圍》

終於!按照之前的路線,我本以為這期該唱《秋意濃》了。藝術真的很神奇,你年少時所看到的,讀到的,學到的,聽到的一切,在你的心裡根深蒂固,又時過境遷把它淡忘。很多年後,你再次看到它,依舊新鮮,還多出來了一種叫懷舊的感覺。

Misia唱得很黑人,各種咿咿呀呀的即興,復古又洗腦的舞步,外加一套白西裝。如果再戴上墨鏡,彷彿看到了火星哥。很多人說,術業有專攻,歌手唱自己擅長的風格就可以了。然而,這都是天生殘缺,能力不足的藉口。真正的天王天后,就該能文能武,與眾不同,不光雪月風花,還要夜店轟趴。

《歌手》第五期,差距越來越大,誰該是被淘汰的那個?

歌手當打之年 misia


華晨宇《我們》

我原本想,如果華晨宇可以再降半個調就好了。因為他在換聲點左右演唱時,音色明顯發白。但聽完他最後一遍副歌,我又覺得,這個Key還是很合理的。最後一段,唱得十分動情。

陳奕迅唱這首歌,靠的是四兩撥千斤,靠的是細膩入微的語感。這兩點都是華晨宇不擅長的,我再一次領略了他在音樂上的聰明。他把原本歌裡的內向情緒變為適合自己的外向情緒,語感不夠細膩,靠釋放情緒來彌補。再一次印證了,自己有主見與製作人有主見的區別。

《歌手》第五期,差距越來越大,誰該是被淘汰的那個?

歌手當打之年 華晨宇


徐佳瑩《言不由衷》

歌裡“言不由衷,不知輕重”這幾個字,處理得太好了!越是聽的多了,見的多了。越能感到徐佳瑩這種歌手的珍貴性。非技術流歌手在演唱一首歌時,往往比那些“高門大嗓”要細膩的多,動人的多。因為她們在音域與聲壓範圍內的“無力”而造就了在“語感”“細節”上的精益求精。

徐佳瑩這樣的歌手,就是最純粹的唱片歌手。她們開口唱歌的使命,就是將美感最大化,因為在技術上無可炫耀所以無炫耀,反倒把語感與情緒凸顯了出來,一位聰明的演唱者,要懂得自己的長短板,才能與音樂融為一體,經久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