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放鬆嚴防控 科學統籌抓復工

———林區疫情防控與森林經營工作雙統籌、兩不誤

■記者 劉磊 通訊員 陳曉琳 李志鳳 趙坤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林區上下積極應對、主動作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作為全國最大的重點國有林區,生態保護建設亦是使命責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林區各地幹部職工“不忘初心擔使命”,吹響了生態保護建設的衝鋒號。

戰疫不鬆緊 撫育再加力

“我們要一邊抓防疫,一邊保生態。住宿工鋪之間要用塑料進行隔離,吃飯時要分時段供餐、分散就餐;每日要測量體溫……在野外禁止捕殺、食用野生動物,一旦發現異常或非正常死亡的野生動物要及時上報。”在2月26日庫都爾林業局舉辦的森林經營復工儀式上,林業局負責人為職工上好復工“第一課”。

這場特殊的儀式既是收心會,也是動員會,讓庫都爾林業局原林管護所的職工張晶峰幹勁倍增:“在家宅了這麼久,大夥兒都想趕緊做點什麼,這不我們把幹活的‘傢伙什兒’都備好了。身為務林人,疫情防控責無旁貸,生態保護更要全力以赴!”說完張晶峰便和同事們趕赴作業點。

“在疫情防控期間,庫都爾林業局共有46支工隊、659名作業人員陸續投入到森林撫育當中。由於時間緊、任務重,跑通勤人員每天早上六點半出發,駐點人員天亮就出工了,爭取把延誤的時間和進度趕回來。”庫都爾林業局森林經營管理科副主任喬平說,為了保質保量完成森林撫育任務,他們還派出多名技術人員頻繁來往於各個作業工隊之間,指導落實每一項技術規程和制度要求,為安全順利開展森林經營工作保駕護航。

在庫都爾林業局還有一支“全能”隊伍,那就是森林防滅火專業隊。“我們哪兒有需要就去哪兒!”防火辦副主任沈立福說,一部分隊員變身“防疫戰士”,把守在庫都爾鎮西苑小區出入口,還有一部分隊員擔當“生態衛士”,到深山密林進行森林撫育。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丟了手中的“生態碗”。復工復產後,大家都卯足了勁幹,力爭在春防前完成下達的森林撫育任務。

復工復產不誤時

3月3日早晨6時,莫爾道嘎林業局11名職工在組長統一測完體溫確認正常並記錄後,面戴口罩、手持一份鎮區出入證明分乘兩輛森防運兵車駛向茫茫林海深處,莫爾道嘎林業局公路養護大隊2020年春季綜合撫育生產就此拉開帷幕。

莫爾道嘎林業局公路養護大隊黨支部書記趙坤介紹,公路養護大隊接到指令後,確立了“全力以赴戰疫情,周密實施復生產”的工作基調,在不影響做好現有居民小區疫情管控任務的前提下,克服人員緊、任務重的困難,確定11名符合上崗標準的職工,成立了由分管副主任任組長的撫育生產小組,並根據當前疫情特殊時期,決定先期對總任務量3600畝中靠近局址46公里的900畝進行走行作業,確保作業人員當日往返,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異常情況。公路養護大隊高度重視當前疫情情況下的職工健康安全,針對此次復工生產,制定了“一換兩測四消毒”的防控流程,每天更換一個新口罩;出發前歸局後兩次測量體溫;人員晨起出發、晚上進家、車輛和生產機具每日四次消毒。同時大隊將疫情防控與安全生產同步責任到人,層層分解,個人與班組,班組與大隊,逐級簽訂安全責任狀,強化責任意識,做到責任清晰,追責可循,確保復產期間疫情與森林經營工作萬無一失。

復工職責所在,確保疫情安全更是義不容辭。莫爾道嘎林業局職工趙國志說:“復工生產是我們的工作職責,疫情防控更不能有絲毫懈怠!”

綠色經濟發展不停步3月1日,大楊樹林業局庫莫林場主任宋國忠一行驅車前往距場址15公里處的大庫莫村、小庫莫村,與他們對接退耕還林還草事宜。“此次已墾林地草原退耕還林還草試點工作堅持生態優先、保障民生的原則,優先將生態功能重要、生態敏感脆弱、水土流失和風蝕沙化等嚴重影響生態功能的耕地退下來,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宜草則草,還林、還草、還溼,逐步恢復生態。有好政策支持,實行退耕生活補助,一畝地一年補助400元,最多可補助7年,堅決落實補助發放。”在小庫莫村召開的動員會上,宋國忠為村民們解讀著退耕還林還草相關政策。

“在退耕還林還草工作上我們會大力支持、配合林場開展此項工作,做好村民宣傳、動員工作,讓大家積極參與到保護生態建設中來,共同建設好我們的綠色家園。”小庫莫村村長竇維維表示。

對接工作結束後,他們還深入到農戶家中,發放宣傳單,講解退耕還林還草政策,簽訂退耕送達回執單。“這是國家的好政策,是我們為子孫後代造福的事,我們一定會積極響應。”大庫莫村村民邢海明說道。

疫情期間,大楊樹林業局在積極配合屬地政府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緊鑼密鼓安排退耕還林還草工作,多次召開會議,並與大楊樹鎮、烏魯布鐵鎮、宜裡鎮、古裡鄉對接退耕還林還草相關事宜,各林場積極與轄區村屯連隊對接,確保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

雖然疫情工作還沒有結束,勤勞勇敢的林區職工,已感受到了春天濃郁的氣息,正按下生態保護建設工作的“快進鍵”,滿懷信心奪取疫情防控和生態保護建設“雙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