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反覆發熱、咳嗽、呼吸道感染?先調理好脾胃至關重要!

孩子反覆發熱、咳嗽、呼吸道感染,讓全家人都憂心忡忡。如何讓孩子健健康康成長,已經成為了很多媽媽們的心病。中醫講“脾胃一虛百病生”,因此養好脾胃對增強孩子的抵抗力至關重要。

脾胃虛弱是指脾胃功能不足,脾胃之受納、腐熟、轉輸、運化等功能失調,影響水谷的消化吸收。

《黃帝內經》中講:“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生氣血。”這就是說脾胃是人體健康的“後天之本”,是五臟氣血生化的源頭,其主要的生理功能為主運化、升清和統攝血液,即脾胃對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都具有重要作用。

孩子反覆發熱、咳嗽、呼吸道感染?先調理好脾胃至關重要!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人體攝入的食物在經過胃的消化吸收後,須賴於脾的運化功能,才能將水谷轉化為精微物質,並通過脾的運輸和散精功能將水谷精微佈散於全身,從而使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等各個組織、器官得到充足的營養,以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金代醫學家李東恆著有《脾胃論》,“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明確指出百病皆由脾胃功能失調引起。

孩子反覆發熱、咳嗽、呼吸道感染?先調理好脾胃至關重要!

脾胃虛弱的症狀表現

有些人面色不好,中醫叫“面色萎黃”;有些是乏力;還是些出汗比較多,小朋友一塊兒玩,別人出汗不多,他就大汗淋漓,衣服都溼了;有些孩子不愛吃飯;還有些孩子大便不調,經常腹瀉或便幹,這些都是脾胃虛弱的表現。

幼兒脾胃功能不健全,加上後天餵養不當,極易造成脾胃虛弱。幼兒反覆發熱、咳嗽、呼吸道感染等大部分問題由脾胃問題引起。因此,我們先來講講孩子脾胃虛弱的原因:

先天不足

體質是天生的,有強有弱,也有特殊體質(如過敏體質)。

天生體質較差的小孩子普遍脾胃也會虛弱一點。而且體質差的小孩大多是過敏性體質。而遺傳性的過敏體質是很難逆轉的,只能通過後天的調養來儘量避免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不良的飲食起居方式

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導致兒童脾胃虛弱最主要的原因。比如,很多孩子喜歡吃寒涼的食物,如果不加以節制,很容易損傷脾胃,造成脾胃虛寒,功能下降,從而影響食物消化吸收。很多孩子都有挑食、偏食的習慣,遇到自己喜歡吃的,就暴飲暴食,一次吃太多,很容易導致腸胃積食,消化不良,增加腸胃負擔,脾胃進一步受損,進入惡性循環。另外,過食油膩食物,濫用清熱類藥物也會對兒童的脾胃健康造成威脅。

人體的脾胃喜溫怕寒,寒涼是脾胃保養的大敵。因此過度使用空調,不注意及時保暖也會對孩子的脾胃造成不良影響。

現在的孩子,尤其是大城市的孩子,愛玩遊戲、看電腦等,經常坐著,運動少,易導致食物在腸胃集聚,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孩子反覆發熱、咳嗽、呼吸道感染?先調理好脾胃至關重要!

情志不舒

中醫中講:“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情志活動依賴臟腑精氣的充盛及氣血運行的暢達,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氣機升降之樞,情志失調則脾胃氣機升降失常,運化失職出現相應的臨床病證。

但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擁有一個好的情緒實在是太難了。很多大人會認為“小屁孩兒懂什麼呢?有什麼可煩的呢”,其實不然。現在的孩子要受到各方面的壓力,明明學校裡的學業任務已經很繁重了,家長還要給孩子報一堆輔導班。要麼就是考試稍微沒考好,老師就在微信群裡點名批評。這樣的話,孩子的壓力怎麼能不大呢?壓力一大情緒就不好,病自然也就來了。

說道這裡,既然您已經知道孩子脾胃虛弱的原因了,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講講如何養好孩子的脾胃吧!

調整飲食習慣

《黃帝內經》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平時飲食要以七分飽為主,就算有時候食慾很旺盛,也還是要控制一下,只吃七分飽。因為七分飽能夠給腸胃留一些空間,不會把整個腸胃都填滿。腸胃一旦有空間,它運轉起來就會比較順暢。平時儘量少讓孩子吃一些生冷食物,什麼酸奶、冷飲、炸雞腿都要少吃。

孩子反覆發熱、咳嗽、呼吸道感染?先調理好脾胃至關重要!

尤其是在孩子生病期間 一定要飲食清淡,中醫講魚生痰、肉生火,吃這些東西很不利於孩子康復。另外咳嗽不要吃太冰的食物,中醫認為咳嗽大部分是肺感寒,與肺受寒有關係。

孩子如果病好了,也應該堅持清淡飲食一週,不吃任何水果。

就餐順序要正確

湯(小半碗)→米飯雜糧(50%)+蔬菜(30%)+兩種肉(20%)→水果(半小時後再吃)

很多家長都有疑問,到底是飯前喝湯好,還是飯後喝湯好?到底是飯前吃水果,還是飯後吃水果?

今天跟大家說一下正確的順序:

先喝湯,然後再吃菜,再吃米飯雜糧,最後吃的是水果。建議飯後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之後再吃。

孩子反覆發熱、咳嗽、呼吸道感染?先調理好脾胃至關重要!

作息時間要調整

十點前睡覺。晚上是一天中的冬季,氣血內藏,不應做劇烈的玩耍運動、擾亂氣血。

睡覺對氣血很重要,主要是可以養護氣血,養的是五臟六腑的氣血。

睡覺把白天吊在外面的氣,到晚上的時候收回自己體內進行養護,然後第二天又派出去保護自己的身體。相當於給氣充電,以應對第二天的全新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