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神機妙算,為什麼不救關羽?夷陵之戰為什麼不跟著出征?

遇見文


諸葛亮在襄樊之戰中的表現的確令人懷疑,至少向劉備提出救援關羽的建議都沒有,對此眾說紛紜。夷陵之戰中劉備不帶諸葛亮出征可能出於不信任。

一、首先分析諸葛亮為什麼不救關羽。

①諸葛亮對關羽的襄樊之戰選擇袖手旁觀的動機是什麼?換句話說,諸葛亮有沒有袖手的動機?應該是有的,因為關羽率軍攻襄樊,違背了諸葛亮制定的發展戰略。

諸葛亮的在《隆中對》提出的戰略是,北方發生大動亂,有機可乘時,劉備集團同時出動益州和荊州兩路大軍北伐。此時關羽根本不具本的出兵條件,而且面臨兩個隱憂:1是和孫權的關係存在破裂可能,如果孫權翻臉,關羽會腹背受敵,後來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2.關羽孤軍深入,失敗的風險很大。

另外一個原因屬於諸葛亮和關羽的個人恩怨,那就是關羽看不起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後,關羽對劉備和諸葛亮走得很近就發出過怨言,劉備說出“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才暫時平息了關羽的不滿。關羽的一個典型的缺點狂妄自大、目中無人。不僅看不起馬超、黃忠等武將,更看不起士大夫。

②諸葛亮袖手旁觀的表現就是沉默不言。

戰爭開始時不勸阻。

素以用兵謹慎的諸葛亮,明知關羽北伐的條件不成熟,且違背《隆中對》時制定的戰略,諸葛亮沒有盡到軍師職責,建議劉備阻止關羽出兵。關羽雖然統領荊州,如果沒有劉備的命令,作為臣的關羽敢擅自挑起戰爭?

戰爭中沒有及時建議增兵,支援關羽。

襄樊戰役開始後,曹操極為重視,不僅親自坐鎮洛陽,不僅與眾臣日夜分析前線的情況,商量對策。還不斷派出于禁、龐德、徐晃、徐商、呂建、殷署、朱蓋、張遼多批援軍。面對曹魏大軍幾乎傾巢出動,軍事態勢如此嚴重的情況下,諸葛亮在曹魏大軍幾乎傾巢出動,軍事態勢如此嚴重的情況下也沒有建議劉備派兵支援。至少我們在現有的史料裡沒有找到諸葛亮對襄樊之戰的隻言片語。

戰爭後期沒有建議派兵救援關羽。

如果說戰爭前期關羽勢如破竹,沒有救援的必要,那麼當陸遜率大軍攻佔宜都、秭歸、枝江、夷道、夷陵時,劉備任命的宜都太守樊友棄城逃回成都。此時劉備、諸葛亮應該瞭解了荊州的真實戰況,從《三國志·陸遜傳》中可知,宜都失守的時間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距離關羽在臨沮被馬忠生擒還有1個月的時間,如果這時諸葛亮建議劉備馬上發兵,日夜兼程也許能救回關羽。例如下令劉封派兵救援,畢竟劉封距離關羽被擒的臨沮只有幾十裡地。

即使時間緊張沒有救援成功,但是畢竟派兵救了。後人沒有看到諸葛亮在這方面的任何建議,奇怪的是劉備也沒沒有派兵,面對曹操和孫權的重兵圍剿,他哪裡來的自信關羽能安然無恙?蜀漢的歷史謎團真的很多。

綜上所述,在關羽面臨危機的時候,諸葛亮的確沒有救援的行動,他作為軍師在袖手旁觀。難怪國學大師章太炎說“葛氏假手於吳人,以隕關羽之命”。

二、夷陵之戰為什麼不跟著出征?

劉備稱帝后不久準備發兵討伐東吳。當時劉備因為憤怒喪失了理智,誰反對處罰誰,例如:

趙雲進諫勸劉備不要征伐孫權,否則會陷於膠著狀態,結果趙雲被劉備發配到遠離戰場的江州。

益州從事祭酒秦宓說了一句“天時不當,必難取勝”。就被劉備送進大牢。

黃權建議劉備殿後,由他當先鋒。劉備同樣把黃權調離正面戰場。

面對劉備伐吳這件大事,丞相諸葛亮是什麼表現?從《法正傳》裡諸葛亮的言語判斷,他也應該是多次勸阻過的。劉備敗退到白帝時,諸葛亮嘆曰:

“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勸諫的結果也是遠離戰場,留守成都。

這就是夷陵之戰諸葛亮為什麼沒有跟著出征的原因。


閔不克


諸葛亮神機妙算,為什麼不救關羽?夷陵之戰為什麼不跟著出征?我是王小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說一下這兩個事件危害對蜀漢來說是非常嚴重的,關羽大意失荊州,丟掉了地盤丟了性命。為劉備起兵伐吳埋下導火索,也間接地害了張飛一條性命。諸葛亮為什麼不救關羽?為什麼不跟劉備去討伐東吳?我來給你分析一下當時的大背景和諸葛亮的無奈。



1,諸葛亮劉備無力救援關羽

劉備任命關羽鎮守荊州本身就是錯誤的命令,劉備對他這個二弟和荊州都認識不足,或者認識到荊州的重要性,必須派一個值得信任的,又能威鎮曹操孫權不敢侵犯的人鎮守。劉備確實有點一相情願了,論威望能力關羽足夠,但長期戰爭中取得的成績,也養成了關羽孤獨驕傲的性格。

關羽獨立鎮守荊州時,諸葛亮問關羽:倘若曹操領兵攻擊荊州怎麼辦?關羽回答:全力抗拒曹操。諸葛亮又問:曹操孫權一齊來攻呢?關羽說:我分兵抵抗。諸葛亮說:你如果這樣去鎮守荊州,荊州危險。我有八個字你一定牢記,北拒曹操,東和孫權。關羽表示牢記軍師之言,銘記肺腑。

然而,驕傲的關羽把諸葛亮的話並沒有記到肺腑,對孫權聯姻的行為斥責說:我虎女怎麼能嫁犬子。把東吳上下得罪個死。手下將領犯錯,關羽大叫:你等著,看我回來怎麼收拾你!同樣,說話不留餘地,也把劉備的乾兒子也得罪了。在這種背景下,劉備諸葛亮怎樣去救關羽,兵沒有,漢中剛收復還不穩定。

2,劉備傾全國之力伐吳,諸葛亮極力反對

劉備去討伐東吳,諸葛亮一百個反對,但反對有用嗎?諸葛亮反對是站在全國的高度看問題,面前的敵人是曹魏,不是東吳。為報仇就要不顧主要敵人,去賭國運。若是曹魏乘機攻擊漢中怎麼辦?劉備被仇恨衝昏頭腦,你諸葛亮反對我報仇,乾脆你別跟我去,留下看家吧。趙雲也反對我報仇,好吧,前線別去了,搞後勤工作吧。

諸葛亮不是不想救關羽,而是力不從心。不跟劉備伐吳,一個是劉備賭氣不讓去,另一個是要防備最強大的敵人曹魏。關羽大意失荊州,損失了蜀漢三分之一實力,劉備一意孤行幾乎損失了蜀漢全部能戰之兵。給諸葛亮留下一個爛攤子,好在諸葛亮不謂艱難,精心發展,奮發圖強使蜀國恢復了一定實力。


王小白的情感世界


荊州之地對於劉備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軍事要塞。當年諸葛亮出山的時候,就是讓劉備佔領荊州,然後在佔領益州繼而統一天下。

可以說對於劉備來說,只要佔領這兩個地方,他就有了統一天下的可能。

因為一旦劉備佔領了荊州和益州,他既可以兵分兩路北上去打曹操,又可以順江而下,去打東吳的孫權。

可見,荊州和益州對於劉備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事實上荊州被關羽給弄丟了。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劉備在拿下荊州之後,他就緊接著去打益州去了。

他覺得關羽是能夠堪當大任的,所以,就把益州留給了關羽鎮守。

劉備帶著其它將士到了益州,很快他們就把益州的主人劉璋給打歇菜了。劉璋投降了劉備,劉備終於得到了荊州和益州。

在拿下益州來之後,劉備就開始實行他的統一大業了。

這時候他想到了老祖宗劉邦,當年劉邦就是佔領的蜀地和漢中,然後和項羽角鹿中原,把項羽打敗當上皇帝的。

可是,現在美中不足的是,漢中在曹操的手裡,若是劉備想要統一天下,就必須要把曹操手裡的漢中給奪過來。

所以,劉備就發動了漢中之戰。

鎮守荊州的關羽知道了這件事,為了緩和劉備進軍曹操的壓力。關羽就發動了襄樊之戰,正好荊州的北面是曹操的軍隊,所以,關羽就開始攻打駐軍在襄樊的曹軍了。

誰知,這個爭奪荊州的機會被孫權給洞察到了。

當孫權知道劉備拿下益州來之後,他就有點害怕了,他明白劉備打的小算盤。劉備的勢力大增,他是很害怕的。

所以,當劉備攻打漢中,關羽攻打襄樊的時候。孫權意識到,自己拿下荊州的機會來了,畢竟關羽去打襄樊了,荊州處於無人管轄的局面。

於是,孫權找到被關羽吊打的曹操,告訴曹操不如我們聯合在一起,把劉備和關羽給幹翻吧。

此刻曹操真的是被關羽打的一個腦袋兩個大。關羽又是水淹七軍,又是活捉于禁,又是力斬龐德......,真是好不威風呀。

他聽到孫權這樣的提議,當然是雙手稱讚了。所以,曹操和孫權聯合在一起,把關羽給打敗了。

關羽被突然的轉機,打了一個懵逼。現下只有逃跑一條路可走了,關羽敗逃當他走到臨沮,距離益州僅僅二十里地的時候,他被呂蒙的手下給捉住,然後被呂蒙殺害了。

關羽死了,荊州也就到了孫權的手裡了。

劉備不但失去了荊州,還失去了關羽這樣的一員虎將。這說明劉備想要統一天下,已經不可能了。

那麼,假如讓諸葛亮預料到關羽會輸,他和關羽一起出徵守荊州,他們能守得住嗎?

我想也是守不住的,因為關羽就不聽諸葛亮的話。諸葛亮對關羽也是禮讓三分的,一般諸葛亮對關羽都是順從的多,反對的少。

比如馬超歸順劉備的時候,關羽聽說馬超很牛逼,曾經給張飛打了上百個混合。

關羽就給諸葛亮寫信,說我要去給馬超較量較量,看看我們兩個到底誰更厲害。

諸葛亮見了關羽這樣的信,他趕緊說馬超是很厲害,但是,比起你關羽來,還是差了很多的。

你看諸葛亮就是這樣恭維關羽的,關羽聽了諸葛亮拍自己的馬匹很受用,他也不找馬超比試去了。

事實上按正確的處理方式,諸葛亮應該訓斥關羽才對。

畢竟關羽是封疆大吏,他是給劉備鎮守荊州呢。有這種重任在身上,他竟然要去成都,給馬超比試武功,你說這不是鬧嗎?小孩過家家呢?

所以,即使諸葛亮和關羽在一起,荊州之地也是難保的,可以說只要關羽一意孤行,發動襄樊之戰了,那麼荊州就必丟無疑。

畢竟,關羽是敗在了曹操和孫權兩個人的手裡,所以,即使是諸葛亮在,他也是無力迴天了,他能耐再大,奈何關羽不聽他的,荊州丟失也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史學達人


關羽自作主張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大概率是自作主張,並不是蜀漢朝廷商量的結果,所以諸葛亮在開始階段並不知曉,當然也無法插手。

公元219年,劉備勢如破竹拿下漢中後,自封為漢中王,開始第一波封賞。他冊封了關羽、黃忠、馬超和張飛,分別為前後左右四大將軍,一時風光無倆。

秋,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

這一年的關羽在忙什麼呢,這一年關羽接受了冊封,隨即開始發動襄樊之戰。那麼關羽為什麼會猝然發動?

1.荊州的州府始終在曹魏手中

荊州的州府不是蜀漢佔據的江陵,而是襄陽。所以既然關羽是襄陽太守,又被全權授予督掌荊州軍政大權,心高氣傲的關羽,肯定會露兩手。要知道他與馬超和黃忠一起冊封為四大將軍,他是不滿意,心裡不服氣的。

2.與劉備遙相呼應,趾高氣揚

劉關張三兄弟,前期可以說被曹操追著屁股打。一直到赤壁之戰,終於回了一口大血,這還是周瑜幫忙的結果。所以等到劉備軍事要塞漢中之後,關於摩拳擦掌,多少會有點心高氣傲,正好發動一場大戰,趁勝追擊多從曹魏那裡拿一些地盤。

在史書上,我們找不到劉備下旨,或者諸葛亮知曉襄樊之戰的記載。至於諸葛亮神機妙算,那是玩笑話,三國時代真正神機妙算的,是荀攸和賈詡。

夷陵之戰棄用

諸葛亮是反對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旁證是諸葛亮獲悉劉備大敗的消息後,長嘆一聲,說了一句話。

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

諸葛亮說如果法正還活著,一定可以制止劉備東行伐吳。潛臺詞就是諸葛亮本人是反對的,但是勸不了,因為劉備不聽他的。

也正是因為諸葛亮與劉備意見衝突,所以劉備沒有讓他隨行。

那麼諸葛亮內心究竟是怎麼想的呢?我們可以借用趙雲勸說劉備的話,作為諸葛亮的內心獨白。

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

趙雲當初勸劉備說,國賊是曹魏,又不是孫權。只要我們先打敗了曹魏,吳國不戰自降,自然會臣服與我們。

這恐怕就是諸葛亮的真實想法,但還是那句話,劉備不聽。劉備反而盡起國中兵馬,一副成竹在胸,此戰必勝的樣子。正照應了那句話,天欲亡之,必先狂之,劉備就是這樣。


李杜文


看《三國演義》是上小學五年級,諸葛亮是我心中的偶像,身高八尺,面如冠玉,他!就是智慧的化身。

關羽水淹七軍,名震華夏,看得讓人熱血沸騰,關羽敗走麥城,讓人心中酸楚……

劉備取漢中以後,也可以說是人才濟濟,也是蜀國最強盛的時候,蜀國,五虎上將死了以後,依然堅持了幾十年,那麼當時幹嘛不馳援荊州呢?

劉備有頂級的諸葛亮,法王,劉巴!趙雲,馬超,好像也不是太受重用。

馬超和曹蠻蠻,有殺父之仇,投降曹蠻蠻,應該不可能,馬超就是一個不懂水的人,投降孫權的可能也不大。

如果這樣,取得漢中以後,幹嘛不讓諸葛亮帶馬超,趙雲去荊州呢?

魏延守漢中,關羽守荊州,其它四虎睡大覺,讓人想不通嘛。

當年的周郎小兒,假意去取益州,讓關羽張飛黃忠魏延包圍著,諸葛亮在山上撫琴,直接把周郎小兒活活氣死,多解氣啊!

當關羽和徐晃硬剛的時候,突然殺出一個馬超,徐晃嘛,就會像呂布提紀靈似的,落入馬超手中。

呂蒙的白衣渡江,讓他渡吧!把戰船全部燒掉,諸葛亮和趙雲再給他來個十面埋伏。

當我們小的時候,同學們一直討論這個問題,諸葛亮為什麼專門欺負人家東吳的君臣呢?

猶其是過江弔孝,兩個刀斧手就可以要了諸葛亮的小命。

曹操世代欺負劉姓皇帝,最後讓司馬家欺負。

諸葛亮玩東吳,最後東吳玩關羽。

諸葛亮赤壁漢中玩曹操,司馬懿最後祁山玩諸葛,這應該就是因果循環吧!


風吹青竹搖162015807


其實當時諸葛亮已經料想到了,但是諸葛亮他不想救。不是因為諸葛亮他自私,那是因為劉備。其實劉備雖然和關羽結拜兄弟,但是劉備始終對關羽有芥蒂。一切原因都源於關羽他太過忠誠,太重義氣。本來劉備想要登基為帝,但就是因為有關羽的存在。他不能馬上登基為帝,關羽當初之所以和劉備結為兄弟。那是因為劉備當時想復興漢朝,但是如果劉備貿然登基為帝,那在關羽認為他就和當時的曹操是一樣的。這就會引起關羽的不滿,劉備那時候急需要有人幫助他,如果關羽那時候離開他,劉備就害怕關羽會被曹操所用。因為曹操之前多次想挖走關羽,如果關羽成了他人的幫手,那也就威脅到了劉備。所以劉備就和諸葛亮商量,想通過他人之手來除掉關羽。其實這一招是諸葛亮幫他出的,諸葛亮早就猜透了劉備的想法。

當時的關羽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想除掉他,因為關羽太過耿直,許多人都不能把他拉到自己的身邊做事。就只能想辦法殺了他,當初曹操特別欣賞關羽,但是關羽為了義氣,依然回到了劉備的身邊。後來孫權也想把關羽拉到自己的身邊,但是卻受到了關羽的侮辱。所以孫權和劉備都想除掉關羽。因為把他留在劉備身邊,只能是對自己造成威脅。要麼為自己所用,要麼被自己所殺。這就是古代統治者的一般作為,誰都不想多一個敵人。

其實諸葛亮早先就已經猜測到孫權早已經做下了準備就等關羽了。如果那個時候諸葛亮派軍,關羽都不會死。但是為了劉備,他不得不這樣做。並且諸葛亮和關羽本來也就不和 如果不是劉備在中間調和二人早就鬧開了,關羽為人自傲他打心眼裡十分看不起像諸葛亮這樣的謀士,認為這些人只能靠自己的陰謀詭計,而不能像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去上戰場。

礙於劉備的存在,關羽只好服從劉備。人一旦有了野心,就忘記了最初的心。其實劉備之前就不想興復漢室,他只是想用這個理由來達到自己稱霸天下的目的。關於一代好漢,就這樣去世了,是歷史的一個遺憾。





卿說



關羽北伐被圍時(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季漢、曹魏、孫吳當時形勢如下:

1、漢中爭奪戰

劉備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一直在跟曹操爭奪漢中,季漢大部分主力將領都在漢中,第一次張飛、馬超、吳蘭、雷銅等攻擊武都失敗,劉備親自率軍來漢中。在斬殺夏侯淵後,曹操率大軍支援張郃,劉備只得向成都調兵

【先主爭漢中,急書發兵軍師將軍諸葛亮以問洪,洪曰: “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亮於是表洪領蜀郡太守,眾事皆辦---《三國志蜀書十一楊洪傳》】

漢中之戰兩年以來,季漢主力都在爭奪漢中。此時劉備殺夏侯淵,敗張郃,退曹操,導致曹魏徙漢中百姓,引發大量徭役,朝中震動,哀民遍野,紛紛起義

【建安二十三年,陸渾長張固被書調丁夫,當給漢中。百姓惡憚遠役,並懷擾擾。民孫狼等因興兵殺縣主簿,作為叛亂,縣邑殘破。固率將十餘吏卒,依昭住止,招集遺民,安復社稷。狼等遂南附關羽。羽授印給兵,還為寇賊】

劉備收復漢中,直接就打通了跟襄樊之間的聯繫, 而關羽在守荊州這幾年,可謂是強盛到了極點,在內政方面正如孫權跟呂蒙的對話:【羽素勇猛,既難為敵,且已據荊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膽勢益盛,未易圖也】。在軍事方面直接讓曹魏以及山賊方面很多人歸降關羽。

【南陽守將侯音執太守與關羽連和” --《三國志武紀》建安二十四年注引《曹瞞傳》。陸渾民孫狼等殺縣主簿,南附關羽---《三國志管寧傳》 時關羽彊盛,京兆金禕等謀挾天子以攻魏,南引關羽為援--《資治通鑑》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三國志關羽傳》】

當時曹操在漢中失敗後,又因為關羽的鬧騰,直接想遷都

【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關羽傳》】

建安二十四年,這一年,劉備漢中大勝,進位漢中王,曹操連接失敗,直議遷都,孫權本來是跟劉備結盟【權令諸葛瑾報,更尋盟好】,因為關羽當時氣勢太盛了,導致孫權害怕。

【權內憚羽,外慾以為己功,箋與曹公,乞以討羽自效---《孫權傳》 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司馬宣王、蔣濟以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願也--《關羽傳》】。

於是孫權暗通曹操

【孫權遣使辭以“遣兵西上,欲掩取羽。江陵、公安累重,羽失二城,必自奔走,樊軍之圍,不救自解。乞密不漏,令羽有備】

此時是建安二十四年秋十月,關羽威震華夏之後,閏十月,孫權襲擊荊州,關羽後方起火。十一月,關羽敗走麥城,十二月,關羽身死。不過三個月時間。劉備在漢中勝利後稱王,回成都,此時主力多在漢中及沿途。

【備於是起館舍,築亭障,從成都至白水關,四百餘區--《典略》】

荊州距離漢中、成都太遠,即使孫權襲擊荊州時劉備得到消息,調兵遣將,增援關羽,一個多月時間根本不夠,因為那時沒有飛機。

諸葛亮就算再神機妙算,算到孫權背盟,也不會算到劉封不去增援,糜芳傅士仁會背叛。況且漢中等地也需要派兵駐守。

2、夷陵之戰: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當時國際環境,曹魏跟孫吳關係緊張,特別是曹丕即位以來:

【孫權遣將陳邵據襄陽,詔仁討之。仁與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陽,使將軍高遷等徙漢南附化民於漢】

此時劉備東征,曹魏大臣劉曄建議曹丕也伐吳,曹丕沒聽。加上因為蜀地地勢問題,劉備不用擔心曹魏襲擊。當時劉備稱帝,兩年之前在漢中勝過曹操,風頭正盛。劉備準備東征孫吳時,朝中大臣多以孫權是盟友,曹操是國賊來勸說劉備,而不是以夷陵之戰一定會失敗來勸說。

【雲諫曰: “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不應置魏,先與吳戰。 ”先主不聽,遂東征--《雲別傳》】

當然諸葛亮也不會料到劉備會失敗,而且孫吳結盟吳國使者諸葛瑾是諸葛亮哥哥,跟隨呂蒙征討關羽諸葛瑾也參與了。在劉備因為關羽被殺盛怒之下,當時諸葛亮也有苦難言啊。

至於為什麼諸葛亮不跟隨劉備出征,就很簡單了,諸葛亮一直是劉備肱股之臣,劉備出征漢中,大後方成都一直是諸葛亮鎮守,由此可見劉備對諸葛亮重視程度。

【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古鐘歷史


眾所周知,諸葛亮神機妙算,能夠運籌帷幄,但是他終究還是沒有算到呂蒙會夜襲荊州,讓關羽處於危難的境地,並且失去了荊州。諸葛亮神機妙算,那當時關羽敗走麥城是諸葛亮完全沒有算到的,還是他故意沒有向關羽透露。

因劉備,諸葛亮不能救

關羽敗走麥城,其實當時諸葛亮已經料想到了,但是諸葛亮他不想救。不是因為諸葛亮他自私,那是因為劉備。其實劉備雖然和關羽結拜兄弟,但是劉備始終對關羽有芥蒂。一切原因都源於關羽他太過忠誠,太重義氣。本來劉備想要登基為帝,但就是因為有關羽的存在。他不能馬上登基為帝,關羽當初之所以和劉備結為兄弟。那是因為劉備當時想復興漢朝,但是如果劉備貿然登基為帝,那在關羽認為他就和當時的曹操是一樣的。

這就會引起關羽的不滿,劉備那時候急需要有人幫助他,如果關羽那時候離開他,劉備就害怕關羽會被曹操所用。因為曹操之前多次想挖走關羽,如果關羽成了他人的幫手,那也就威脅到了劉備。所以劉備就和諸葛亮商量,想通過他人之手來除掉關羽。其實這一招是諸葛亮幫他出的,諸葛亮早就猜透了劉備的想法。

關羽已成眾人眼中釘、肉中刺

當時的關羽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想除掉他,因為關羽太過耿直,許多人都不能把他拉到自己的身邊做事。就只能想辦法殺了他,當初曹操特別欣賞關羽,但是關羽為了義氣,依然回到了劉備的身邊。後來孫權也想把關羽拉到自己的身邊,但是卻受到了關羽的侮辱。所以孫權和劉備都想除掉關羽。因為把他留在劉備身邊,只能是對自己造成威脅。要麼為自己所用,要麼被自己所殺。這就是古代統治者的一般作為,誰都不想多一個敵人。

礙於劉備的存在,關羽只好服從劉備。人一旦有了野心,就忘記了最初的心。其實劉備之前就不想興復漢室,他只是想用這個理由來達到自己稱霸天下的目的。關於一代好漢,就這樣去世了,是歷史的一個遺憾。

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

對於夷陵之戰來說,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戰,前兩戰分別是赤壁之戰和官渡之戰。因為夷陵之戰被陸遜擊敗,不僅劉備因此氣死,蜀漢的元氣也因此受到極大的損傷。值得注意的是,在夷陵之戰中,諸葛亮並沒有跟著去。那麼,問題來了,劉備為什麼不帶著諸葛亮呢?

一、武將捉襟見肘,謀臣人才凋零

首先,在真實的三國曆史中,諸葛亮對於劉備進攻東吳,雖然沒有明確支持,但孔明也沒有表示出反對的態度。一定程度上,佔領荊州和益州,是諸葛亮隆中對的重要基礎。所以,在奪回荊州上,諸葛亮和劉備的態度幾乎是一致的。不過,在劉備出發之際,萬人敵張飛卻被手下暗算了。在張飛這員大將被殺後,蜀漢的武將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了。而就蜀漢的謀臣來說,因為法正、龐統等人的去世,同樣是人才凋零。

二、後方無人,需能人鎮守

就諸葛亮來說,擔負著鎮守後方重任,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劉備不會帶著諸葛亮隨軍出征。同時,對於劉備此前的幾次出征,也沒有帶著諸葛亮的習慣。比如赤壁之戰後,劉備在穩定荊州後,率軍進入到益州,一開始,劉備是帶著張飛、龐統等人去的,而諸葛亮、趙雲等人起初是留在荊州。不過,在龐統被殺後,劉備才派諸葛亮、趙雲等人率軍進入到西川。而就漢中之戰時,諸葛亮也沒有走上前線,而是留在成都。彼時,劉備是帶著法正隨軍出征。

三、劉備有自己獨到的用人選擇

雖然諸葛亮經常自比管仲、樂毅,不過,後人卻認為軍事不是諸葛亮的長處,諸葛亮更像是蕭何、張良,也即擅長於治理、後勤等。對此,《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曾評價諸葛亮:“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而諸葛亮的老對手司馬懿也評價其:“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由此,率兵打仗並非諸葛亮最擅長的事情。劉備選擇帶著龐統、法正等人隨軍出征,而不是諸葛亮!在此基礎上,對於看人非常準確的劉備,自然明白諸葛亮的這一特點,也即沒有隨軍帶著諸葛亮,而是讓諸葛亮負責大軍出征的糧草、後方的治理等。特別是在夷陵之戰時,雖然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非常重要,但是,劉備這一外來勢力,也對益州本土派非常不放心。這個時候,劉備需要諸葛亮這樣的能人留守成都,不然前方戰敗,後方又出現變故的話,蜀漢真的可能早早就滅亡了。


樂之斯年


荊州丟失事實上並非諸葛亮不救關羽,只是局勢發生太快,連諸葛亮都沒有預料到關羽最後會被殺。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在漢中擊敗曹操奪取漢中全境,在五月進位漢中王,關羽被封為前將軍假節鉞。


是時曹操內部發生叛亂,有人暗通關羽,關羽趁著機會領軍三萬多分兩路自己親自攻打樊城,派將領一路攻打襄陽。兩個地方都被關羽圍城無法擺脫局勢,曹仁就派人向曹操求援,曹操派于禁和龐德救援樊城。關羽趁著雨季再加上于禁龐德軍隊駐紮在漢水低窪處,關羽掘漢水水淹樊城,于禁軍被淹全軍覆沒,于禁被擒,龐德因為不投降被殺。


此時許都周圍群賊響應關羽南下依附,曹操作戰的荊州刺史和南鄉太守也投降關羽。曹操嚇得想遷都避開關羽。這是關羽發動襄樊前期情況,可以說如果後期沒有變故,襄樊肯定會被關羽攻下,而襄樊遠離益州,劉備和諸葛亮此時應該是收到的捷報,肯定也不會預料到後期的轉變。

而劉備剛剛攻下漢中,又派孟達劉封攻取了東三郡,東三郡離樊城比較近,關羽曾向孟達、劉封要求支援關羽,孟達以新城等新附需要駐守為由拒絕關羽。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漢中之戰結束不久關羽就發動了襄樊之戰,這些剛打下的地方都需要派兵駐紮不然會映期反叛。


就在一片形式大好的情況下,關羽先是被徐晃擊退,緊接著曹操聯合孫權,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駐守在荊州的糜芳傅士仁竟然投降了斷了關羽的後路。這一連串的事情發生的時間不過是前後幾天,就算關羽派人送信回成都更本就來不及。所以求援不到,荊州全部落入東吳手中,關羽失敗後軍心又不穩最後逃至麥城,出逃臨沮時被吳軍所殺。

也並非諸葛亮不救而是沒有來得及救,事情變化太快,有點讓諸葛亮始料不及。


夷陵之戰是劉備稱帝后為了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向東吳發動的戰爭。伐吳之戰在前期遭到了趙雲黃權等人的反對,趙雲因此被劉備調往江州,黃權也被劉備調到北邊提防魏國。諸葛亮至於有沒有反對並沒有記載,演義中說諸葛亮反對,正史中諸葛亮曾說“若法孝直在定能阻止主公”。


諸葛亮應該不贊成劉備但也並未明確反對,不過按照以往情況。都是劉備在外出徵,諸葛亮在後方駐守,並且為劉備提供後勤。打仗其實後勤非常重要,所以諸葛亮之所以沒有跟著去是給劉備提供後勤。而且此時劉備出征作為丞相的諸葛亮肯定要留守成都提防曹魏的。實際上諸葛亮也是想讓劉備打東吳的畢竟荊州是隆中策略之一丟了在北伐曹魏很困難。所以諸葛亮並非跟隨劉備出征。


歷史沉淪


諸葛亮是很聰明,能掐會算,但是,僅限於小說當中,離開小說所有的本領就都沒有了。現實情況中的諸葛亮,他是沒有這麼大的本領的。

若是他有未卜先知的本領,恐怕天下早就是他的了。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他在蜀漢統治的時期的表現,也就是馬馬虎虎剛剛說得過去而已。

既然現實當中的諸葛亮沒有未卜先知的本領,他也料不到關羽會死了。

關羽的死,不但諸葛亮沒有料到,恐怕劉備同樣也沒有料到。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當時的關羽是在鎮守荊州,劉備把荊州給了關羽之後,他就去開疆拓土去了。我們都知道劉備拿下來了益州。

在拿下益州來之後,諸葛亮就守在了成都。

此刻的劉備也沒有閒著,他去北方的漢中,和曹操打仗去了。

就是在劉備和曹操打仗的時候,關羽聽到了這個消息,他也開始率領荊州的士兵,向襄樊地區的曹軍進攻了。

本來這個戰役,關羽打的是順風順水的,而且大有把襄樊城給攻破的勢頭。

可是,誰都想不到,正在關羽勢不可擋的時候。孫權聯合了曹操,在關羽的背後捅了關羽一刀。

這個孫曹之間的聯盟,無論是諸葛亮,關羽,還是劉備都是想不到的。

所以,關羽兵敗,除了曹操和孫權之外,任何人也是不知道的。

關羽因為受到了孫權和曹操的攻擊,開始兵敗當他逃到臨沮的時候,他被呂蒙的部下抓住,然後被呂蒙給殺害了。

所以,關羽是誰都救不了的,諸葛亮也不行。

那麼,在關羽死了之後,劉備又發動了夷陵之戰,為何諸葛亮在夷陵之戰的時候,不跟隨劉備出征呢?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當時諸葛亮的態度了。

劉備要發動夷陵之戰,是想要打孫權,給關羽報仇,順便在奪過荊州來。當然了重點是奪過荊州來,其它的都是噱頭。

可是,諸葛亮不贊同劉備的這種做法。

因為在諸葛亮看來,打孫權是沒有道理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是曹魏,曹魏才是天下人共同的敵人。

若是劉備去打關羽,這就給自己樹立了一個強大的敵人。一個曹魏,他們都應付不過來,更何況在加上一個孫權了。

所以,諸葛亮是不贊同劉備攻打孫權發動夷陵之戰的。

但是,劉備不這樣想,因為他丟了荊州,就像他斷了一條腿一樣,這口氣他咽不下。他一定要去找孫權,給關羽討個公道。

儘管諸葛亮一直勸阻他不要發動夷陵之戰,但是,劉備還是發動了。

當時張飛也想跟著劉備一起去,但是,就在他們會合的時候,張飛被部下殺掉了。劉備不得不一人前往。

我們都知道夷陵之戰最後劉備失敗了,他被陸遜的一把火燒了一個八百里連營。

劉備敗退而逃,逃到了白帝城這個地方,他就開始託孤給諸葛亮了。相信,那一刻劉備肯定是後悔的。

今日的結果全部都是沒有聽諸葛亮的勸諫造成的,自己茫然發動夷陵之戰,不但失敗了,而且還導致了自己歸西了。

這就是當時諸葛亮不跟隨劉備的原因,他不贊同劉備,劉備也沒有必要帶著他去當軍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