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確定孩子是不是有自閉症?

大可730


自閉症又叫孤獨症,在醫學界經常被看做是一種

廣泛性的神經發育障礙

男孩患病較多,這種“病”給很多家庭帶來了糟糕的,甚至是災難性的打擊,可是自閉症到目前為止仍然是無法有效治癒的一種心理病症

但是當父母做好相應的準備和應對並及時積極參與康復訓練的話,往往可以得到較好的效果。

自閉症的早期症狀

1.言語發展障礙

往往有自閉症的兒童在語言發展上會存在障礙,一般到2歲左右還不會叫爸爸媽媽,並且對父母的呼喚毫無反應,就要引起注意。

在排除其他器質性問題(比如其他大腦發育障礙等)之後,要去專業的醫院和科室進行就診和治療。

2.獨特的興趣

有自閉症的孩子可能會對一般孩子喜歡的玩具不感興趣,但是對一些非玩具性的東西抱有獨特的嚮往。比如對轉著的電扇、來回的汽車、重複的音樂等等可以保持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的濃厚的興趣和高度的關注。

3.社交障礙

有自閉症的孩子往往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無法直視對方的眼睛。同時,缺乏表情。

不像其他兒童一樣期盼父母的擁抱和關愛,也不喜歡和別人交流,經常很喜歡自己坐在角落裡做自己的事情,甚至會對別人的主動親近產生恐慌而忽然大叫。

4.重複刻板的行為

自閉症兒童往往會伴隨強迫性行為或者刻板行為,比如會頻繁眨眼、抽動肩膀、一直拍掌、不停繞圈走動等等,而當別人阻止的時候會產生強烈的反抗和不安全感。

所以,有以上行為的話,家長就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給予孩子更多的觀察和關注。


一般,西方醫學對自閉症的診療分為兩個大的階段:一個是診斷,另一個是康復性治療。

在我國一線城市都有相應的神經衛生防治中心專門診斷自閉症兒童,同時,兒童醫院專業的心理科或者神經科也可以對疑似自閉症兒童做專業的診斷。

當確診自閉症之後,將會是漫長而艱辛的康復性治療,幫助孩子學習成長和生活所必須的社會技能和自理技能。

儘早發現,對自閉症兒童來說意義重大

一般自閉症兒童在幼兒時期就能發現有很多地方和別的孩子不同了。

比如不喜歡父母擁抱,與父母沒有眼神交流(要知道,孩子從生下來就對父母的面龐很感興趣了,不去看別人的眼睛很可能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而早發現,可以讓孩子的語言發展、社交技能發展等重要技能得到儘早的康復訓練,提高長大後生活自理甚至正常生活的幾率。

比如,語言發展,3~6歲是語言發展的黃金期,但也是“不可逆期”,所謂“不可逆”,是指一般超過語言發展黃金期,孩子的語言能力的發展就會遇到“天花板”,無法再有快速和長遠的提升了。

所以如果自閉症兒童在幼兒期沒有得到儘早的發現和訓練,那麼很可能在長大之後Ta的語言能力在未來一生中都無法得到明顯的發展和突破了。

很多時候,人們會認為自閉症兒童都會智障,這是不正確的,會有三分之一的自閉症兒童擁有與常人一樣甚至超過常人的智力水平,可是卻往往因為錯過了康復訓練和發展的最佳時期導致孩子的智能水平得不到鍛鍊和發展。


科學家庭育兒


我女兒2歲去檢查,廈門婦幼,自閉症,叫名字沒反應,用糖果罐搖一搖就馬上過來,只會叫爸爸,脾氣很壞,動不動就躺地上哭,不會指,出門會亂跑,叫不回來,喜歡電梯,住12樓每天都是電梯上下。帶出去玩非常累亂跑,要一直抱著,看到扶梯就一定要去。2年時間都是夫妻自己帶孩子,給孩子關套房,看電視平板,每天就是到點吃飯睡覺。醫院確診自閉後,搬回來跟父母,大哥大嫂一起住。住5樓樓梯房,剛開始不會上下樓梯,現在自己上下5樓,2個月內進步非常大,爺爺奶奶媽媽伯伯伯母哥哥姐姐都會叫,泡奶粉給她喝,喝完了就拿給爸爸,說爸爸洗,會指東西,會自己穿鞋子,會指出衣服鞋子是家裡誰的,這兩天剛學會上廁所,已經連續3天沒有尿褲子了,連尿布都沒用過,晚上包著一晚都沒尿尿,到天亮才讓她蹲小馬桶,一歲半她表哥會穿拖鞋,那時候教她怎麼都不會穿,現在自己會穿還喜歡穿別人的。現在出門都乖乖的自己走路讓你牽手不會亂跑,2歲去醫院回來就去報名自閉症康復,現在還在排隊,2月26日排號。今天5月26號,剛好3個月時間。想著去取消排號,現在孩子就是特別黏爸爸,爸爸一看不見就哭。孩子2歲去診斷確實很多類似自閉症行為,發育商晚了半年,語言一歲階段,現在回想大概是教育和環境,父母只會按手機,很少語言交流,沒有給孩子輸入,孩子就沒有輸出,什麼都不讓孩子碰,怕髒,睡覺用圍欄,白天也是用圍欄圈了個2米空間,怕亂爬亂走。


解套了在把我從棺材板


發一個案例:

寶媽提問:我兒子兩歲九個月了還不說話。爸媽都不叫,逼都逼不出來,逼急了就哭,自己自言自語唸叨數字,又說不清楚,自己開電視換臺,換自己喜歡看的,電視裡放的兒歌他就跟著哼唱,我坐著玩手機的時候,他還主動來爬你肩膀上坐著玩!我又感覺不像自閉症,但就是不說話!我兒子輔食一歲三個月才開始添加,還是煮的稀飯拌網上賣的那些各種肉泥菜泥!會不會是缺少咀嚼,沒能幫助發音啊?當然不希望他是自閉症了!

2歲9個月的寶寶,還不會叫爸爸媽媽,這種情況一定是有問題的。大多數這個月齡的孩子,應能與人初步溝通交流了,能說雙字詞、多字詞、簡單的句子等,比如說:“我玩皮球”,“我要喝水”等等。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發育落後,是不願接受的,但這樣會耽誤了孩子,有很多孩子是上了幼兒園之後,幼兒園老師發現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提醒家長,家長才帶寶寶去看的。

不會說話不一定是自閉症

有些寶寶不會說話,或很少說話,這種情況不一定是自閉症。寶寶不會說,首先要排除寶寶是否有聽力問題,如果聽力沒問題,再考慮是否環境的語言刺激不夠、神經發育問題等等造成的。對於語言學習,也要及時進行干預訓練。

如何發現自閉症

自閉症也稱孤獨症,該症一般起病於36個月以內,是以明顯的社會交往,言語交流異常及刻板重複的行為為特徵的廣泛性發育障礙。一般在小時候,家長就會發現寶寶的異常。

寶寶1歲大的時候,就開始有一些典型信號供父母參考了。如無法跟父母進行眼神交流;當父母呼喚其名字時,寶貝不會產生反應和應答的表現;無法識別父母,無法對外界刺激做出正常的反應;對周圍的人及物不感興趣。

3歲左右的寶貝,我們要注意觀察寶貝的興趣和行為,如寶貝表現為興趣狹窄、行為刻板重複,強烈要求環境維持不變。孩子常常在較長時間裡專注於某種或幾種遊戲或活動,如著迷於旋轉車輪,單調地擺放積木塊或物品,不能正確玩玩具,熱衷於觀看電視廣告,面對寶貝們通常喜歡的動畫片,兒童節目,動畫電影則毫無興趣,難以適應新環境等,就需要父母們引起重視了。

建議帶寶寶及時就醫,讓醫生來評估和診斷,看是什麼原因引起,及時進行干預,爭取能讓寶寶順利進行幼兒園,融入小集體。


兒科醫生鮑秀蘭


自閉症的早期診斷將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巨大影響。以下這些跡象(3-24個月),可以幫助你識別孩子是否可能患上自閉症。

一、三個月大

1.對很強的噪音沒有反應。

2.眼睛不跟隨移動的物體。

3.抓不住東西。

4.對人不會微笑。

5.不會呀呀學語。

6.不會注意新面孔。

二、7個月大

1.不會轉頭去尋找聲音是從哪裡發出來。

2.對其他人無動於衷。

3.不對人笑,也不會發出尖叫。

4.不會伸手拿東西。

5.不會獨自發笑。

6.不會試圖通過行為來吸引注意力。

7.對躲貓貓之類的遊戲沒有一點興趣。

三、12個月大

1.不會爬。

2.不會說一句話。

3.不會去揮手或搖頭。

4.不會指向物體或圖片。

5.有人扶著時也站不起來。

四、24個月大

1.不會走路。

2.能說出的字不超過20個。

3.不會使用兩個字組成的詞。

4.看起來不知道普通家庭用品的功能,比如電話、叉子和勺子。

5.不會模仿你的言行。

6.不能推帶輪子的玩具。

7.聽不懂簡單的指示。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有以上症狀,建議儘快就醫。越早對兒童自閉症干預,越能對其以後的發展起來更大的積極作用。


父母之道Parenting


我是一名幼兒老師,三年前九月份開學第一天,發現班上一個小朋友,我喊他幾遍名字,他根本沒反應,也不看我一眼;半天沒和小夥伴有交流;桌子上有一副小鈴,他不管小鈴前面有裝滿水的杯子,伸手就抓小鈴,結果杯子掉在地上,水撒了一地,我就覺得不對勁。他爸爸還問我:‘我家寶貝情況怎樣,是否乖?’,我回答他:‘你家寶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後來,我婉轉告訴他,‘你家寶貝和普通孩子不一樣,建議去兒童醫院檢查’、後來檢查出來,孩子是發育遲緩。


紅葉飄舞71357653


看到相關的題目,我覺得原來有很多孩子和我兒子有相似的情況,對於著急孩子說話的過程其中的痛苦和煎熬是其他正常說話孩子家庭無法體會的。先說結果吧,我兒子是三歲前幾天開始冒字的,之前除了媽媽,只會說大、不,三週歲前幾天突然發了個奶的音,然後是魚,我覺得不能再等下去了,再不說就得找康復機構了,這時正好有朋友介紹了一位語言老師,經過一個月的語言練習,我自己都沒想到,從什麼都不會到成句的說話僅僅是一個月的時間。要知道我是充分做好了半年甚至是一年的長期訓練的準備的。現在回想還心有餘悸,如果當時沒有遇到這位老師,如果當時還是繼續等待他自己成長,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

我想說的是到現在了不能等待孩子自我成長,一定要找靠譜的老師靠譜的機構干預,即使孩子只是普通的發育遲緩。要知道語言發育遲緩不僅僅是單一的語言發育遲緩,大多數是不同方面的發育遲緩。越早幫助他打開語言的那扇門,其他的各方面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我兒子語言進展較快的前提是,我叫他他即使不說話也會馬上跑到我跟前,像是去把燈關了;把垃圾扔到垃圾桶;把門口塑料袋裡的玩具拿到桌子上;再放回到原來的位置之類的都會按大人的話做。但是脾氣不好,注意力集中不好,不愛觀察外界更注重自己喜歡的東西這些方面都存在,其實這都是發育遲緩孩子的特點。當我意識到不說話這個問題,也就是27個月左右的時候,我就開始給他講繪本,從開始的我講我的,他玩他的,到現在他特別願意看書,堅持是家長必須做的,他開口說話之後你會發現以前講的東西他都記得,而且說話會更有邏輯。

這位家長,不能再等了,趕快採取行動,根據孩子的情況制定計劃。


流小溪212


說話晚,語言發展遲滯在兒童中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認識的孩子裡最晚有六七歲才開始說話,身邊朋友家四歲多的小男孩最近幾個月才開始說話。這個時候的孩子彷彿一下子打開話匣子,幾個月的時間可能完成其他孩子幾年的歷程。

所以重要的首先不是你的孩子到底是怎麼樣的,重要的是請平和溫柔的對待孩子。不要逼迫他說話,不要對他施加不理解的怒火。

因為關係近,能深切地感受到說話晚的孩子受到的環境壓力和痛苦,孩子的發育本來就是存在個體差異的,身體各項發育可以有個體差異,語言也是如此。但周圍人的質疑和焦慮,會給孩子很大的精神壓力,對於孩子的語言發育有弊無利。所以不管孩子是說話晚或其他的,首先父母要做到的是平息焦慮,接納並理解孩子。不要給孩子增加精神痛苦,不管是哪種情況,父母一定要首先做到接納和平和!平和!!平和!!!

然後,我們再來看到底什麼是自閉症?專業術語不說了,到處都可以搜到,只說實用的部分吧:

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發育行為學組等專業機構曾發佈了一個專家共識,提出自閉症的五個早期行為標誌,分別是不看少看、不應少應、不指少指、不語少語和不當。這些標誌性行為很多時候在2歲前就已經出現。

解釋以下上面五點,分別是:1、不看或少看,是說目光接觸異常。對人,特別是對人的眼部注視較少。

2、不應或少應,包括兩項,叫到名字時沒有反應;就是所謂的沒有呼名反應。還有一個是,不能跟別人產生共同注意(joint attention),也就是說,不能和其他人關注同一個物體或事件。

3、不指或少指,是說缺乏恰當的肢體動作,不會對感興趣的東西提出請求。不會搖頭表示不要,不會有目的地用手指。

4、不語或少語,這是特指語言發展方面的延遲。

5、不當,這是指使用物品異常,相關的感知覺異常,語言發展倒退。比如有刻板的重複動作等

總的來說,自閉症是一種複雜的、和遺傳有關的疾病,目前發病率較高,約1%。我們不能把它與智力發育和語言發展障礙混淆,要對它的早期症狀保持警覺。

如果發現家人特別是孩子有疑似症狀的話,強烈建議要找專業機構去診斷和治療。早發現,早治療,不要迷信各種偏方,目前唯一有科學實證的治療方法是ABA行為干預方法


關山月華


我家孩子一歲10個月了,還不會說話,爸爸媽媽也只是無意義的發聲亂喊。平時我們喊他他都沒有反應,就是叫不動他,喜歡自己一個人玩。玩具不好好玩,愛玩筷子勺子,碗等等。積木也只是抓起來不停的摔。他自己要撒東西會站在桌子跟前一直髮出嗯哼聲來讓人給他一個個拿,不停的換,直到他要的那個東西。也會把我喝過的可樂瓶拿到他奶奶那讓打開。有天快睡覺前把我嚇壞了,一個人跑到床上呆呆的坐著,他喜歡他那個小毯子。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喊不動他沒有交流,前面我都以為他聽力出問題了。連一直帶他的奶奶都喊不動他。他到現在個人都沒撒反應,別家一歲的孩子喊再見讓揮手都會揮手,我家孩子目前沒有一個能讓他完成的動作。不知道是聽不懂還是撒,如果做動作他看到了他會跟著做,比如昨天修他的車,他自己一會也拿個螺絲刀在車那亂戳。但是喊他做他撒都不會,但是不會智力有問題吧。孩子自己玩的但是沒問題,走路小跑都可以。


丶飛翔丶


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我班就有兩個這樣的孩子…我教了快一年了…從中也得到經驗和啟發…這樣孩子必須早干預早治療…其實只要孩子有行為的時候家長就應該治療…有的家長自欺欺人…其實他(她)所以的行為都不對…家長就覺得自己的孩子挺好…沒問題,其實這是害了孩子…發現不對…及時治療…我班有一個就是…他剛來什麼都不會…說話都不會…你問他幾歲了…他反過來問你幾歲了…都10歲了…還在幼兒園…但是現在他什麼都會說…寫字很漂亮…今年九月份就可以上正常的小學了…所以有的孩子還是有希望的…看怎麼引導教育…不過老辛苦了…別人也許一遍…這樣的孩子的教一千遍…還不一定會…希望我有這個能力來改變這樣的孩子…加油吧


輸屎


怎樣確定孩子是不是有自閉症?

  1. 自閉症通常在兩歲時表現出來,是一種複雜的神經行為疾病,包括社交活動障礙、發育性語言和溝通技能障礙,以及刻板、重複的行為。自閉症兒童有溝通障礙。他們很難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很難用語言或手勢、面部表情和觸覺來表達自己。

  2. 自閉症兒童可能有重複的、刻板的身體動作,如搖晃、踱步或拍手。他們可能對人有不尋常的反應,對物體有依戀,抗拒改變他們的日常習慣,或有攻擊性或自殘行為。有時他們似乎沒有注意到周圍的人、物體或活動。一些自閉症兒童也可能會發展為癲癇發作。在某些情況下,這些癲癇可能要到青春期才會發作。

  3. 有些自閉症患者在一定程度上認知受損。與更典型的認知障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閉症患者的技能發展參差不齊。認知障礙的特點是在各個發展領域的發展相對滯後。他們可能在某些方面有問題,尤其是溝通和與他人相處的能力,但他們可能在其他領域有不同尋常的發展技能,如繪畫、創作音樂、解決數學問題或記憶事實。因此,自閉症兒童可能會在非語言智力測試中分數更高,甚至在平均水平或高於平均水平的範圍內。

自閉症的症狀通常出現在生命的前三年。有些孩子在出生時就有了一些徵兆。另一些人一開始似乎發育正常,但在18到36個月大時突然出現症狀。然而,一些人可能不會表現出溝通障礙的症狀,直到環境的要求超出了他們的能力。自閉症在男孩中的發病率是女孩的四倍。它沒有種族、民族或社會的界限。家庭收入、生活方式或教育水平並不影響孩子患自閉症的幾率。

題主描述的問題,應該儘早帶孩子去醫院就診,早期干預是非常重要有有效的。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