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的名人有哪些?

鄭國柱


保定名人多多,今天介紹幾位開國少將,以緬懷他們的歷史功績。

馬衛華:開國少將

馬衛華(1919——1985),河北保定唐縣人,原北京軍區原副司令員。抗戰時期,曾任唐縣遊擊大隊大隊長,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四十二團參謀長等職,參加過百團大戰。1943年夏、秋,在神仙山與數千名日本侵略軍戰鬥46次,始終參與指揮,殲敵800多人。是年12月斃傷日軍170多人;1944年在保與日軍戰鬥中,危急時刻跳崖,身負重傷,後脫險。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旅參謀長、副旅長、師長等職,參加過張家口保衛戰和清風店、石家莊、平津、太原、寧夏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北京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白志文(1903——1986),河北保定易縣人,原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15軍團第78師副師長,延安城防司令部司令員等職。參加過五次反“圍剿”,在湘江戰役中身負重傷,堅持爬雪山、過草地,勝利到達陝北。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兩延河防司令部副司令員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任北嶽軍區第三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後勤司令員,華北軍區軍政大學一總隊總隊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劉秉彥:開國少將

劉秉彥(1915——1998),河北保定蠡縣人,原中共河北省委書記。1932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4年後在北京大學學習。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冀中軍區第五軍分區三十二團團長,第十軍分區參謀長、司令員等職。參加了“百團大戰”和冀中反“掃蕩”。解放戰爭時期,曾任冀中軍區二十旅旅長,華北軍區冀魯豫軍區第六十九軍第二○五師師長等職,參加保定一帶的多次戰役戰鬥。新中國成立後,擔任過國防部五院副院長、河北省委書記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張遜之(1909——1986),河北保定蠡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孟慶山(1906——1969),河北保定蠡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殷希彭(1900——1974),河北保定安國縣人,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傅繼澤(1918—1991),河北保定博野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此外,保定還有多位晉升少將,你知道的是誰?


鄭國柱


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

要說古城保定的名人實在是太多了。

不說歷史名人,單單說說現在的。

第一名:跳水皇后郭晶晶

郭晶晶,土生土長的保定人,同時也是很多跳水記錄的保持者。

在雅典奧運會和北京奧運會上多次摘的金牌,為國爭光。

第二名:著名詞作家閆肅



閆肅,1930出生於保定市。我國著名劇作家,詞作家。曾創作了《江姐》、《敢問路在何方》、《唱臉譜》等等著名作品。

閆肅老師於2016年不幸逝世,是我國文化領域的一大損失。

第三名:新聞聯播主持人張宏民

主持新聞聯播32年零失誤,這就是敬業。

張宏民,保定唐縣人。

保定的歷史上還有太多太多的人物:像唐堯、荊軻、張柔、祖沖之、劉備、趙匡胤等等。

近代史上狼牙山五勇士、小兵張嘎、開國少將馬衛華、白志文等等。

保定,京畿之地,南達九省,北控三關,人才輩出,青史留名。


觀復一鑑


說起保定名人,這還真不少,咱們可以簡單舉幾個例子。

比如說王二小,抗日英雄王二小想必很多人都聽過,據說他是保定淶源縣人,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他自我犧牲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雖然年紀小,但他卻是值得我們永遠記住的英雄。

再比如狼牙山五壯士,其中的葛振林是保定曲陽人,胡德林、胡福才是容城人,當然現在我們叫雄安新區。從歷史課本、語文課本等等裡,我們都曾讀到過他們的英勇事蹟。他們身上所體現的崇高的革命精神,以及所彰顯的我們中華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氣概是我們應該堅持學習的。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大家也可以舉舉例子,畢竟保定作為一座古城,有很多值得我們去講述的故事。


河青文化


朱家麟 鄧佐虞 盧壽椿 孫志遠

佟鱗閣 唐澍 梁鑑堂 李震

王鶴壽 馬衛華 馬天水


四面雲山738


很榮幸能夠回答到這個問題

保定是千年古城,曾經的直隸省府,新中國成立之後還做過河北省的省會,這座古城歷來是“京畿重地”,而保定二字的意思就是“保衛大都,安定天下”。這座城市有3000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保定可謂是人傑地靈,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保定曾經出現過不少的英雄豪傑,帝王將相,如題,保定的名人有哪些?那是多的數不勝數了,一篇問答也不足以寫滿,在此,就挑選幾個有代表意義的人物(以實實在在出生於保定地區的幾位為主)吧:

一、漢昭烈帝劉備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先有宦官亂政,又有外戚專權,國內矛盾激化導致了黃巾軍起義,而此時天下各路諸侯紛紛響應朝廷起兵平叛,在涿郡的一名青年人藉助鄉黨的資助起兵平賊踏上了他的征途,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劉備,三國時期蜀國的開國皇帝,漢昭烈帝,他是今保定涿州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

劉備一生以“匡扶漢室”為己任,雖半生顛沛流離,寄人籬下,卻從沒忘記自己的使命,其志比金石還堅,他待人寬厚仁義,手下的諸葛亮、關羽、張飛都堪稱國士,更有猛將趙雲等盡心輔助,他臨終前留給兒子劉禪的一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成為了千古名言流傳於世,巴蜀之地更是始自他的開拓下才愈加繁榮。

二、抗日名將佟麟閣

佟麟閣路在北京市西城區宣武門內地區,原名南溝沿大街,1945年為紀念抗日將領佟麟閣改為現名。

佟麟閣將軍是保定市高陽縣人,早年投身革命參加護國討袁戰爭,是馮玉祥將軍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1933年參加長城抗戰,取得了喜峰口大捷,任國民革命軍29軍副軍長,在盧溝橋事變後,他和第132師師長趙登禹誓死堅守陣地,拼死抵抗日寇,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仍然拒絕部下好意堅持率兵抵抗,帶領士兵們和日寇進行殊死激戰,最終因傷勢過於嚴重,以身殉國,他是我中華民族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高級將領之一,他的精神永垂不朽,他死後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在公元2014年,佟麟閣將軍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

三、狼牙山五壯士中有三位英雄是保定人,葛振林、胡福才、胡德林

“狼牙山五壯士”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英勇抗擊日軍和偽滿部隊的五位民族英雄,其中有馬寶玉、宋學義、葛振林、胡福才、胡德林。

其中葛振林是保定市曲陽縣人,胡福才、胡德林是保定市容城人,“狼牙山五壯士”在子彈打光後,用石頭還擊敵人,在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拒絕投降,毀壞了槍支,英勇就義,不做俘虜,跳下山崖,表現出了崇高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事蹟還被拍成了電影,流芳百世,這五位壯士其中的兩位活了下來,跳崖的時候掛在了樹枝上,他們是葛振林和宋學義。

他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燕趙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還有很多很多名人沒有一一講述,比如古代著名的地理學家酈道元,現代的奧運名將郭晶晶等等,相信今後的日子裡,保定這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地區還會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出來。



鴻涵先生


張申府,中國共產黨南陳北李外的第三人,周恩來,朱德,張國燾的入黨介紹人,北大時期毛主席的“上司”河北獻縣


六位地黃


劉寧一,滿城南馬村人,當至中央組織部長


47m52令


世界上首例地空導彈實戰打飛機的指揮員嶽振華,望都東白城人。大校營長!


我是老夫子1979


郭晶晶,三皇五帝中的堯帝,荊軻,藺相如、廉頗、郭隗 、高漸離、李延年、盧植、劉備、張飛、趙匡胤、關漢卿、紀曉嵐...

保定名人很多的


紫砂一姐


在保定上學的名人 有蔣介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