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婆婆說書法是靠悟,不是練出來的?你認同嗎?她說練的是字面功夫,悟的才是書法?

用戶1269384278390


我很相信,鍾張、二王、顏柳歐趙、米蔡蘇黃主要是靠練出來的,新時代的二王(王鏞王冬齡)曾翔、沃興華、邵巖主要是靠悟出來的。


歷史實踐一再說明,練字的方法越簡單純樸,寫出來的字穿透力生命力就越強,練字的方法越複雜高級,寫出來的字號召力說服力就越弱。

書法修行當然需要學悟,非學無以明理,非學無以至深致曠,字外的功夫不可否認。但最主要的還是在於練,好悟性不如爛筆頭。如果非要以量化去權衡,悟與練的比重是二八分,或者再減增一點,三七開頂天了。



對書法的認識決定著具體一幅作品藝術的優劣。說到底,還是書法技多一點,還是藝多一點的問題。古代的大家很少有人從純藝術的角度去解構書法,雖然也有一些書典書論,古人重領悟,但更崇苦練,筆山、筆冢、墨池的故事廣為流傳,這本身就是歷史遴選抉擇的方法論。




練書法,不要相信會靈光乍現、番然頓悟,勤學苦練才是最管用最可靠的辦法。即便談及領悟,悟從何來,紙上得來終覺淺,更從手中筆下來。沒有實踐的體悟,一切理論只能是空洞的理論,也不可能啟發真正的自覺。


抱庸淺談。插圖為抱庸習作。


抱庸詩書


是的,我認同書法是靠悟。大家可以聽聽我的故事。小時候剛讀幼兒園是,老師都會在本子上寫“好”,到小學也一直都這樣,因此一直為了老師的“好”故意把子學的漂亮些。到上初中了,由於班主任教數學但也很看重寫字,所以每次只把數學作業寫好,其餘的學科就比較敷衍。直到高中,老師管的比較松,寫字就越來越差。後來發現自己的字大不如前,決心練字。可練字不管練多久,它都只是字,最多就是寫的好,但說不上是書法。書法是需要去領悟的,如果你長時間的練字而不去領悟它,你會發現,你練的字會沒有特色,沒有創意。


憶初夢


首先要肯定的是書法需要“悟”的!但題主的說法明顯是以偏概全,有失偏頗。

回答問題前,先問下題主:一張紙只有一個面你相信嗎?

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一般都不可能相信,但答案現在是顯而易見的,莫比烏斯環就證明了這種可能性。所以任何事不能絕對化,多角度多維度的來看待一件事情應該是更全面、更客觀。

回到書法學習上來,可以肯定的說“悟”在書法學習中非常重要,所謂的“悟”,實際上就是思考和揣摩、領悟的過程,古人尚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說法,更是對學習過程中的思考領會重要性的精準分析,但也說明了顧此失彼的後果。

如果只是去悟,容易步入眼高手低、紙上談兵的歧途,筆者只是有段時間就是這樣的,看多寫少,拿起筆來卻又不聽使喚,沒有筆耕不輟,是不可能達到心到手到的境界。

但如果只是埋頭苦寫,不想不揣摩,容易步入臨帖看著還不錯,但就是不能出帖的尷尬狀態,也滿意取得理想的效果,最終可能是事倍功半。一般情況下,一個字帖裡的字畢竟是有限的,再排除部分重複的字,即使全部學會,寫的滾瓜爛熟也不能滿足創作的需求。

個人認為應該是“悟”“寫”結合,實際上就是理論聯繫實際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無論哪個方向的偏離,都會影響書法學習的進度和效果。



三悟軒


這位老婆婆是高人,她說”書法靠悟,不是練出來的“,我本人贊同上半句,不贊同下半句。

一個學書的人,只顧臨帖,只顧練字,沒有自已的見解和判斷,悟不出書法的奧妙,悟不出自己書法的個性來,這類人八輩子也寫不出好字,因為他不善於悟。

一個對書法有興趣的人,只顧忙於生計,不寫不練,有的也許是道聽途說的書法理論,也許真的悟出了道道,嘴上講的條條是理,但讓他握起筆來就不是那回事了。

我認為老婆婆說書法靠悟沒錯,不悟就是瞎練;我認為光靠悟不練也不行,那就是瞎悟。


朱友振


練書法的確有悟性最好,但光靠悟而少練,卻也不是練書法的根本途徑。

換而言之,這就跟質變和量變的關係差不多。

練字是量變。每天練字,堅持練習,這是一個時間上的積累,是一天天、一點點的進步。沒有長時間的練習,哪來的熟門熟路、得心應手呢。很多人都聽說過墨池的故事。王羲之小時候為了練習書法,每天奮筆疾書,練完了就到家門口的水池裡去涮筆,久而久之,池水整個都染黑了。根據人們所說,紹興蘭亭、臨川新城山、永嘉積穀山、廬山歸宗寺等等地方都有他的墨池。雖然是人們說的故事,但這也側面證明了練字的重要性。

悟字則能產生質變。有了靈感,知道如何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則是自己悟性的一種體現。光練字而不悟,可能會陷於死板,甚至讓自己的書法缺少靈魂,缺少活力。

兩者是應該和諧統一起來的,缺一不可。很難說孰輕孰重,只有堅持練才有悟的機會,而通過悟也才能讓練的效果真正體現出來。


河青文化


零零碎碎練3個月,這樣的效果還可以嗎?



LSZ123789


書法:需要七分練,二分悟,一分學

書法缺少七分練,則手不熟,筆不活,墨不靈。

手不熟,寫字就生分,不能一氣呵成,處處人工氣息,缺少自然。

筆不活,心意就達不到筆尖,不能意到筆到,不能以意馭筆、以意馭字、以意馭文,怒時筆下無懟,憂時筆下無滯,喜時筆下無飛,悲時筆下無波。

墨不靈,就墨法呆滯,缺少生機。

書法缺少二分悟,則“失去自我”,都是別人面目的筆畫或字體。

書法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人摒棄小我、技術進階、迷失自我、尋找“自我”、認識自我、形成自我、超越自我、自由自我的成長之路。其實就是希臘名言:認識你自己。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以“橫”畫為例。

歐體“橫”畫,就那麼幾種。如果見識王體、顏體、趙體、館閣體、魏碑、篆書(鐵絲篆等)、隸書、瘦金體等,那麼,“橫”的處理就有了很大的選擇自由度。

如果加上自己的變化,對“橫”進行“異型化”處理:點化處理、豎化、撇化、捺化、折化、勾化、提化處理等。或者對“橫”進行“空間外形”處理:長短、粗細、正斜、直曲、正逆(筆)、斷連、藏露、枯潤、方圓、拓斂等各部細節處理。或者對“橫”進行“象形化”處理:雲形、樹形、葉形、石形、雲袖形等。

那麼,對於“橫畫”,我個人做過統計,完全明顯不同的“橫畫”有2.4萬種。如果算上“橫畫精微部分”,至少有100萬以上的明顯差異。

也就是說,你寫任何文章的任何字,任何“橫畫”都能做到不同寫法,不重樣。

這是不是書法的終點?不是,這只是書法的“起點”。書法的終點在哪裡?在先找到自我,在於有自我之體,自我之風格,即在百萬可能性中,尋找到、選擇到自我風格。

真正的書法,是到達“當下自我”。這才是書法最後的終點。

王羲之《蘭亭序》就是到達“當下自我”,《祭侄文稿》《寒食帖》都如此,《蘭》之意(當下自我)是“怡逸”,《祭》之意是“悲慨”,《寒》之意是“孤寂”。即使是王羲之,重複不了“彼時”的當下自我,《蘭亭序》的精微氣機,他重現不了,模仿不了,因為模仿是“有為”,酒中書寫《蘭亭序》,是“無為”,是自然而然。此時他忘記書法技法而手下卻無意識使用書法技法。即書法技法“手熟”。

書法的實質,就是橋,本質是基於書法技術的自我情感思想的形象化表達。

一分學,就是擴大見識,萃取他人精華。

悟道能七日,修行伴一生。




urna風之度0


其實任何形式,任何行業到達一定程度都是靠悟,但悟絕對是在書寫的基礎上產生的。不去書寫光靠悟,就能悟出大師來,那是天方夜譚,這裡有個小故事,可以參考,書法大家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有一天拿著自己書寫的作品給他的母親看,跟他母親說,娘,我覺得我的字成了,我比我爸爸的字怎麼樣?王獻之的母親(王羲之的妻子)看了看,當場撕碎,告訴王獻之,你跟你爸爸比,還差了10池子水,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王獻之還差的很遠,要想追上他的父親王羲之,要用完涮毛筆的十池子水才行,由此可見,書法要通過不停的書寫才能從中頓悟奧妙真諦,也許不停的書寫無法讓一個人成為大家,但一個大家一定是靠不停的書寫加上從中的感悟形成的。萬物皆一理……






練和悟都只是功夫的一部分,練是行為的堆積和演進,悟是思維的開顯、感知、梳理和總結;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也可以用王陽明的知行觀念來解讀“練”和“悟”的關係。

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要是按老婆婆說的書法全靠悟,那就是全落到“知”的一邊,而功夫變成了可有可無,那結果會如何呢?

相信大傢伙也看到了當下的不少所謂“書法大師”的書法表演,為什麼說是表演,因為觀者看到的大多已經和我們印象中的書法氣質斷絕得乾乾淨淨…這種全憑腦袋一熱的行為究其根源上來說不正是全靠“悟”的遺害嗎?

愛因斯坦說“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靈感,但這1%的靈感遠遠比99%的汗水重要。

大家如果能根據自身情況,正確理解這段話的含義,關於“練”和“悟”定會有屬於自己當下最合宜的答案。




卜金


本人認為想要練出好的書法,悟性要高,但是悟性是在學習書法過程中產生的。學習書法要非常有耐心和恆心,而且需要很長時間,不是一做就能馬上做好的事情。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一定方法和技巧,而方法和技巧需要在長期學習過程中摸索尋找出來的。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考慮到一筆一劃怎麼寫,還有怎麼寫好看,很多看起來簡單,這需要去鍛鍊才知道答案。這就像人生一樣,寫書法有很高的意境,是一種人生修煉。可以通過書法佈局,筆意表達出人生境界和氣度胸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