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分別能當什麼官,考中難度有多大?

一德格天1


秀才、舉人、貢士和進士都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考中者的稱呼,秀才是讀書人的第一道門檻,只要通過縣、府、院組織的考試,考中即為秀才,也稱進學;秀才到省城參加鄉試,考中者為舉人,舉人也叫孝廉,我們熟悉的有《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中舉;舉人到京城參加會試,考中者叫貢士;貢士隨即參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試,殿試分為三甲,一甲三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多人,賜進士出身;三甲多人,賜同進士出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貢士參加殿試都能成為進士,殿試只是排一下名次,不存在落第的情況。

秀才一般沒有擔任朝廷命官的機會,可以做鄉村教師,辦個私塾,給孩子們開蒙。舉人可以做教諭之類的教育官員,也有做知縣等基層官員的,《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戶行兇鬧捷報》中范進中舉後,張鄉紳來訪,書中這樣寫道:“只見那張鄉紳下了轎進來,頭戴紗帽,身穿葵花色圓領,金帶、皂靴。他是舉人出身,做過一任知縣的。”晚清還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左宗棠也是舉人出身,後來封侯拜相入閣,但他靠軍功上去的,這屬於特例。進士出身的都能擔任朝廷命官,名次高、學問好的可以進翰林院,幹上幾年十幾年可以當侍郎、尚書,也可以外放封疆,前程光明;名次和學問差點的進士也能分配到各省擔任知縣,運氣好的可以幹到督撫大員,一般當個知府沒問題。

至於古代科舉的難度,應該比今天的高考難。舉一個例子,明清兩代共錄取進士51624名,從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到1905年廢除科舉,一共537年,平均每年錄取不足百人,比今天的博士研究生少多了——難怪范進中個舉人都高興瘋了。


民國年間那些事


古代能考中秀才、舉人、貢生、進士的難度多大?想想范進就知道了,考了大半輩子,最後還瘋了。古代的官職很多,具體秀才、舉人這些能當什麼官,無法全列出來,我對比現在的職位大家會更明白。

  • 秀才,相當於基層的公務員,屬於特權階層。

  • 舉人,正宗基層的國家幹部,縣局級別。

  • 進士,起步就已經是縣局級別,以後發展看自己能力。如曾國藩、李鴻章就是普通的進士,後來都成了正國級。

對於考中進士這些的難度,我也拿現代的難度對比:

  • 秀才,考中難度等於考上現在比較優秀的一本大學,對應普通211/985院校。

  • 舉人,考中難度等於清華北大這樣的大學,國家級TOP2。

  • 進士,考中難度等於獲得牛津劍橋這樣的博士學位,世界級TOP10.


古代考試製度由來已久,每個朝代考試的難度和考中後分配的職位都不一樣,所以我就拿比較近的朝代來表述。因清朝的科舉制度發展比較完善,那就定義為“晚清”。

古代的莘莘學子們懸樑刺股,嘔心瀝血就為了博得幾個頭銜,秀才、舉人、貢生、進士。但也有不知道真相的人把現在的學歷跟以前對比成了,秀才對應小學;舉人對應大學、進士對應名牌大學。中學的時候我們都讀過《范進中舉》,他堅持科考到54歲,一朝中舉,直接瘋了,如果舉人只能對應大學,那麼以古代死讀書的那股勁,范進肯定不會瘋。


都說科舉難,卻不知道難在哪,可以說科舉就是難在錄取率,下面分析科舉錄取率。

科舉難度第一步:秀才=985/211本科

秀才考試每三年舉辦兩次,人口大的縣錄取名額在三四十個,中級縣二三十個,小縣只有十來個。如果放在今天來算,等於是全縣統一考試,要進前三四十名。

舉個例子:

曾麟書,也就是曾國藩的父親,也是非常用功讀書之人,但屢次不中,一直考到了43歲,連續考了17次才終於考上秀才。

所以,秀才只是小學水平?如果是這樣,古代秀才應該爛大街才對。

科舉難度二:舉人=清華北大

秀才考完後就開始考舉人,秀才已經如此難了,那要舉人不是難上天?那是肯定的,不然范進也不會考到54歲才中舉人,也不會一激動就瘋了。

選拔舉人的考試叫鄉試,鄉試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份舉行,因時逢秋季,又稱“秋闈”。此時各省的秀才集中在省會的貢院考試,但可不是所有秀才都有資格參加考試,他們必須是各州、縣學政舉辦的科考中名列第一、二、三者方有資格參加。

跟我們現在的高考不一樣,今年考不過,明年還可以接著考,但這樣復讀一年,對於學生來說壓力已經非常大了。可是在古代,今年考不上,就得再等三年,這其中的壓力可想而知。並且舉人的錄取率可是低得嚇人,清朝規定,各省舉人錄取名額參考各省人口、教育水平高低、每年給中央繳納稅收的金額。繳納金額高、人口多、教育水平高就多錄取些,但這也只是相對而言的。

為什麼說相對而言,再來個數據:

  • 天子腳下的河北省,錄取人數為120人

  • 江蘇安徽兩省合起來,各錄取120人

  • 廣東、河南、山東、山西、四川這些中等省份,各錄取六七十人

  • 浙江、江西、福建算考試大省,各錄取八九十人

  • 雲南、兩湖、廣西,各錄取四五十人

  • 遠的地方,如貴州、陝西、甘肅這些考試小省只能錄取三四十人

請注意,以上說的數字不是“每年”,而是“每科”,因為三年才開一科,所以上面是三年每省的錄取人數。也就是說平均1年大概只錄取40人,小省一年也就是錄取15到20人,這個錄取率比國內TOP2的清華北大還要低吧。

這樣的錄取率、這樣的科考難度,讓考生們壓力大到崩潰,以至於經常有考試出現自虐現象。

“場中考生死者三人,一死於蛇,一以燭籤自刺,一自碎其睪丸”

這可不是我信口胡說,這事就發生在1903年的浙江鄉試的考場。

科舉難度三:進士=世界名校TOP10博士學位

考上了舉人後,這時統治階層的最高殿堂向你打開,“會試”在向你招手,在這裡你可以放手施展自身才華,進入最高統治階層的陣容。會試在鄉試過後的第二年三月舉行,由禮部主持,稱為“春闈”。這是科考中最重要的一場,但錄取率低到令人髮指,為什麼?因為幾年會試中未中的舉人也都會一同應試。

也就是說,你要面對的不光是“應屆生”,也不光是“復讀生”,你要面對的是“歷屆復讀生”。這個歷屆是多少屆,大家都不清楚,可能是三五年前落榜的,也可能是三五十年前落榜的,甚至還有六七十年前落榜的。試想下,你要面對的是三五十年前落榜的復讀生,五十年,半個世紀,他們還一直在考試,這樣的人戰鬥力得有多強?

從時間線上來說,你17歲參加高考,有一批五六十歲,甚至七八十歲的老爺爺和你一起考試,爭取你的名額,你覺得你考中的幾率多大,你的信心剩下多少?

進士的難度有多大,上面寫了應該多少了解了,再來個數據看下進士的錄取率:

  • 會試的錄取人數沒有規定,但一般也就是百餘名到二三百名

  • 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也就是錄取了406人

  • 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一共就錄取96人

  • 清朝267年開科112科,總錄取的進士人物為26849人,按清朝統治時期267年算,平均每年錄取100人,平均每科錄取240人。

這樣的考試難度,這樣的錄取率,已經等於世界TOP10的大學博士學位難度了。世界排名十的大學,每年合計產出的博士生應該多於進士的十倍不止吧。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當你走過了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走過了童生-秀才-舉人-貢生後,你現在就是龐大帝國統治階級的一員了,這個時候你可以放聲大笑了。現在的你可以在這個國度橫行無阻,吃喝不愁,在全國各地都有人買你的賬,所以你真的可以笑了。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再看一下,為什麼成為進士可以大聲歡笑

按60年為一代人來算,清末咸豐11年、同治13年、光緒34年,三朝一共58年,錄取的進士人數分別為:

咸豐1046人、同治1588人、光緒4088人,合計6688人。再看這一時期的全國人口,大概為4億人左右,4億人裡錄取6688人,大概是0.0017%,也就是萬分之0.17,十萬分之1.7,百萬分之17,100萬里錄取17人,是不是可以放聲大笑,如此低的錄取率,其難度大到難怪那些考生捏爆一個蛋。

科舉制度的難,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別說范進會瘋,換我,我也瘋。


大國布衣


說的太複雜了。我給你這麼說吧: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是學歷,是功名,但不是官階。進士不等於當大官,舉人不見得官階低。

考試的程序是這樣的:

生員們在縣裡考試,考中的就是秀才,優秀人才的意思。參加這一關考試,稱之為童子試。考上的稱為秀才。童子試也不見得就是童子,有的人屢試不中,考到五六十歲,還沒考上,他在科考序列裡,依然是童子試。

秀才參加省裡面的考試叫鄉試,考中了就是舉人,就是地方向中央舉薦人才的意思。鄉試在秋天舉行,故稱為秋闈,就是秋天的考場的意思。

貢士就學歷和功名地位而言,略高於舉人,低於進士。舉人、貢士參加會試,就是全國統考,考上的就是進士,意思就是可以晉級為“士”了。但是,貢士與舉人在考上進士之前,一般不會進入國家吏部安排,也就是說不屬國家組織部備用人才,但可以進入私人幕府。

考中進士也不意味著就一定飛黃騰達,這只是一個門檻,考上的只是跨入了官僚隊伍,也可能給補缺一個縣官或者朝廷裡的一個小官職,比如校書郎,可以理解為現在的圖書館員。

進士是科考的最後也是最高一級,即便是進士中的狀元郎,全國統考第一名,也可能安排到地方做一個州府的輔助官。官階並非由學歷完全決定。

我們不能把科考看得那麼神聖,這只是朝廷平衡中央和地方權力的措施之一,事實上,真正有學問的,可能因為家庭出身不顯赫,沒有背景,即使實際學問很好,可能也會“被”名落孫山。

舉個例子,大唐盛世,李白、杜甫、白居易都不是進士出身,李林甫沒有文化照當宰相,走過場弄個學歷,古今類同。有一次,唐玄宗叫李林甫舉薦人才,他說,天下無才,讀書人何用?於是推薦他的屠戶侄子直接進入朝廷掌握禁軍。

這說明科考只是一道程序,一個說法,做給人看的。隋朝楊堅是從他老岳父那裡奪來的江山,怎麼充實自己的人員到中央和地方?直接換人會引起衝突,於是科舉制度就這樣建立起來了。唐代一樣,李淵奪取了他姨夫的江山,同樣要安排自己的人員進入各級領導班子,於是走隋朝的老路:科考。武則天改朝換代為何要親自主持考試(殿試),因為她不放心,所以她要通過私下操作,做好人事安排。

後來的歷代科考無不是權力平衡的工具,參加科考的舉子們實際上充當了朝廷選拔人才的陪練。何況能參加科考的都不是普通百姓家。朝裡有人好做官,用在科考再合適不過了。舉子們在考試之前是要做足考前功夫的,比如登堂拜師。所謂拜師就是經鄉黨引薦,帶著考生拜見考官或吏部權威人士,結識大批鄉黨或同黨,結成勢力圈子,所以科考的背後是權力的角逐,並不單單憑一紙試卷就能通過的。


問道黃老


這問題問得挺好,好就好在這幾個級別區分得很清楚,很有必要普及一下。

先說秀才。考秀才也就是俗稱的“童子試”,這是科舉考試中最低的一個級別,但說是最低,其實也是非常難的。

首先,童子試要考三次,一次在本縣,由縣令主考,即所謂縣試,通過者接著考府試,最後由各省學政主考,稱院試。必須要三次都通過,才能取得秀才功名。

從學識上說,能考中秀才基本就相當於目前的古典文史哲碩士研究生水平,而且還得書法相當好才有可能(因為童子試是不糊名的)。



而從淘汰率來說,秀才的錄取率有多高呢?通常說,錄取名額一般在15名左右,大縣小縣稍有增減(8名到20名不等),這個是根據糧賦來決定的,糧賦高的,比例就高一點。

還有一點要注意,古達科考除了恩科之外,通常是三年一試,這樣的錄取名額換算成現在的高考的話,最起碼要全縣前十名而且有文科特長,才可能考中秀才。

不過很遺憾的是,秀才是最低的功名,是沒有資格做官的。只能說,考中秀才就可以去當塾師了,而且收費會比其他沒有功名的塾師高不少。就這點好處。

接下來,是鄉試這一關。鄉試必須取得秀才功名之後才能考,表面上看,秀才已經很難考中,但如果一個省的所有秀才(不分往屆應屆都可以考)全部集中起來,那就十分驚人了。



像江浙這種人文大省,每次鄉試時都有八九千人甚至上萬秀才來趕考,而錄取僅二三百人,而一些人口少的省份,錄取僅百餘人,參考者起碼也有兩三千。

因此,三年一次的鄉試又被稱為大比之年,是整個科舉考試中最難的,因為其錄取比例僅百分之二、三,難度可想而知。

舉人考中了,也不是所有人可都可以做官。按清朝規定,只有連續兩次會試落榜者可以大挑,選中者可以做縣令(這種地方都是比較差的)或教諭(教育局長)之類的低級官職。

或者,一些舉人也會選擇充當幕僚為業,這也是一條出路。此外,就只能靠繼續參加會試、考中進士,走正途出身了。

舉人的學識,大概和目前的古典文史哲博士水平相當。



之後,舉人要赴京參加會試,這是每年春天在禮部主持的考試,每次各省舉人有個三五千人吧,然後從中選出三百來人,這就是所謂貢士。之後,這批人再參加殿試,就是所謂進士了。

從錄取比例看,舉人到貢士的難度低於考舉人,因為舉人已經十分金貴,加上有些人屢試不中、年紀過大而改從他業,真正參加會試的人數會有所縮減,因此,錄取比例在10%稍多。

而一旦成了貢士,基本就可以和進士劃等號了。因為殿試是排名考試,換言之,所有參加殿試的貢士都會被錄取為進士。

進士也分三個級別,一甲三名狀元榜樣探花,這是直接翰林院授官的,二甲、三甲統稱進士,這個還需要參加一次朝考,才能最終定去向,考得好、年紀輕的會撥入翰林院深造,其他基本分到各部或下發到各縣為縣令。

這批人,是俗稱的老虎班,是不需要候補、即到即用的。

由此,漫漫科考路,這才告一段落。


坑爹史冊


考取了秀才、舉人、貢士之後按理來說都不能直接做官(舉人、貢士若是國家正處在用人之際也是可以當官的,不過是非正常途徑罷了),只有在得到皇帝認可的“殿試”中被錄取成為進士才能名正言順地步入官場。

秀才

本意是指才華靈秀之人。

農人之子常為農,撲野不慝,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是賴也。—《管子·小匡》

在唐宋時期,“秀才”是用來泛指讀書人的,這個稱號並不需要通過科舉考試來獲得。

不過到了明清時期,科舉制度趨於完善,“秀才”這個名目也變得來之不易了:首先要在“童子試”中取得優異成績而後被錄取,然後在能成為府學、縣學的生員後,飽覽四書五經,大概到了學富五車的程度才能稱之為“學者”,即秀才。

魯迅的小說《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在第一關“童子試”中屢戰屢敗,讀了一輩子的書到死連個秀才都沒考上,可悲!

舉人

舉人本意是“被推舉之人”,得名於漢代的察舉制,到了明清時代則成了鄉試錄取者的代名詞。

考上了秀才之後要想接著往仕途發展就得接著參加鄉試(省級考試),成績合格之後才能被錄為“舉人”。

成為了“舉人”就意味著一隻腳已經踏進了官場,即使在日後的會試中名落孫山也仍然有當縣令這一類地方官員的機會。

貢士

別以為考上了舉人就萬事大吉了,古代讀書人要想真正出人頭地還得接著考“會試”(國家級考試),會試中的金榜題名者就稱為“貢士”。

進士

“貢士”之後便是古代文人心嚮往之的最高名譽“進士”了。

高中了“貢士”之後,就意味著全國性的考試都不在話下了,才可以參加由皇帝親自選題的“殿試”,而殿試中的前三名就是我們熟悉的“狀元、榜眼、探花”。


難度如何


照這樣說,在明清朝考取一個秀才已經是難如登天了(其難度絲毫不亞於今天的外省學生考清華北大),要是考中了舉人、貢士、進士那就更加不得了了,這也難怪古人都把科舉高中認為是“光耀門楣”的事!

“科舉難,難於上青天。”這句話真沒說錯。幸好我們沒有生在封建社會,不然也難免不會成為孔乙己、范進那樣的人,你們說呢?歡迎大家下方留言討論。


曉史才能明事


首先來看一看這幾個的排名,由高及地排名依次是 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貢士>舉人>秀才 。

我國科舉制度,大致能夠分為6級。依次是縣試、府試、院試、鄉試 、會試、殿試。但凡習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未考取秀才資歷之前,都稱為童生,只需經過了縣試、府試兩場考核的學子才幹被稱作童生,成為童生方有資歷參與院試,只需成果佼佼者才幹為秀才。

秀才:獲得秀才的入學考試咱們稱之為童試,童試包含縣試、府試、院試三階段。院試選取者即可進入所在地、府、州、縣學為生員,俗稱“秀才”。

舉人:鄉試中舉的人,稱之為舉人。鄉試是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鄉試考中了以後就稱為舉人,俗稱孝廉,榜首稱號解元,舉人實際上是候補官員,有資歷做官了。

貢士:會試選取的人咱們稱之為貢士,榜首稱號為會元。考三場,每場三日,考試經過者成為貢士。

進士: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經過最終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辦,應試者為貢士。

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僅僅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

選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榜首稱號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二甲賜進士身世,三甲賜同進士身世。一、二、三甲通稱進士。

進士中一甲三人,殿試後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他進士,按殿試、朝考名次,別離授以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職。

其次再來了解一下古代的科舉制度和考試難度,科舉考試共分為四級: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

(1)院試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考中後稱“生員”“秀才”。

(2)鄉試每三年考一次,參閱者秀才,及格者員舉人,榜首稱號解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稱“秋闈”。

(3)會試是在鄉試的基礎上展開的。時刻是在鄉試的第二年春天,地址京城禮部官衙,考中後稱“貢士”,榜首名叫“會元”。

(4)殿試由皇帝主持考試,考中了就叫進士。貢士才有參閱資歷。殿試分三甲(三等)選取。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進士身世,第三甲賜同進士身世,殿試榜首名叫狀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如同現在獨佔鰲頭不容易相同,古代的狀元更難考取。所以,古代的狀元多是名副其實的滿腹經綸之士,連皇帝也喜愛把女兒嫁給狀元郎。

據統計,考生們要背誦《論語》、《孟子》、《詩經》、《禮記》、《左傳》,共40多萬字,全部都要精讀背熟。此外,考生們還要看相當於原文幾倍數量的註釋,還有其他非讀不可的經典、史書、文學書本等。

鄉試多在秋季舉辦,所以又名“秋闈”。每闈三場,每場三晝夜。由於中間要兩次換場,因而實際是九天七夜。

最終分析一下古代的各種身份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秀才吧,是沒有入仕的資歷的。但是這個身份能夠帶來一些好處,比方能上當時的機關校園,也就是縣、府校園學習,有資歷再往上考試。因為國家免了徭役,一輩子能夠安心讀書,年歲大了辦個書院教教學生或許在縣衙做個秘書什麼的也是好出路。

舉人的社會地位就比較高了,所以人范進考上了直接就樂顛了,關於普通人家來說現已光宗耀祖。舉人相當於省級機關招考的公務員,現已能夠出仕為官,差不多能做到八品、九品的小官吧。

貢士就是舉人參與中央政府禮部考試選取的學生,榜首名就是會元。不過貢士不代表能夠出任那個檔次的官員,僅僅獲得了參與殿試的資歷,每一個貢士都是準進士。

經過了層層選拔,貢士們終於要一睹天顏參與殿試了。殿試是一個排名次的過程,是不會將人刷掉的,所以只需進入到這一環節的選手們都現已放下心來了。進士都是能夠做京官的,相當於經過處級幹部遴選考試。

不過進士也是有等級的,除了容顏出眾的三鼎甲,還有二甲賜進士及第,就是準進士身世了。三甲同進士身世,這個“同”字一般不要怎樣受人待見的,一個字差人一等。





肉食切丁設備


這些"學歷"在歷史上名稱和考取方式並不是始終如一,比如秀才就曾為了避諱改名為茂才。如果很詳細一一展開說明,那將會是很大的篇幅,不太現實,估計大家也沒耐心看完,在此大概介紹下它們的情況,有錯漏的也請指正。


古代的科舉考試是分很多階段的,有府試、院試、鄉試、會試等等。其中府試就是考取秀才的階段,一般是由各省的學政(大致相當於現在的省教育廳長)主持考核本省各府的學生,考中者為秀才。考取秀才後才有資格參加鄉試,考中者為舉人,鄉試一般是各省組織本省秀才參加的考試。然後是會試,由全國的舉人進京趕考,考中者為貢士,一般是每三年舉行一次。最後是殿試,也就是皇帝親自考核這些貢士,確定最終的名次,一甲,二甲,三甲。

用一個流程圖來說明可能更直觀:院試(秀才)一一鄉試(舉人)一一會試(貢士)一一 殿試(進士)。

難度是越到後面越大,感覺秀才應該不算太難考,舉人和進士考取難度很大,尤其是進士,那就是全國各省成千上萬名優秀的學生(舉人)在競爭三百來個進士名額,考中者絕對是國之學習精英。歷史上很多名人畢生也沒考中進士,比如明朝大才子徐文長,還有海瑞等人。也難怪范進中舉後會是那番景象。

考中進士者一般都能直接授予官職,或留京任職翰林院,或外放為縣令等基層官員。至於秀才是沒有直接授官的,有沒特殊情況就不懂了。舉人一般情況下也是沒有直接授官的,但在有職位空缺又沒進士可進補的情況下可授予官職。


歷史守望者


在封建社會讀書人想要出人頭地,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沒有別的途徑可以走,只有走科舉這條路,憑藉自己的知識和機遇到考場中去拼搏,如果考上了,在科舉的道路上可以一直走下去,就會有好的前途,可以當官,可以去做很多的事情。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但是具體考上了秀才能不能夠當官?考上了舉人、貢士、進士之後到底可以當什麼樣的官職呢?很多人就不得而知了,利用這個機會,在這裡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瞭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可以一起進行探討。

秀才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明清時期用來稱呼讀書人,當然了,考中秀才之後還是不能夠當官的。人們最為熟悉的一句話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但是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秀才的文弱和無能。還有這樣的一句話“百無一用是書生”,意思就是到了危急關頭,秀才往往束手無策,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些說的意思都是秀才的軟弱的一方面,這樣說是不全面的。真實的秀才到底是什麼樣子呢?秀才在封建社會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存在呢?秀才,原來指的是才之秀者,從元朝、明朝以後用來指的是讀書人和有知識的人,是一種廣義的說法。在明朝、清朝的時候指的就是生員,就是府學、縣學的生員,比秀才還低一個層級的是童生,通過了府學、州學考試的就是秀才了,只有成為秀才之後才可以去參加鄉試,也就是各省舉行的考試,考中之後就成為了舉人,成為了舉人就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了,在社會上就有存在感了。

考中了舉人之後,就可以當一些低層次的官員了。要成為舉人需要參加鄉試,鄉試都是由禮部主持的,主持禮部考試的都是朝廷派遣到各地的學識淵博的官員,都是一些文學方面的專家學者,很多古代著名的文學家、詩人等都擔任過主考官。鄉試每三年才舉行一次,往往都在秋天的時候舉行,所以也被稱為秋闈。參加鄉試的時候要到各省的貢院去考試,這是一個很神聖莊嚴的地方,是無數學子為之嚮往的地方,是鯉魚跳龍門的地方。考中舉人之後就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了,可以成為當地的小鄉紳了,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了,如果要去當官的話,可以去當一些縣丞之類的品級不高的小官僚了,至少來說也是進入了我國的官員體系了,只不過是一些品級不高的低層次官員。很多人都知道的范進中舉的故事,就很形象的說明了舉人的重要性和社會地位,范進中舉前後人們對待他的態度反差很大,判若兩人。中舉之前人們對他進行呵斥,地位低下,中舉之後,就成了老爺,人們對待他就恭恭敬敬,這就是殘酷的社會現實。

考中了進士之後,就取得了科舉考試的勝利,可以成為具有一定品級的官員了。古代就有進士及第的說法,進士身份是一種很光榮的存在。古代的很多傑出人物都是進士出身,取得了進士的身份,在學士方面就具有了很高的造詣,這也就是古代的很多官員為什麼也是文學大家的重要原因,比如說大文豪蘇軾就是進士出身,他當時是第二名。進士考試是中央一級的考試,需要參加殿試,然後考中的就是進士了,在明清的時候,考中進士後大多當了翰林官。一甲第一名為狀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別為榜眼、探花,授編修。二、三甲可選為庶吉士,或授給事中、主事、中書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國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縣令、縣丞等官。雖然考中了進士,但是在官職的安排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間,具體能夠當什麼樣的官員需要看機遇和自己的關係了。


詩詞中的陽光雨露


以我河北豐南孫氏祖上三位舉人進士功名擇要回答此問題。

豐南孫氏系天水派別洪洞,《大元天朝之民孫氏譜(山東定州系)》記載始祖孫聖公肇基山後陸州(山西東與河北西長城內外地區),我支祖孫龍是聖公十五世孫,明永樂二年自定州居於豐陽(豐潤南部)。明末和清朝分別有長門六世孫 孫玘,十四世 孫鵬越和二門十三世 孫躍中舉入士。

孫玘,豐南柳林人,明末解元,鄉試第一名。中舉是可以做官的,然而家譜上沒有玘公為仕的記載。不過,族人傳,為旌表玘公寡婦老母育子優秀,朝廷在柳林大街建造木牌樓,並立碑“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玘公家族的確令人欣慕,雖兩子友文友武,但擁十三孫輩,人丁異常興旺。如此,不可不與玘公功名無關。

孫鵬越,字靜遠,又字鑑塘,曹妃甸十字沽人,清丙午解元,已未進士,原選山西清流,改補山西蒲州榮河縣知縣,二次同考試官。鵬越公於晉職上有治聲,捐修書院,廣集生童,厚給薪膏,延名儒掌教,公餘集諸名士立文社,唱和賦詩,為晉省賢宰之最。著有論文十六條,《綠蘿詩集》行世。

孫鵬越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勤奮好學,思路敏捷,口似利箭,寫得一手好字,文章妙筆生花。據傳,在考場,主考官是個南方人。他見孫鵬越身材矮小,臉上還有小時出天花留下的痘斑,穿著土氣,而心生不悅,便在眾人面前,衝著孫鵬越說:“烏鴉想與鳳凰同飛,北方缺才無能人呵!”

主考官不憑才能而以外貌誣衊北方人,孫鵬越不能不駁斥他:“主考大人,人人皆知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文武生於西岐,孔孟生於山東,這些華夏精英,都生於北方,您卻道北方無人,此言差矣!”孫鵬越用這些人人皆知,有據可查的華夏聖哲,都生在北方的事實,駁得主考官連連點頭,欽佩這個其貌不揚的年青舉子。

折服了主考官,孫鵬越胸有成竹,在考場上如駕輕舟,結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考中解元,嘉慶四年(1799年)考中進士,曾在兩朝為官。

孫鵬越才智突出,很受當時吏部尚書——宰相劉墉的賞識,令同仁刮目相看。有人羨慕地問他,就你的造化而言,你家祖墳一定佔了上等風水。孫鵬越心裡好笑,可是為了不拂這人的面子,就暗指家鄉鹽鹼灘上的四種情況說:“是呵,我家祖墳可有四種寶物,堪稱風水寶地,那就是:‘千年不老松(指檉柳,也叫檉槐樹),就地臥盤龍(俗名“蝦蝨子灌”的匍匐植物),銀花到處開(白色鹽鹼花),千層萬卷書(積水乾後的泥沙卷兒)’”。經這麼一形容,家鄉鹽鹼灘好像成了仙境,人們都為他家有這樣的風水寶地而羨慕。

據族人回憶,本來孫鵬越按才學是可以中狀元的,但是,由於相貌醜陋,終於改為進士,封了個七品縣官,先後在福建、山西任職。他為官後一身正氣,很受當地百姓愛戴。但是,他錯斷了一起人命案,使人受了冤枉,他悔之莫及,自以為對不起先哲教誨和當地百姓,也無顏回故鄉,再見“江東父老”,以致採取自處:吞金自殺了。

孫躍,字龍門,曹妃甸蘆葦莊人,清康熙進士,任安仁知縣。在江西影響很大的龍門書院為孫躍所建。康熙五十年(1711)孫躍集資修葺城牆,並廢閉雲錦門而恢復觀瀾門,西城另設會川門。

在科舉考試中,通過院試的成為秀才。秀才相當於今天的高中生,但知識不如高中生全面,做官無望。有如當今國考,學歷大專以上,門檻很高。

舉人由鄉試選出,鄉試同當下省高考,可見鄉試第一名解元十分了得。難度不次於今天的省市層次的高考狀元。中舉即取得入仕為官資格,但真正做官的只是一部分人。范進中舉,樂極生悲,瘋了!一個縣三年只有兩人中舉啊!

有了舉人身份才能參加會試,通過了成為貢生。貢生就有了面聖的資格。到了殿試階段,前三名分別稱狀元、榜眼、探花,其餘通過殿試的叫進士。

貢士不受官,進士大都為官,多為知縣、御史等七品官職。發展好的,前途無量。若說當今入仕職位貴為縣處級很難很難,古時取得進士功名更難更難!

默言


隋唐時期,雖然說科舉制度取代了魏晉時期的察舉制,使得許多寒門學子可以更加公平的步入仕途。但是,這個也是相對來說的。實際上,寒門學子想要步入仕途,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難度如攀蜀道。


我們可以將古代的科舉與現代的國家級考試相類比,難易程度一目瞭然。

秀才的前身是蒙生,都是由地方作保推舉到縣府參加考試的人。但是秀才並非是好考的,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會止步於秀才這個等級。按照清朝的人口來說,全國讀過書的人差不多有三四百萬,但是每兩年才產生2.5萬的秀才,從這個比例上來說,考中秀才一點都不亞於今日的高考。

而通過縣府考試的人,自然與常人不同,不僅見了縣官可以不下跪,而且國家還會每年發放一些口糧,供給讀書。但是秀才在本質上來說,並不屬於士人,因此還不能入朝為官。


在當時的社會,基本上得到秀才稱呼的人都會繼續參加每三年一次的鄉試,若是通過則是舉人。舉人的頭銜相比來說,就比較有威望了,因為舉人可以經由推薦正式步入仕途。但是舉人的升遷非常慢,除非運氣比較好,可以坐到六品官員的位置上。再稍微高一點的官職,除非你為皇帝做了特大貢獻,否則根本碰觸不到最高官銜。

中舉人的程度堪比中頭等獎,千分之五的概率實在是想都不敢想。這般的難度其實很多人都知曉,最為出名的便是《范進中舉》從秀才一直應考,臨到知天命之年才高中。這還算是幸運的,有很多秀才一輩子都只是個秀才。


一代寒門學子的進階路是如此艱難,過了前面兩關,根本不算什麼,因此貢士和進士才是考試過程中的大關。

貢士是由國家每三年舉辦的一次會試產生的,會試就如同今日的全國性考試——公務員考試,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競爭程度的嚴酷。但是若是貢士通過,那就相當於國家級別的幹部人員了。雖然在唐朝時期,貢士幾乎等於明清時期的舉人,但是在宋清兩朝,因為錄取率的增加,所以貢士99.99%為進士。

而這貢士的最後一關,自然是由皇帝主持的殿試。到了這裡,想必大家都已經瞭解,前三甲——狀元、榜眼和探花。雖然這三甲,剛開始擔任的官職小,一般都是翰林院的職位,為六品或者是七品官職,任期三年。三甲的上升空間非常大,而且三甲一般都是當朝頗有威望的門生,有了權勢的倚靠,做到一等大臣並不困難。

而至於前三甲以後的進士,一般都需要參加庶吉士考試,通過者則是七品官員。雖然名次排列在三甲之後,但是由於也是在中央任職三年,其實與三甲一般無二,而且從明清官員的任職情況來看,名次在後面的人都會擔任尚書或者宰相一類的要職,絲毫不亞於當年的狀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