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高中語文越來越重視文言文教學,可是孩子大學畢業後幾乎用不到,有什麼用呢?

tuoshan


第一:文言文是現代文的基礎,不管是各種成語,俚語,諺語基本上都來源於古文。現代白話文不過百年曆史,而作為中華文化5000年的傳承者不學古文就好比無水之源是根本不可行的,

第二:學好古文的人現代文理解絕對不會差,而且非常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卻非您口中的毫無用處。

第三:學古文才能更好的瞭解古人偉大思想和文化,塑造我們國民精神。比如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第四:很多古文一旦翻譯成現代文也就失去了意境,很難體現漢語之美。比如婦孺皆知的唐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如果翻譯成白話,簡直平淡無奇,韻味全失!

第五:作為一箇中國人,當很多優秀傳統都失去的時候,語言是我們中國人最後的標誌和籬牆,而古文是這籬牆的根基。倘若我們自己都不去學習和了解,再過幾十年,文化殆盡,我中國人又何以自稱是中國人呢!



夏陽之城123


我覺得你這是從功利的角度去考慮的,你說啥有用,什麼叫沒有用,你高中大學學的物理知識用到了多少,你的數學微積分在生活中又用到了多少,你學的化學反應公式又運用多少?你英語過了六級,你平時對著幾個外國人講了,你又用到了多少?其實這是一樣的道理。

記得之前章子怡參演《臥虎藏龍》獲得了奧斯卡獎項,北大的張頤武看到章子怡穿著具有中國傳統服裝的紅肚兜去領獎,他曾經說過一句話:在中國,一個章子怡比讀一萬本《論語》都重要。他這個話一說,引起了軒然大波,進行了廣泛的討論。最後得出了結論,《論語》只有一本,章子怡可以有千千萬萬個。

那麼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性體現在哪裡呢?

首先我認為就是作為每個中國人有義務和責任責任要保護好我們的傳統文化。古人云:欲滅一國,必先除其文化。而文言文是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文言文承載著我們的歷史。

其次,文言文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化內涵,提高我們駕馭語言的能力。舉個例子吧,20年前的時候,《還珠格格》比較流行,當時我看到一個情節,小燕子給永琪表白說啥:我好喜歡喜歡你呦!而紫薇給爾康咋表白的:山無稜,天地合,才敢與君絕!引用的是《古詩十九首》無名氏的作品,當時聽完我就震驚了。你想想小燕子沒有上過學,只能用喜歡,到底多喜歡,她表達出來了嗎?沒有。但是紫薇表達出來後境界立馬不一樣。這就是漢語文言文的魅力!

接著,文言文的學習,讓我們具備基本的閱讀古代文本文化的能力。比如說我想了解先秦兩漢的歷史,我想了解《史記》,你要是一點文言常識不具備,你還準備看白話文?在翻譯白話的過程中,實際上已經加了翻譯者的理解,想有全面的理解,一定要回歸文本。

最後我希望所有的中國人重視我們的文言文,重視我們的文化。



不忘初心814


基礎教育裡面所學的科目都是為未來的深入學習打基礎,國家設置這些科目實際上就是劃定了一個養魚池,用這個養魚池來選拔適合跳龍門的人。

文言文相關的知識能不能夠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用上,主要就看這個人到底選擇了什麼專業。

目前很明確會用到文言文的專業包括歷史相關專業,考古相關專業,中醫相關專業。有可能用到文言文知識的,還包括哲學系,文學系,廣告相關專業,外語系。

有的人就覺得外語系怎麼會要學文言文呢?因為有的時候你要做的翻譯的內容,是用文言文寫出來的古文,這個時候你要先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文,再把現代文翻譯成外語,對於文言文的掌握還是要求很高的。

所以不是用不到,而是要看你最後選擇了什麼專業,在什麼行業裡面工作。就像有一些人讀的專業是需要用到數學知識的,只要有小學的加減乘除的水平就夠了,那麼對他們來說初高中學的那些數學方法基本上就是沒用的。但是他們可以選擇不學嗎?

還有大家吵吵鬧鬧談論的比較多的英語,反對學英語的人很多,可是國家不得不讓你學英語。選出來跳龍門的人都得會英語。你不想學,但是你可以不學嗎?

所以,沒有學不學的問題,只有考不考的問題,就算是高考要考足球,那麼扎著辮子的小姑娘也得上場踢。簡而言之,國家需要。


外語那點事


這個話題拓展開來,跟很多問題的答案是一致的!就像以前有人就說,小學數學題,一個進水口,多少小時把水蓄滿,一個出水口,多少小時把水放完;然後問同時打開,多少小時水池能蓄滿?有人就說了,你既然要把水池蓄滿,幹嘛不把那個出水口關了?這題目不是無聊嘛?再拓展,就是有人不讀書,或者讀書很少,也能取得成功,那要讀書幹嘛?對不對?異曲同工!其實教育的目的,教育的作用往往是曲折而溫婉的,有人說教育就是等你長大了,把學校里老師教給你的只是剔除掉,剩下的就是教育!文言文是個好東西,中國傳統文化在哪,在古文裡!讀著讀著,很多事就想清楚了!


朽木木頭啊


教學方向絕對是錯的!文科出不了大師,理科出不了科研者。和現代世界嚴重脫節,在享受二戰和平年代之後,還是捱打的節奏。

希望徹改教育,引導為主,埋葬輸灌教育,建設強大中國,必須強大少年。國民素質逐年降低,缺乏引導,特別是“錢”,一個健康的現代國家,“錢”很重要,但太多錢沒用。


暖風166909151


大家好,我是一個頭條創作者,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提問,在答題方面,我有著豐富的經驗 ,以下是我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是的,現在是高考,誰會在乎孩子們對漢語不感興趣呢?許多父母可能會說現在孩子的興趣並不重要。無論你喜歡物理、化學還是生物,你只需要有成就。他們可能會說,當孩子們上大學時,他們會逐漸變得感興趣。然而,在孩子們最應該培養興趣的黃金時期,老師和家長只說你的夢想應該是高考,這比什麼都好。我想說的是,事實上,在我12年的學習生涯中,我認為我最應該知道的是為某個目標努力工作,有奮鬥精神,學會承擔責任,學會與人相處。為什麼你的目標必須是高考?為什麼你的目標必須是物理?你喜歡嗎?你真的喜歡嗎?它因人而異,但一個人必須學會朝著一個方向工作,為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工作。

以上就是屬於我個人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開開心心的做頭條,頭條作品能更進一步,最後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回答,謝謝大家!


高考備考李老師


碰到個姑娘(小夥),見第一面,覺得不錯。

普通人會說一見鍾情。

多讀點書,你會說,一見傾心(情)。

古詩學的多,可以脫口而出。與君初相識,猶似故人歸。

不扯別的,多讀點書,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更多樣。


馭風者1979


有用本無用,無用方有用,什麼叫有用,什麼叫無用?真正的學習原本就不是為了有用,只為有用而學習的學習,其實真的無大用。

只為有用而字習的學習,是一種純功利的學習,這樣的學習除了能讓你掌握一些技能,找到一份工作以外就沒有了任何的價值和意義,這樣的學習既不會有益於你的身心,更不能提高你的品德和素質,這樣的人無論獲得多高的學歷,也只能是一個披著文明外衣的野蠻人,而成不了真正的文化人,真正的知識分子,更不會從學習和知識中找到美好,快樂和真理,更不會真正地愛上學習和知識,這也是當今社會精緻利已主義者,濫竽充數的假大師,假專家越來越多的一個根本原因。單純的把學習當做是一種撈錢和向上爬的手段和工具,而對知識本身毫無興趣,又怎麼可能具有科學精神,學習到真正的有益的知識,成為真正有學識,有思想,有素質,有能力的人。

近代文明為何沒有誕生於東方,中國為何近代一直沒大師,中國是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為何會成為東亞病夫,會有百年的屈辱史?雖然我們會找到無數的藉口,理由和原因,但是恐怕無論如何都難以否認,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其中的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有很大的關係。

雖然,自古以來,我們這個民族就特別重視教育,崇拜有知識的文化人,現在更是越來越重視,然而,可悲的是除了極少數人以外,絕大多數對教育,學習的重視,都不是因為熱愛知識,更非是為了探索未知,尋求真理,而只是把其當做了一件賺取名利,成為人上人的方法和工具,而對知識本身卻毫無興趣也毫不關心,更無意探求未知和真理。對於大多數國人來講,升官發財使是學習的唯一追求和目的,所以,自古至今,我們便一直都把學習當做了一種交易,只想學有的,能為我們帶來實際名和利的,能讓我們成為人上人的東西。凡與些無關的便全不學習,全部拋棄。這種扭曲的,錯誤的價值導向,思維邏輯,社會風氣在我們這個社會根深蒂固,越演越烈是導致國人難以在學術,科研中難以取得成績,雖有天才之種子卻總是難以出大師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過份強調學以致用,所以我們總是是急功近利,總是以成敗論英雄,總以名利評價人,所以我們總是缺少做無用之功,學無用l之書,願意仰望星空,探索世界之人。這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固有劣根性之一,是一件非常可悲和可怕的事,也是必須要扱早改掉的一個壞習氣。否則,無論我們的教育如何改革,也無法培養出真正的人才和大師。

要想真正的提高教育的水平,提高國人之素質,就必須要多學一點無用的知識,多做一點不求回報,不以名利為目的事,就要引導我們的孩子以興趣和探索真理,瞭解未知,增加知識為目標而與名利無關的非功利的學習,唯有如此,我們的教育方會有希望,我們國家方會培養出真正的大師。我們的孩子方不會如此的厭惡學習,才不會把知識當做敲門磚,用完之後便立既拋棄,

'雖然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但是,個人以為,我們最好還是不要把教育,學習僅僅當做是一場交易,不要用太過功利的思維來對待這件事。不要讓銅臭太多站汙了知識的美,不要讓我們的孩子全變成只個人榮化富貴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都活成名利和物質的奴隸。畢竟,人做為萬物之靈,除了肉體之外還有一個靈魂,我們在關心我們肉體的同時,也應適當關心一下我們的靈魂,要是隻單純地為了肉體而活,只追求物質的亨受和滿足,那我們又與豬狗禽獸有何異,活著又有多少的興趣,快樂,價值和意義,又怎配做一個真正可以為萬物之靈的人。

有一句古話叫;

不為因果方行善,

豈為功名始讀書。

個人以為,只有不求回報的行善才叫真行善,而不以名利為目的讀書才是真正的讀書,不以有用而學習的學習方是真正的學習,不把知識當商品的人才是真正有文化,有知識的人。_所以,請不要以是否有用來衡量評判要不要學習古文。

另外,現代教育是工業化教育,批量教育,不是古代的私塾教育,所以,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但現在的學校卻決不可能做到為每一個人量體載衣,不可能只教你喜歡或你認為有用的東西。現代社會的一個通則則是,你可以追求你的自我,主張自已的權力,但前提是不能損害侵犯他人和集體的自由和權力,要想在一個集體中好好生活,就以須服從集體的規則和秩序,就不能只考慮自己的權力和利益。雖然現代社會崇昌個人自由,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自以為是,為所欲為。學習古文對你或你的孩子來講雖然也許是真的無用,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對所有人都無用。而你或你孩子不願意學這些東西,不等於所有人都不原意學習,而你雖有進行自我選擇之權力,但卻並無剝奪他人學習的權力。所以,如果你和你的孩子如果認為學習古文無用,可以不學習,但卻不能以此為由要求學挍不教,不讓別人去學習。

要想受人尊重請先學會尊重他人。除非你是上帝,否則就不要苟求所有的人都順從你。大家都只是一個凡人,最好不要把自已當做為是世界的中心,地球不是為你而轉,不要總以為別人都要寵著你。做人雖不用總彎背屈膝,妄自菲薄,但也別太狂妄自大,目高於頂,太以自我為中心。

以上所言皆個人愚見,如有不妥,敬請海涵。


美麗星空843


不能純功利的看待學習,就像我們吃菜,要求色香味俱全。人一生中既要有安身立命的技術,還要有陶冶情操的愛好。

文言文有白話文不可比擬的美感,最能體現漢字的美妙。一旦深入,無法自拔。

當年,廢文言文,改白話文,主要是文言文太難學。這些文學大師也承認,白話文怎麼努力,也達不到文言文的境界。


我笑我痴


個人覺得有這三個方面比較重要:

1.表達。文言文的表達形式簡練,情感豐富,蘊藏了我國從古至今的文化和修養。學生從小學習語文歸根結底就是為了學習表達,學怎麼說話,學文言文就像是抓住了用漢語說話的根。

2.培養情操。詩詞經賦哪一樣都能把你感染成藝術家、一個有情懷的人。

3.傳承民族性格,像美國這些年輕的國家雖然現代技術很強,但是他們的道德思想底蘊其實不深,也沒繼承歐洲多少,他們的生活方式社會風氣可以看出這樣的國家不一定能夠經受時間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