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天消耗上百億個二維碼,一旦用完了怎麼辦?二維碼有完嗎?

二維條碼/二維碼(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三維方向上)分佈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的;在代碼編制上巧妙地利用構成計算機內部邏輯基礎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個與二進制相對應的幾何形體來表示文字數值信息,通過圖象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自動識讀以實現信息自動處理。

全球每天消耗上百億個二維碼,一旦用完了怎麼辦?二維碼有完嗎?


我們都清楚二維碼無非都是排列組合,目前最大二維碼格式是V40,相當177*177個像素,你可以理解成一個 177*177 的矩陣,有2^(177*177)這麼多組合,大約是10的10000次方不同信息組合,算上V1~V39格式的二維碼,那麼二維碼最多有10的12000次方。這個數已經很巨大,根本無法想象,從數量上來說我們根本不用擔心會用完。

全球每天消耗上百億個二維碼,一旦用完了怎麼辦?二維碼有完嗎?


被稱為目前最大規格符號版本的40-L級,它的數據類型和容量分別為:數字數據7089個字符、漢字數據1817個字符、字母數據:4296個字符、8位字節數據2953個字符,且大約可糾錯7%的數據碼字。

簡而言之,對於版本40而言,它的編碼總數量達到了2^(177×177),可擁有9.3×10^9430個二維碼。單純從這個數字量級來看,我們想要將其在一定時間內使用完是有很大難度的。而且,即便在很久之後的某個時間真的用完了,相信那時的人類也已經研發出新的碼類來服務我們的生活。

全球每天消耗上百億個二維碼,一旦用完了怎麼辦?二維碼有完嗎?


二維碼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進行信息編寫的,有著更強的多級糾錯能力和識讀能力,儲存容量遠超一維碼。最低格式的二維碼是21x21格式,共有441個格子,每個格子只有黑或白兩種選擇,再減去二維碼固定數量的192個角落的定位框。理論上,21x21格式的二維碼有2的249次方種組合,這個數字有75位。

全球每天消耗上百億個二維碼,一旦用完了怎麼辦?二維碼有完嗎?


按照國人每天掃碼15億次計算,需要1600000億億億億億億億年才能掃盡(7個“億”),而地球至今才只有46億年,宇宙138億年,宇宙預期剩餘壽命1400億年。

全球每天消耗上百億個二維碼,一旦用完了怎麼辦?二維碼有完嗎?


平常我們用得最多的就是支付二維碼,每張二維碼裡面,其實包含了你的支付平臺、賬戶信息、支付金額和時間等等,你換一張支付碼,其中的數據跟著變化,但是信息所佔長度未變,時間隨時都在變化沒有終點,所以屬於你的支付碼是用不完的。

全球每天消耗上百億個二維碼,一旦用完了怎麼辦?二維碼有完嗎?


綜上所述,二維碼理論上是有可用完的一天,但是由於其數量太過龐大,即使在人類滅絕之前都不一定用得完,所以不用杞人憂天的擔心這個問題,隨著科技進步,可能過幾十年後二維碼就已經被淘汰了,這個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全球每天消耗上百億個二維碼,一旦用完了怎麼辦?二維碼有完嗎?


拓展知識:

三維碼信息量大到了何種程度?是普通二維碼的十倍,目前實際上三維碼已經在一些特殊領域開始使用了,主要是一些需要保密及防偽的領域。

而四維碼更不得了,它的信息量是三維碼的16倍,這個不用我再計算了吧,想想都嚇死了,相較於二維碼,這是呈幾何級數的增長變化呀。

全球每天消耗上百億個二維碼,一旦用完了怎麼辦?二維碼有完嗎?


聽了我的解答,你還在為二維碼可能用盡而煩惱嗎?簡直是杞人憂天。無論是二維碼、三維碼還是四維碼,未來都只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