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鷹派人物內賈德即將重回政壇,伊朗會怎樣面對世界?

修其身先


伊朗議會選舉,保守派陣營獲得絕對多數的席位,佔據290個議席中的220個席位,同屬保守派陣營的內賈德自然被認為會重回伊朗政壇。內賈德是伊朗鷹派人物,也是伊朗民間和政壇威望很高的政治人物。儘管程序上被取消了總統競選資格,但這實質上取決於哈梅內伊會如何的選擇。

內賈德是平民出身的伊朗總統,是充滿勵志精神的總統,博士學位,兩伊戰爭時伊朗革命衛隊的特種兵司令,擔任過市長、省長,伊朗第9屆和第10屆總統。


內賈德退出政壇的背景是奧巴馬時代美國與伊朗和解簽署《伊核協議》,此時伊朗政壇尤其哈梅內伊認為苦盡甘來,和平的時代已到來,像內賈德這樣強硬的鷹派人物就不適合繼續當政,因此代表溫和派的魯哈尼順勢上臺。但或許與布什常常打交道的內賈德總統才是伊朗最理性清醒的強人,內賈德不認為這個和平年代是久遠的,想讓伊朗獲得真正長遠的外部和平環境,只能依靠建立自己的“核按鈕”,很絮叨但也是真理。伊朗能真正威懾和反制美國只有一個選項,像俄羅斯一樣揮舞核大棒,伊朗沒有別的選項反擊美國製裁。


在溫和派魯哈尼上臺後,民主黨執政下的美國和伊朗有一個蜜月期,伊朗經濟得到較好的發展,GDP增長率一度逼近10%,同時歐洲各國也有資本進駐投資設廠,伊朗國際環境一度十分良好。但伊朗忽略了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是兩個不同對外政策的政黨,這種有利的國際環境註定是短暫的,是內賈德爭取以及美國服軟的前提下得來的。共和黨特朗普上臺後轉變政策,極力打壓伊朗,而歐洲各國也對維持《伊核協議》沒有實質支持,數年的經濟發展成果可以說輕易被抹殺。


布什時代美國更是將兩艘核動力航母同時開到伊朗面前也沒有讓內賈德屈服。本來內賈德能夠帶領伊朗成功研發核武器,為伊朗在以後的美伊博弈中爭取長遠的主動地位。核武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東北亞某國,即便一度與東方離心離德,也能夠有足夠的底氣反擊美國的打壓,不時報道核試驗的消息,讓近在咫尺強大的美國海軍投鼠忌器,正是對美國堅持強硬政策,特朗普低頭認同了該國政權。伊朗則是被動抵抗美國各類制裁,還看著美國率領多國艦隊在波斯灣、在伊朗家門口耀武揚威的航行,製造油輪襲擊事件,製造緊張氣氛針對伊朗。



在美國的重重打擊和歐洲各國猶豫不決的形勢下,伊朗不得不回到內賈德時期著力研發核武器的政策上來。伊朗也曾試圖依靠溫和政策維持住《伊核協議》為歐盟爭取時間。但歐盟成員國根本沒有能力阻止美國,中東遜尼派成員更是暗中支持和配合美國,東方與俄羅斯則山高路遠,除非美伊大戰,否則能給伊朗的支持只能是輔助,這波斯灣的博弈畢竟需要伊朗來做主導。

蘇萊馬尼被美國明目張膽的刺殺,伊朗強硬空襲美國駐伊拉克軍事基地後,伊朗民意高漲,積極支持強硬反擊美國打壓,進而完全奠定了保守派未來重新執掌伊朗的基礎,這更說明內賈德奉行的對美政策是再正確不過的。

未來美伊博弈勢必長期化,內賈德作為反擊美國的資深人物,很難說不會被重新推到伊朗政壇掌舵。


廣目覽野


內賈德總統是整個世界知名度最高的總統之一,這位總統49歲上臺,出身貧寒,上臺後,不畏強權,力抗西方,被尊稱為反美鬥士,為此贏得了世界最強硬總統的稱號,幾乎與普京總統齊名。目前伊朗內交外困,很多伊朗民眾希望內賈德重回政壇,但內賈德迴歸的可能性極低。2017年4月,內賈德宣佈競選總統,不久他的資格被取消。2018年1月,內賈德因“煽動騷亂”被捕,後被釋放。

內賈德,1956年10月28日出生於伊朗德黑蘭市東南部加姆薩爾的一個平民家庭,父親是一名鐵匠,大學時代就讀於德黑蘭工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並於1997年獲得交通運輸工程博士學位。 內賈德於2005年6月當選伊朗總統,2009年6月獲得連任,2013年8月總統任期屆滿後,艾哈邁迪-內賈德重新回到校園任職教授。內賈德作風低調、樸實親民、勤儉廉政,深得廣大普通民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支持。

伊朗政府2019年11月15日宣佈上調汽油價格並實施新的配給制度,自16日起,伊朗多地陸續出現抗議示威活動並引發衝突,造成人員死傷。12月3日,伊朗司法部門發言人伊斯梅利在德黑蘭宣佈,300名涉嫌參與上個月示威騷亂活動的人員已被伊朗安全部門逮捕。美國在幕後策劃了這一活動,暴亂份子得到了美國的金錢支持,伊朗方面逮捕了8名受命於美國中情局的亞裔人士,他們直接或間接參與了伊朗近期的騷亂。

2020年1月3日,美國國防部發布聲明稱,在總統的指示下,美國軍方採取了果斷的防禦行動,以殺死美國指定的外國恐怖主義組織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以保護美國在國外的人員。蘇萊曼尼將軍號稱伊朗的“間諜王”,集軍事、外交、情報等大權於一身,也是一名堅定的反美戰士。蘇萊曼尼將軍被美軍刺殺後,引起伊朗人民的普遍憤怒,內賈德迴歸的聲音更高。

內賈德如果重回政壇,執政伊朗,那麼伊朗會採取更加積極的反美措施,中東地區發生大規模戰爭的概率將會大大增加。伊朗實力雖然比不上美國,但伊朗在中東地區也實力很強大的國家,伊拉克沒法與伊朗比,連以色列對伊朗都忌憚三分。為了衝破美國的封鎖和制裁,伊朗需要血戰出一條自強之路。


大秦鐵鷹劍士


四年一次的伊朗議會選舉,伊朗的強硬派獲得議會選舉的勝利,已經成為定局,而這個局勢可能會導致美伊關係迎來巨大變數。

而隨著蘇萊曼尼被美方斬首,哈梅內伊意識到,一味對美方妥協也不是辦法,只會使得美方得寸進尺,於是他希望採用強硬的對待政策,所以強硬派才能獲得大量席位,而有望替代魯哈尼的有可能是穆罕默德·巴蓋爾·卡利巴夫,他擁有革命衛隊的經歷,而且是內賈德的心腹。

所以內賈德不太可能回到伊朗的政壇巔峰,而是他的心腹,內賈德將在幕後指點江山。

強硬派登場,伊朗面對的世界更加詭異,不確定因素增多,和美國對抗風險大大增加,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會更加嚴厲,對伊朗人民的福祉不是好事。


山外山FJH


對於反美陣營來說,內賈德回爐伊朗總統確實是一個好消息,美國恐怕又要日夜頭疼了。

但是,我個人以為,內賈德是回爐不了伊朗總統的。因為內賈德可不僅僅是因為選舉失敗而被雪藏的,而是得罪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被逮捕入獄的。

不用說回爐國家總統了,在哈梅內伊有生之年,他能獲得自由恐怕就得謝天謝地了。另外,他得罪的恐怕也不是哈梅內伊一個人,而是一個權力集體,就算哈梅內伊過世了,內賈德要東山再起也是困難重重。

但是,伊朗國內的形勢發展基本可以確定,無論內賈德出不出山,其奉行對美強硬外交政策派別已經獲得了勝利。

美國刺殺蘇萊曼尼確實是一招臭棋,如今的國家競爭,不再是封建王朝時期,你刺殺一兩個政治人物就能夠改變其外交政策和國家能力的,往往還會適得其反。

所以,即便伊朗不是內賈德出山掛帥,其奉行對美強硬確定無疑:

一、伊朗的最終掌舵人是哈梅內伊,不是伊朗總統。蘇萊曼尼被刺殺後,哈梅內伊已經大為光火,因為美國的這種行為昭示著他自己都有可能被美國暗殺而朝不保夕;

二、民意洶洶,一片聲討美國之聲,所以這次選舉軍方強硬派已經佔了上風,一向成熟穩重、較為溫和的哈塔米已經失勢;

三、伊朗政府跟美國已經沒有緩和的必要和餘地,既然緩和並不能換來美國的任何好處,反而是進一步打壓和危險挑釁,那麼緩和關係就完全失去意義,適得其反了。


謝金澎



內賈德不僅得罪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還與伊朗革命衛隊交惡,早已被伊朗的保守派教士集團踢出權力核心了,別說再次當選總統,就連總統候選人的資格都得不到!

所謂的伊朗鷹派人物、前總統內賈德即將重返政壇,其實是不瞭解伊朗政治,不瞭解內賈德的人才會這麼忽悠的。

況且,他當了8年的總統,卻把伊朗帶入全球孤立的絕路,這才迫使哈梅內伊把伊朗的執政權交給溫和改革派的魯哈尼。

今年2月21日,伊朗舉行了第11屆議會選舉,選舉結果是效忠最高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和伊朗革命衛隊關係密切的強硬保守派大獲全勝,在290個議員席位中斬獲了220個席位,絕對控制了議會。而魯哈尼為首的溫和改革派慘敗,議員席位降至20個。


內賈德當總統時期的15位下屬—14位內閣成員與伊朗央行行長,在本屆的議會選舉中都當選為議員,但內賈德並沒有當選為議員。內賈德失去權力已經7年了,他的這15位下屬是否仍然對他衷心耿耿不得而知,但必須效忠於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並且得跟權傾天下的伊朗革命衛隊搞好關係!

所以,所謂的內賈德即將重返政壇實乃子虛烏有。內賈德既然沒有當選為本屆議會議員,他若想重返政壇,唯有參加2021年的總統大選,並且第3次當選總統才行。

內賈德要想再次當選為伊朗總統,至少必須具備二個條件:

其一,獲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支持,只有這樣,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才會允許他註冊為總統候選人,參加大選。


2017年伊朗舉行總統大選,內賈德及伊朗革命衛隊的前任總司令都想參加,但哈梅內伊想讓魯哈尼繼續執政,勸說這兩人不要參加總統大選,給魯哈尼的競選製造麻煩。

革命衛隊前總司令聽勸,放棄了競選計劃,而內賈德無視哈梅內伊的勸退,公開頂撞哈梅內伊,並去登記為總統候選人,惹怒了哈梅內伊,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取消了他的總統候選人資格,再次競選總統的美夢碎了一地。

其次,內賈德就算是成了總統候選人,也必須獲得伊朗革命衛隊的大為支持才能當選,因為革命衛隊權傾天下,資源無所不有,強硬保守派的人要想當選總統,沒有革命衛隊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然而,內賈德2017年為了再次競選總統得罪丁哈梅內伊後,又於2018年公開指責伊朗革命衛隊腐敗,與革命衛隊交惡。至此,他與伊朗最有權勢的人與組織翻臉,被徹底踢出伊朗的權力核心圈子,別說再次當選總統,就連總統候選人的資格都撈不到。


內賈德早已是伊朗政壇的過氣政客了,已經沒有機會東山再起了,與他相反的是強硬保守派的一位政治新星——穆罕默德-巴蓋爾·卡利巴夫。

現年58歲的卡利巴夫與內賈德有著相似的經歷:1997年至2000年擔任革命衛隊空軍司令。、2005年至2017年擔任德黑蘭市長;內賈德也是先當革命衛隊的一個軍種司令,再當德黑蘭市長,之後擔任總統。

卡利巴夫在2月21日舉行的伊朗議會選舉中獲得了120餘萬張選票,在當選議員中得票率最高,極有可能出任議會議長,已成為伊朗強硬保守派的政治明星,是這個陣營的2021年總統大選的熱門人物,內賈德連做他的總統競選的背景板的機會都沒有。


飛狼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網3月2日的報道,伊朗方面公佈了第11屆議會選舉的最終結果:在總共290個議席中,以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前總統內賈德為代表的保守派(主張對美強硬政策)大獲全勝,獲得大約220個議席,而以總統魯哈尼為代表的溫和改革派(主張改善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只獲得了大約20個議席,伊朗保守派重新獲得議會的主導權。


哈梅內伊(左)與內賈德

魯哈尼的總統任期還有最後一年,溫和改革派一敗塗地將直接影響到伊朗的總統大選結果,完全可以預見:伊朗下屆總統必定是位強硬保守派人物。內賈德即將會重返伊朗政壇,不知題主是從哪來的消息?目前還查不到相關的任何消息,內賈德本人也沒有就此事表態,而哈梅內伊也沒有透露相關的消息。強調一點:強硬保守派在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不等於內賈德重返伊朗政壇。
哈梅內伊與魯哈尼


內賈德是保守派的典型代表人物,曾任兩屆總統(2005—2013年),在伊朗底層百姓心中樹立了一個反腐、清廉、親民的形象,深受他們的擁戴,但內賈德卻得罪了很多不能得罪的勢力,比如說哈梅內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等。內賈德曾試圖對海達爾·穆斯利希(當時的情報部長,效忠於哈梅內伊)下手,還將自己的矛頭直接指向了伊斯蘭革命衛隊,甚至是整個伊朗政權……

伊朗是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事實上最高領導人不是總統,而是最高精神領袖,內賈德曾經試圖對哈梅內伊的勢力(伊斯蘭革命衛隊效忠於最後精神領袖,而不是總統或政府)下手,哈梅內伊又怎麼可能會允許內賈德再去當這個伊朗的總統?2017年伊朗總統大選,內賈德已經報名參選,但最後卻被“伊朗憲法委員會”取消了他候選人的身份。綜上所述,內賈德重返伊朗政壇的可能性是有的,但當選總統的希望卻是不太可能!



內賈德之所以迅速崛起,並非是因為他的“親民”政策,而是得益於伊斯蘭革命衛隊、哈梅內伊的支持,在總統連任後卻想“造反”,還想東山再起?開玩笑……在此次議會選舉中,內賈德時期的多位保守派重要人物都獲得了議員的席位,但這可不等於內賈德也有這樣的機會!保守派佔據議會的主導地位,實際上是拜美國所賜,這意味著伊核問題、美伊局勢的前景更不樂觀。


儒道之主


他今年已經64歲了,年輕的時候是特種兵司令,我相信即便到了這個年紀他仍然是有著非常強勁的精力和不服輸的精神。在最近一次的議會選舉當中強硬派是佔領了絕大多數的席位,現在魯哈尼代表的溫和派已經是處於了弱勢地位,至於他能不能重回我們現在還不能做出肯定的判斷,但是如果這樣一個鷹派人物重回,我認為伊朗面對世界的辦法還是和現在差不多,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仍然是既有強硬又有緩和的措施。我這麼說,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事實:




首先,一再的對世界強硬只會讓自己處於不利的地位。現在來看魯哈尼的支持率正在不斷的下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在與美軍的鬥爭當中伊朗並不獲得優勢。因此民眾對他表示了一定的失望,但是魯哈尼也是一個身經百戰的人,他不會不知道如果對外界強硬就能夠提高自己的支持率,但是對外強硬只會讓自己處於更加孤立的狀態。現在伊朗就是要虎口拔牙,與虎謀皮,如果不是當初與美方簽訂了伊核協議導致伊朗獲得了短暫的寬鬆環境,現在伊朗的環境會更加的雪上加霜,人們總是批判魯哈尼不夠強硬,但是誰又真正懂得他為了民眾的生活而做出的努力。


其次,伊朗並不是換個總統就能夠解決問題,我們都知道伊朗這個國家是比較特殊的,哈梅內伊才是真正的說話算數的人。當初內賈德是哈梅內伊非常看重他的一個人,但最後不是草草收場了嗎?在2017年內賈德想要參加選舉的時候,連選舉資格都被剝奪了。由此可知真正操縱伊朗大方向的不是總統而是哈梅內伊。他的精神,他的意志決定了伊朗的方向,所以我認為即便是內賈德重回,仍然不會有大的改觀。以上僅是我的個人拙見,有不對的地方還懇請您批評指正,感謝您的點贊和關注!


迷彩營地


內賈德重回政壇?

這個說法顯然有點譁眾取寵。

他現在就是偶爾抱怨抱怨,在權宜委員會有個閒職。

木叔問了伊朗的大學的朋友,他都沒有發現伊朗媒體有報道說他重回政壇,顯然這個消息是假的。

為啥很多國人總是拿內賈德說事兒?難道不知道內賈德當初是怎麼下臺的嗎?也不知道哈梅內伊對他是什麼態度嗎?

他怎麼可能重回政壇?如今的伊朗已經不是內賈德時代的天下了。

內賈德2005年競選總統成功,2009年連任一直到2013年,這8年期間是伊朗內外局勢變化最劇烈的時期之一。

8年期間,幾乎都是奧巴馬時期,面對這個比較軟弱的美國總統,伊朗都沒能把棋局走順,可見內賈德治理能力是有問題的。

首先,內賈德時期伊朗核問題爆出。

這是如今伊朗和美國關係出問題的爆點,也是如今伊朗經濟如此之差的根本原因。

而之前的哈塔米總統已經在任內基本將核問題壓制住了,魯哈尼當時就是和西方的和談代表。內賈德上臺打翻了前任的計劃,才導致伊朗的問題到如今越來越深入骨髓,越來越難以解決。

其次,內賈德時期伊朗的老百姓生活開始下滑。

當時不只是美國和西方對伊朗限制,是聯合國出臺了4份決議。

換句話說,當時的伊朗是在和全世界作對。連俄羅斯都對聯合國封鎖禁運伊朗的決議投了贊成票,可見內賈德外交手段也不高明。

正是這種內外交困,造成內賈德執政時期伊朗經濟下滑,老百姓生活出了問題。

第三,內賈德時期伊朗社會撕裂加劇,這是如今伊朗社會動盪的導火索。

本來能力不行,結果內賈德2009年還要競選總統。老百姓對他之前的任期已經煩了,所以才有綠色運動和一些改革派試圖用選票將他拉下馬。

最終兩派支持者大打出手,伊朗上演了1979年推翻巴列維王朝以來的最大街頭動盪。最終哈梅內伊支持內賈德才平息了局面。

但這次動盪中的知識分子和一些反內賈德勢力已經讓不少老百姓開始跟著他們走,這也是持續至今的伊朗老百姓對哈梅內伊不信任的第一次爆發。

後來內賈德竟然再2017年還要競選總統,哈梅內伊已經被他拖累一次,怎麼可能還讓他在撕裂社會?於是否決了。

內賈德不服,給哈梅內伊寫了3封公開信,哈梅內伊一次都沒回應。

這說明啥?說明內賈德已經不得寵了,怎麼能復出呢?


木春山談天下


2月伊朗議會選舉,在290個席位當中,保守派獲得了200個席位,而以魯哈尼為代表的溫和派僅獲得20個席位。更大的看點是內賈德時期的10多位部長當選議員,這意味著內賈德將重返政壇。

提起內賈德,無不讓伊朗揚眉吐氣。2005年至2013年內賈德擔任總統期間,不僅伊朗令美國、聯合國、歐盟毫無辦法,而且在聯大會上內賈德多次羞辱美國,甚至美國代表一聽說內賈德要上臺演講,往往以缺席來表示抗議。發動過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小布什,對內賈德的強硬都無可奈何。內賈德對擁核的態度是一慣的,他曾對美國毫不隱晦地說,“說是好東西,我為什麼不能有?說是壞東西,你為什麼能有?”

當然,對於內賈德的強硬,伊朗難免遭到美國包括聯合國的多次制裁,儘管經濟上承受著重大損失,但是至少是國家安全沒有受到威脅。

反觀當前,即使魯哈尼上臺簽訂了伊朗核協議,伊朗不過是免遭制裁3年光景,可是換來的卻是美國更猛烈的制裁,封鎖石油出口,讓伊朗石油出口降為零,這是自石油成為世界重要能源以來,是前所未有的,而且美國還把雙航母駛向波斯灣,一度伊朗籠罩在戰爭的陰雲。這在內賈德時期是不可想像的,痛定思痛,伊朗人民不由得想起了令整個伊朗驕傲的內賈德。尤其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司令蘇萊曼尼的被獵殺,在兩國沒有開戰的情況下,“定點清除”一國的高級將軍,這對伊朗來講是一種莫大的恥辱。

客觀地講,魯哈尼也是從伊朗的經濟和民主出發,可問題是美國為了控制中東能源,絕對不會允許伊朗做強做大的,兩伊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都證明了這點。即便是簽訂了伊朗核協議,說淺了是美國為了實現亞太再平衡戰略從中東抽身,說深了美國是讓伊朗在敘利亞對付ISIS。也就是說,如果ISIS被消滅,那麼美國一樣會撕毀核協議。特朗普說是推翻奧巴馬的政治遺產,其實是換個總統仍然不會放過伊朗。美國怎麼會讓一個在中東反美的國家經濟上崛起又要建立什葉派之弧呢?

魯哈尼的溫和,使伊朗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事實證明,普京和埃爾多安讓伊朗人想起了內賈德;事實再次證明,對於美國越強硬,美國越是“退避三舍”;事實反覆證明,美國絕對不敢對伊朗發動大規模入侵戰爭。過去是這樣,將來也是這樣。

如果內賈德重返政壇,那麼一定會“重操舊業”,即使像魯哈尼那樣“溫和”,美國仍然不會放過伊朗。既然如此,何不如強硬到底,但伊朗需要一個敢於強硬的總統。


適情雅趣


這次新冠疫情病毒對伊朗的衝擊也很大,伊朗目前的確診人數也逼近三千,其中包括伊朗多位高官都已經確診,而且伊朗已經有92人死亡,超過百分之三的死亡率還是很高。


對外界來說,伊朗一直像是謎一樣的存在,年前伊朗軍方二號人物被美國無人機炮殺,讓美國伊朗局勢極具緊張,疫情在伊朗的擴散,讓伊朗國內的動盪感更強。

這時候,會有很多人想起伊朗前任總理內賈德,比起現任魯哈尼的保守風格,內賈德顯然更為強力幹練一些,這也是有希望內賈德出山能給困難重重的伊朗帶來一些改變。

但內賈德出山的可能性並不大,在伊朗的實際最高掌權者是霍梅尼,當初正是他促使了內賈德的下臺接受審判,以霍梅尼一慣的行事風格,幾乎不可能推翻自己當初的決定。

你覺得伊朗在今年會發生哪些大的變化?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