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萬從業人員,5000億元產值的野生動物養殖業該何去何從?

霞客新君


這些野生動物養殖業可以考慮轉項,用以往的工人和場地養其它政策允許的動物,實在不合適就只有改行,重新嘗試做其它行業都是可以的。


樂至張二姐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提問!

據我所知,今天湖南有一個城市對野生動物養殖做了一個明確的規定,只有小部分不能養殖食用,具體百度搜。

一個這麼龐大的市場,肯定有人不會輕易放棄,我覺得現在養殖前要先了解政策法規,觸犯法律得不償失!

有些不能養的就堅決不養了,有現成的場地,應因地制宜,改養別的動物,其它經濟價值更高的,各方各面聯動,上游下游尋找別的替代品,別的可替代的行業。

感謝大家,我的回答希望您滿意!





湯阿村啵啵


大家看到這個數字是不是真的不以為然?或者是不太相信呢。如果你真的這樣認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上面的這些數字是真的。而且有些是沒有統計到的,這些估算的數字有可能更為龐大。我們國內的特種經濟養殖確實已經超過了5000億,我們就不說別的,現在廣東威海,囤積了大約有5億多斤的牛蛙,我們不按多少價格來說了,一斤6塊錢是正常的,你說這大概有多少錢吧?起碼有30億了吧,你真的以為只有牛蛙嗎?廣西福建喜歡養殖蛇類、捕鼠、毛皮動物。東三省養殖的有鹿茸、從而獲取鹿血、鹿鞭等。

他們該何去何從?

這些人肯定會得到一筆賠償,但是絕對不是特別多。有一些專家建議將這些野生的動物送給科研單位、亦或者是動物園,從而獲得相關的賠償。那我就想問了這30億牛蛙怎麼辦?這可不是三兩隻,這些專家的話簡直就是在放。

①轉養其他動物:當地肯定會讓他轉養其他動物,而且從當地的畜牧局拿出相關的指導文件。對於四川省的,估計會鼓勵他們養兔、對於東北的,估計會鼓勵他們養殖牛羊。對於廣西的,估計會鼓勵他們養殖其他水產。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涉及了因勢利導,因為廣東廣西這些地方水產多,那剛好,水也多,就養水產。四川這邊每年吃兔肉上億噸,肉兔價格好,肯定鼓勵養兔。東北養牛羊多,而且他們的秸稈需要大量處理,那就養牛羊。



簡簡單單的轉行一句話,這裡面的投資可不在少數。他們一句話倒是輕鬆,卻讓我們養殖戶又苦又累。說轉行容易,可是你知道這轉的是什麼嗎?不僅僅是相關的一些專業設備、更是我們的養殖觀念、養殖技術的轉變,簡簡單單的投資倒是還容易,大不了就是借錢。可惜的就是這些技術了。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你好,感謝你的提問。下面就這個問題發表一下個人的看法。

這次嚴重的疫情給人類敲響了獵食野生動物的警鐘,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所以我們國家肯定會吸取教訓頒佈相關法律、法規,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宣傳整肅活動,我想今後捕獵和販賣野生動物的情況價就會令行禁止。

那麼問題又來了,我國有相當規模從事野生動物養殖的群體又將何去何從?我想國家一定會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決不會放任不管。

因此我們現在就是儘量配合政府戰疫直至徹底勝利。


路在腳下馬上出發


養殖野生動物的本來就有風險,之前就應該考慮到風險的承受能力,為了減少損失,立刻轉產,改成養牛豬羊雞鴨等,建議國家給他們一些優惠政策進行幫扶


地的主人2


車到山前必有路,社會發展了創業門路也會越來越多!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03e4c6982934946aadf64a2d1d2b739\

李依一


國家應該給一些困難家庭一定的生活補助,提供無息貸款等方式,讓這些人度過難關,畢竟封閉在家也確實為國家減輕防疫壓力,也為國家做出了貢獻。


落葉無痕223


立刻轉行,或養殖其它法律規定的動物。一句話,必須支持國家法律法規。


劉齊剛


為了國家疫情,禁止是應該的,何去何從,人自有打算,我不是你,你也代表不了他,這個時代是餓不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