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感覺會讓英鎊貶值,英國利益受損,他們還想幹是傻嗎?

用戶44069027503


英國鬧脫歐,是受到了美國的蠱惑。而美國蠱惑英國脫歐,其目的則是削弱歐盟,最終使歐盟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難以形成對美國的威脅,並繼續服從美國的指揮。

英國脫歐,有利有弊。有利的是,脫歐後再也不用對歐盟國家承擔責任和義務了,可以獨立自主地處理國內外重大矛盾和問題;不利的是,再也享受不到歐盟成員國的各種優惠政策和待遇,而且還要交付一筆龐大的分手費。

自負而傲慢的英國在歐盟成立時就始終保持英鎊的存在和流通。脫歐後,短時期內英國的經濟發展肯定走下坡路,也必然會造成英鎊的貶值,但現在又無法看到英國經濟的遠景,能否提振經濟要看英國人治國和發展經濟的水平和能力。

從英國脫歐的過程看,由於英國國內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難以化解,英國政界領導人的水平和能力也實在讓人難以恭維,以至於在脫歐問題上始終在吃一鍋難以咀嚼的夾生飯。

英國人倒不是傻瓜。但現實的情況是,既使英國有幾個聰明的人也難以發揮作用,況且直正精明的政客的確難以尋覓。

這樣的英國,以後在發展經濟上又怎麼能被人看好呢。


韓楓3897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是否在單位寫過“可行性報告”?

如果你寫過,或者至少聽說過,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因為我們的可行性報告,一定會用翔實的數據,有說服力的論據,來論證這個項目前景是多麼美好,投資回報是多麼的可觀,綜合效益是如何誘人。但問題是,等到項目投產,卻有不少陷入滑鐵盧,真正能實現預期收益的項目,並不很多。


這就是因為,有人在撰寫可行性報告的過程中,刻意強調了光鮮的一面,但對於風險的那一面,卻語焉不詳,遮遮掩掩。而一旦進入到項目運作,這些風險早晚就會暴露出來。而英國脫歐的本質,和這件事沒有兩樣。就是大家投票的時候淨惦記對自己有利的地方,等到真要實施,卻發行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有人說,政客有自己的利益不假,但英國老百姓就那麼好騙嗎?英國老百姓是否好騙咱不好說,但你以為審批那些報告的領導就那麼好騙嗎?既然身經百戰的領導最後也被“騙”了,英國老百姓被忽悠,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洋楊大觀


2016年6月23日,地球上發生了一件直接涉及7億多人未來的大事件:英國脫離歐盟(UE)的公投。如今結果出來了:脫歐勝利!於是英鎊跌回2003年的水平,德國發行負利率國債、卡梅倫下臺、蘇格蘭再次要求脫離英國(UK)

英國脫歐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因為英國移民數量越來越多,本國的就業越來越嚴峻。

2、移民人口越來越多,為了保證社會福利,政府的壓力越來越大(政府不好做)。

3、英國政府為了保住自己原有的高福利,英國想單方面提高對移民人口的的標準,歐盟不允許。

4、歐盟裡有太多的國家經濟並沒有到達高標準,卻要在自己國家實行高社會福利,無異於增加其他國家負擔(英國承擔了不該承擔的)。

5、歐盟並不是英國的親生的,它是由德國以及其他幾個國家聯合創立的,英國後來才參加進入歐盟(既然不是我親生的,又不聽話,哼)。

6、英國的實力在歐洲,名列前列,有實力和歐盟叫板。

英預算辦公室:“硬脫歐”將給英帶來300億英鎊債務 英鎊貶值10%

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the 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 )7月18日公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英國於10月31日按照保守黨熱門候選人約翰遜的要求無協議硬脫歐, 英國經濟將陷入長達一年的衰退,而且同時由於硬脫歐後歐盟對英國實施的貿易壁壘,以及英硬脫歐後投資者信心的下降,英國經濟在2020年底將縮水2%。

約翰遜的前經濟顧問、英國央行行長候選人賴恩斯(Gerard Lyons)稱即使在理想狀況下能夠避免,無協議脫歐也將對經濟造成衝擊,但英國能夠應付。關鍵是,這並非最終結果。自從2016年脫歐公投以來,英國經濟已經展示出其靈活性,就業崗位增加了100萬個,但投資低迷。因此,和應對低薪資問題一樣,必須要消除不確定性。


立馬財經


我個人認為英國脫歐對英國來說是有很大的好處的,這是從目前的政治局勢來分析的。

我們都知道目前西歐和美國的政治局勢都是左翼當道(特朗普不是左派,但也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右派),而左派一般以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宗旨。所以你們可以看見現在在歐洲盛行的一些運動和理論思想:環境保護組織,動物保護協會,多元融合,各民族平等,男女平等。。。。

這些思想全部都是正確的思想,是能夠促進世界更美好的,但是往往在一些不正確的場合下,產生出一種過頭的趨勢。

我舉幾個例子:我們以德國為例,我們都知道德國接受了很多難民,早的有東歐國家的,最近的有來自中東的難民。
德國總理默克爾和難民的合影


但是對於這些民族來說:民族平等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一個民族和另一個民族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普遍受教育水平的差距,使得求同存異這四個字難如登天。

東歐各國的難民還好,他們在身體面貌和宗教信仰上與西歐還是較為相近的。但是中東難民呢?他們身體面貌與歐洲人相差極大,宗教信仰伊斯蘭教也與基督教相差甚遠。

這些難民為德國普通民眾和德國帶來了好處嗎?並沒有,那麼這件事是正確的嗎?正確的。

這就是所謂的政治正確,這種派別在中國被稱為白左。

包括男女平等,說句實在話,男女由於生理上的差異不可能處處平等。男女平等能做到的是在社會中享有平等的權利,而目前的趨勢是什麼呢?只要是男的有的,女的也要有。

諸如此類的事件,實在是不勝枚舉。

動物保護組織的成員衝進餐廳中,黑人必須在主旋律電影中出現等等這樣的事件實在是太多了。
動物保護組織要求《加勒比海盜》在拍攝過程中禁用野生動物,原因是猴子在拍攝過程中嘔吐

而擺脫這樣的政治局勢,英國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脫歐,因為德法兩國是白左政客目前的集中地。而德法是目前歐盟的中心力量。(法德就是攪屎棍)

長期來看,英國脫歐絕對是一件好事,北歐幾國不在歐盟之中,實際上過得也不錯。所以英國從一開始就沒有必要拋棄自己的島國傳統向歐洲大陸靠攏。短期的陣痛期是肯定有的,政策調整也只能是以脫歐為基礎,我個人認為英國脫歐是一件好事。



英雄光


從經濟上講英國佬以前在歐盟起主導作用,說話在歐盟中分量很重,能讓英國因有歐盟做支撐,依靠歐盟背景從世界各地獲取實質性的利益。像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英國跟隨美國佬在歐盟中游說,讓其它歐盟國家出兵的出兵,出錢的出錢。最後從這兩場戰爭獲利最大的除美國佬外就是英國。 但最近幾年英國佬在歐盟中說話越來越沒分量,英國佬的地位逐漸地被德國和法國取代,歐盟制定的政策很多英國佬插不上嘴,有些還損害英國佬的國家利益,而且歐盟本身內部有經濟好的成員國對弱小歐盟成員國給予經濟補貼政策,所以導致英國佬最後得到的利益沒以前大,因此它乾脆退歐,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想自己重新做自己的主,要不英國佬遲早會被歐盟核心成員邊緣化。因為脫歐英國不僅能從歐洲及歐洲與中國的經濟發展中獲利,而且不用像以前對其它歐盟國家補貼,英國佬獲得的利益就大。所以英國佬在經濟這點上選擇脫歐一點不傻。

從軍事上來說,英國佬脫歐不脫歐對其在歐洲國家中軍事地位的影響也不大。因為還有一個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已經參與的北約。 而北約老大是美國佬,美國佬一直在北約中把自己忠誠的走狗英國放得很高的位置,所以軍事上脫歐對英國佬影響很小。 種種都說明英國佬脫歐無論真假,對英國本身來說利大於弊。


讓道的紅燈1


英國才不傻。留在歐盟,英國最多是地區大國,甚至連德法都不如。脫歐,英國志在做全球大國,英國心心念念,不能忘懷的是幾百年大英帝國的輝煌。

在當今世界唯一的黑幫裡,英國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以色列,是中東分舵舵主,日本是亞洲分舵舵主,英國在歐盟裡,想當個歐洲分舵舵主,德法都不服氣,沒辦法,脫歐以後,英國志在當副幫主。這些年美老大東征西戰,英國一直緊緊跟隨,但好處沒撈到。比如,美國動輒罰款歐洲企業幾十億美元,比搶劫爽多了,英國呢?說不定還被美老大敲詐勒索呢,那叫一個憋屈。當副幫主,就可以坐地分贓。


寧死不979


我很佩服一些人,沒做過任何調查,就敢做出一些結論!是誰告訴了你英國脫歐會造成英鎊貶值?哪個專家說的?英國的財政貢獻對歐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英國也是歐盟繼德國以後第二大財政貢獻國,按照目前歐洲的整體財政狀況,一旦英國錯誤的話,歐洲的財政立即會出現問題。英國脫歐這個事情本來是很好談的,外面有美國支持,歐洲的政治家又跟英國差不太多,基本上都是些無產者的軟蛋政客,只要稍微就比他們強硬一點就行了。歐洲跟美國畢竟不一樣,美國還沒有完成有產者政客向無產者政策轉變的過程,而歐洲在二戰之後幾十年就完成了,所以歐洲的大多數政客都是沒有什麼節操的,而英國在某些方面比歐洲還是強一點,本來是挺好的一件事兒,居然被特雷莎梅搞成這個樣子!


帝國曆史


首先有一件事要搞清楚。美國的所有小弟當中,英國的自主性、獨立性是最強的。很多時候英國可以從自身利益出發進行決策而不用看你美國的臉色。例如,英國加入亞投行,英國倫敦的首次5G直播所使用的華為設備…… 所以,英國脫歐,是自己決定要這麼做,而不是美國逼的。

那英國為什麼脫歐。查一查英國脫歐全民公投的時機就可以看出一些答案來。英國脫歐正是難民危機爆發的時候。在輿論壓力以及道德綁架之下,法國、德國等國家收留大量難民,結果導致很嚴重的社會問題。英國可不想把麻煩收留回來。英國作為一個島國本來就很歐洲大陸若即若離,英國在歐盟繳的會費不少,得到的好處不多。而且很多時候歐盟(主要是德國和法國)總是被美國牽著鼻子走,甚至被美國坑一把,導致歐盟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英國民間早就有脫離歐盟的呼聲。終於,難民問題成為導火索,拉開了英國脫歐的序幕。


天南地北砍天地


感覺很嚴重吧?但看了下面英國金融機構對英國無協議脫歐的經濟影響你就不會這樣想了

1、英鎊跌10%——跌不起10%?

2、25%的失業率——大家覺得可能嗎?

3、最長1年的經濟衰退,影響2%的GDP,和20世紀90年代的經濟衰退相同,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三分之一。

擺脫,就算無協議脫歐出現衰退,英國都第三次面對了,就是生孩子都不痛了!

大體來說無協議脫歐對於英國個人來說就是

1、去歐美要辦簽證和過安檢了——這不是廢話?

2、快餐店的食品出現短缺——約翰遜給出方案:從其他國家購買,免關稅;

3、空客和汽車行業等出現失業——這只是一種可能性,這些企業也未必就搬走,新建工廠和搬遷費用就小嗎?

4、因為邊檢,有可能造成堵車——約翰遜給出方案——每天2000輛大卡車過關,其餘實行逆流方案;

5、英國和歐盟只能維持2018年的航空運量——少賺點錢而已;

6、去歐盟要換駕照——習慣就好;

7、藥品可能出現短缺——約翰遜給出方案,分析最有可能短缺的藥品,加大儲存;

總之都是一些生活方面可能遇到的小事——這說這些只是短期3-6個月內遇到的事情,6個月以後就恢復正常了。並非不能承受之痛。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英國是典型的田園女權,只想要權利,不想承擔義務。

為什麼英國要離開歐盟,是因為大不列顛的精英們意識到了歐盟經濟聯合體,未來前景不妙:古銅錢一撒,下下卦。

為什麼這麼說?請看下圖: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後,10年內,中國GDP增長了167%,美國GDP增長了42%,而歐盟GDP只增長了9%,天壤之別。

事實上,金融危機之後,歐盟的經濟一直在原地划水,年均增長僅0.9%,說好聽一點是經濟停滯,其實就是在持續衰退。

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頭銜,也在2015年被美國拿去,沒有意外的話,5-10年被中國超越,淪為第三也是大概率事件。歐洲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真的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原來跟著老大混,現在要跟著老二,馬上跟著老三混了,要是你,你沒想法?

更可怕的是,歐盟還埋著債務危機這顆地雷,說不定那一天就爆炸,到時候歐洲就不是衰退,而是直接衰敗了。

源於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歐豬五國和不少東南歐國家為了挽救經濟,不得不向世界銀行、IMF以及歐洲各大行借貸,因此政府負了鉅額債務。


同時,由於歐豬五國和東南歐國家是對歐盟各國高度開放的,市場被法德、北歐等工業強國產品傾銷,本國產業競爭失敗,被凋零殆盡,政府能夠收納的稅收有限,僅有的一些優良資產和產業,也在金融危機中被低價收購。

而歐盟雖然經濟聯合了,市場、貨幣統一了,但財政沒有統一,沒有轉移支付制度(由工業發達地區向市場、勞動力淨輸出地區轉移一部分稅收,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讓經濟可持續發展。如2018年,中央財政向河南省淨轉移稅收1959億元)。

工業衰敗,市場被傾銷,又沒有轉移支付,所以導致歐豬五國和東南歐國家根本無財力償還債務,導致債務的雪球越滾越大,截止到2018年,希臘、意大利、葡萄牙三國的政府債務率均超過了125%,比美國(120%)還高,要知道美國的債務率可以靠著世界最先進的高科技、最強大的美元、最吸血的美元維持著的,而這三國,只能依靠希望和勇氣支撐了。

整個歐盟的政府負債率是85.1%,也遠遠超過60%的安全紅線,債務危機這顆雷,被放到經濟衰退的火上來烤,你說英國害不害怕。


歐洲走到這一步,能夠挽救衰退的經濟,阻止債務暴雷的方法是成立歐洲合眾國,財政統一,但在民族林立,追求自由的歐洲,整合起來難度相當大,非一年十年之功。

所以,作為歐盟的一員,英國不想受到未來歐洲經濟崩塌的池魚之殃,想要與歐盟切割,反映出了英國的狡猾和精明,他們也有這個條件,西有美國大表哥罩著,東有中國高富帥可以勾搭,且從人民幣歐洲離岸中心,到亞投行,再到一帶一路,英國長袖善舞,佈局已久。


很多人厭煩英國人的自私,認為英國與歐洲大陸融合,對於歐洲一體化具有進步意義,對歐洲全體公民有利。

但英國人自有英國人的驕傲,英國人自有英國的傳統,英國是個島國,一向奉行海權至上、離岸平衡的戰略,在大英帝國時代,大陸上那個國家最強,英國就聯合其他小國打那個,以保持歐洲大陸勢力平衡,以維護日不落帝國的世界霸權。

大英帝國衰落後,英國人又成為美國在歐洲的代理人,繼續離岸平衡歐洲大陸。

1973年,英國死皮賴臉的加入歐洲經濟體,一是看中了當時歐洲經濟如日中天,想要進去分一杯羹,二就是替美國大表哥打入敵人內部,魚目混珠。

(英國加入歐盟的第一個5年和最近的5年,歐盟核心法國的經濟增長率對比)

既然現在歐洲沒什麼油水可撈了,還要照顧歐豬五國和東南歐的拖油瓶,不如這時候一拍兩散,拿著離婚財產走人,真要等到歐盟債務暴雷,插翅也難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